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

2020-12-0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簡稱:中僑文促會)於1989年8月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成立,是中國僑聯主管的全國性、涉外性和非營利性文化社團,旨在團結熱愛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海內外同胞和友好人士,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汲取世界文化精華,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深化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文促會目前共有理事462名,其中大陸46人,港澳8人,亞洲 69人,歐洲154人,非洲32人,北美洲71人,南美洲28人,大洋洲54人。海外理事(含港澳)分布於9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23個國家和地區、非洲19個國家、歐洲29個國家、北美4個國家、南美洲10個國家、大洋洲5個國家。

2010年9月25日,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第三次理事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選舉喬衛同志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並通過了《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章程(修正案)》。第三次理事大會共聘任理事476名,包括國內理事99名、海外理事377名。海外理事分布於8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洲12個國家,歐洲28個國家,亞洲22個國家,非洲13個國家,大洋洲3個國家,以及香港、澳門。

2015年10月12日,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第四次理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大會選舉康曉萍同志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第四次理事大會聘任理事462名,同時聘任副秘書長24人、秘書長1人、副會長49人。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會的名稱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簡稱:中僑文促會)。英文譯名:CHINA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OVERSEAS CHINESE(英文簡稱:ICEA)

第二條 本會是由中國僑聯創辦的文化社團,是團結聯繫廣大僑胞,促進海內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的全國性、涉外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第三條 本會的宗旨: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團結熱愛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海內外同胞和友好人士,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汲取世界文化精華,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深化我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第四條 本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註冊登記。本會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本會接受中國僑聯的業務指導。

第五條 本會會址設在北京市。

第二章 業務範圍

第六條 本會業務範圍如下:

(一)開展海內外文化交流與合作;

(二)開展僑界信息交流和新聞宣傳;

(三)組織文化演出、創作、展覽、展示、評獎等,舉辦華文教育論壇、培訓、講座、夏令營等;

(四)為海內外文化團體舉辦各種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提供支持和服務;

(五)建立有關專項基金,為增進海內外文化交流服務。

第三章 理 事

第七條 本會實行理事會員制,理事會員由中國僑聯邀請海內外熱心國際文化交流事業的專業人士及有關團體負責人擔任,實行屆任制,任期五年。每屆任期內如有理事增補事宜,由會長辦公會報請中國僑聯決定。

第八條 本會理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有為本會服務的意願,擁護本會章程;

(二) 關心中國發展,支持中國統一;

(三) 積極支持、熱情參與中華文化傳承和國際文化交流事業;

(四) 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

第九條 理事產生的程序是:

(一) 中國僑聯有關部門、各省級僑聯和駐外使(領)館推薦;

(二) 就有關人選徵詢有關駐外使(領)館意見;

(三) 中國僑聯確認並邀請;

(四) 填寫、提交理事登記表;

(五) 頒發理事證書。

第十條 理事享有下列權利:

(一) 本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 參加本會組織的有關活動;

(三) 享受本會提供的各項服務;

(四) 對本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 有辭任的自由。

第十一條 理事履行下列義務:

(一) 執行本會的決議;

(二) 維護本會的合法權益和聲譽;

(三) 協助本會完成各項工作;

(四) 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五) 為本會發展業務協調資源。

第十二條 理事辭任應書面通知本會秘書處,經會長辦公會批准並報常務理事會備案。

理事如果連續三年不參加本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經會長辦公會批准,本會可終止其理事資格並報常務理事會備案。

第十三條 理事如有違法行為並已被定罪或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會長辦公會批准,本會可予以除名並報常務理事會備案。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 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大會。理事大會的職權是:

(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 選舉常務理事會和本會領導機構;

(三) 審議和批准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 決定終止事宜;

(五) 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條 理事大會須有二分之一以上的理事出席方能召開,決議須經到會理事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 理事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必要時可經中國僑聯同意並經本會登記管理機關批准提前或推遲召開。

第十七條 本會設立常務理事會,由理事大會選舉產生。常務理事會在理事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工作,對理事大會負責。

