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講堂第6期:桃園眷村品牌化運作 打造圍繞「眷」品類生活平臺

2020-12-19 贏商網

  12元一碗豆漿、25元一個燒餅……早點如此貴,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為什麼能刷爆朋友圈,成為餐飲界的網紅?

  用品牌化運作方式來運營桃園眷村 

  屬性、利益、文化、用戶、個性、價值是運營一個品牌的六大要素。而上海眷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即桃園眷村)一開始就是通過這六大要素運營品牌。 

  運營一個品牌,首先,我們要解決消費人群的劃分。目前,行業都是以縱向切割消費人群,用60後、70後、80後、90,用生理年齡層來劃分人群。當時,我們想到的是:是不是可以用橫切面劃分消費群?最後,我們通過這樣劃分,重點就抓住中產階級這個消費群體,這也就是我們提出的族群。

  「眷」字成為傳達品牌情懷的核心詞 

  桃園眷村在抓住中產階級的其中一個情懷的詞,就是「眷」字。我們認為目前中產階級內心有一個共同的屬性,他們會眷戀過去,眷戀遠去,眷戀逝去的美好事物。所以我們在對用戶的選擇上打了情感的牌,抓住中產階級內心訴求點來做,這是我們用品牌的文化屬性來區分族群。

  如果就我們的產品來講,選擇豆漿、油條這些品類基於幾個因素。第一,這個品類是目前為止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能夠輻射的單品;第二,我們的創始人當年在臺灣吃到這個食品的時候讓他產生了對於過去的一些回憶,所以我們就把這個品類延展成一個品牌。

  簡單的說,桃園眷村走到今天,我們所謂最大的成功點應該是把中國傳統的小食由原來的街頭弄巷到入室,比如說永和豆漿(需求面積:60-200平方米),一直到今天的登堂,這是滿足目前中產階級心裡的內在需求。  

  把品牌打造成自媒體品牌 

  當我們選擇做族群商業的時候,我們如何重點打造這個族群社群商業呢?當時,我們選擇的創新手法是要把品牌打造成自媒體品牌。

  大家可以看到,建立所有關係人的共享價值,這也是品牌裡面的一個要素。這麼多年來我們始終感覺到我們和所有的人都在提雙贏這個詞彙,但實際上我們在經營企業過程中大部分採用的是搏弈這個詞,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其實,我們管理團隊的時候,我們用績效考核,KPI、CPI、TPI,表面上說是雙贏、共贏,共同進取,實際上我們和團隊是一種搏弈。

  首先,我們想把自己打造成自媒體品牌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如果成為一個自媒體品牌核心能力要具備哪幾個要素。當時我們想到的第一個是品牌一定要成為內容機器,要不斷創造可以改變局面的內容。因此在所有微信、微博的推送上,我們始終是拿桃園眷村作為內容製造機器。

  其次,品牌製造的商品可以改變顧客行為,並給予內容的傳播。具體是我們品牌六要素的其中一項,這是品牌中的屬性,它代表特定商品的屬性。就我們目前的產品而言,大家可以看到豆漿、油條、飯糰,這些商品通過不同的陳列方式,不同的呈現方式會讓消費者感覺到有品質感。

  最後,你的內容和更新要及時,而且能夠出現在每一個地方。大部分人了解桃園眷村都是來自於今年8月份有一篇微信 《桃園眷村在LV邊上開了家油條店 網紅們甘願排隊兩小時》。通過大V的傳播,讓大家對於奢侈品以及對燒餅、豆漿、油條這種街頭弄巷早點對比反差度進行一種顛覆性的認知。這篇文章,讓更多消費者了解桃園眷村。 

  經營品牌要充分考慮顧客消費軌跡 

  我們不僅僅把桃園眷村看作是一家餐廳,而且我們的終極目標也不是做一家餐廳那麼簡單。所以我們在考慮消費者消費軌跡的過程中,最希望商家滿足自身什麼需求。

  第一,我們認為是時間。在商業裡面有一句話,消費者願意停留的時間越久,你供應的貨單價才能更高,你產生的客單價才能更高。

  第二,消費者對於他所消費的消費力,他們更多的是用自己心理價值來判定一個產品。簡單的說現在的消費者,特別是我們想鎖定的中產階級,他們對於成本及費用來買單的可能性不大,他們只為自己心裡的消費價值盲點買單。舉個例子,星巴克進入中國26年來,通過2600多家門店,他並不是教會了中國人如何喝咖啡,也不是教會了中國人如何用第二空間來裝逼,他最可怕的一點是他讓整個中國人認為喝一杯咖啡就該二十多元。

