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綜述)香港如何走出困境,代表委員有話說
中新社北京5月26電 (記者 陳小願)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香港正面臨嚴峻挑戰。東方之珠如何走出困境再現輝煌,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
支持涉港國安立法、團結一致反「攬炒」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26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香港要走出困境,需要儘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當前香港社會各界要支持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並抵制反中亂港分子鼓吹的「攬炒(指玉石俱焚)」、堅決反對黑暴。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認為,涉港國安立法,目的是保護國家安全、香港社會安定和市民生活安寧,是救治香港走出困局的良藥。他呼籲各界支持涉港國安立法。
「香港經濟要復甦,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蔡毅指出,受黑暴影響,香港有些旅行社已倒閉。要支持涉港國安立法,讓香港早日重回安寧,才能令投資者繼續對香港保持信心,遊客才會願意訪港。
「過去一段時間的社會動蕩及疫情令香港社會發展一度失去方向,可感受到香港市民的憂慮。」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香港要走出困境,必須發揮團結互助的獅子山精神,一致對抗疫情、反對「攬炒」。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拓展經濟發展增長點
多位代表委員認為,發展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香港應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拓展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表示,國家正從疫情衝擊中快速復甦,各地都在復工復產,香港應借這股「東風」,實現自身經濟快速重啟。尤其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扮演更積極角色,發揮香港所長。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香港要把握「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發揮金融業和服務業優勢,注重提升產業價值,拓展經濟新增長點,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建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大力發展創新科技。
在積極投入「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魏明德認為,要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等優勢。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曹其東則指出,融入國家發展,有助解決香港資源短缺等問題。香港各界需要凝聚共識,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要注重優勢互補。
加強國民教育,關注青年需求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青少年是香港和國家的未來,要加強國民教育,並關注青年需求,幫助他們把握髮展機會。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認為,香港當前遇到的問題,與一些人缺乏國家意識有關,這說明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要開展國家安全教育,並與國民教育一起籌劃。
蔡毅認為,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及家庭,需要互相配合,關注青少年需求,及時疏導問題,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國家,樹立正確價值觀和歷史觀。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譚錦球認為,經歷修例風波,香港不少僱主對聘請畢業生態度審慎,甚至不敢聘用,香港青年就業將面臨較大困難。他呼籲香港各界努力為香港青年提供就業機遇,協助香港大學生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
「黑暗過後,即將光明重現。步履變得輕快更起勁,用愛包容同路再出發。」由青年歌手和樂團演唱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主題曲,也道出廣大香港市民的期盼。作為大聯盟發起人之一,陳勇認為,團結一致反「攬炒」、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加強青年工作,香港定能再出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