第十八條 常務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 執行理事大會的決議;

(二) 籌備召開理事大會;

(三) 審議年度工作規劃和工作總結;

(四) 決定本會領導機構人員調整;

(五) 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六) 討論並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 常務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特殊情況下可以採用通訊方式召開。

第二十一條 本會常務理事會閉會期間,由會長辦公會領導本會開展日常工作。

第二十二條 本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

(二)在本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和較好資源;

(三)熱心本會事務,願為本會發展積極工作;

(四)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七十周歲,身體健康;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三條 本會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任期五年,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報中國僑聯同意並經本會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四條 本會會長為本會法定代表人。如需由副會長或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需報中國僑聯同意並經本會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後方可擔任。本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五條 本會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 召集和主持理事大會、常務理事會和會長辦公會;

(二) 檢查理事大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 代表本會籤署有關重要文件;

(四) 處理本會其他需要會長處理的事務。

第二十六條 因特殊情況,上述會長職權可由會長指定一位副會長代為行使,代行職權者對會長負責。

第二十七條 本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大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本會其他日常事務。

第二十八條 本會設名譽會長、顧問等榮譽職務,人員由會長辦公會提出,中國僑聯邀請。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二十九條 本會經費來源:

(一) 理事會員繳納的會費;

(二) 社會捐贈和贊助;

(三) 政府資助;

(四)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條 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會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理事中分配。

第三十一條 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三十二條 本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三條 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理事大會和有關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四條 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本會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五條 本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六條 本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七條 對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大會審議並表決通過。

第三十八條 本會修改的章程,須在理事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中國僑聯審查同意,並報本會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三十九條 本會由於分立、合併等原因需要註銷,由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條 本會終止動議須經理事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一條 本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部門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物,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二條 本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註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三條 本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四條 本章程經2010年9月25日理事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五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本會的常務理事會。

第四十六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責編:秦華)

