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莊子·逍遙遊》
細讀紅樓,至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
寶玉見是一個仙姑(警幻仙子),喜的忙來作揖問道:「神仙姐姐,不知從那裡來,如今要往那裡去?也不知這是何處,望乞攜帶攜帶。」
「神仙姐姐」處有脂硯齋評語:千古未聞之奇稱,寫來竟成千古未聞之奇語。
讀到此處,才突然意識到「神仙姐姐」這個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詞,首創者竟是曹雪芹!
而在此之前,悅華一直以為「神仙姐姐」的冠名權屬於金庸,是《天龍八部》中段譽的一句「臺詞」!
△唐一菲扮演的「神仙姐姐」警幻仙子
《天龍八部》中段譽掉入無量玉壁下,無意中進入一個山洞,見到一尊宛若天仙的塑像。面對塑像,「情種」段譽說道:「神仙姊姊,小生段譽今日得睹芳容,死而無憾。姊姊在此離世獨居,不也太寂寞了麼?」
後來,段譽得見王語嫣,發現她像極了那尊塑像,不禁把王語嫣呼作「神仙姊姊」。
當然在電視劇中,「神仙姊姊」徑直換成了和《紅樓夢》中賈寶玉一樣的稱呼:「神仙姐姐」。
而劉亦菲因在《天龍八部》中飾演的王語嫣超塵脫俗,所以「神仙姐姐」的稱號最終成了她的專屬稱呼。
△「神仙姐姐」王語嫣(劉亦菲飾)
對於「神仙姐姐」,悅華想說一說。
首先,「神仙姐姐」這個詞為什麼被脂硯齋稱作「千古未聞之奇稱」。
對我們而言,「神仙」+「姐姐」的組合,並不是多麼驚豔,但對於生活在200多年前的古人來說,怎一個震撼了得!
「神仙」代表了神聖不可侵犯,即使「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也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
《麻姑仙壇記》中有段很歡樂的故事。神仙麻姑降臨到蔡經家。蔡經一看,是位年青漂亮的女子,只是手似鳥爪。
蔡經一時走神,想,背癢時,拿它當痒痒耙多好!沒想到,背後有個鞭子就懸空打了下來!
△顏真卿《麻姑仙壇記》記載蔡經故事
《封神演義》中紂王去女媧廟祭祀,看到女媧娘娘美貌,不禁起了色/心,結果最終國破身亡。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冒犯神仙是要遭天譴的!
而「姐姐」這個詞是世俗的稱呼,把「神仙」和「姐姐」組合在一起稱呼警幻仙子,賈寶玉絕對夠大膽的!
所以,在脂硯齋看來,這是一種驚世駭俗的稱呼。
△「神仙姐姐」劉亦菲
第二,金庸是怎樣借鑑《紅樓夢》的。
很明顯,段譽這個人物的模型正是賈寶玉。
比較一下:
賈寶玉遊的是「太虛幻境」,段譽遊的是「琅嬛福地」;賈寶玉遇到的是幻像,段譽遇到的是雕像。
這個特定的情節設置何其相似。
再擴展比較一下,賈與段都是「多情公子」。賈寶玉是憐香惜玉,段譽是見一個愛一個,而且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多是姐姐妹妹。
甚至,段譽戀愛的親緣怪圈,也可以看作是金庸對《紅樓夢》中近親聯姻的一種反思。
所以說,如果沒有《紅樓夢》,《天龍八部》中段譽這一形象應該是另一番樣子,而劉亦菲也不會獲得「神仙姐姐」這一稱呼。
悅華甚至推測,查先生對段譽這一人物最早的構思,可能就是源於「神仙姐姐」這個詞,源於「太虛幻境」這個場景。
△段譽叫「二位姊姊」(作者王司馬)
結論:名著對作家的滋養是多方面的。在讀名著時,一個語句、一個細節、一個場景、一種氛圍、一種情緒等等,都可能觸發一個寫作者的靈感,讓名著的基因在新作品中得以延續。
【參考書目】
1、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2008年第3版)
2、網搜金庸《天龍八部》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