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五經通義·禮》中記載:「玉有五德: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
由此看來,古人對於君子之德與玉質,是早在孔夫子之前就有論述了。
而隨著如今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與提高,很多的人們也喜歡收藏一些相關的古玩,對於一眾的收藏家而言,玉石收藏無疑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環。
眾所周知,玉器文化在我國的歷史進程中,有著極高的研究以及收藏價值,國人自古至今對於玉石都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愛,像溫潤如玉、金玉滿堂以及金玉良言等都是最好的象徵。
好玉難求,假文物頻頻出現
古代先民認為,外方內圓的玉是禮地之物,跟天圓地方的原始宇宙觀念是相符的,他們認為玉石能夠溝通天地,在距今5500年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與山東半島的大汶口文明,以及山東的龍山文明當中,都出土了玉石雕琢的器物。
如今一塊好玉,更可以說是千金難求、有價無市的存在,玉石代表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滋生了很多自以為是的「聰明人」,他們企圖通過一些相應的造假手段,使一些沒有經驗的玉石收藏愛好者上當受騙。
而收藏界中著名的大家馬未都先生,沉浸文物古玩收藏共多年,他對於一眾的伎倆手段也是非常的熟悉。
馬未都說過,有的人為了讓玉質感更好,就如將玉進行烘烤,若是烘烤太過的話就會將玉燒化,但是若是將溫度控制好的話,那出來的玉就會變得更脆,那麼自然價格和原來相比就會翻了很多倍了!當然這只是對玉進行「二次加工」,用此也哄騙了多少人,甚至讓一些收藏愛好者不惜拿出家底去買塊好玉。
除了這種造假之外還有別的辦法,比如說想讓一塊玉看上去更有年代感一些,那麼就將其跟尿酸放在一塊,雖然聽上去有些噁心,但是不妨礙人家賺錢啊。而且這樣的玉又不是自己所用,他們也當然不會覺得噁心了,如果買家知道自己的玉是這樣來的話,那麼不知道會是什麼想法呢。但其實,這些都是最簡單最基礎的造假手段罷了,一般來說也只能糊弄些不懂行的人。
天然的沁色玉較為罕見,血玉價格高昂
而在一期節目當中,馬未都就曾談起玉石造假,並稱這是最殘忍的文物造假!
若是對玉有所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天然的沁色玉是較為罕見的,其中形成了「血沁」的玉石,其價值更是珍貴異常,所以一些收藏家就會花大價錢購買。
血玉一種是指在西藏的雪域高原中,出產的一種紅色的玉石,叫貢覺瑪之歌,俗稱為高原血玉,因其色彩殷紅而得名。
而另一種血玉則讓人感到有一點恐怖,它指的不是單單那一種玉,而是一些指透了血進去的玉石,不管是翡翠、和闐,還是黃玉等,只要是透了血的就是血玉,血玉的形成與屍體有關,當人落葬的時候就作為銜玉的玉器,被強行塞入了人口,若人剛死的話,玉被塞入便會隨氣落入咽喉,還沒給進入血管密布之中,久置千年的話,血絲直達玉心,便會形成華麗的血玉。
這種東西往往會落在骷髏的咽下,是所有屍體玉塞中最寶貴的一個。按品質定價的話少則幾千,多則達到百萬。
例如廣西桂林18噸重的七彩雞血玉,專家估價超過3億!這種玉是一種幾億年才形成了特殊玉石。
由於血玉的價格極高,因此那些文物造假的人也開始想辦法了,而他們的做法真的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為造假無所不用其極,竟把玉硬塞進活羊身體裡
馬未都所說的最殘忍的文物造假,就是他們會將一塊玉塞到活羊的腿裡,然後再放上兩三年,之後在取出來時,就成了血玉的效果。
具體怎麼放呢?他們會先將羊腿劃開,然後把玉強行的塞進去,接下來就把腿給縫上,然後照常進行餵養,在三年之後才將腿劃開,把玉取出來就可以了,進而形成了一種沁色玉,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矇混的手段。
而這樣一來,這塊玉的價格也是不斷翻倍,成了收藏家們所炙手可熱的文物了,那些不知真相的收藏家們開心的花大價錢買回去,但並不知其中的貓膩,也真是可笑!
而也不得不說,這些文物造假者真的是毫無底線,居然利用活羊來滿足自己斂財的私慾!造假過程真的是想想就覺得殘忍,一個異物要在自己的身體裡帶上兩三年的時間,為了能夠達到效果還要割開兩次,這種痛楚難以想像。
小結
這樣看來,古玩收藏方面的水也是比較深的,沒有相關的經驗以及知識的話,也是很容易淪陷其中,所以在此提醒一眾的古玩收藏愛好者們,如果自己的經驗不足的話,在碰到相關看好的古玩時,最好還是找專業人士幫忙鑑賞一下,不要落得人財兩空的結局。
參考資料:《五經通義·禮》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