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世間最美的情郎

2020-12-04 無名隱士山裡

倉央嘉措(1683—1706年),第六世達賴喇嘛,門巴族,西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1683年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時年九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浪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為師,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1705年被廢,1706年在押解途中圓寂。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採的詩人,寫了諸多細膩真摯的情詩。最為經典的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詞句優美,樸實生動,匯集了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的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並無實權。因第巴獨掌大權已久,所以達賴喇嘛只能作為傀儡存在。倉央嘉措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布,內心抑鬱,索性縱情聲色,這是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正如他詩中所寫:「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據說,他一到晚上就化名達桑旺波,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家、民居,再後來,竟「身穿綢緞便裝,手戴戒指,頭蓄長發,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倉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所寫的詩歌馳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世界詩壇上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引起了不少學者的研究興趣。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問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頭形式流傳。種種形式足見藏族人民喜愛之深。只漢文譯本公開發表和出版者就至少有十種。他的情懷或用整齊的五言抑或七言,或用生動活潑的自由詩,受到國內各族人民的歡迎;英文譯本於1980年出版,于道泉教授於藏文原詩下注以漢意,又譯為漢文和英文。漢譯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實準確並保持原詩風姿,再加上趙元任博士的國際音標註音,樹立了科學地記錄整理和翻譯藏族文學作品的典範。倉央嘉措在藏族詩歌上的貢獻是巨大的,開創了新的詩風,值得我們紀念和尊敬。

然而關於倉央嘉措被黜後的命運大致有兩種說法:在解倉央嘉措畫像送京師的途中,行至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湖畔圓寂。一說溺死,一說病死,一說被殺,沒留下屍體,時年僅23歲。另一種說法則是,他是捨棄名位,決然遁去,在行至青海湖後,於一個風雪夜失蹤。後半生週遊印度、尼泊爾、康藏、甘、青、蒙古等處,繼續宏揚佛法,後來在阿拉善去世,終年64歲。據說,在1706年的冬天,在悽冷荒涼的青海湖畔,倉央嘉措並沒有死去,他逃了出來,此後隱姓埋名地活到了64歲。至於他是怎麼逃出來的,逃出來之後又去過哪裡,這就眾說紛紜了,大多數人比較相信的是一種「阿拉善說」,似乎也有很多證據證明這是真實發生的。而且,就算還有別的一些說法,和「阿拉善說」也沒有本質的衝突,到最後都可以歸入到這一大類裡。「阿拉善說」的大概情節是,倉央嘉措逃了出來後,四處雲遊,先後週遊了青海、甘肅、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爾等地,據說曾當過乞丐,送過屍體,生活極為艱苦。

藏傳佛教高僧對其評價為,「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淨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義!」也正因為如此,倉央嘉措在藏傳佛教中一直被奉為六世,而把後來指定的六世達賴稱為七世。

倉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信奉寧瑪派佛教,但這派教規並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達賴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於這種清規戒律,倉央嘉措難以接受。14年的鄉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塵世生活經歷及他本人對自然的熱愛,激發他詩的靈感。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纏綿的「情歌」。他的詩歌約66首,因其內容除幾首頌歌外,大多是描寫男女愛情的忠貞、歡樂,遭挫折時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譯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廣泛流傳,有的以口頭形式流傳,有的以手抄本問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見藏族讀者喜愛之深。中文譯本海內外至少有10種,國外有英語、法語、日語、俄語、印度等文字譯本。可見,《情歌》不僅在西藏文學史上享有盛譽,而且在世界詩壇上也聲名顯赫。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倉央嘉措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倉央嘉措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相關焦點

