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區大彭鎮:建設文旅名鎮助推鄉村振興

2020-12-09 江蘇省人民政府

銅山區大彭鎮:建設文旅名鎮助推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2020-10-01 08:05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近年來,銅山區大彭鎮依託豐富多樣、底蘊深厚的文旅資源,在「講好一本彭祖故事,建設一個核心景區,打造一條精品線路」上下功夫,促進「景區遊」向「全域遊」轉變,全力建設全域旅遊示範鎮,助推鄉村振興。

步入大彭鎮西部的王樓自然村,白牆黛瓦式徽派風格農家院形制已現,煥然一新的農家院落承載著濃濃鄉愁,寬敞整潔的鄉間村道,清新生態的自然美景猶如絢麗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旅遊文化產業。村莊圍山而建,自然景觀優美;村外田地環繞,適宜發展配套的種養業,建設採摘體驗休閒農場。」該鎮負責旅遊的工作人員郭慧表示,為打造特色旅遊品牌文化,全鎮近3年先後投資1100餘萬元用於王樓自然村的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發北魏千佛寺、唐朝古槐樹、明清四合院等楚王山片區歷史古蹟。

結合楚王山片區的開發,大彭鎮在山南打造面積約800畝集休閒、觀光、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田園綜合體。

「這個項目包括園林觀光區、娛樂休閒區、燈光休閒演出區,主要種植元寶楓等景觀樹,配套引進小型茶廠、茶社以及大型戶外樂園、燈光休閒等專業設施。」項目所在地閘口村黨支部書記徐忠連表示,先期建設的佔地100畝的原生態千尋樂園已經投入運營,樂園內大型氣墊、淘氣堡等少兒玩樂設施一應俱全,還種植了成片的向日葵,增強景觀效果。

對於彭祖文化片區項目,大彭鎮邀請旅遊集成運營商浙江華清集團進行初步規劃設計,又聘請專業團隊實地調研,擬將彭祖遺蹟和大彭山連片規劃設計。目前,彭祖廟周邊清理規整了連片魚塘,種植了油菜花等觀賞性植物,著力打造臨水景觀。

大彭鎮還利用義安山、黃河故道等風景生態優勢,將農事活動與休閒旅遊度假相結合,從改造提升設施農業入手,打造集鄉村旅遊、智慧農業、觀光採摘、創意文化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

周末一早,記者駕車沿著義安山腳下新修建的水泥路,來到義安村村民楊孟超經營的石榴採摘園。「義安石榴品種多、籽大皮薄、甜度高,在省農產品博覽會上獲得過『神園杯』金獎。我這30畝石榴根本不愁賣,成熟之前就被訂走一大半。」楊孟超自豪地介紹,「鎮裡修了路,美化了環境,我就等著國慶遊客來摘了。」如今的義安村,石榴種植戶有數十家,種植總面積達500畝,每畝收入超過3000元。

依託臨近黃河故道的優勢,權寨村孟莊、官莊兩個自然村充分發揮白雲庵、三眼古井、黃河古堤等人文歷史遺蹟資源優勢,打造古今融合的「水美鄉村」樣板。「按照『調活水系、優化水質、做美水景』的理念,通過水源溝通、岸坡整固、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等綜合措施,對溝河水道進行清淤清塘和駁岸,推進實現水體潔化,以水美襯託村美。」權寨村黨支部書記胡兆春說。

