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0-29 15:36 來源:澎湃新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微信公號10月29日發布《訃告》稱,中國著名書法家、藝術教育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陶如讓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8日逝世,享年88歲。
陶如讓, 1931年11月4日出生於安徽合肥。1956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國語言系;同年起任教於剛剛成立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共同課教研室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主講俄語、古典詩詞欣賞、書法鑑賞等課程。1983年,參與籌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全國率先成立的工藝美術歷史與理論系,並在系裡執教。1987年,調至《裝飾》雜誌編輯部,歷任副主編、主編。其書法師承皖系書法流派,古樸秀雅,隸篆各體皆形成獨特風格。
《訃告》稱,陶如讓先生在學院從事教育、編輯工作達60餘年,培育和影響了幾代年輕學子和青年教師、編輯。
安徽媒體《市場星報》2013年報導提到,陶如讓的書法古樸秀雅、趣味雋永。他1956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喜愛的不僅僅是書法,還有文學、美學。大學畢業時一篇《釋雅致——工藝美術審美問題淺談》就發表在有影響的《文藝報》上,老舍看到後,親自打電話約見他。他隨後參與創建中央工藝美院,不僅教授書法,還講授古典文學、外文、文藝理論等課程。
中央工藝美院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身,授課的老一輩藝術家中,美術方面有吳冠中、張光宇、張仃等人,書法上則是陳叔亮、陶如讓等人。那時,學校的海報、學生的畢業證書、對外交往的書法禮品基本上都是由陶如讓完成。豐厚的學養讓他秉性內斂溫良,不求聞達,不事張揚,潛心於學術研究和專業操練。他深有感觸地說:「一個書法家,不僅僅是需要筆墨技巧,學養更重要,需要畢生精力去學習。」
陶如讓還曾擔任國家級重點期刊《裝飾》雜誌、《雕塑》雜誌主編等職。他培養了許多弟子,比如,丁韶光、王成喜、韓美林等卓有建樹的藝術家。安徽的書畫家他更是傾情薰陶,安徽書協副主席方紹武、美協副主席朱秀坤、原安徽輕工研究所所長鄭華宗、淮王魚畫創始人童文和都是陶門弟子。他告誡說:「安徽文化很厚重,安徽本土的書畫家一定要汲取博大的徽文化,再融入自己個性與才情去創作,才能在藝術大道上行走很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清華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