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森林」這個名字相信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並不陌生。誕生於2016年的它,如今更是成為無數年輕人每日必備的「娛樂節目」。甚至有不少人為了早起偷能量,還特意定下7點前的鬧鐘,有效杜絕了自己睡懶覺的可能性。
而據此前消息來看,在近5億螞蟻森林用戶兢兢業業地偷能量以及低碳出行等行為的共同努力下,螞蟻森林成功用3年的時間為世界種下了1.22億棵真樹!不過過了這麼久,你知道這個由馬雲斥巨資打造的螞蟻森林,其實還有「第二個名字」嗎?
12月24日,螞蟻森林發布了一條短視頻,螞蟻森林的記者到螞蟻森林所在的沙漠地區採訪「老鄉」對螞蟻森林的印象。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視頻中,不論是種樹的大爺還是大媽,都異口同聲地對螞蟻森林作出了「馬雲種樹」這個名字的評價。
在記者重新換了一個比較年輕的阿姨詢問「您知道這是哪裡嗎?」時,這位阿姨同樣十分堅定地表示「馬雲種樹」,後來可能是覺得這一回答有幾分不對,阿姨又改成了「馬雲森林」的答案。
雖然他們的回覆都並不是真正的答案,但這也正恰恰可以作為螞蟻森林「第二個名字」的由來。而且,不論是「馬雲種樹」亦或是「馬雲森林」的回答,都足以證明在這些老鄉心中馬雲對螞蟻森林的貢獻。
馬雲曾經說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地球生病了,人們也不會好」。而事實證明,馬雲當時真的不是隨口說說而已,他在2016年建立的螞蟻森林,在經過3年的發展之後,真的長成了森林!
據不久前NASA披露的地球新增綠化面積數據統計中,中國憑藉一己之力貢獻了三分之一,綠化面積覆蓋168萬畝沙漠地區。不得不說,在筆者看來,如今螞蟻森林的成就幾乎是可以被寫進歷史的壯舉。
自螞蟻森林發展壯大之後,該模式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在9月19日,聯合國還曾為螞蟻森林頒發了代表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標籤的「地球衛士獎」,對螞蟻森林的行為給予極高的認可。
而且,螞蟻森林和其用戶不僅僅為地球綠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甚至還拉動了沙漠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呼和浩特清水河縣為例,他們通過螞蟻森林種下的沙棘如今已經被當地村民釀成沙棘汁對外銷售,還獲得了馬雲的點讚。
所以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螞蟻森林的模式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不知對此,你是否認同呢?
文/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