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前聊聊「怕鬼」這事

2020-12-13 道教文摘

明天便是道教節日中元節,因為中元地官赦罪陰陽兩界,故冥府大開,百鬼夜行,所以民間也常常稱中元節為鬼節。

故老相傳,在鬼節這一天,很多小孩子能看見不乾淨的東西,大人們可千萬別不當一回事!

例如,曾經有個信眾說他兒子小時候就經常看到兩個小孩站在他家空調上,把他們一家人嚇得七葷八素,又是請法師又是找風水先生的,各種靈魂操作也沒用,兒子堅持說空調上有兩小孩。

無奈之中,信眾便宜賣掉徐家匯的房子,搬到莘莊。

直到兒子長大後,他才知道當年兒子看到空調上的兩個小孩是海爾兄弟…

當然了,這是個段子,為了讓朋友們樂呵一下。

不過,民間確實流傳了很多關於中元節這一天的各種禁忌,例如晾曬的衣服要及時收回來,不在室外過夜;八字輕的人和小朋友們晚上儘量不要出門;十字路口焚化的紙錢灰燼不要故意去踩等等。

這一切其實都源自我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恐懼心理——怕鬼。

在道教信仰中,鬼指人死後的靈魂,為什麼叫鬼呢?古人給出答案:「鬼,歸也」,也就是人死後成鬼(歸),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

古人這個解釋聽起來詩情畫意,也很富有哲理,既然鬼就是歸,那我們早晚有一天都要回到這個生命的起初,誰又怕誰呢?

有不少古人們也的確這麼想的。

我們都讀過《宋定伯捉鬼》,課文裡一個思想單純有啥說啥的老鬼被膽大腹黑的人類宋定伯變成山羊給賣了,是的,給賣了…

小時候讀完全文,很受鼓勵,心中暗想,只要膽大心細開動智慧的大腦就可以戰勝一切妖魔鬼怪,今天再琢磨一下,卻依稀覺得老謀深算的糟老頭子宋定伯才真是人中之人,鬼中之鬼。

至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裡記錄了他老爸告誡他不必怕鬼的一段說辭。

當時紀曉嵐在福州任職,所居住的衙門是原明朝官府所在,曾經在此殺害過很多無辜百姓,於是有個房間一直鬧鬼,家裡很多奴僕都深受其擾。

紀曉嵐父親聽說後就搬到鬧鬼房間居住,幾天下來毫髮無損,紀曉嵐來問詢,於是紀父便告訴紀曉嵐他為什麼不怕鬼:

鬼不侵正,正人君子之氣就是正氣、陽氣。鬼必然是怕人的,因為陰氣總是勝不過陽氣。假如有人被鬼所侵犯,那必是因為他的陽氣敵不過陰氣,世間人常常誤以為陽氣盛就是指血氣壯、性情粗暴等等,這是不對的。

實際上,如果一個人慈祥和藹、坦誠清白、公正剛直等等,這些都是陽氣,但如果心裡懷著慘毒兇狠、陰險狡詐、自私諂曲等等,這便是陰氣。

遇到邪魔鬼魅,一身正氣、陽氣的人就好比熾熱的爐火,無論多堅固的冰凍也會融化。你(紀曉嵐)讀了那麼多書,曾見過史傳裡有品行端正博學的人被鬼魅侵襲的記載嗎?

後來,紀曉嵐時常回憶起紀父這段話,直至今日,其實同樣可以給怕鬼的朋友們平添幾分勇氣。

回到道教信仰中,天地萬物的生長枯榮,都是陰陽二氣相互輪轉的結果,鬼也一樣。

雖然陰陽兩隔,人鬼殊途,卻是彼此互生且缺一不可的存在,沒有孰高孰低。

回想祖天師立教之初,常被稱為「鬼道」,其道徒名為「鬼卒」,就是因為天師道善於驅神御鬼之術。據李膺《蜀記》記載,祖天師在鶴鳴山學道,「避病瘧於丘社之中,得咒鬼之術書,為之,遂解使鬼法」。

時至今日,道門傳承的諸多諱字中常有「鬼」字偏旁,體現的仍是對鬼之力量的借用。

可見,在道教信仰中,鬼不僅絕不可怕,甚至在某種特殊機緣下,還可以成為修道弘法的助力。

實際上,「怕鬼」並不是中國人特有的恐懼,在全世界各地都流傳著鬼怪精靈的嚇人傳說。

說到底,人類對於未知、新奇、不可掌控的種種事物和現象當做危險並做出適度防禦,是一種維持生存的心理機制。

回看幾千年的人類歷史,某種程度上,正因為心存對鬼的恐懼和對神的崇敬,人類的道德才能守住底線,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跌跌撞撞中一步步走到今天。

