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向左,在線教育向右

2021-01-0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知識經濟時代,來了。

最近,高曉松又火了一把。一檔《矮大緊指北》放肆侃「詩和遠方」,妙在同時賺錢,兼顧「苟且」。當然,春風得意馬蹄疾的不只高員外。

「網際網路+」與各個行業頻頻閃婚組CP,世界日新月異,眨眼間就要七十二變,與此同時,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信息焦慮和知識焦慮。於是,「需求=市場」的萬能定律作用,知識經濟這池春水被吹得熱乎了,沸騰了。從喜馬拉雅、知乎、得到、分答、微博、微信,到滬江CCtalk、36 氪、小密圈、千聊,一大批創業者殺入知識經濟領域,一票的專欄訂閱、付費課程、內容打賞、有償問答、知識社群都開始賣內容。

知識經濟時代,來了。

一、知識變現內容PK ——臺上「錢途」無量,臺下誰掏腰包

當吃穿住行這些淺層分享經濟的浪潮退去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顯靈」開始讓知識付費成為可能,進入有償分享經濟模式。時代的快速發展和自身配置的不給力不斷衝突。諸如「基友們聊天的梗要聽不懂了」、「風口又要變,紅利期千萬別趕不上了」、「再不努力新來的小張就要超過你」的憂慮在顱內24小時刷屏,使人們常感覺「不知道為了什麼,迷茫和焦慮總圍繞著我」,於是跨界、隨時性、碎片化的學習需求,加之便捷的移動端支付,喚醒了「內容付費」或「知識服務」這一潛在市場。

以知乎 Live 為例,根據知乎的統計數據,一場時長約 1 小時的在線語音講座,能為講者帶來單場上萬元的收入。而在滬江CCtalk,有的「網師」僅1節課收入35萬,剛開課一年就能年薪過百萬。

知識經濟App們的商業模式可以被理解為一個「知識電商超市」,他們帶著優質的頭部內容,以及各類兼具人格魅力和專業知識的「草根素人」、「知識網紅」,建立了各式各樣的知識商場,在多樣、有序、自成體系的模式下銀貨兩訖。

從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上,我們可以簡單地進行分類。

專欄付費訂閱模式

代表App:得到、喜馬拉雅

特點:平臺聯手大咖自製,精品專欄,錄製內容可重複

得到的商業模式是,平臺方尋找優秀的合作夥伴搭夥,找人和資源策劃製作高質量專欄售賣,然後按比例分成。由於是固定內容,這個模式不需要太依賴大V、大咖等資源,保持專欄的持續更新即可,且內容可以重複售賣,邊際成本較低。對於高知識、高追求的精英用戶來說,其199元/每年的價格在接受範圍內。

同樣模式的還有喜馬拉雅,但是平臺上除了付費節目,也有免費內容。

線上沙龍內容付費模式

代表App:知乎Live

特點:大V自主發起,語音直播,可實時互動

對於內容付費,知乎與得到明顯走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

知乎Live的主要商業模式是,各行業達人入駐平臺後,可以自主就某一話題發起一場live,設置簡介和內容大綱,以及開始時間、參與票價。感興趣的用戶自行支付報名。Live開始後,是通過語音直播的形式進行,主講人可以發布語音、文字、圖片等內容,並與用戶實時互動。參與門檻較低。

課程付費模式

代表App:滬江CCtalk

特點:教育名師授課,音視頻直播,可實時互動

CCtalk 看起來有點像是一個大型的「一站式教育平臺」,只不過售貨架上放置的商品全部為直播課程。授課主體是離退教師、網紅教師、大V名師等權威教育人士,內容較專業,用戶在上課中可以查看實時課件,進行雙向白板互動和舉手提問。有免費課程,也有高端的收費課程,課程體系化程度較高。

付費問答模式

代表App:分答、微博問答

特點:行業專業人士入駐,快問快答,內容碎片化、簡單化

分答的商業模式,主要是行業專業人士入駐平臺,由他們自主設置回答問題的費用,然後用戶付費向想諮詢的人文字提問,獲得語音回答。

二、爆款的邏輯——知識經濟為什麼那樣紅

從喜馬拉雅馬東「奇葩天團」的《好好說話》、衛哲的《百億CEO密談實錄》,到因「得到」而「升天」的《李翔商業內參》,到知乎live的《李開復分享》,滬江CCtalk「王者不修圖」的《大攝影師精品分享課》,各家都有了當紅爆款、當家花旦和小生團。