相關焦點

  •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落戶萬州
    近日,「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掛牌儀式在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舉行。據了解,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紀念三峽百萬大移民的專題性紀念館,是革命傳統教育、近現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  在掛牌儀式當天,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館長嶽宗英表示將以此次掛牌為契機,充分利用好這一國家級文化交流平臺,進一步挖掘萬州乃至三峽庫區移民文化
  • 炎帝陵被評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中國僑網11月13日電 據湖南省僑聯網站消息,繼2020年7月被湖南省僑聯確認為第一批「湖南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之後,近日,炎帝陵又傳喜訊。11月中國僑聯公布確認的第八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名單中,炎帝陵光榮在列。
  • 炎帝陵被評為「中國華僑 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株洲日報記者 溫琳通訊員/李茂春株洲日報訊 繼2020年7月被湖南省僑聯確認為第一批「湖南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之後,近日,炎帝陵又傳喜訊:中國僑聯公布了第八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名單,炎帝陵名列其中
  • 蘇祿文化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齊魯網德州5月22日訊5月22日,蘇祿文化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舉行揭牌儀式。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李興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景文新在儀式上致辭並共同為基地揭牌。據了解,中國僑聯在全國範圍內,審定確認100多個單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蘇祿王文化博物館成為德州市第一家獲此殊榮的單位。「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是僑聯組織弘揚優秀中華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的展示窗口,是僑聯組織整合社會資源、推進優勢互補、合力開展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
  • 福建兩家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正式掛牌
    12月7日至10日,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來閩開展中餐文化、基地建設、網上冬令營等文化交流工作調研,並為沙縣小吃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授(揭)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牌匾。福建省僑聯副主席張瑤陪同。
  • 鵝湖書院「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10月16日,「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鵝湖書院舉行。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江西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羅麗都,中共鉛山縣委副書記倪美創,中共鉛山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曾錫滬等共同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鵝湖書院揭牌。
  • 渦陽縣老子廟入選「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原標題:老子廟入選「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據渦陽新聞網報導 日前,渦陽老子廟入選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老子廟天靜宮舉行。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吳向明,市委常委、副市長魏黎耕,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管衛東,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明文,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雅浩海出席揭牌儀式。
  • 中國僑聯:大陳島,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喜報喜報大陳島又榮獲一項「國字號」殊榮「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記者獲悉,中國僑聯剛剛公布第七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名單,共有65家機構和單位成功獲選,台州椒江大陳島光榮上榜。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等形式,大力宣傳大陳島,讓海內外朋友了解大陳、宣傳大陳、推介大陳,大力促進海內外僑團組織與椒江的民間往來與經濟文化交流,助推本地外向型經濟發展。開展臺灣大陳人「故土行」系列活動。
  •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落戶雲南陸軍講武堂
    昆明市僑聯供圖中新網昆明6月3日電 (畢嬌嬌 陳敏)3日,「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舉行。雲南省僑聯黨組書記和向紅,昆明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主任張競共同向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牌匾。
  • 帝堯文化區「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 「中國天眼科普基地」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近日,中國僑聯確認了第八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其中落戶在貴州省平塘縣的「中國天眼科普基地」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成為黔南州第二家獲此殊榮的單位。據了解,「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國僑聯打造的中華優秀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是僑聯組織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 帝堯文化區「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堯都區揭牌
    【核心提示】12月5日,山西省帝堯文化區「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堯帝陵景區舉行,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王維卿,市委常委郝忠祥出席儀式並揭牌。堯都區委、市僑聯負責人參加活動。12月5日,山西省帝堯文化區「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臨汾市堯都區堯帝陵景區舉行,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王維卿,市委常委郝忠祥出席儀式並揭牌。堯都區委、市僑聯負責人參加活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國僑聯深化「兩個並重」、推進「兩個拓展」、豐富「親情中華」內涵的重要平臺,是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
  •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館內設兩大展區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莊曉麗 林穎)近日,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傳承與紐帶——僑牽南安」主題展在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行。中國僑聯、福建省僑聯、南安市委、泉州市僑聯、南安市僑聯等有關單位人員參加活動。據介紹,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少有的專題紀念華僑參與中國革命的博物館,也是繼詩山鳳山祖廟之後,南安市第2家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文化場所。
  • 福建新增三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中新社福州11月13日電 記者13日從福建省僑聯獲悉,中國僑聯日前確認93家機構和單位為第八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入選單位,其中福建省有3家入選。截至目前,福建已有24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 珠海首家「中國國際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在香洲掛牌
    12月11日上午珠海市首家「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香洲區容閎博物館舉行了掛牌儀式。張英龍表示,此次香洲區容閎博物館成功入選「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國僑聯在我市設立的第一個基地,這是我市僑聯事業和博物館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希望容閎博物館今後能夠發揮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海內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用。香洲區僑聯以此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挖掘深厚的華僑歷史文化底蘊,探索創新傳播華僑歷史文化。
  •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花都花山小鎮揭牌
    8月14日,廣州花山小鎮舉行「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廣東省僑聯主席黎靜、副主席邵瑾和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小勉儀式結束後,黎靜一行參觀考察了花山小鎮和洛場村華僑文化活動中心。「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國僑聯「親情中華」主題活動的重要載體,為增強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 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榮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
    在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開幕式後,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為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牌匾,這是繼潮陽區耀明書院之後我市第二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 「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揭陽普寧揭牌
    「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揭陽普寧揭牌 2016年04月28日 13:32 來源:揭陽日報
  •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黃姚)揭牌
    11月4日,「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自治區僑聯副主席廖志剛,賀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唐敬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劍思共同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黃姚)揭牌。揭牌儀式現場黃姚是中國四大古鎮之一
  • 中國僑聯確認第八批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臺山市大江鎮...
    江門日報訊 (記者/皇智堯 通訊員/餘澤權) 近日,中國僑聯發布《關於確認第八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通知》,臺山市大江鎮作為全國93家機構、單位之一,成為第八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