  • 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讀後感)
    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轉世靈童,西域聖王,是命中注定的悲涼;流浪街頭,最美情郎,是自由瘋狂的嚮往;瑪吉阿米,仁珍旺姆,是愛情靈魂的絕唱。抬頭迎風仰望,天空依舊湛藍如新,雲朵依然聖潔如你,陽光猶若掌中般溫暖,但卻始終解不開你布滿哀愁眼光。或許除了你,沒有人知道那如火炙熱般的思念。
  • 倉央嘉措:我是雪域最大的王,也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他是世間最美情郎,情人在夜裡迎接他的到來,他為情人獻上最美的情歌,他的心火熱無比,像一朵盛開的玫瑰,盡情燃燒他的情意!所有痴人都有望著他!可是,倉央嘉措啊!你為何如此矛盾?你到底是雪域最大的王,還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或者都是,或者都不是?
  • 倉央嘉措:我問佛,誰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他成了這片雪域最大的王,也是這個世間最美的情郎。他便是倉央嘉措。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倉央嘉措的愛情,短暫卻長情。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
  • 奇聞-倉央嘉措,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一個最具有傳奇色彩的詩人,他的身份巧妙的衝突著。他作為西藏最具代表性的詩人為眾人所熟知,又因身為六世達賴讓人印象深刻。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出生在一家信奉紅教的普通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倉央嘉措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達賴喇嘛。
  • 被譽「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的情詩,你一讀就心動
    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也許你也讀過不少倉央嘉措的詩歌,美的讓人心動!還有那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深情如許,那這位世間最美情郎為何能寫出如此動人的詩歌,這就需要了解他的生平經歷和愛情故事了。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是第六世達賴喇嘛,也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他說:「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的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曾聽說過「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而倉央嘉措一生都糾纏在佛與情之間,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女生不能太過相信宿命輪迴,痴痴地一生只盼今生有緣人。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他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達賴喇嘛。
  •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近日讀到了一本書《倉央嘉措 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過》書中貫穿著倉央嘉措出生的時代背景,短暫的人生經歷,愛怨纏綿,在佛與紅塵世間思想糾纏。倉央嘉措,一個喇嘛,一個詩人,一顆佛心,一生布施,如你如我,帶著使命出生,逡巡人世苦疾,嘗遍人間百味,普度眾生極樂。深深被書中的倉央嘉措吸引著,當合上書時,我再一次落淚。
  • 倉央嘉措: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白天青燈古佛,晚上「縱情聲色」
    倉央嘉措的一生是悲慘的,從小就成為政權下的犧牲品和傀儡,在最渴望自由的年紀被送進了布達拉宮做僧人,沒有人問一問倉央嘉措的本心,他想不想和佛祖作伴,就這樣年僅14歲的倉央嘉措成為了一枚政治的棋子。生活上遭受了很多的禁錮,而年少的倉央嘉措逐漸的「叛逆」起來,越是不讓近女色倉央嘉措就對愛情越是充滿了嚮往。
  • 倉央嘉措的一首著名情詩,感動無數痴男怨女,不愧是世間最美情郎
    倉央嘉措,這位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同時也是最為有情有義的活佛與情郎。在那個清規戒律無比森嚴的時代,他是在青燈與古佛間一遍遍誦讀經文的活佛達賴,無法想正常男子一樣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他只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心愛之人祈禱,這無疑犯了大忌。
  • 尋求世間雙全法的最美情郎,倉央嘉措浪漫傳奇的一生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一位三百多年率真清純、深情一片的西藏王子留下的詩歌,內心的無奈,無法做到周全,苦苦尋找世間是否存在兩全其美的方法,能夠幫助他脫離內心的痛苦,作為一名僧人,他無法擺脫被強加的限制,作為一位相思的情郎,他無法完全放下自己的身份,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矛盾佔據了內心,遭受著折磨與不安。
  • 倉央嘉措:世間最美的情郎,雪域高原最傳奇的人物