而他們的背後,是一群義無反顧去氪金的「票友」。

世界變化太快,時間碎片化,淘汰無處不在,而在社會裡又層出不窮掌握了各種技能的專家,要想拿到高收入、要想找到好工作、不被淘汰,就需要不斷地進行碎片化的學習,所以各種線上付費分享應運而生。同時,在新思維、新技術、新環境下,中產白領們能否有足夠的思維認知和趨勢把握,決定著是否有新的發展機會。所以,普通人之外,中產白領們對學習就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也在用「知識付費」尋找新的出路、新的方向。

因此,有人成了「奇葩」的弟子,為的是知道「相親應該問什麼」、「如何向上司匯報」;有的人認真聽了lucky dog的英語課,為的是與國外合作夥伴洽談,拿下一個漂亮的合作;有的人對李開復「狂轟亂炸」,只想知道創業怎麼少走彎路……

與此同時,「爆款」也在吸引更多人走入江湖,但「知識分享」真的是你的星辰大海嗎?

三、知識分享vs在線教育——你的最佳選項是哪個

如果想掌握一門技能或者學好一門語言,知識分享App也許會相悖於其學習方式,因知識分享的最大特徵是碎片化、非系統化,而在此學到的都是已經被過濾、刪減和簡單化的二手知識。

學習技能或者語言,還是應該歸類於「在線教育」的範疇。儘管兩者都在「知識經濟」的筐子裡,但是「知識分享」和我們所說的「在線教育」仍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相比當前興起的知識分享,教育是更系統、全面地傳授知識。

知識分享類,或泛知識類App(如知乎Live、得到、分答),大多數情況下是針對某個主題的一次性分享。在內容上追求簡單易用,理解更淺層,獲得更迅速。同時,這類App的門檻較低,受眾面廣,更加追求普適性。實際上,這些碎片化內容比起知識本身,更像是一種方法論的輸出。主講嘉賓基本都有一張能說出「千言萬語「的」鐵齒銅牙「,具備降低受眾理解門檻的能力,可以使」所有知識變得簡單無痛易於接受「。而某種程度上來說,主講者語言能力決定了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表達方式下所能達到的輸出效果——換成大白話就是,個人魅力很重要。而同時,因為追求」眾樂樂「,專烹「大鍋飯」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

而在線教育(如CCtalk、網易公開課)App,則是更加複合的專業知識分享,屬於重平臺。通常涵蓋一部分泛知識內容,又有明確的門類科目劃分。學習採用體系化教學,有明確的教學大綱和目標,用戶需要制定較明確的學習計劃。又由於學習需求和場景的複雜,相應的工具形式也複雜。比如以CCtalk為例的教學直播平臺,有雙向白板、舉手提問等設置,更加貼近線下教學場景,而且互動性強,用戶可以隨時提問、獻花、討論。

最重要的是,專門做「小炒」的在線教育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根據用戶的狀態因材施教。在費用方面,有免費課,也有高端課,但課程費用相對較高。

但很多時候,兩者的界限並非涇渭分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是知識經濟延伸出的兩條支流,並時而交匯。例子俯拾皆是,在喜馬拉雅上你可以找到名師luckydog 的《十天突破零基礎口語》的英語課程,一節課程3-5分鐘。而打開CCtalk的App,同樣能搜索到這位老師《10小時突破英語零基礎》的課程,一節課程50-70分鐘。在諸如此類的泛知識領域,兩者重合交叉,並不能十分精確地劃分出「楚河漢界「來。

而從知識經濟近幾年的發展走向可以發現,持久性的消費機制或許能讓知識經濟擺脫「閱後即用,用完即走」的窘境,讓知識經濟形成一種正向循環。

四、孵化產品、營養受眾——知識經濟是個「雙黃蛋「

知識經濟的春天,讓知識的價值前所未有的放大,引爆一場線上的知識狂歡,吹綠了不少高曉松這樣的知識分享者的江南岸,並讓」知識草根「、」知識素人「變身」知識網紅「,掌握吸金大法。

