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兩江四岸核心區如何打造成重慶新名片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解讀《實施方案》
5月13日,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工作全面啟動:今年率先啟動實施76個項目,總投資規模約440億元。
按《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兩江四岸核心區將打造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全球著名旅遊目的地,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
一直以來,夜景、火鍋、橋都、溫泉等都是名聞遐邇的「重慶名片」。兩江四岸核心區這張城市新名片,「新」在哪兒?如何打造?最終將呈現出何種模樣?5月15日,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
這張新名片有多大?有哪些亮點?
「兩江四岸核心區由包含長江、嘉陵江交匯區域的朝天門—解放碑片區、江北嘴片區、彈子石—龍門浩片區圍合而成,總面積約16.2平方公裡,其中陸域面積約10平方公裡。」該負責人說,力爭到2025年,該區域將基本建設成為傳承巴渝文化、承載鄉愁記憶的歷史人文風景眼,體驗山環水繞、觀覽兩江匯流的山水城市會客廳,拓展經濟功能、開啟未來發展的商業商務中心區,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推動長嘉匯大景區高品質發展。
其整體提升,將以「一門(朝天門)、一石(彈子石)、一嘴(江北嘴)」為突破口。
「重慶作為山水之城、立體城市,其資源,在兩江四岸核心區最集中;其魅力,在這片區域體現得最充分。」該負責人表示,整體提升工作將遵循「減量、留白、增綠、美境」的原則,把資源用足、用好,進一步彰顯山水之城、立體城市的魅力。
「實施起來,主要包括城市規劃管控、建築風貌整治、打造城市眺望空間、提升跨江大橋景觀、實施綠化改造提升等。」他舉例說,湖廣會館、十八梯等片區將減量、降高、疏密;彈子石—慈雲寺片區將合理布局城市地標建築,與朝天門、江北嘴形成穩定平衡的城市空間形態和天際輪廓線;統籌山上、水上、陸上、樓上、橋上「五重視角」,突出朝天門、大劇院、南濱路等重要節點;提升打造22處城市陽臺和5處超高層建築觀景平臺;加強對跨江大橋的橋型風格、橋體橋頭、雕塑、色彩管控等。
如何把新名片上的亮點串起來?
兩江四岸核心區,是重慶最繁華的地區。但長期以來,該區域的交通問題也屢遭「吐槽」。
「《實施方案》充分考慮到交通問題,一是如何更好地把核心區內外聯起來,二是如何把區內眾多『亮點』串起來。」該負責人說,為此,我市將在兩江四岸核心區打造「4+N」便捷環遊系統。
如軌道方面,依託現有6號線、環線形成11公裡的軌道環線,延伸軌道18號線串聯十八梯、湖廣會館、朝天門、彈子石等。
陸上,包括長濱路改造、雷家坡立交、國匯中心—南濱路連接道等項目,構建「兩江三橋」約13公裡的旅遊巴士環線;開行南濱路、長濱路中運量交通系統,貫通兩江四岸濱江騎行道等。
水上,構建15公裡水上巴士環線,加密航班間隔,形成聯通朝天門—彈子石—江北嘴的水上交通內環快線等。
還有,構建「兩江三橋」山城步道環線,在朝天門大橋、東水門大橋橋頭增設垂直升降梯,在千廝門大橋橋頭增設自動扶梯;研究策劃「山城交通旅遊體驗通票」,進一步完善軌道、公交、碼頭、山城步道等交通設施的接駁換乘體系等。
怎樣優化升級城市新名片?
「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建設進程中,如何進一步激發城市活力,也屬題中應有之義。」該負責人列舉了系列具體措施。
在朝天門—解放碑片區,解放碑步行街將實施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國家級示範步行街,還將打造來福士中新合作示範園等;
江北嘴片區則全力打造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將形成聚賢街、大劇院、三洞橋三大商業軸線;
在彈子石—龍門浩片區,南濱路將與雞冠石、南山片區一體化聯動,構建總部經濟功能區、金融開放實驗區、國際合作展示區;南濱路—廣陽島一線,還將打造國際黃金旅遊帶;規劃建設夜間經濟核心區,推動夜間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