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出版首部城市辭典 嚴格按辭典要求編纂200餘萬字
揚州第一部城市辭典嚴格按辭典寫作要求編纂《揚州歷史文化大辭典》出版方廣陵書社負責人曾學文介紹,《揚州歷史文化大辭典》是繼《揚州文庫》之後,揚州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學術界全力打造的又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作為揚州首部城市辭典,辭典的編纂堅持嚴謹、規範、權威的標準,努力體現學術性、資料性、客觀性、可讀性、實用性,全面展示了揚州2500多年厚重歷史與璀璨文化,同時客觀反映了新時期、新時代揚州城市社會經濟文化發生的巨變。曾學文介紹,《揚州歷史文化大辭典》出版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多位專家參與了撰稿、審稿的工作,眾多參與者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
《敦煌藝術大辭典》出版
16日記者獲悉,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擔任主編、院長趙聲良擔任副主編,國內敦煌學、敦煌藝術領域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敦煌藝術大辭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書法印章,版本,地理,歷史,歷史人物,著作,敦煌學者等28個類別,全面收錄展示百年來國內外敦煌藝術的研究成果。
-
【好消息】《敦煌藝術大辭典》出版發行
【好消息】《敦煌藝術大辭典》出版發行 2020-12-16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桐城派大辭典》被指錯訛百出,編委會回應
幾乎沒有人預料到,一部11位專家耗時8年、被賦予在辭書與文學兩個領域填補學術空白使命、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辭典,剛剛出版發行就受到廣泛質疑。今年7月中旬,收錄1100多位桐城派作家、1.36餘萬詞條、總字數248.2萬字、有「桐城派百科全書」之稱的《桐城派大辭典》(以下簡稱《辭典》)上市發行。
-
揚州首部城市辭典出版《揚州歷史文化大辭典》首發
中國江蘇網2月27日訊 經過三年多的編撰,備受矚目的《揚州歷史文化大辭典》於昨天下午正式首發。該書囊括了揚州歷史文化的方方面面,為全景式展示揚州燦爛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鴻篇巨製,它的出版發行填補了我市歷史文化工具書的空白。
-
南京大學主編《物理學大辭典》出版,系自然科學大辭典一部分
南京大學主編《物理學大辭典》出版,系自然科學大辭典一部分 2018-04-04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國將出版世界最大漢字辭典《漢韓大辭典》
[提要] 這套全球最大的漢語辭典由15卷組成,對6萬多漢字和相關的50多萬漢語辭彙利用韓字進行解說。這比日本於1960年出版的《大漢和辭典》(4.9萬字,40萬辭彙),比臺灣於1962年出版的《中文大辭典》(5萬字,40萬辭彙),也比中國於1994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5.6萬字,37萬辭彙)都要大。
-
中國首部《<格薩爾>大辭典》出版座談會舉行
但是,迄今為止,尚未出版過一部能全面反映《格薩爾》主要內容、思想內涵、藝術價值的大型工具書。由中國《格薩爾》首席專家降邊嘉措主編,中國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出版的這部《<格薩爾>大辭典》彌補了這個學術上的空白。
-
首部潮汕人物辭典工具書首發 填補潮學研究空白
受訪者供圖 兩大因素 成編撰「內驅力」 84萬餘字、800多頁、5000多位歷史人物,一目了然的索引、言簡意賅的介紹……採訪時,陳荊淮向記者展示新出版的《潮汕人物辭典(古代卷)》,淡淡書香撲鼻而來。「別看書上那短短的幾行人物介紹,這些都需要研讀大量的書籍才能寫出來。」他說。
-
全國首部姓氏名人大辭典《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問世
2020年11月21日在杭州香格裡拉飯店,舉辦了《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的發行大會。到會的有各省、市郭氏宗親組織的會長、宗親代表以及出版部門、發行部門、編委會成員等一百多人。 今天,在美麗的杭州西湖邊舉辦《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發行活動十分有意義。
-
敦煌研究院編著的《敦煌藝術大辭典》出版
近日,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擔任主編、院長趙聲良擔任副主編,國內敦煌學特別是敦煌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敦煌藝術大辭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發生。1981—1987年中日合作出版了5卷本《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展示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學者們對各時期石窟藝術風格的研究、石窟年代的考古分期研究,以及部分壁畫圖像的研究成果。這一時期還先後出版了《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等,為學術界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資料。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擴建成為敦煌研究院,為敦煌石窟的保護和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機遇,敦煌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
