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扛帥旗的好漢有多高?根據古代尺子長度終於知道了

2020-12-21 天地史話V

遠古時期,中國人用手、足作為長度的單位,後來發展出了尺子。公元前2400年,古埃出現腕尺。中國發現最早的是商朝象牙尺。.

據說商代的尺子就是人的手長,大約是17cm,男人的身高約是10尺合一丈,所以男人也成為丈夫。周代以後到兩漢三國時期,尺子變長了,考古發現的骨尺大約21.35——23.75cm長度。到隋唐宋時期,尺子變得更長,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明確點出身高的有25位,加上只點到「五短身材」的王矮虎,共是26位。我們先看這26位的身高排行

一丈:鬱保四、任原九尺:盧俊義、蔣門神八尺五:關勝(八尺五六),朱仝(八尺四五)八尺:公孫勝、武松、魯智深、林衝、李俊、孫立、宣贊、石勇七尺五:楊志、雷橫七尺:索超、張橫、解珍、解寶、孔亮、湯隆六尺五:張順、徐寧六尺:宋江、燕青、施恩五短身材:王矮虎

這裡險道神鬱保四和擎天柱任原最高身高一丈,五短身材王矮虎個子可能只有鬱保四的一半,差距很明顯。

《水滸》小說是明朝時寫的,明朝的木工尺,一尺有31釐米,那麼鬱保四身高都有3米多了。人類最高的人才2.72米,顯然這樣的身高不合理。

水滸中身高八尺左右的好漢最多,說明這個身高是普遍的身高,這個身高大概相當現在的1米8大漢身高,這麼算下來,一尺大概合22.5釐米。這一長度,正好和秦漢時期的尺子長度符合。看來《水滸》小說描寫人物,是參照了羅貫中《三國演義》同一標準,都是漢代的尺子長度。

按照漢代尺子標準,鬱保四身高2.25米,是好漢中最高高度。梁山排座次時,鬱保四排第一百零五位,星號地健星,排名不高,不過出徵時卻很重要,負責把捧帥字旗。不論是兩贏童貫,還是梁山受招安後,徵討遼國、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鬱保四都是捧著帥字旗,緊隨宋江左右。

盧俊義、蔣門神身高2.02米,都是超高人,蔣門神的外號恰如其人啊。關勝、朱仝、公孫勝、武松、魯智深、林衝、李俊、孫立、宣贊、石勇這些好漢個子都在1.8米到1.9米,威風凜凜。

排名第一的宋江,個子只有1.35m,還長得黑胖,形象猥瑣。

燕青個子不高,出場時才1.4m多,可能剛上梁山的時侯他還是少年,沒有長開。浪子燕青是梁山出名的小帥哥,英俊瀟灑,會的本事很多,擅長相撲連李逵都怕他。招安時,名妓李師師非常喜歡他,他拜了李師師為姐姐。

矮腳虎王英和武大郎大概是個子最低的。整體說來,梁山好漢既有2米多高,像姚明一樣高度的扛旗手,也有一些個子低的好漢,其他大多數好漢身體魁梧1米8多,膀大腰圓,都是力大本事強。

