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兵器是我親手製作的,名字也是自己起的。
第一把是我15年的一件作品,取名「長風」。
寓意來自李白的《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刀柄用的紫光檀,打磨成漢風竹節樣式,刀鞘上手雕祥雲圖案。
第二件是愛情主題的作品,我取名「飛鳥與魚」。
刀身設計為魚與鳥合二為一的造型,從刀尖的方向看,整刀是一條「美人魚」的形狀;從刀柄頂端的方向看,整刀是一隻飛鳥的造型。然後手鍛大馬士革鋼的雲水花紋也十分應景,酷似美人魚的鱗片,又像飛鳥炫麗的羽毛,象徵藍天與深海合二為一。
第三件,這把小刀算是一件無心之作了。
大約七八年前,我為自己製作了這把小刀。日常拆快遞,削水果,裁皮革,切肉,切割繩頭紙張,我一直用它。這把刀的刃身較短,刀柄略長,握在手裡,非常舒服。當初只是想做一把小刀自己用,考慮的只是看著舒服,用著舒服。後來做過幾次修改,成了今天這樣的形制。
很多到過我工作室的客人,對這把小刀讚不絕口。大家建議,將這把小刀分享給刀友,請我給它起個名字。
我想,這本是無心之作,不妨就叫「無心」。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另外,我一直夢想我做一把送給俠客的刀。一刀伴一俠,馳騁江湖,生死與共。從此,我不在江湖,江湖上有我的刀。
於是便有了第四件作品,我取名「無名」。寓意來自李白的《俠客行》: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第五件呢,是去年八月份,小犬以全縣第一考入衡水中學。所以特製一書刀,取名「蟾宮折桂「,激勵之。
家有學子,方知為人父母之不易。列位同年,可有同感?
書刀,是古代一種刊削書簡的刀。這把刀,我選用野生小葉黃楊木做刀柄,雕刻金蟾、綬帶、桂枝,寓意「蟾宮折桂」。意思是攀折月宮的桂花,在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
關於「蟾宮折桂」,有個典故故事:
晉武帝泰始年間,郄詵任雍州刺史,晉武帝問他的自我評價,郄詵說:「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意思就是說,我就像月宮裡的一段桂枝,崑崙山上的一塊寶玉。「蟾宮折桂」一詞即由此而來。
唐代詩人白居易先考中進士,他的堂弟白敏中考中探花,白居易寫詩祝賀:「折桂一枝先許我,穿楊三葉盡驚人。」
蟾宮折桂,百步穿楊,是許多人孜孜以求的人生夢想。這款黃楊木柄的小刀「蟾宮折桂」,正是為表達這種夢想而精心創作的。
第六件,是去年18年所制。取名「七星望月」。
曾經常有刀友詢問,怎樣用刀鎮宅闢邪。我簡要答之:
刀的五行屬性為金,可以作為鎮宅闢邪的法器來使用。但是有幾點必須要注意:第一,對我們普通人來講,鎮宅闢邪的本質是向神明祝禱,祈求福祉,令不乾淨的東西遠離我們。希望大家不要被影視劇裡一些捉鬼、跳大神的情節誤導,以為闢邪等同於巫術,其實兩者還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鎮宅闢邪求的是平安和諧,應該避免使用戰刀或者屠刀。第三,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應該始終抱著一顆善良的心,誠心祈福,而不要妄想使用邪門歪道來妨害他人。鎮宅闢邪刀的形制和風格,可以根據您個人的信仰來決定。有人敬佛,有人敬道,有人敬天地,有人拜關公,我認為這方面不必強求,關鍵是順應自己的內心。這把七星望月刀,敬的是北鬥七星中的本命星君,可以歸於敬天。
中國的手藝人講究師道傳承,木匠以魯班為祖師,鐵匠以太上老君為祖師。不同門派供奉的祖師不盡相同,我們這一支供奉的太上老君。每一把七星望月刀問世,我都會率領眾弟子,向祖師爺焚香禱告,開光加持,祈求祖師爺保佑諸位刀友家宅平安,多福多壽。
七星望月刀是戰國時期古刀的形制,刀柄以七顆鉚釘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布天罡北鬥陣。刃尖似一輪彎月,與北鬥七星呼應,呈七星望月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