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論命運》:人生沒有偶然

2020-12-14 青史通鑑

叔本華《論命運》:人生沒有偶然

之前,我曾經在本平臺寫了題為「叔本華《論女人》:女人為何是這個樣子的?」一文,介紹了叔本華對女人的一系列觀點主張。現介紹叔本華《論命運》當中關於人生前途命運的一些論斷,供我們每一個關心自己人生走向和人生問題的讀者參考學習,或作為批判之用。

德國偉大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叔本華在《論命運》中提出,人生沒有偶然,我們每一個人所有遇到的事情都是應該遇到的,無論是快樂也好,還是痛苦也罷,一切發生的事情都毫無例外地必然發生。在《論命運》的開頭,叔本華引用了普羅提諾《九章集》中的一句話:「生活中是沒有偶然的,和諧和秩序把持著對生活的統治。」以此來表達叔本華關於「人生沒有偶然」的看法。

叔本華在《論命運》中指出:「一切事情的發生,無一例外都有其嚴格的必然性。這是一個先驗明白的、因而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我們許多人或許認為,人生之路是自己走的,因而抉擇極為重要,每個人自己選擇了自己的人生。並且,許多人還往往會因為往事的不堪回首而後悔不已,總是說「如果當初我如何如何,便好了」之類的話。但根據叔本華的觀點,人生並無偶然,一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必然發生的,是完全無法避免的。

叔本華舉例說,我們有的人所做的夢,精準地預見了將來,可見這些將來要發生的事情是必然發生的,是無法規避的,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必然要發生的,任何人也無法採取措施加以避免。但是人們在睡夢當中或者通過其他的方式,預見到將來要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好的事情,於是便採取一系列的措施避免這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最終卻發現,正是自己採取的那些措施促成了不好的事情的發生。本來自己採取的措施,是為了避免某個不好的事情發生的,但是措施本身促成了這個事情的發生。據此,要發生的事情,總歸是會發生的,我們人力無法以各種措施進行避免。

叔本華強調說:「一個人的人生歷程,無論從表面上看是多麼的雜亂無章,其實卻是一個自身協調與和諧,有著確定方向和啟發意義的整體,幾乎就像是一部構思極盡周密的史詩。」中國古代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觀點,而叔本華則更進一步,覺得人生之路就像是史詩一樣,是我們從一出生便被「編劇者」編寫了的,就像天上的日月星辰一樣按照既定的軌道運行,絲毫也不會偏離軌道一點點。

確實就是這樣的,當一個人到了足夠的年紀,在回想自己的人生之路的時候,往往會發生人生之路確實是一開始便被註定了的,一個人的人生之中會發生什麼、經歷什麼、遇到什麼人和事,都是註定了的,都是不可避免的。

為了證明上述觀點的正確,叔本華引用了涅布爾90歲時寫下的一段話,90歲的涅布爾,早已經是一位飽經人生滄海桑田的宮廷重臣了,他的觀點值得我們深思。涅布爾所寫的那段話是這樣的:經過仔細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有某種規劃,這一規劃通過人們自身的天性或者通過外在的情勢得以實施;這規劃好像預先勾勒下來。」