  第三,消費者考慮的消費核心是環境,叫「形」。剛剛說星巴克這麼多年來做得最成功的一點是第二空間的塑造,消費者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給予時間的延長及縮短,也會取決於自己選擇商品價值的高與低產生連帶。我們通過考慮這三種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所以我們在設計方面,很多人用我們用以免復古的原材料,用現在比較流行的工業風,甚至新冷淡風來做。其實我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給消費者舒適的環境,讓消費者可以停留的時間更久,他消費的客單價能夠達到他的消費盲點。

  經營時段、門店設計經過精心考量  

  與傳統早餐店不同的是,桃園眷村門店的營業時間是早上7點到凌晨2點半,在每個城市都會有一間店鋪作為24小時全時段運營的試點,打破了早點不做夜宵的傳統思維。而且我們給當時給所有消費人群所在就餐環境的每一個時間段的時間有過設定:早餐大概是在15分鐘,中餐應該是40分鐘,晚餐應該是30分鐘,宵夜應該是20分鐘。

  另外,我們在裝修環境中採取了「一步一景」的方式,同時滿足自媒體的拍攝需求。大家還可以看到我們每一個餐廳裡面都會有長條桌一個,以及兩人座位,分開的座位,還有七十年代的水銀鏡、鐵藝這些東西,這都是經過精心的考量來做的。比如,桃園眷村的座位設置上,公共通道比較寬,座位的數量也不多。

  而且,我們也沒有刻意的去測評客人的翻臺率。我們在店裡都會設置長桌子,這可以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客容量問題,第二個是可以更好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另外,我們在座位的設置中設有軟座、硬座,包括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增加了一些文化元素的傳遞。這無非滿足消費者到一個賣場產生消費過程的三個要素:時間、價值、環境。  

  致力打造圍繞「眷」的品類生活平臺 

  始於餐飲,桃園眷村的目標卻不止於餐飲,而是打造圍繞「眷」的全品類生活平臺。如小眷村,它的模式主要是手工教孩子磨豆漿,進行一些大人與孩子可互動的嘗試。通過這種方式,把中國的白案文化傳承下來。

  桃園眷村是服務於兩類客人,一類是可主動行動人群,我們在座的所有人;第二類,是服務不可主動型人群,老人和小孩。現在我們很多的餐飲行業對於這樣人群的服務是非常少的,因為小孩不具備主動行為能力,老人喪失了主動行為能力。但是這類人在節假日期間反而制約了可行動人群的行動軌跡,周六、周日,節假日老人小孩要去哪,大人就會陪去哪裡。

  而現在商業需求的是體驗類和親子類的東西,但是這種體驗類和親子類,甚至兒童早教類,同時又把商業所需要的主力消費人群鎖死。我們選擇做小眷村,小孩在寓教寓樂寓玩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離開,我們採取一對一的幫扶,父母就可以產生商業的二次消費可能性,所以商業是需求的。

  產品核心要素:有核、有品和有力

  我們是完全用一個品牌運作化理念來聊這個話題。對於這個來講我們沒有特定性的不同菜品,不同商品的核心是什麼,我們是換一個維度來跟大家聊這個話題。

  第一,我們認為產品的核心要素是要有核,我們桃園眷村就是一個堅持古法,手工現場製造的方式,這是我們產品的第一個核心,我們有自己的DNA。

  第二,我們要有品,這句話不僅僅是指品質這個概念,我們更想讓大家換一個角度理解,你要能夠被別人評論,能夠引起別人的評論,能夠經得起別人的評論。

  第三,我們要有力。這個有力是在行業裡面具備一定的影響力,而且還具備了傳播力,這是我們產品所擁有的幾個核心要素。

  用心做膳食,恆心做善事,這是桃園眷村一直想去做的一件事情。

 互動問答 

  Q:請問桃園眷村具體是如何去運營一個品牌的?

