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什麼時候成了華夏民族的圖騰

2020-12-18 康熙講歷史

黃帝收復炎帝、打敗蚩尤後,統一了大小部落,被諸侯們推舉為天子。原來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如中原地區有熊氏族有熊圖騰,西南地區一部羅有虎圖騰等。黃帝統一中華後,就一直考慮:該用什麼圖騰好呢?當時他也沒有想出個結果來,就召集各路諸侯到具 山上商議。多數將領提出用熊圖騰,但黃帝一想,不行,跟人家學習,不但沒有創意,還容易傷害到各個氏族部落間的感情,就沒有同意。他提出提出,以蛇為身,以魚鱗護蛇身,以獅頭為蛇頭,獅尾為蛇尾,以鹿角為蛇角,以鷹爪為蛇爪,攏總起來,代表各個部落圖騰,故諧音為「龍圖騰」。它能騰飛,能下水,能爬行,具有各種動物的技能,又代表多家部落的特徵,大家聽後,都很滿意。

商定之後,黃帝選擇農曆二月初二這個黃道吉日,在具茨 山頂舉行儀式,升起龍旗。從此,就有了龍的傳人的說法。

具茨 山是中華民族文明之根,現在命名為始祖山。具茨 山自古就建有黃帝拜華蓋童子祠、軒轅閣、風后祠、黃帝迎日推策臺、黃帝女兒梳妝檯、三宮、嫘 祖廟、黃帝屯兵洞、黃帝避暑宮、幽勝宮、黑龍潭、白龍潭、日月潭等古蹟。幾千年來,具 山上的祠、閣就興起了陰曆三月三朝頂拜祖的聖節。近年來已重新修建了黃帝祠、中天軒轅閣、黃帝拜祖臺、黃帝迎日推策臺、嫘 祖廟、屯兵洞等古蹟。由於龍的含義代表了各個部落的理想,龍自然而然地成了歷代帝王的專用名稱,黃帝被人尊奉為「真龍天子」,帝王的子孫叫「龍子龍孫」。