-
——寫於《中國錢幣大辭典·壓勝錢編》出版之際
《中國錢幣大辭典·壓勝錢編》歷經五年的編纂於今春出版,當我見到樣書即電告春聲先生時,耳機中傳來他急促的聲音,連珠炮似地詢問:印刷裝幀質量、版面設計、圖片色彩是否美觀,全書計有多少頁碼,定價和印數多少?可以想見他的激動之情。這一下子使我的腦海又閃現出五年前在北京與他初次交談的情景。
-
多功能《日漢大辭典》出版發行 - 人民網日本版--主頁
多功能《日漢大辭典》出版發行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任憶)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日漢大辭典》日前在北京舉行首發式。據悉,這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一部多功能、高密度綜合性日漢雙語辭典。 《日漢大辭典》以日本著名出版社講談社出版的日本第一部全彩色圖版辭典《日本語大辭典》為底本翻譯編纂而成,共收詞約18萬條,1100餘萬字,附錄13種,黑白插圖330餘幅,彩色插圖45幅。上海譯文出版社為翻譯這部辭典,歷時13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國各地共有100多位日語專家和辭典專家參加了這項浩大的工種。
-
佛學大辭典(全四冊)
除了編纂《佛學大辭典》的傑出貢獻外,他還先後編纂出版了《佛學指南》、《佛學初階》等讀物,箋注了《金剛經》、《六祖壇經》等十餘種佛教典籍。他根據早年在日本購得的國內已散佚的唐代釋慧琳所撰《一切經音義》(100卷)和遼代釋希麟所撰《續一切經音義》(10卷)兩書,編了《一切經音義彙編》,石刻重印,廣為流通。丁福保還著有《翻譯名義集新編》、《佛教精華錄箋注》、《佛教起信錄》等佛教研究的專著。
-
韓國將出版世界最大漢韓大辭典
日報導 1月9日,由檀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編撰的《漢韓大辭典》,在經過30年的艱辛努力之後,即將於今春殺青,出版15卷本大辭典。 韓國編撰的世界最大的漢字辭典即將問世。根據《朝鮮日報》報導,檀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所長尹乃鉉1月8日表示,計劃將持續了30年的《漢韓大辭典》編撰工作在4月份全部結束,並在5月之前隆重上市。
-
郭世文:70年代末至今,出版過的道教辭典您有哪本?
《論語·衛靈公》中有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文化研究而言,辭典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書,今天世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自70年代至今,出版過的所有道教辭典,我們按照出版的時間順序一起來看一下吧!臺灣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出版1979年7月一版一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一版一印(影印)
-
佛教大辭典(全三冊)
本辭典共收佛教及與佛教相關方面的詞條11899條,內容包括十三大類;(1)教派、學派、宗派;(2)人物;(3)典籍;(4)教義;(5)因明;(6)佛、菩薩、羅漢、鬼神、諸天等;(7)稱謂、教職、教制;(8)儀軌、禮俗、節日
-
韓國將出版世界最大漢字辭典《漢韓大辭典》[圖]
韓國編撰的世界最大的漢字辭典即將問世。根據《朝鮮日報》報導,檀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所長尹乃鉉1月8日表示,計劃將持續了30年的《漢韓大辭典》編撰工作在4月份全部結束,並在5月之前隆重上市。《漢韓大辭典》共15冊(索引除外),除收集了在韓國、中國、日本等漢字文化圈使用的約6萬多個漢字之外,還增加了包含專名的50多萬個漢字詞彙,以200字原稿紙計算,共224萬張。
-
外語辭典編纂暨《新日漢辭典》出版研討會在大連舉行
外語辭典編纂暨《新日漢辭典》出版研討會在大連舉行 2017-11-董鴻每 攝 中新網大連11月27日電 (楊毅 黃文龍)由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人民出版社、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大連分會聯合主辦的外語辭典編纂暨《新日漢詞典》(修訂版)出版研討會,27日在大連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專家、辭典編纂專家以及出版業界人士齊聚大連,共同探討外語辭典編纂中所面臨的如辭典功能、釋義分析、修訂原則等問題
-
無錫11項非遺收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
全國同步編撰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以下簡稱《大辭典》)今年將給出答案。昨天從無錫市非遺保護中心獲悉,由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的《大辭典》(江蘇部分)編撰工作正在進行,無錫現有的1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3位國家級傳承人傳承狀況全被收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