  A:可以這樣去理解,桃園眷村是用服裝品牌思維去運作的。主要有這三個方向:第一,運用服裝企業的審美觀;第二,參考服裝企業對自身品牌文化的塑造;最後,無論服裝企業,還是餐飲企業,我們都要對消費者進行深層需求的理解。

  Q:目前,桃園眷村門店分布情況以及拓店情況如何,營業額又是多少?

  A: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桃園眷村共設有26間門店,遍布中國北京、成都、重慶、武漢、廈門、溫州、合肥、上海、蘇州這9個城市。明年,桃園眷村將會在深圳開設門店。

  到目前為止,桃園眷村的經營總體還算不錯,營業額達百萬的門店有6家,其餘的門店營業額都在70萬到100萬元這個區間。

  Q:桃園眷村產品線未來會有延伸嗎?未來,品牌會有一定的跨界動作嗎?

  A:關於桃園眷村產品線延展的問題,我們主要有兩塊。一方面,我們會做好豆漿、油條、包子、玉米、飯糰、燒餅這六大基礎品類;另一方面,每個季度,我們也會在相對應品類中的新品類更迭。

  另外,品牌在明年也會計劃開出三至四家跨界門店。桃園眷村的跨界方向主要圍繞中產階級消費人群的生活軌跡的一些品類。比如,品牌會與書籍、陶藝、家具品牌進行跨界合作。

  Q:您好,聶總,請問桃園眷村是通過哪些推廣方式來吸客?

  A:目前為止,桃園眷村主要是用「雙微」推廣方式——微信和微博。尤其是微信推廣方面,這在我們企劃部門佔有最龐大的比例,有品牌企劃、發展企劃、營銷企劃等職位。推廣內容方面,我們要讓消費者感到內容的優質性和逼格,以及讓消費者感覺到這個品牌可以產生顛覆性的東西。

  Q:目前,桃園眷村有開放加盟嗎?