相關焦點

  •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關羽張飛的身高了
    尺子並不是我們現代社會的產物,早在上千年前,人們就已經發明了尺子。在秦始皇一統六國後,他率先統一了度量衡,就是各種計量單位。現如今很多人對古人的身高非常感興趣,那麼古人的身高到底有多高呢?要知道古人的計量單位與現在的可大不一樣。現如今的我們認為古人的身高一定是高大威猛的,《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身高是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那麼尺就是計量單位,尺等於現在的多高呢?現在的一尺大約是33釐米,要是九尺就接近2.7米了,這顯然不可能。三國裡的猛將,大部分都有8尺高。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範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
  • 古代「七尺男兒」有多高
    尺是中國古代的長度單位之一。它在原始社會可能就出現了,古文獻有「布指為寸,布掌為尺,舒肘為丈」的記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域,其長度都是各不相同的。而《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身高9尺,張飛身高8尺,劉備身高7尺5寸,按現在的尺換算,他們的身高都大大超過了姚明的身高,這說明,古代的一尺要短於現在的一尺。
  •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等人身高了,還有七尺男兒的身高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中國古代長度計量通常用丈、尺、寸單位表示,經常形容一個身材高大,身高八尺,到底多高呢? 洛陽出土漢代骨尺,提供了答案。
  • 如何根據布基膠帶直徑計算長度?
    如何根據布基膠帶直徑計算出布基膠帶的長度?不多說了,趕緊上車,學霸小編教你怎麼計算。4、最後,我們用尺子測量一下膠帶的外徑的長度,這裡我們用W代表所測的值。這裡測試出來的值為:96mm。5、最後,在依據公式:L長度=3.1415926×((W膠帶外徑直徑/2) ×(W膠帶外徑直徑/2)-(N膠帶內徑直徑/2+H) ×(N膠帶內徑直徑/2+H管芯紙管厚度)/T膠帶厚度/1000,根據這個公式,來計算布基膠帶的長度。
  • 水滸一百單八將!樂高風格水滸人物個個是好漢
    積木人裡東方古典題材的人物少之又少,所以小編看見網上有中國傳統的水滸傳必須馬住。東方古代人物零件可能找對的顏色的素體也挺費勁的。可想而知找齊一百單八將是多麼的不容易。於是作者想著用積木模擬軟體試著DIY水滸人物。不過樂高模擬軟體裡提供的零件和素材畢竟還是有限,比如說盔甲,基本都是西方中古騎士風格的,要做出東方古代效果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 關羽身高九尺,換算成現代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在古代人的普遍觀念裡,通常是身高越高越好,他們對身高都有一種執著的追求。我們平時看一些史書或者古代文學作品對於人物形象的描述,那些成就越大的人物,往往身高也很高。比這更讓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關羽在實戰對敵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強武力。在初平元年(190年),十八路諸侯共同徵討董卓那個時候,諸侯們派出的多員武將都將董卓的手下將領華雄斬殺掉,就在諸侯們無計可施的時候,這個時候還僅僅只是弓馬手的關羽,他自己請求出戰。
  • 水滸中三大道法:戴宗神行法墊底,第一道法曾三敗梁山好漢
    水滸傳作為古代四大名著,雖然沒有西遊記那麼玄幻,但是在這裡面還是為我們展示了很多有意思的道法,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水滸傳當中的三大道法。首先來說說戴宗的神行法,根據原著記載,戴宗施展神行法,只需要將四片神行甲馬綁在腿上,就能夠日行八百裡,因此被人稱為神行太保。憑藉這項道法,戴宗入夥梁山之後,擔任山寨總探聲息頭領,跟隨宋江南徵北戰,在傳遞軍情和軍令上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 水滸中,為什麼鬱保四身長一丈,而燕青宋江才六尺高?
    說起水滸裡的好漢,不可避免的會說到好漢們的相貌、武藝、絕技、戰績,或者人品,愛情故事等。在相貌方面,很直觀的一點是就是身高。然而,翻翻書看到好漢的身高就會發現,他們之間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比如書中,像險道神鬱保四,身高足有一丈;另外擎天柱任原,遼國的賀重寶,也都是身高一丈。像盧俊義,書中也說他身高九尺,還有大遼戰將阿里奇,也是身高九尺。關勝和朱仝,身高八尺五寸,而林衝、魯智深和武松等人,則是身高八尺。矮一點的人也有,比如徐寧和張順,只有六尺五寸,而燕青和宋江更矮了,只有六尺高。
  • 水滸中第一位出場的好漢,九紋龍史進究竟是怎樣一個好漢人物?
    水滸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好漢們各有不同,為了加深讀者們對於好漢的影響,作者為好漢們安排很多不一樣的方式讓有他們成為獨特的好漢,做普通的就是聽過很多故事來讓我們記住好漢們。現在一說到水滸,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武松,為何?因為景陽岡打虎深入人心,手刃潘金蓮西門慶讓讀者大快人心。