原始圖騰

相關焦點

  • 華夏民族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崇拜龍圖騰的?上古時期就可能有了
    大家知道,在我國古代,龍紋服飾是身份尊貴的人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一般人是不能隨便用龍圖案的,龍是存在於神話中的一種生物,龍圖騰一直是華夏民族崇拜的主要圖騰,但是,華夏民族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對龍圖騰開始崇拜的呢?
  • 龍為何能成為整個華夏民族的圖騰
    龍或起源於北方地區,而北方地區一直是華夏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這對於起源於北方的龍文化有積極的推廣作用。遠古時期的部落經過吞併、融合,勝利者往往會將被降服的部落文化抹除一部分,吸收融合一部分。而龍這個形象恰恰無比幸運的一直在被融合、發展、變化和擴散。直到奴隸制王朝的建立,人口基數進一步擴大,這個時候再想要完全抹除某一個文明的文化,已經變得不太可能。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作者:趙輝)龍作為華夏民族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創新、綜合、包容、進取、獨立的民族精神。龍的形象已經深深融入我們民族精神文化的各個方面,龍的傳人也成為中華人民最自豪的稱謂。
  • 漢民族是如何起源與形成的?龍真是漢民族的圖騰?
    漢民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華夏族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由多部落組成的族群。在上古時代,中國有三大部落族群,分別是華夏、東夷、苗蠻。夏商周三代屬於華夏族後裔,經過不斷與其他族群的融合,最終形成了基本統一的華夏族主體。
  • 龍圖騰|中國的龍文化,生生不息的華夏精神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古老的圖騰,是中國最神聖的動物,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驕傲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龍的華夏。什麼是圖騰?其實中華民族好多部落都是以蛇為圖騰。在眾多部落當中,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中華民族部落的圖騰就是龍,所以清代的旗幟就是龍旗。
  • 《華夏簡史》(3):圖騰之謎:華夏子孫為什麼是龍的傳人?
    作者:龍天霸一、龍的傳人 一直以來,我們華夏民族都在傳承和崇拜兩大文化圖騰,一個是龍文化崇拜,還有一個就是縱目文化崇拜。這兩大文化圖騰崇拜,其實就來源於蜀山文化。 我們華夏子孫都是龍的傳人,龍是我們華夏民族最為重要的文化圖騰。雖然全國各地都挖出過各種各樣姿態各異的龍,但如果我們去問專家:我們每個華夏子孫都要頂禮膜拜的那條龍到底是什麼龍?我相信,到目前為止,中國可能還沒有任何一個專家能回答得上來,這就是他們把豬也當做龍的原因,還美名其曰為玉豬龍。
  • 綠松石龍形器:華夏龍圖騰的正統根源(洛陽珍寶)
    ——作為中華民族的氏族圖騰,龍自古以來就被賦予智慧、尊貴、神秘莫測、神通廣大等豐富內涵。龍的形象在全國各地屢有發現。2002年春,在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區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長約65釐米,由2000餘片綠松石片粘嵌而成,是迄今發現的中華民族最古老的龍形器,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國寶」,被命名為「中國龍」。
  • 龍從民間信仰,到皇權標誌,再到華夏圖騰,是如何演變的?
    東漢學者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描述龍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從原始社會開始,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充滿著神秘色彩的神靈,成了老百姓的民間信仰。我們都知道龍是皇家的象徵,那麼龍是什麼時候和皇權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呢?
  • 華夏族的圖騰崇拜為什麼選擇了龍?龍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
    華胥氏華夏的華字來源於華胥氏,這是一位母系氏族部落首領的姓氏,相傳她是伏羲與女媧的母親,是華夏的源頭,因為她的部落在陝西一帶活動《春秋左氏傳》中說道「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胥氏部落的圖騰就是蛇,所以後世的伏羲、女媧的形象就是人首蛇身,伏羲在史書上也被稱為「太昊」或者「青帝」,也被認為是華夏的人文初祖。
  • 中華圖騰——龍的原型。華夏探源(八)
    但是,唯一就是沒有找到龍的動物原型。有人說龍那是先祖留下對恐龍的記憶。恐龍在億萬年前幾乎就滅絕了,人們的這份記憶應該不會那麼遙遠吧?龍是華夏人的圖騰,我想還是順著華夏先祖們的足跡尋找1987年在河南省淄陽,即今天的河南濮陽 ,發掘了一處距離今天6000多年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邊出土了一條用蚌殼堆塑的龍,這是目前我們見到最早的龍了,人稱「中華第一龍」。
  • 華夏龍圖騰的起源
    中國人自古以「龍的傳人」自居。龍在華夏文明裡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真龍天子,龍顏大悅。龍即是君王,龍就是皇帝,打龍袍也就是打皇帝。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地球上根本就不曾有過「龍」這種生物。龍的形象純屬虛構。
  • 有趣的甲骨文,談談華夏的龍圖騰
    就在那個時期,炎帝先戰敗於皇帝,再然後炎黃部落合力擊敗蚩尤,於是皇帝統一了華夏部落,然後龍圖騰開始成為華夏部落的標誌。那麼看看這些圖騰在甲骨文中的表現。「牛」和「熊」在甲骨文中的寫法極其的象形,因為在當時牛或熊都是大家熟悉的家畜或者山林中的動物。
  •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龍圖騰,是中國漢族的民族圖騰。漢族的民族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圖騰來由龍的形象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來源於鱷魚,一說來源於蛇,也有人認為來源於豬,甚至有說法稱最早的龍就是下雨時天上的閃電。現在多數專家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它有蛇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
  • 龍何時竟成了中國人的「圖騰」
    有人說,別讓龍做中國人的圖騰了,因為在外國人印象裡龍是邪惡的;又有很多人駁他說,龍是咱們民族幾千年來的象徵和符號,取消龍圖騰的人簡直是「想拆毀我們的精神家園」。還有副教授要高呼「為龍正名」,也不知要正哪一門子名,這件事弄得我一頭霧水。先不管雙方誰是誰非,我只是不明白他們爭吵的前提:龍什麼時候竟成了中華民族的圖騰?或中華文明的象徵?
  • 民族「龍」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一種圖騰那麼簡單
    引言:華夏民族源遠流長,我們以「龍」為圖騰已有數千年,中國人潛意識對龍的崇拜和嚮往早已根深蒂固。龍即是一種神話傳說的產物,又是氏族社會的一種圖騰,同時還肩負著王朝天子的象徵意義。它的形象中所蘊含的內在精神,早已超越了「龍」本身。
  • 中華魂-龍圖騰
    漢族的民族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中國的龍,具有圖騰的基本特徵,它是華夏崇奉的圖騰神。
  • 中國的圖騰為什麼是龍,而不是蛇?
    中國被稱為華夏民族,我們也稱為華夏之後,或者是龍的傳人。因為,龍是我們的祖先和圖騰。在過去兩千年的封建王朝裡,所有的皇帝都自稱是龍的傳人,衣服是龍袍,整個皇宮也都是盤旋著龍。天子被稱作為人中龍鳳。那麼,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我們的圖騰是龍,這種從來沒有存在過的東西。龍,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一種生物,據說是用蛇身,魚鱗,鷹爪等組合而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 為什麼自稱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有什麼含義?
    現在我們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這些之間有什麼關係,他們由來是什麼?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發展是:炎黃時代,炎黃部落最強大;炎黃族發展為華夏族;華夏族發展為漢族;漢族又與其他少數民族交往、碰撞、通婚、團結、融合,同時又相互區別,形成今天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
  • 河南發現3700年前的「中國龍」,證明了中國的龍圖騰!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的圖騰——龍,就已經深深的烙刻在了每名華夏兒女的心中,那麼,龍圖騰究竟起源於何時呢?又有什麼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呢?下面的這件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成的「超級國寶」或許能給我們解開這些千年未解之謎。
  • 華夏老祖宗"粉"啥:八千年前崇拜龍 黃帝時熊圖騰
    原標題:華夏老祖宗"粉"啥:八千年前崇拜龍 黃帝時熊圖騰   龍的產生 遠遠早於黃帝時代   首先,必須隆重介紹的就是這個「動物園」的鎮園之寶——龍。龍是中國文化中最神聖的動物神。如今發現最早的具有傳統龍特徵的形象是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的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