時至今日,知乎Live上葛巾憑《正裝入門:先穿對,再穿貴》單篇課程收入高達15萬;喜馬拉雅上田藝苗憑藉《古典音樂很難嗎?》系列課程年收入近千萬、聲音教練徐潔《如何練就好聲音》付費播放總量超過760萬;滬江CCtalk上,luckydog在一場英語課程預售會中,一小時入帳10萬元,當日營收達25萬元。與去年「王思聰「們熟能生巧的熱鬧,相比,如今這些並不出名的素人們創作的知識產品,無論單場還是總收入,其規模已超過去年最吸金的明星、網紅,儼然一場線上的知識經濟狂歡。

與此同時,受眾也在這場狂歡之中獲得了更加便捷的知識獲取通道。無論是想知道「怎樣鑑別白蓮花和綠茶婊」,還是糾結「怎樣說套話」,或者「畢業先工作再出國or先出國再工作?」,去應用商店裡面下載一個APP,搜索框中啪啪啪輸入一串字,各種順滑到你根本就感覺不到付費痛楚的付費渠道帶來的短短一瞬間,你的答案有了。

那麼,泛知識類平臺(知識分享)VS在線教育,哪一個才是受眾的最佳選擇?這個問題需要套用的哲學原理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碎片化的知識獲取適合泛知識,而深度、體系化的知識建設則需要選擇在線教育。畢竟,僅僅依靠高曉松的《矮大緊指北》,你成不了真正的文青。

我們猶記得歷史書上提到的那場書籍出版帶來的「古登堡革命」,今天,我們終於有機會親自經歷。只不過我們身後的背景,從地中海城邦的人頭攢動,變幻成了今天手機、平板上那些五彩斑斕的APP小圖標的鱗次櫛比。

我們也需要給自己的知識儲備來次「革命」了。

 