性格即命運,這話是對的。人生之路具有必然性,也正是因為一個人性格的固定性、不可改變性所決定了的。

相關焦點

  • 叔本華:決定凡人命運的,在於三點,第一點是幸福的根本
    叔本華:決定凡人命運的,在於三點,第一點是幸福的根本阿圖爾·叔本華(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國偉大思想家、哲學家、作家,叔本華的哲學有效汲取了西方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東方中國《道德經》《周易》等古代「先哲」的思想營養,
  • 叔本華:決定我們命運的,在於三點,第一點是幸福的根本
    叔本華:決定我們命運的,在於三點,第一點是幸福的根本 叔本華的主要著作有《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論視覺與顏色》《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中的意志》《論意志的自由》《論道德的基礎》《倫理學中的兩個基本問題》《附錄與補遺》等。 在世界哲學史上,叔本華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同時成為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 叔本華:生命是一團欲望,人生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摘要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叔本華文集:悲觀論集卷》)西方哲學史上有一位哲學家,其最為著名的哲學思想就是悲觀主義——這位哲學家就是叔本華。叔本華並不是直接的論述和談到人生本身的痛苦,而是從自己的意志哲學當中出發去論證了人生本身的痛苦。叔本華認為,人生的痛苦本身無法避免。儘管很多人都把叔本華的意志哲學和悲觀主義分開,把他的意志哲學看作是一種本體論,又把他的悲觀主義看作是一種人生觀。但是其實在叔本華的學說當中,這兩者無法區分開來。
  • 叔本華的「現代悲觀主義」和「唯意志論」,有何開創意義?
    叔本華的「現代悲觀主義」和「唯意志論」,有何開創意義? 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叔本華,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在現代哲學史上,叔本華有兩個開創,即「現代悲觀主義」和「唯意志論」。 在悲觀論方面,幾乎所有的哲學在某種意義上都是樂觀的,都是勸人向善、向上、向尚的,都是勸人「天天向上」的,但是叔本華卻與眾不同、特立獨行、我行我素,開創了「現代悲觀主義哲學」,成為這一新哲學體系的「開山祖師爺」。叔本華認為,人生無法擺脫悲劇命運。
  • 叔本華:一個人的性格與生俱來,終生保持不變
    叔本華:一個人的性格與生俱來,終生保持不變(一)叔本華:性格具有個體性,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性格即命運。德國偉大思想家、哲學家、作家叔本華承認「性格即命運」的說法,認為一個人的命運就是其性格導致的。同時,叔本華認為,一個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終生保持不變。據此,人在一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自己的性格,由性格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所有遇到的一切、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一切,都是必然發生的了。叔本華在《論意欲的自由》一文中說:「人的性格具有個體性,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
  • 夜讀丨聽叔本華聊聊最幸福的命運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融媒主播邵立偉,今晚,和您分享的文章是叔本華的《最幸福的命運》。最幸福的命運叔本華我們已經大致知道,一個人的自身比他擁有的財產或別人對他的評價更能帶來幸福。人是什麼,即人自身所固有的東西,永遠是我們應該首要考慮的事情。
  • 學者對叔本華悲觀人生論的深度解析,看完才真正明白悲觀的益處!
    叔本華是近代西方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潮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在西方哲學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叔本華的哲學理論是一種「悲觀主義」的人生哲學,十分關注人類的痛苦。他從人自身出發,創造以意志和表象為基礎的唯意志論哲學體系,認為人生的本質是痛苦,得出了人生痛苦由意志得來的悲觀論調。在叔本華看來,要想從痛苦的人生中解脫出來,就要對意志和生活表象進行徹底的否定。
  • 叔本華:人生就是在痛苦之上起舞
    原題《論痛苦與意志的煎熬》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以叔本華的理論評宋詞;還曾藉助其理論發展了紅學,成就頗高。
  • 叔本華:當命運存心與你作對時,該如何做?
    夢如人生,人生也如夢,夢和人生或許就是一回事。我們的人生計劃,往往也容易遭受挫折,有時候,你想實現什麼東西,命運偏偏不讓你實現;你不想實現什麼東西,命運偏偏安排你去順利地實現它。有時候,命運會明顯地、執拗地阻礙你實現某個計劃。此時,我們是要迎難而上、與命運抗爭?還是管它了,放棄這個計劃?
  • 《叔本華論說文集》告訴你,人間值得!