  A:非常抱歉,因為我們考慮到品牌發展的問題,我們目前為止沒有開放加盟。

相關焦點

  • 花萬裡軟裝設計之文藝範濃厚的桃園眷村
    桃園眷村,引發集體的鄉愁桃園眷村,不僅是一個餐廳,還是臺灣生活文化的一種映射。對於隔岸相望的臺灣,在電影中在圖片中在歌曲中來了解臺灣,而早前,一百多萬國民黨軍隊及家屬帶著不同的鄉音、記憶和創傷,從大陸來到臺灣,陸續建起700多座眷村。
  • 上海4家門店「停業」,桃園眷村怎麼了?
    說起國民小吃升級,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說起最經典的,很多餐飲人都會想起桃園眷村。它第一個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邊,用極簡的設計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曾經,桃園眷村的早餐,要排隊兩個半小時才能吃到,如今已經不再人頭攢動,年後還關了幾家店。一度是國民小吃升級標杆的桃園眷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
  • 網紅餐廳桃園眷村多家門店關閉或暫停,運營方稱店鋪升級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網紅餐飲店桃園眷村最近傳來關店的消息。有媒體報導,桃園眷村在上海關閉了4家門店,產品單一、價格虛高、門店生意不好或是主要原因。新京報記者還了解到,桃園眷村去年在北京關閉了2家門店,而成都的1家門店近期也暫停營業。
  • 桃園眷村,時間在舌尖
    看到「桃園眷村」四個字,第一個念頭便是臺灣島上安置國民党家眷的房舍,來自五湖四海的飲食風格在此匯聚,由此形成眷村文化,其中這個「眷」字令人回味悠長。未曾想到的是,這家剛剛開業便大紅大紫的「桃園眷村」,賣的卻是最平常的豆漿油條。
  • 桃園眷村部分門店進行閉店升級 「網紅」如何變成「長紅」?
    最近就爆出初代餐飲網紅「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幾家門店閉店的消息,差不多兩年時間沒在公開場合發聲,還有人感嘆「伊人已逝」...   為此,餐飲o2o君採訪了桃園眷村,得知網傳的「停業」只是不知情者的誤讀,目前有幾家門店在做品牌升級的模版,並且新形象店鋪會集中在5、6月份強勢回歸。
  • 桃園眷村上海4家店停業 國民小吃該怎麼提身價?
    說起國民小吃升級,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說起最經典的,很多餐飲人都會想起桃園眷村。它第一個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邊,用極簡的設計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曾經,桃園眷村的早餐,要排隊兩個半小時才能吃到,如今已經不再人頭攢動,年後還關了幾家店。一度是國民小吃升級標杆的桃園眷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
  • 桃園眷村,用高逼格情懷賣豆漿,如今火遍餐飲圈!
    失去的是一次對臺灣文化的理解;如果你沒有吃過桃園眷村的早餐,錯過的卻是臺灣本土的味道。眷村對臺灣文化和飲食習慣的影響都不可小覷,鄧麗君、林青霞、楊德昌等等很多名人都在眷村生活過。臺灣一共有900左右個眷村,其中桃園縣最多,顧名思義,「桃園眷村」就是臺灣生活文化的一種映射。縱觀其整體,桃園眷村以對立衝突的手法,在顧客心目中形成強烈的衝擊和記憶點,這種獨特的體驗自發在朋友圈中傳播。
  • 桃園眷村在上海關了4家店,稱是為升級做準備
    上海是桃園眷村最大的市場,門店數最多時有14家,目前剩10家門店繼續營業。不過,據餐飲O2O報導,桃園眷村方面表示,停業只是暫時的,目前有幾家門店在做品牌升級的模版,新形象店鋪會集中在5、6月份重新開業。
  • 桃園眷村小眷村 I 眷村小當家,白案接班人
    8月24日下午5點,桃園眷村在上海虹橋南豐城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眷村小當家,百人大做戰】的親子手作活動。活動前期,桃園眷村聯合【虹橋南豐城、麥淘親子網、潮爸辣媽親子網】等多方平臺進行了活動招募,活動期間餓了麼 8月24日下午5點,桃園眷村在上海虹橋南豐城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眷村小當家,百人大做戰】的親子手作活動。
  • 另眼看桃園眷村閉店風波,常規小吃高端化究竟能不能成氣候?
    令人敬佩的是,桃園眷村的故事來自於一個資深廣告人和一個餐飲手藝人的碰撞,他們認為,越是傳統、越是常規的品類越有操作空間,也越能做出一個新的概念。從其「時間在舌尖」這一經營理念看,折射出幾個意思,一是桃園眷村賣的是傳承、是記憶,這從選擇的品類就可以看出;二是桃園眷村講究的是匠心,從其門店環境和烹飪方式就可以直觀感受到;三是桃園眷村做的是時間的生意,意味著顧客停留時間較長,所以說翻臺是一個難題;再從時間看,時間不僅有過去的記憶、當下的消費,還有未來,所以在產品中,也能看出桃園眷村有著對常規小吃進行創新的能力(從實際呈現看,做的還不足