作者:曉楓說,新浪、百度百家、虎嗅、搜狐、品途等作者

本文由 @曉楓說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橫聯是向右還是向左?
    橫聯是向右還是向左?這個向題提得很好!現將我個人的認識說明如下:<1>春聯,包括所有的對聯、楹聯在內,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形式。幾千年以來,一直到上世紀的五十年代初,中國的漢字都是豎寫的。文字的書寫順序和書藉的裝訂順序,都是由右到左。因此,所有的春聯,包括所有的楹聯、門聯在內,也都是由右到左。
  • 向左走向右走: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是緣分讓他們交集在一起
    《向左走向右走》有電視劇版本和電影版本,電視劇版本是陸毅、賈靜雯主演的,因為是劇集版,所以感覺出現了很多拖劇情的情節,就像是所有愛情電視劇一樣,一定要加上一點:兩人的戀愛家長不同意、有一個壞壞的配角、再有些三角戀……感覺就像是一個標準的偶像劇而已,但好在陸毅、賈靜雯正年輕,很帥很美,所以依舊還是很好看。
  • 辛波斯卡向左,世界向右
    看到那首著名的「Love at First Sight」,是因為臺灣繪本作家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辛波斯卡向左,而世界向右,她嘲諷世界的同時也敬畏世界,她的愛似乎是建立在一種冷靜的審慎之上。她的詩雖然崇尚關注微小的事物,但這絕不意味著她是一位沉醉於瑣事和兜售廉價情緒的詩人。對這位性格獨特的女詩人而言,詩不是逃往遠方的獨角獸,而是砧板上的香菜或桌面上的一塊餐巾。
  • 《向左走向右走》相中金城武梁詠琪
    《向左走向右走》相中金城武梁詠琪2002年10月12日09:07:03 網易娛樂    暢銷作家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將被香江導演杜琪峯改編上銀幕,誰是《向左走,向右走》的最佳銀幕代言人呢?  《向左走,向右走》是住在同一個城市、同一樓的2個寂寞男女,因為偶然相遇,又因為各自出門向左走、向右走的習慣讓他們無法再相遇,也讓他們依舊各自寂寞。幾米的手繪本風靡不少人,大明星林青霞都曾表示欣賞幾米的作品,而杜琪峯更決定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  據側面了解,《向左走,向右走》的卡斯,杜琪峯已相中金城武和梁詠琪這對銀幕金童玉女。
  • 《向左走向右走》月底臺灣開機
    《向左走向右走》月底臺灣開機2002年12月19日09:31:31 網易社區 陳幸曼   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峯計劃在本月底開拍一部新電影,這部電影是臺灣作家幾米的名著《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人選則分別由金城武與梁詠琪擔綱,杜琪峯表示目前籌備工作順利。
  • 幾米繪本: 向左走向右走
    她住在城市郊區的一棟舊公寓大樓裡,每次出門,不管去哪裡,總是習慣性的 先向左走。11月23日 天色暗的很快,五點不到天就黑了。12月10日 太陽出來了,屋內卻感到特別潮溼·有時候她會感到人生乏味· 12月17日 天氣晴    她習慣向左走,他習慣向右走,他們始終不曾相遇。
  • 狗尾搖擺方向代表不同情形 向左恐懼向右快樂
    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狗利用尾向像其它同伴傳達信息。 北京時間11月4日消息,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狗狗朝你劇烈的搖動尾巴時,你自然的認為它看到你很高興。雖然所有的狗尾巴都是側邊搖擺,但他們向左或者向右擺的傾向性取決於想要向你傳達的信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傾向於向右搖擺暗示著快樂,而像左擺暗示著恐懼。由於狗狗經常到處搖擺尾巴以至於人類往往會忽視這一信號。然而它們的同伴卻能很好的接收到這細微差別的暗示。行為暗示著狗的大腦裡發生的事。早期研究表明左邊大腦的激活會產生更多向右搖擺,反之右邊大腦激活則刺激更多向左搖擺。
  • 《向左走向右走》 要拍電視版(圖)
    荊楚在線消息(楚天都市報) 臺灣漫畫家幾米的名作《向左走向右走》被杜琪峯拍成電影之後,日前北京紫星文化藝術公司正在籌備20集同名電視連續劇。
  • B站向左,知乎向右
    比如,知乎在圖文內容向視頻內容遷徙的大趨勢下進行提前佔位,朱一旦、半佛仙人、丁香醫生等不同領域的大V早已入駐知乎平臺;今年3月,《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與知乎法律領域優秀回答者王瑞恩曾在知乎進行了兩場直播辯論,用直播的容器裝進了辯論式的知識分享,將大眾化的產品內化成平臺的核心內容能力;刷爆B站影視剪輯區的《宮牆柳》,原作是知乎問題「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 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什麼意思?民間挑選土狗有講究
    摘要:農村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啥意思?古人挑選好狗的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其也是在世界上養殖最廣泛、養殖頻率最高的一種寵物了。農村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啥意思?古人挑選好狗的講究!農村裡主要是以土狗為主,而不同的土狗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有些狗就很聽話,也比較聰明,很受主人喜歡。而有些狗就比較頑皮,還很貪吃,這樣對於土狗來說卻是大忌。多少的土狗就是因為警惕性不高,並且愛貪吃,然後就中了偷狗賊的圈套。所以要想挑選一條好狗,就尤為重要了。