    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如果不是很了解,你一定會以為這是一個浪漫多情的詩人寫下的唯美詩句。但是實際上卻是,這些唯美詩句的作者是西藏第一傳奇人物。他的一生短暫而輝煌,三百多年過去了,依舊讓人念念不忘。他,就是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最美的情郎,魂歸理塘
    他是倉央嘉措,也是西藏最浪漫的詩人。他最喜歡的身份是詩人,但無奈,他也是受萬眾敬仰的六世達賴。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在位的六世達賴,也就是倉央嘉措,成為拉藏汗實現他野心的下一個目標。倉央嘉措只願意做世間最美的情郎,雖然他喜歡遊走於街頭,坐臥於酒館,詩和達娃卓瑪才是他的理想,宕桑汪波才是他的真身。但無法改變的是,他是達賴!拉藏汗向康熙誣陷倉央嘉措不守清規,不理政務,是假達賴,請求予以「廢立」。
  • 倉央嘉措,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也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對於我們來說是個謎一樣的人物,西藏最著名的詩人,高原最著名的情人。他的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一直流傳在我們耳邊。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他也是布達拉宮裡孤獨的情郎。在成為六世活佛後,倉央嘉措徹底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他成了雪域高原裡最孤獨的王,白天他只用在布達拉宮修行高深的佛法。到了晚上他會想起曾經的青梅竹馬。所以他會偷偷的跑出布達拉宮,去夜會他那最美的姑娘。慢慢的他成為了愛情的浪子,也為愛情寫出了很多流傳千古的詩歌。
  • 倉央嘉措:世間最美的情郎,2句詩傳頌300餘年,如今成網紅爆款
    對倉央嘉措,有人這麼評價他: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空有一身詩才,上天卻似乎嫉妒他的才能。我們從他的詩句中讀不出作為一個活佛對待佛教的感受,我們讀到的卻是他的一往情深。但是世間似乎容不下倉央嘉措的存在,1701年,25歲的倉央嘉措便死於政治鬥爭,在押解進京的途中,在青海湖畔打坐的他,再也沒有醒來。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5歲,也許這是最好的結果,自己終於不再受清規戒律的束縛,再也沒有人控制他的自由,此刻的倉央嘉措才是最自由的吧!
  • 墜入凡塵的情種,「世間最美情郎」倉央嘉措「問佛」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佛,菩薩,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一、早年時期:1、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門隅達旺納拉山下的宇松地區鄔堅嶺一信奉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的家庭,自幼隨母親勞動。
  • 倉央嘉措的情詩 世間最美的告白
    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有這麼一位僧人之中的「異類」,它就是出生於康熙二十二年的倉央嘉措。他本生於西藏的一戶普通家庭,本可有著普通的生活,找一位自己深愛之人過一生,但是在14歲之時他被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於是倉央嘉措就成為了六世達賴,他本應平凡的一生也因此而被改變。雖然倉央嘉措的一生很短暫,但是他卻為世人留下了許多的詩歌作品以及真摯情話,今日讀來仍舊感覺唇齒留香。
  • 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世間最美的相遇!
    因著這份熱愛,倉央嘉措成為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納蘭容若的《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豔,頗近南唐後主。兩個身份特殊的少年,在他們各自短暫的一生中,為世間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絕唱。
  • 無情劍客多情人,倉央嘉措,世間最美的情郎,不負如來不負卿
    最美的名字最孽的情,棄官避世卻斬不斷情絲。自幼和表妹定下的娃娃親,青梅竹馬相親相愛,救命恩人後來的結義大哥對表妹一見鍾情,相思成疾,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恩同再造,縱有萬般不舍,他選擇刻意縱情酒色,聲色犬馬的生活,讓表妹對自己失望死心,和一往情深的義兄白首偕老。尋歡風流無盡酒,嘯雲詩音痴情人,無情劍客伸正義,小李飛刀絕情人。
  • 倉央嘉措|我是雪域最大的王,也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傳說一,倉央嘉措喜歡的第一位女子是仁珍旺姆,她是倉央嘉措在去布達拉宮之前認識的,由於佛教的原因,倉央嘉措不得不去了布達拉宮。 傳說二,在倉央嘉措入選達賴喇嘛之前,認識了一位美麗聰明的佳人,他們情投意合,日日相伴。
  • 倉央嘉措:我不願做雪域最大的王,只想做世間最美的情郎
    而這個多情的僧人便是倉央嘉措。或許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他寫下的「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作為雪域最大的王,卻只希望著流浪在拉薩的街頭,最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為了死,才一次又一次地活了下來。他,太多的心酸只得訴於明月,太多的苦淚只得咽於肝腸,太多的無奈只得藏於淡然。倉央嘉措也曾擁有真摯美好的愛情,可她卻總是像脆弱的琉璃,如夢幻泡影般,一觸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