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海外藝術家無法入境,觀眾上座率不能超過30%,但上海這座城市、今年這個夏天,不能少了音樂。
克服重重困難,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將在7月20日至7月29日如期赴約。
10天的時間裡,夏季音樂節將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黃浦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兩個場地,上演17臺音樂會,包括古典、流行、爵士、新民樂。
龔琳娜、李泉、霍尊等跨界明星,將和指揮家餘隆、作曲家譚盾、低男中音沈洋、女高音黃英、鋼琴家宋思衡等古典大咖一起亮相。
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廣州交響樂團、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等五湖四海的中國音樂團體將齊聚上海,展示中國交響事業的活力。
「網絡世界內容豐富,但流量會讓你習慣於『聆聽已知』,現場演出裡藝術家夾帶私貨的冷門曲目沒有了,演奏的意外和偶然沒有了,新舊朋友的意外邂逅沒有了。」夏季音樂節方面表示,今年之所以要艱難赴約,是因為不願丟失生活裡的煙火氣,更不願看到現場音樂會的蕭條與消亡。
聽什麼?中國音樂家大聚會
今年的夏季音樂節將是一場中國音樂團體、中國音樂家的跨界盛會。
開幕音樂會上,餘隆指揮上海交響樂團,聯手實力唱將龔琳娜,將開展一場交響樂與新民樂的對話。現場既有西貝柳斯《圖翁內拉的天鵝》《憂鬱圓舞曲》、斯特拉文斯基《火鳥》等西方經典,也有老鑼充滿中國文化底蘊的《靜夜思》《山鬼》。這也是繼2013年後,龔琳娜第二次登臺夏季音樂節。
開幕音樂會
閉幕音樂會上,作曲家譚盾是主角,中國文化的深邃給了他鑰匙,讓他打開了藝術殿堂的大門。在《敦煌·慈悲頌》裡,譚盾把傳頌了千年的敦煌壁畫故事寫成音樂,將由上海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以及低男中音沈洋、女高音黃英、原生歌手澤仁央金、舞者陳奕寧等,聯袂獻演。
閉幕音樂會
貝多芬以9部交響曲聞名世界,少有人知道,他還寫過179首聲樂作品。適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上海交響樂團-東海岸四重奏伴奏下,低男中音沈洋將用一臺《遠方的貝多芬》致敬樂聖,獻上《戰士的夢》《六首蘇格蘭歌曲》等國內鮮有機會現場聆聽的貝多芬聲樂作品。
遠方的貝多芬
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曾身處疫情「震中」武漢,武漢解封後,劇院將首次走出江城,在夏季音樂節奏響音樂會版歌劇《洪湖赤衛隊》,這也是劇院自疫情爆發中斷演出以來的首場演出。
音樂會版歌劇《洪湖赤衛隊》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遠道而來,帶了兩部作品,其中一首《火把節》選自王西麟的交響詩《雲南音詩》,另一部交響組曲《阿詩瑪》,由作曲家鄒野根據同名電影音樂改編,都非常有當地特色。
交響組曲《阿詩瑪》
廣州交響樂團有一支「燦爛金屬」銅管五重奏,他們將用五把銅管樂器,浪漫演繹電影《007》《雨中曲》《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主題曲,以及羅大佑《童年》、鄧麗君經典歌曲串燒、麥可·傑克遜經典歌曲選段。
「燦爛金屬」銅管五重奏
流行歌手李泉是夏季音樂節的老觀眾。這一回,他將與廣州交響樂團的弦樂演奏家合作,帶來《稻草》《無人鏡》《天才與塵埃》等代表作,以及剛剛錄製完成的《十日談》。不少作品還未發行,會在夏季音樂節首秀。
李泉與樂隊
流行歌手霍尊也將與上海交響樂團弦樂四重奏合作,帶來《星落》《卷珠簾》《追風箏的人》等代表作,鋼琴家宋思衡跨界同臺,亦將帶來他的首部作曲作品《疫情音樂日記》,靈感來自於疫情中的日常生活,好友霍尊還給了他不少建議和靈感。
霍尊、宋思衡與SSO四重奏
金承志與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是夏季音樂季的常客。屆時,這支「網紅合唱團」將帶來金承志作曲的《星河旅館》《山中四景》《老爸的破車》等作品。這是一臺在戶外進行的合唱工作坊,觀眾不用愁搶不到門票,還可以和臺上的合唱團盡情互動。
金承志與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
紐約愛樂樂團同樣是夏季音樂節的老友,因為疫情來不了上海,他們乾脆改道線上參與。樂團50多名演奏家,將與上海樂隊學院組成一支「線上交響樂團」,雲合奏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悲愴」》。
上海學生樂團的力量也不容小覷。上海學生交響樂團、上海學生民族樂團、上海學生合唱團均代表著國內學生藝術團體的頂尖水準,在一個特殊的學期結束後,這些小音樂家們將登上夏季音樂節的舞臺。
怎麼聽?線下和線上大聯動
遵循30%上座率的紅線,夏季音樂節將嚴控現場觀眾人數,為了讓更多觀眾走近音樂,所有線下演出都將通過直播或錄播的方式「上線」。
跨界、多元、寓教於樂,B站一直是年輕人的樂園,更是音樂愛好者的聚集地。今年,夏季音樂節將牽手B站,聯合出品17場直播音樂會,將優質內容傳播給更多年輕人。
夏季音樂節將在B站發起全民音樂投稿徵集項目「我要lalala」,以中國民歌《茉莉花》雲連結全球音樂愛好者,掀起一場天馬行空的全民創作。參與者無論身在何地、使用何種樂器,都可以加入這場音樂派對。
我要lalala
夏季音樂節還會在B站等平臺推出音樂創作線上課程「尋找莫扎特」,不管你認不認識五線譜、懂不懂音樂都可以參與,玻璃瓶、話梅筒、尖叫雞都會成為課程中的教具。該課程將於7月18日正式上線,集結3位特邀導師,特設6期音樂創作課程,共有14個實驗性創作思維遊戲,參與者可在學習課程後提交作品,獲選者有機會與國內外音樂家和樂團合作演出自己的作品。
尋找莫扎特
夏季音樂節亦將在B站滾動發布參演藝術家,尤其是年輕人喜愛的跨界明星們的動態。
除了B站,夏季音樂節的17臺音樂會,還將通過央視新聞、澎湃新聞,以及上海交響樂團官方網站、官方微博等直播。
一場古典音樂會動輒演兩個小時,是先吃飯還是先看演出?魔都人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但常規的古典音樂會常常讓他們糾結。夏季音樂節傾聽觀眾心聲,革新了演出方式:有些演出被壓縮到40分鐘一場,且在晚上七點、晚上九點,由同一班人馬,連續演出兩場。屆時,開幕音樂會、交響組曲《阿詩瑪》、遠方的貝多芬、李泉與樂隊等4臺演出,都將連演兩場。
絕大多數演出都取消了中場休息。音樂節期間,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會擇期化身直播間,再次開賣「靈魂好物」。
夏季音樂節如期赴約,離不開嚴格的防疫安保措施。
現場觀眾要遵循實名登記、測體溫、查看隨申碼、全程佩戴口罩等規定。
演職人員同樣有要求: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演職人員,將一律按上海市相關規定進行隔離觀察和核酸檢測;外省市藝術家及演出團體來滬前,需提交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抵滬後視疫情發展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二次核酸檢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