  • 「臺灣眷村」的歷史與文化
    包括 60 萬軍隊在內的國民黨官員、公務員和軍眷等合計約 120 萬人撤退到臺灣。國民黨當局為此陸續建起了近 800 座簡陋的村舍來安置,亦稱眷村。由於眷村形成的歷史背景、居民組成以及特殊的生活空間,使得眷村成為臺灣特有的社區形態;來自大陸各地的人文、語言及習俗等,更進一步交織而成獨特而珍貴的眷村文化。
  • 桃園眷村等網紅早餐店在購物中心的進退思考
    一改早餐店從街邊起勢的傳統軌跡,桃園眷村大張旗鼓地挺進了各大主流購物中心,如上海新天地、南豐城、龍湖虹橋天街等,成都遠洋太古裡,杭州則進駐了國大城市廣場、濱江寶龍城。品牌的情懷營銷更是一時佳話,桃園眷村也迅速風靡都市潮人吃貨圈,被視為國民小吃升級代表品牌。
  • 火遍朋友圈的「眷村裡」,並非來自臺灣
    昨天中午,現代快報記者去探店,發現這家店的店名叫「眷村裡」。  每個店員都穿著印有品牌標誌的T恤;店面不算很大,木桌子木凳子加上鐵藝的吊燈,低調不俗氣;廚房敞開正對著顧客就餐區……年輕、乾淨、時尚,這是「眷村裡」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一碗豆漿8元,一根「無明礬」油條6元,一份豬排蛋燒餅32元,一份紅燒牛肉麵48元……如此價格,難怪有網友說它是南京燒餅油條界的愛馬仕。
  • 臺灣眷村:中國心 中國情
    第二期開始,眷村逐漸脫離「竹籬笆」形式,代之以磚造平房,主要是由蔣宋美齡出面向各界募款捐建而來,這也是一般老舊眷村的主要形式,房舍空間大小不一,主要依據官階分配,小的可能只有5—7坪(1坪約等於1.818米×1.818米),大的則有15—20坪左右。
  • 《食之契約》X桃園眷村聯動 開啟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
    《食之契約》和知名網紅小吃品牌——桃園眷村的聯動活動今日正式開啟,美食擬人冒險手遊搭配「早餐愛馬仕」,走進御侍大人的生活,用獨特環境、美味早餐和周邊福利,為御侍大人開啟美好一天。【早餐愛馬仕享受高品質早餐】桃園眷村是創立於上海的臺灣小吃連鎖品牌,它將帶有臺灣風味的街頭早餐帶入文藝清新的店面,並結合滬上復古懷舊情懷,以優雅的環境、極具特色的裝飾風格,勾勒出臺灣眷村舊日式鄉愁和新式生活的輕快,一度成為國內網紅品牌,被譽為「早餐愛馬仕」。
  • 桃園眷村「壕氣」溢出酷狗直播,時令青團、精釀美酒送不停
    清明時節最火爆的時令美食非青團莫屬,想要體驗手作青團大師製作的美味,那可得跟緊桃園眷村的腳步。3月31日,酷狗直播聯手【桃園眷村】玩跨界,在酷狗雲享樂【大牌雲餐廳】欄目開啟寵粉狂歡趴,現場吃播讓人垂涎三尺,持續整場的福利派送更令人忍不住對它瘋狂比心。
  • 「我家的兩岸故事——遷台歷史記憶巡展」走進桃園眷村
    9月29日,在桃園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一名參觀者在蓋紀念章。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我家的兩岸故事——遷台歷史記憶桃園巡展」29日在桃園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開幕。展覽以「遷台歷史記憶庫」為主題,由「遷臺軌跡」「我的傳家寶」「人物紀實映畫」等6個部分組成,通過遷臺人物及其後代的口述影音實錄,輔以受訪者提供的時代文物、家族照片和文件史料,藉助共240件文物展現了120位遷臺人物百感交集的人生故事。
  • 在桃園眷村隔壁,很好找
    【位置】:太古裡南區停車場入口附近,在桃園眷村隔壁,很好找。【環境】:木製裝修為主,開放式設計,簡單舒適。室外也能就餐,椅子應該很適合拍照,但是臨街在施工,室外可能會比較吵。我們11點到店,人還挺少,也有可能是新開張不久,所以座位隨便挑,也很清靜。【菜品】:點了四份不同單品品種,招牌漢堡配薯條,班尼迪克蛋,培根煎蛋三明治配薯條,醃牛肉三明治。外加倆甜品,一碗酸奶,和四杯咖灰。
  • 臺灣女作家朱天衣回憶眷村中的童年——我的眷村
    從小到大,我待過三個眷村,分別是桃園大溪的「僑愛新村」、臺北板橋的「婦聯一村」及臺北市的「內湖一村」,也就是說,在12歲前,我整個童年都是在眷村度過的。一我兩歲前是住在「僑愛新村」的,父親雖已在臺北軍中電臺服役,但卻沒能分到就近的眷舍,只好每天長途跋涉通勤於臺北、桃園之間,有時加班沒趕上桃園回大溪的末班公車,便要徒步兩個鐘頭才能到家,即便有三輪車可搭,父親也會省下車資,為我們姊妹仨買餅乾,有時腳氣嚴重,還是寧可歪著腳板走十幾公裡回家,那時我還是個奶娃,一切都渾然無知,直至後來遷居桃園,常往返這條路
  • 桃園眷村陷「關店風波」:成都太古裡店曾閉店裝修,想撕掉「網紅...
    桃園眷村是否真的涼涼?這一系列問題,也引發了公眾對高端餐飲的關注。5月10日記者走訪時,成都桃園眷村太古裡店稱,店鋪此前進行了一個月關店裝修升級,並未停業。桃園眷村全國多店陷入關停風波桃園眷村是發端於上海的小吃連鎖品牌,成立於2015年,主要售賣豆漿、油條、豆花等傳統早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