什麼是度?
度,也就是量,也是一種分寸。
蘇軾的《江城子》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心有力量,才有氣量,才有度。
我這裡所說的量有音量、肚量、心量三種,下面分享給大家看看我的觀點。
①音量:
梁實秋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
控制自己的音量,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身的一種修行,柔聲細語,是最好的家風。
我們偉大的作家、詩人胡適先生,寫過《我的母親》,其中提到:胡適犯了錯,母親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他一句,而是到了夜深人靜之時,關上房門,心平氣和的跟胡適擺事實、講道理。
很多時候,溫柔也是一種力量,以柔克剛,抵禦世界的詆毀和惡意。
控制自己的音量,對家人、對朋友溫柔地說話,是一個家庭幸福的開始,也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教。
俗話說:自古貴人聲音低。
②肚量
「宰相肚裡好撐船」,肚量,也指的是格局,也指的是寬容,也指的是樂觀。
人要有大肚量,首先要看的寬、看得開,要做到靜心、寡慾、寬容。
人之心胸,寡慾則寬。佔小便宜的人最終成不了大事,相信時間最能夠證明這一點。
眼界放寬一些,生活不只有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還有更高遠的天空。
③心量
做人的心量有多大,眼界就有多寬,把一顆心修好了,看什麼都順眼了。
懂得尊重不同,心寬眼就寬。
心中有風景,眼前無是非。
《壇經》中說: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曾國潘說: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浩大是真正受用。
修一顆平常心,無時不是快樂;修得一顆滿足心,無處不是幸福。
加油,共勉!!!
喜歡的朋友多多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