    但是,我隨即想到,自己並不是這位大學生,所以是沒有辦法想到他的壓力和痛苦,也許這件事情之是一個導火索,之前生活已經給他積累了足夠多的火藥。所以,才釀成這個悲劇。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學校、家庭和社會在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對於學生心理教育輔導的薄弱甚至缺失。
  • 世界哲學史上,叔本華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
    叔本華的主要著作有《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論視覺與顏色》《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中的意志》《論意志的自由》《論道德的基礎》《倫理學中的兩個基本問題》《附錄與補遺》等。在世界哲學史上,叔本華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同時成為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 叔本華: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人生就是在無聊和痛苦之間左右搖擺
    幸得拜讀了叔本華的文字,才能在煩擾時,覓得一絲清淨;混沌時,求得一絲清醒。1788年,出生於德國但澤(現屬波蘭)的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也是「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人之一。叔本華的哲學體系集中體現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中,對薩特、尼採等人的哲學產生重大影響,對《邏輯哲學論》的作者維根斯坦也有著深遠影響。
  • 人生沒有偶然,一切都是註定
    人生中,會發生很多事,你都無法解釋,你覺得這是偶然的突發事件,在你的意料之外,其實,這一切都是必然。不管是你遇到某個人,還是和某個人分開;不管是出門摔一跤,還是出門遇到幫助你的貴人,都是早就安排好的命運在前面等你。發生的每一件事,做得每一工作,吃得每一份苦,沒有一樣是偶然,都是必然的結果。
  • 叔本華:人生的快樂存在兩大勁敵
    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之一,代表作有《人生的智慧》、《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叔本華美學隨筆》等。有網友曾這樣評論叔本華:「這世上所有的成功學心靈雞湯作者加在一起都不配給叔本華提鞋。」
  • 叔本華:人生的快樂存在兩大勁敵
    ,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之一,代表作有《人生的智慧》、《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叔本華美學隨筆》等。》這本書在開頭就有交代,這是一本關於「幸福論」的一本書,也就是說,一本教人如何幸福的書。
  • 文化| 叔本華:富人空虛,窮人痛苦,人生的不幸永遠無法避免
    叔本華一輩子寫了很多關於人生智慧的文章,對於如何活得更好提出不少有啟迪性的建議。但據羅素《西方哲學史》,叔本華在實際的生活裡好像並沒有很好地運用他的智慧,成就一種美滿的人生。羅素特別提到了關於女裁縫的事件,他是這樣說的:假如我們根據叔本華的生活來判斷,可知他的論調也不是真誠的。
  • 叔本華:人生就像擺鐘,搖擺於痛苦和無聊之間,沒有真正的幸福
    叔本華的一生和他的理論都透著悲觀主義的色彩,而這些並不是被動得來,是叔本華有意為之,他本就認為,人生的底色便是悲劇和痛苦。即不能對人生持有過分樂觀的態度,面對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只能選擇泰然地接受,誠然的面對,無論生死。因為生命有必然,即使是生活中所發生的的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都有他發生和存在的道理。
  • 如何看待叔本華著作《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這本著作在豆瓣的評分非常高,我與叔本華結緣也是因為此書。 其實叔本華在本書的開頭就有交代,這是一本關於「幸福論」的作品,「但要完成諸如幸福論一類的著作,我就只能放棄更高的、屬於形而上和道德的審視角度——而我真正的哲學本來就是要引領人們進入這樣的審視角度。
  • 叔本華人生哲學
    #教育名師團##教育##教育那些事#《叔本華人生哲學》是叔本華原著代表作的精選譯本,基本反映了叔本華人生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在叔本華看來,每一個人作為意志的一種表現,又是整個意志世界一部分,但作為主體又都有一個依賴於他自己的對象世界,這就是存在於其表象中的世界,即現象世界。
  • 叔本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人一定是痛苦的,但這是最積極的東西
    但是叔本華卻反其道,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哲學一定有它的獨立行走之路」,而叔本華也就成為「一個特立獨行的叔」,與王小波筆下那隻「特立獨行的豬」具有相同性格,只不過是王小波筆下的豬並沒有成功開創一種哲學,也沒有逃過被宰殺的命運,而叔本華沒有去走他的那個時代的「哲學的陽光大道」,而是猶如最勇敢的鬥士,另闢蹊徑、勇猛戰鬥,創建了現代悲觀主義哲學體系、唯意志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