「我們積極推進農耕文化、田園觀光、古蹟遺址等全域旅遊融合發展,走出一條鄉村振興、文旅農旅融合發展的生態旅遊新路徑。」大彭鎮黨委書記陳琦表示,將繼續堅持以文促旅、以旅興農,打造文旅名鎮,助推鄉村振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徐州大彭鎮:「學、和、樂、美、愛、興」六工程 新時代文明新風尚
    中國江蘇網6月17日訊(記者 張揚 通訊員 戚俊校 黃全智)開展新時代精神文明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近年來,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大彭鎮圍繞「謀百姓需、鑄鄉村魂、聚群眾心、固執政基」的主題,按照「一村一亮點,全鎮創品牌」的目標定位,以志願服務為抓手調動各方力量
  • 銅山區大彭鎮志願服務「輕騎兵」活躍在大街小巷
    徐報融媒記者 胡明慧通訊員 黃全智「吃多吃少,光碟正好,不忘節約,拒絕『剩』宴……」近日,銅山區大彭鎮志願者走上街頭,積極引導居民食客養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用餐習慣。經常性、面對面開展各類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一支支志願服務「輕騎兵」活躍在大彭鎮大街小巷。常態化開展「文明大彭,志願有我」系列活動,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文明實踐參與者。10月底以來,鎮村聯動開展了以「清潔家園,助力脫貧」為主題的文明實踐活動。
  • 徐州銅山區張集鎮以文化人譜寫鄉村振興新樂章
    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塑造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的鄉村思想文化體系,打造文化鄉村,培育文明鄉風,讓村民生活富起來,環境美起來,精神樂起來。文化走進機關大院近年來,銅山區張集鎮注重幹部隊伍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的力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邁上新臺階。
  • 助推「鄉村振興」匯通達打出「數字鄉村」建設組合拳
    助推「鄉村振興」匯通達打出「數字鄉村」建設組合拳時間:2020-12-15 14:4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助推鄉村振興,匯通達打出數字鄉村建設組合拳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網際網路用戶不斷增加,農村已然成為中國消費新熱土,數字鄉村成為各行各業爭奪的黃金新賽道
  • 【徐州】銅山區大彭鎮:培育新農民「鎮」興新農村
    近日,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大彭鎮義安村「技能型」村民周果的一番話頗有韻味,透著濃濃的鄉愁詩意。如今,該鎮像周果一樣的新型農民不斷湧現,數量逐年增長,成為現代農業的主力軍和先導力量,有力促進了「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等問題的解決,讓農村「活」起來,讓家鄉「富」起來,讓產業「旺」起來。
  • 【徐州】大彭鎮:「黨建+」「紅」動非公企業
    銅山區大彭鎮黨委緊緊圍繞「加強非公黨建,助推企業發展」這一書記項目主題,按照「一企一指導」的工作思路,實施「黨建+項目」、「黨建+工作法」、「黨建+品牌」模式,非公企業黨建項目化工作成效彰顯,今年以來,在工業園區投資約100萬元,修整道路4萬餘平方米,打造優化營商環境及黨建內容主題文化牆3萬餘平方米,濃厚宣傳氛圍,企業黨建這一「紅色引擎
  • 銅山區:大彭鎮深入推進「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
    銅山區:大彭鎮深入推進「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 2018-08-16 10:4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丨吳鴻珍:返鄉創業 助推鄉村振興
    政協委員風採 吳鴻珍 返鄉創業 助推鄉村振興 屏南縣政協委員、寧德市千乘橋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鴻珍,於2016年7月畢業後回到家鄉,在兩個月時間內,走遍了屏南大大小小的村落,發現家鄉擁有眾多全國不可多見的成片建築群的傳統古村落
  • 傳承發展農耕文明 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王躍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文化作為一種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以以其先導性、戰略性,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精神激勵、智慧支持和道德滋養。
  • 【徐州】大彭鎮:樊響扦子 不同凡響
    8月25日,在銅山萬達廣場舉辦的「非遺之夜」現場,銅山區大彭鎮特產美食樊響扦子隆重登場,驚豔亮相,一展風採,好評如潮,引發了轟動效應。從樊繼向老爺爺那一輩起,祖輩們居住在徐州西北的一個小鄉村,農村紅白喜事辦大席一般有八大碗,荷葉雞、清蒸魚、紅燒肉、米粉肉、蒸扦子等等,老家的人們酷愛扦子,辦大席的頭一天就開始準備卷扦子用的食材,爐五香粉、剁肉餡和蔥姜、攤雞蛋皮等……到了卷扦子和蒸扦子的時候那人圍的是裡三層外三層,能看上一眼、聞聞味道那都是一種享受!樊繼向老爺爺是十裡八村有名的大廚,卷扦子是老爺子的拿手絕活。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永泰縣嵩口鎮黨委書記張承煜:實施鄉村振興 打造古鎮樣板
    引進福建省月洲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建設月洲文旅項目,打造福建省最美鄉村圖書館「月溪花渡圖書館」;  引進福建豐盛農林公司,打造萬畝油茶基地,形成油茶種植與觀賞、櫻花旅遊、特色養殖相結合的田園綜合體;  引進福州發茂有限公司打造三峰九間堂生態體驗園,開發鄉土樂園、民宿等項目,實現農旅一體。
  • 齊魯名鎮泰山論道,探尋鄉村振興路徑
    &nbsp&nbsp&nbsp&nbsp本屆論壇設置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振興戰略與齊魯樣板打造」的主題,旨在探尋鄉村振興路徑,講好鎮域故事,更好服務鎮域發展,並重點發掘一批基層鄉鎮典型。與會專家就目前我國農業產業特別是鎮域經濟發展和鎮域治理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南平建陽區: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南平建陽區: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作為南平市重點民生項目的考亭古街規劃佔地74畝,總投資約2.6億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36畝,投資約1.26億元。該古街以保護性遷建的方式重新打造南宋建陽古街的建築風格,共有42棟古建築。   近年來,建陽區立足文化資源優勢,把「文化+」理念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突出抓好鄉村旅遊發展,持續推進文旅融合、農旅互動,逐步形成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攜手鄉建鄉創 助推鄉村振興 兩岸青年建築師共建美好家園
    近十幾年,畢美家先後三次去臺灣學習和考察,臺灣農業的精細化管理、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和營銷,觀光農業、鄉村再生運動以及農會產銷辦的工作,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到兩岸農業農村合作領域十分寬廣,真可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 理論研究|王躍文:傳承發展農耕文明 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文化作為一種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以以其先導性、戰略性,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精神激勵、智慧支持和道德滋養。
  • 徐州銅山:黨建「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銅山區把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帶頭作用和各類人才的帶動作用,走出一條具有銅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選好「領頭雁」  鄉村振興有擔當  銅山區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 兩岸共商鄉建鄉創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多位臺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代表,以及福建省相關部門和部分村莊代表等共商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解讀政策,分享經驗。12月8日,福建廈門,臺灣鄉建鄉創專家秦嘉遠作主旨演講。當日,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在廈門舉行。
  • 水淹區變良田 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縣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實施「旱改水」項目建設,探索田、水、路綜合治理,建設易於耕作、旱澇保收的農業生產基地,提高耕地保護和利用效率,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現場負責人張少華說:「現在工地上的設備共有六臺,人員有20多個。旱改水的工作流程是拔除野草、清表、再回填、平整,最後再把表土回填起來平整,這一片還有大概五天時間就可以完成。」淹壩村村如其名,由於受地勢影響,每到降雨季節全村耕地有大部遭受水淹,制約了當地農業發展和群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