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dà tǐ),副詞。近義詞有:概略,大概,梗概。反義詞有:詳細,具體。
重要的義理,有關大局的道理。[做事要顧大局,識大體。]大致,大概。[我和他的看法大體相同。]
大體在教材中的例句:
1、大體上講,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乾燥,很衛生。(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1、蟋蟀的住宅)
2、鵝的步態,更是傲慢了。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裡的淨角出場。(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5、 白鵝)
大體參考例句:
1、做人做事不識大體是要犯錯誤的。
2、就老人家來說,我父母的健康狀況大體上都還算良好。
3、寫作論文前應先擬訂大體綱要。
4、做人做事應該要明禮義,識大體。
5、大體而言,這篇小說的文字技巧挺不錯的。
6、以為小小的差錯,無傷大體,便不改正。
7、房屋都修好了,就讓他指責吧,無關大體。
8、三角板軟骨的大體結構與附著部位。
9、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它志。
10、大體說來記者不製造輿論。他們會助長輿論。
大體有關的成語:
1、大同小異(dà tóng xiǎo yì):大體相同,略有差異。
2、小廉曲謹(xiǎo lián qǔ jǐn):細微的廉潔謹慎。指注意小節而不識大體。
3、大醇小疵(dà chún xiǎo cī):醇:純正;疵:毛病。大體純正,而略有缺點。
4、知高識低(zhī gāo shí dī):知道高低大小。指懂道理,識大體,說話、做事有分寸
5、末節細行(mò jié xì xíng):謂無關大體的細小行為。
6、鼠腹雞腸(shǔ fù jī cháng):比喻氣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顧大體。
7、稱柴而爨(chēng chái ér cuàn):稱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飯。比喻斤斤於細節而不識大體。同「稱薪而爨」。
8、有目如盲(yǒu mù rú máng):盲:瞎。雖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人缺乏見識,或不識大體
9、兒女子語(ér nǚ zǐ yǔ):女人和海子的話。比喻不識大體的言論
10、有眼如盲(yǒu yǎn rú máng):雖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認識著名人物,或不識大體。
《大體造句和解釋_大體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