這樣一想,「怕鬼」,也沒什麼不好。

相關焦點

  • 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十件事今天千萬別做!
    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十件事今天千萬別做!,也有些地方農曆七月十四為鬼節。這幾天,大家有木有看到路邊都在燒紙~~~~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啊!!當然,除了這個提醒,小編還搜羅了不少...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也有些地方農曆七月十四為鬼節。
  •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這有何深意?是什麼講究?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這有何深意?是什麼講究?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在我國,有很多節日。其中最隆重的,那便是春節了。在這一天裡,各地有各地的風俗,有些地方要掛艾草,賽龍舟,也有些地方是拴五色絲線,薰蒼朮等等,但是不管各地風俗有何區別,吃粽子這都是我們全國很統一也少不了的習俗。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聊的就是一句關於端午節的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從這一天起,也預示著天氣將會又達一個高溫。
  •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鬼節啦,這19個「鬼」文案請收好!
    每年的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佳節——中元節,也是我們俗稱的鬼節。在這個帶「鬼」字的節日裡,本想各大品牌們只會靜觀其變,不敢拿鬼節做文章,畢竟「鬼」是一個人人懼怕的事物。可偏有一些膽大的品牌方依然在鬼節活躍,他們勇創鬼節文案,下面這19個「鬼」文案請收好!
  • 鬼節戲說鬼
    鬼節(農曆七月十五)要到了。鬼節又叫中元節、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七月半,是中國民間祭祀鬼的節日,當然最主要的是祭奠自己已故的親人。在中國的文化習俗裡,鬼,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也貼得有鬼的標籤。無論鬼是否存在,鬼的形象一直都在人們的意識裡根深蒂固。關於鬼的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也一直點綴著中國歷史,將中華文明渲染了一層濃鬱的神秘色彩。其實鬼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 聊聊七月半「鬼節」:祖宗就是我們心中的神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放河燈)(一)七月半是傳統的「鬼節」。在我老家這幾天晚上是不準小孩出門的,既使是大人出門,最好也要結伴而行,因為適逢「鬼節」時鬼門關大開,鬼暫時獲得了自由,可以到處走走看看,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的說法。
  • 鬼節聊鬼:我一年也就出來溜達兩回:清明節一回,七月十五一回
    山川網:今天是農曆的七月十五,即中國民間傳統中的「鬼節」,於是今天小川不和大家聊區域經濟和地理了,一起來和大家鬼節聊鬼,說說人文。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鬼是在人類蒙昧時期,對生命的一種延伸。東西方文化對於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
  • 「什麼鬼?」這可能是網際網路人最怕的鬼
    可是昭昭白日朗朗乾坤的,談我上次看鬼片被嚇哭的經歷,好像有點丟人無聊,罷了罷了,還是聊聊工作的時候見到的「小鬼」吧,畢竟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久了,誰還沒發出過感嘆——「真TM見了鬼了!1八阿哥(BUG)鬼圈屬性:搗蛋鬼最怕空氣突然安靜,最怕QA突然的關心:「這裡怎麼運行的跟預期不一樣?」程序猿的生涯裡,Bug就像是個陰魂不散的搗蛋鬼,冷不丁就可能出來刷刷存在感。
  • 中元「鬼節」,碰鬼了!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有些地方定在農曆七月十五,部分地方定在七月十四。據說中元節是一年中陰氣最盛之時,「鬼」活躍於人間。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中元時節有沒有碰到過什麼「鬼」事呢?記得多年前,還是少年時代。那天正是七月十四,晚上吃了飽飯,我就過朋友家玩,直到晚上十點多才想起回去。朋友家與我家離有二三百米的樣子,中間要經過幾間老屋。那些老屋破破爛爛的,已經很久沒人居往了。從那經過的時候,我突然聽見了一聲貓叫(長大後才知道是貓的叫聲),酷似嬰兒的叫聲,嚇得我趕緊一陣跑。
  • 中元節俗稱「鬼節」有哪些禁忌是真的嗎? 鬼節不能做的事盤點