  • 任正非向左、馬雲向右,我們該選誰?
    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到【讓銀行睡不著覺】,從淘寶到支付寶,馬雲給中國帶來的不僅僅是「網際網路速度的變化」,從經濟、教育、環保等都有改變。如今,視頻彈幕早已從滿屏「馬爸爸」,開始轉變成「無產者聯合起來」。那麼是馬雲的「粉絲」變了,還是馬雲變了?其實都在改變。
  • 西瓜向左,B站向右
    中視頻戰場衝鋒號已經吹響,向左向右中,是屬於西瓜視頻和B站兩大玩家的爭奪戰——或許決定他們命運的重要因素,將是基本盤上的差異。因此,在向泛二次元擴張過程中,B站不甘於被認定為「小而美」社區,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破圈」,其策劃的《後浪》在今年5月刷爆朋友圈——最終目的,還是加大「對沒使用過或從未聽說過B站的用戶的營銷」。
  • 向左走,向右走,都是向前走
    01幾米在《向左走,向右走》中恰到好處地描繪出了命運的那般奇妙和無奈。她和他,一牆相隔的兩個人,她習慣向左走,他習慣向右走,他們始終不曾相遇;但是,人生總有許多巧合,兩條平行線也可能會有交匯的一天,那天他們在公園遇見,有如失散多年的戀人;可是,人生總有許多意外,握在手裡的風箏也會突然斷了線,大雨淋溼了他們分別前互留的號碼,她和他再次失聯;她還是習慣向左走,他還是習慣向右走,在同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尋找那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背影,常常莫名哀傷……又一年了,他們對彼此的記憶只剩下一張被雨淋溼的電話號碼
  • 《向左走向右走》翻拍泰劇變恐怖片!童話愛情大灑狗血
    ▲幾米《向左走向右走》浪漫愛情宛若童話。(圖/翻攝自幾米Spa) 《向左走向右走》描述在城市中一棟老舊公寓中,女主角習慣出門向左走,男主角是小提琴手,習慣向右走,某日,從來無法相遇的兩人,在噴水池邂逅了,卻在交換電話後,一場雨淋溼了號碼,錯失了連絡方式,從此又回到寂寞的生活。
  • 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2D技術放大1000倍
    作為今年中秋獻給北京市民的一道時尚大禮,由許茹芸、品冠主演的臺灣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將在北展劇場全球首演。近日,臺灣導演黎煥雄透露,劇團擲百萬重金邀請亞洲頂尖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和張博智,將把幾米繪本放大1000倍,變成高清動畫搬上舞臺。
  • 幾米《向左走向右走》我遇見你是我最美麗的意外
    幾米漫畫《向左走向右走》世界上所有的遇見都不是巧合,或許在這座城市裡,有另外一個「我」,經過同一個路口,坐過同一班公交車,去過同一家書店,甚至擦肩而過,但我們始終未曾相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們住在同一棟公寓,只是她出門習慣向左走,他習慣向右走,他們逗過同一隻黃色小花貓,餵過同一隻流浪狗,聽到同一隻烏鴉的叫聲,看著同樣的窗景,走過相同的樹林小徑。只是他們始終不知道有對方的存在。他們在各自的世界裡向左走,向右走,向前走。地球是圓的,準確來說是橢圓形的。
  • 睡覺向左還是向右好 朝這側睡竟能治胃病
    在平時我們常常會聽說,因為心臟長在左邊,因此不能向左側睡,這樣會壓迫心臟,對於這種說法,很多人都是深信不疑,這個聽起來好像頭頭是道,但是到底正確嗎?睡覺到底是向左好還是向右好?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睡覺向左還是向右好根據研究,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大概平均要翻身二十次左右,也就是說一個睡姿並不是維持一整夜的,我們聽到的左側睡壓迫心臟,俯臥會壓迫胸部等等,這些都是傳言,因為,並不會有人保持一個睡姿一晚上都不改變。說左側說壓迫心臟,其實只是針對小部分有心臟問題的人們,對於普通人,無論是左側睡還是右側睡,都不會出現壓迫心臟的情況出現。
  • 《左先生右女士》評測:咱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最近一款益智小遊戲《左先生右女士》真讓筆者欲罷不能,甚至有種想要摔機的衝動。這款遊戲也同樣是虐心遊戲,雖然只有兩個角色,一男一女,卻足以讓你抓狂了!自從玩了這款遊戲後,才發現自己的方向感和邏輯思維能力果然很差,不過倒是可以趁這個機會好好鍛鍊一下左右腦!想挑戰你的大腦極限嗎?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 新華網評:政務微博,向左?向右?
    「政務微博新觀察」系列網評之一: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政務微博正面臨「向左」還是「向右」的選擇。政務微博的發展該有怎樣的演變?未來的政務微博該是怎樣的「相貌」?能否為自己找到正確的位置?新一輪未知考驗的來臨,需要我們有新的共識。
  • 《向左走向右走》故事梗概
    人生總有許多的巧合,兩條並行線也可能會有交匯的一天……  劉智康﹝金城武 飾﹞是一位小提琴家,蔡嘉儀﹝梁詠琪 飾﹞靠翻譯寫作維生,兩人居於同一幢公寓,卻因彼此習慣不同: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因而從未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