  • 水滸中,與宋徽宗花石綱有關的3位好漢,有一人趁機稱帝
    這就是水滸中,楊志幾次說到的「花石綱」。在水滸中,有三人的命運,因為花石綱而發生變化。首先是楊志楊志本是楊令公的嫡孫,正兒八經的楊家將。不過,不知道楊志是不是因為家庭條件問題,他從小流落在關西一帶,靠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武舉。
  • 七尺男人到底有多高,梁山好漢的具體身高是多少?
    那小說中的古人到底是多高呢?今天我們以《水滸傳》為例,聊一聊古人的身高問題。按照原著中的描述,我們對梁山108將中幾個知名度比較高的好漢排個順序。梁山好漢身高排名一丈:鬱保四九尺:盧俊義八尺五:關勝(八尺五六),朱仝(八尺四五)八尺:公孫勝、武松、魯智深、林衝。
  • 武聖關羽身長九尺,在現代比姚明還高?漢朝出土的尺子給出答案
    但是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我們現今這種身高計量方式。文史記載中的「身長八尺」也讓人摸不清是多高,在三國時期的關羽,據《三國志》記載,「身長九尺,面如重棗。」,那為什麼會說關羽放在現今實際上比姚明還高呢?這就要一把已經出土的漢朝尺子來給出答案了。
  •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關羽張飛這些三國英雄的真實身高了!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關羽張飛這些三國英雄的真實身高了!看過《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歷史類的小說的,應該都會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人的身高,書中對她們的描述都是用古代的單位尺和丈來描述的。按照我們現在一尺約等於0.3米的說法,古人的身高可就真的太高了,如《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身高九尺,髯長二尺,換算一下就是關羽身高兩米七,鬍子長半米多。要知道,在小說中,對古人身高的描述,除了像武大郎這樣的侏儒身材,有名有姓的幾乎都是六尺以上,換算一下就是一米八一米九的身高了。在古代更是有著「堂堂七尺男兒」的說法,所以小編覺得小說中的描寫應該是有誇大的成分的。
  • 再讀水滸:水滸裡接近「完美」的好漢,原來是做家僕的他!
    但有四部經典的巨作卻是大家無所不知的曠世佳作,想必大家也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了。被譽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講述了梁山上108位英雄好漢的江湖兄弟情誼故事,也帶有很多鬥智鬥勇的驚險事件。大家好,我是善良談笑古今的原創小編,在這裡我每天為大家持續更新原創作品,帶你回憶水滸傳,看世間最有趣的文字,聽世間最有情有義的兄弟情誼。
  • 解珍、解寶憑什麼超過孫立,排在36天罡中?
    也就是說,在水滸之前,孫立和二解都已經出現,也都在天罡星之列。但是,作者沒有完全沿用他們的排名,也沒法沿用。對比《遺事》《贊》和水滸中好漢的排名就會發現,水滸的排名與之前都不一樣。也就是說,對於這些好漢的排名,作者自有一套標準。這個標準是什麼?後人不知道,只能推測。
  • 水滸中,梁山泊有108個好漢,這10個必須要知道
    水滸中,梁山泊有108個好漢,這10個必須要知道梁山好漢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英雄,但是一共一百多位不一定都是品行好武功高的,小編認為只有十個撐得起好漢這個稱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顧慮,單看他的功夫和人品,他確實稱得上好漢,畢竟好漢也不是只注重勇猛,有的時候也要多方考慮。比如說盧俊義,這個人從一出場就設定為武功高強,雖然說他本人出場還是比較少的,但是在梁山地位確實不一樣。他其實生活很好,因為梁山看中了他的品行和功夫,就使了手段將他帶上了梁山。
  • 為何水滸中的好漢,基本沒有用劍的?
    為何水滸中的好漢基本上沒有用劍的,你看用劍的都是些什麼人?劍號稱百兵之君,從古至今的武林高手沒有一個不用劍,因為劍法的精妙足以讓人參悟一生。同時很多俠客行走江湖劍是必備之武器。 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就是在水滸傳中放眼108個好漢,幾乎都沒有用劍的,這是為什麼呢
  • 《水滸傳》中「水滸」是什麼意思?原本《詩經》中早有暗示
    《水滸傳》中「水滸」是什麼意思?原本《詩經》中早有暗示《水滸傳》作為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之一,滋養了無數人的創作源泉。即使是那些不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也受益匪淺。提起這部小說,很多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出非常多的英雄人物。
  • 《水滸傳》的「水滸」原來是這個意思,豁然開朗,終於讀懂了
    乾隆時期,和珅有一次看到了這本書,認為很好,如果對其作一番處理,獻給皇上,進而刊行天下,肯定能落個好名聲。於是和珅命人找來了當時的著名文人高鶚,讓高鶚按照自己的意思對《石頭記》進行了修改,並續寫了後四十回,使結局不太悲涼,讓賈家重新通過博取功名有所翻盤(根據高鶚整理的續本,賈寶玉的侄子賈蘭考中第一百三十七名舉人),並命名《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