    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說在這一天晚上要少照鏡子,注意好臥室的鏡子,不要照著床為好,否則易做惡夢。鬼節晚上也不宜出門,總之禁忌很多。鬼節還有哪些不能做的事?哈哈,會不會被嚇得晚上不敢出門了。中國鬼節有幾個鬼節含義為鬼過的節日。
  • 中元節俗稱「鬼節」有哪些禁忌是真的嗎? 鬼節不能做的事盤點(圖)
    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說在這一天晚上要少照鏡子,注意好臥室的鏡子,不要照著床為好,否則易做惡夢。鬼節晚上也不宜出門,總之禁忌很多。鬼節還有哪些不能做的事?哈哈,會不會被嚇得晚上不敢出門了。點擊查看》》》中元節出生的人好嗎?為啥鬼節出生的人叫天胎 2017年中元節是哪天
  • 農曆七月十四鬼節,古代人都怕鬼,為何只有他一人不怕
    導讀:很快就要到農曆七月十四了,大家都知道農曆七月十四在民間這天是鬼節,在現代我們不怕鬼因為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可是在古代時候科技落後人們都很怕鬼,而鬼是什麼樣子誰也沒見過。是否真的有鬼,人們也說不清楚,反正怕得厲害。
  • 古人講「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為什麼怕?
    「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意思是端午節這天如果下大雨,是特別不吉利的一件事。一旦出現了洪澇災害,對農作物的生長會產生影響。老祖宗留下一些生活中的俗語,告誡人們天氣變化對莊稼影響,最好能夠提前做準備。
  • 鬼節是鬼的狂歡日嗎?
    民間都認為「鬼節」是鬼的節日,每年的七月十五這一天按照各地習俗大部分人都會給逝去的親人燒很多紙錢,還有祭拜。也有人說鬼節這一天鬼門打開,很多鬼都出來溜達,因此造成很多世間人畏懼這一天的到來。其實真相併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鬼節就是盂蘭盆節,盂蘭盆節就是佛歡喜日。
  • 中國鬼節是幾月幾號 鬼節的傳說及鬼節的禁忌
    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
  • 鬼節的鬼都出來幹嘛 中元節說一說關於鬼的傳說
    今天是中元節,也就是傳說中的鬼節,很多網友應該都聽說過鬼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傳說這一天鬼魂返回人間,那麼問題來了,他們要幹嘛?   其實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鬼的,只不過「鬼」文化的產生和繼承有一定的歷史,因此可以當做一些傳說故事來聽一聽。
  • 古人說「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為什麼怕?有什麼深意?
    從古至今,端午節延續了這麼多年,流傳下來的相關諺語也不少,像「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這句話有很多人不理解,有些人覺得這句話很粗糙。但是,如果你仔細品讀其中蘊含的道理,你會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元節」人為什麼會怕鬼?
    由此,民間就開始把這個節日叫做「鬼節」。有信得比較厲害的,在這天晚上,還不允許孩子們上街,怕被鬼捉了去。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點,就是很多人都怕鬼,對吧?奇怪的是,這些怕鬼的人裡,有好多根本不相信鬼的存在。嘿,這就有意思了。你怕的是一個你認為不存在的東西,那這怕是從何而來呢?我好像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哲學問題。(笑)我們看電影恐怖片,大家都嚇得要死。裡面的鬼怪各種青面獠牙,血盆大口,呼嘯而來。
  • 鬼節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最近看了一篇報導「鬼節臨近怕聲一片,海南瓊海過半膠農不割膠」,講的是農曆七月半,傳統「鬼節」臨近,海南一些地方的農民怕見鬼不敢夜間勞作,「瓊海石壁鎮有幾萬畝橡膠林,而目前幾乎超過半數的膠農因為害怕鬼神拒絕到膠林割膠
  • 七月半,鬼亂竄!四川的「鬼節」有些啥子禁忌和講究?
    以前小時候到了8月底,就經常聽到老輩子嘴裡念叨,「七月半,鬼亂竄。」在老輩子看來,「七月半」這個鬼節還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忌諱別人拍肩膀,忌諱踩冥錢撿錢,忌諱半夜慶生,忌諱半夜晾衣服等等。小時候百無禁忌,自然會嫌老輩子說這些禁忌囉嗦,現在長大之後反而會不由自主地去講究這些禁忌。若是身邊有親朋好友不小心犯了忌諱,還會苦口婆心地說上半天。
  • 七月半,鬼亂竄!四川的「鬼節」有些啥子禁忌和講究?
    每個「鬼節」的習俗和禁忌也不一樣。清明節算是我們最熟悉的「鬼節」。大概是因為清明是在春天,所以這個「鬼節」的習俗裡除了上墳添土以外,踏青、吃寒食、插柳枝、戴柳條帽、放風箏、蕩鞦韆這些習俗倒是以遊嬉居多,少了幾分「鬼節」陰森神秘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