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冥婚照」?「老謠」風波再起

2020-12-14 參考消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田雪)最近,網上一張所謂「冥婚照」引起了不小風波。6月22日,名為「臺南阿呆仔」的網友發微博質疑「《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2年6月刊封面使用一張普通的臺灣人結婚照說成『冥婚』」。對此,《中國國家地理》文創官方微博「丘山志」發布長微博否認「冥婚」這一說法。

網友「臺南阿呆仔」發微博稱:「屏東縣枋寮鄉一戶李姓人家將爺爺的結婚照,掛在客廳當作傳家寶,沒想到卻被大陸媒體穿鑿附會成『冥婚照』,還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2年第15期的封面,讓家屬相當不能接受,直呼『珍貴的照片被寫成鬼故事還出書,超生氣』。」該微博發布後,引起不少大V和營銷帳號轉發,傳播廣泛。

6月24日凌晨,「丘山志」微博發文《別用「闢謠」再造謠!》回應此事。文中稱該圖片在雜誌中介紹為民國時期山西的一對新婚夫婦。這是為介紹晉商大院文化而配的圖片,由於正文是以王家大院為例,所以標題為王家大院,並不是說這對新人是王家大院的。文中稱:「《中國國家地理》從沒說這張圖是冥婚。」文中表示:「我社是從著名照片收藏家劉錚處獲得的這張圖,來源和使用都是合法的。」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介紹:民國時期山西的一對新婚夫婦。

此外,據文中介紹,關於這個照片是冥婚的謠言,可查到最早出現在2004年11月15日,在一個叫做「源始森林」的論壇,由網名為「真葉小釵」發布的題為《我發現的靈異事件---冥婚,好怕人啊!!!有圖的》一帖,帖文中稱照片中女主人公是「女屍」,該網站早已關閉,新浪網友「反擊網絡謠言」在2006年8月17日的博客《冥婚照片之迷調查情況》中,詳細考據了這一謠言的流傳情況。直至2015年6月,該條謠言又被廣泛傳播。

隨後,網友「臺南阿呆仔」對「冥婚照」一事作出說明:內容來源為臺灣媒體「東森新聞」、「蘋果新聞」的新聞稿件,還有新聞當中提到的文章原出處——「臉書」「我是枋寮人」社區專頁,以及「臉書」發帖人「哇係小畢」的「臉書」主頁。「哇係小畢」發布的文章中提到《中國國家地理》與「冥婚」的關係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只是該網友當時聽信網絡謠言發布的個人觀點。後來李氏家人和臺灣媒體也已經表示「不能確定雜誌將照片描述成冥婚」。「臺南阿呆仔」稱:事件中的照片也不是所謂的「冥婚」,請大家不要傳播相關的錯誤言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網友「臺南阿呆仔」表示:「向《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道歉,我的不嚴謹令網友產生誤解,也表達歉意。」

而後,《中國國家地理》微博也回應稱:「所謂『冥婚』所謂照片未經授權使用等等謠傳,已然塵埃落定。倒是覺得,兩岸都持有這張照片,追尋下照片背後的故事是個不錯的主意。」

6月26日15時52分,「丘山志」微博稱:「《中國國家地理》山西專輯封面圖片一事,事實已經明朗。由於此事臺灣李家已被捲入其中,為避免針對其個人家庭造成不便,我社領導認為不應該以雜誌社的先天優勢再給一個家庭造成更多傷害,遂命刪除剛剛所髮長文章。我們也在此呼籲兩岸媒體和網友,爭論之中亦避免網絡暴力對個人的傷害,謝謝大家。」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冥婚照」?「老謠」又起
    最近,網上一張所謂「冥婚照」引起了不小風波。6月22日,名為「臺南阿呆仔」的網友發微博質疑「《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2年6月刊封面使用一張普通的臺灣人結婚照說成『冥婚』」。對此,《中國國家地理》文創官方微博「丘山志」發布長微博否認「冥婚」這一說法。
  • 驚悚冥婚照真相曝光:系臺灣李姓人家爺爺輩結婚照 至今仍被收藏...
    大家還記得網絡上流傳已久的那張冥婚照嗎?  就是這張照片,《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還將其作為2002年第15期的封面照,用來介紹山西的風土人情。(雜誌上並沒有說這是冥婚照。)  或許是這張照片看上去有些詭異,網友穿鑿附會以訛傳訛,這張照片就被說成了冥婚照。實際上,這張照片是臺灣一戶李姓人家爺爺輩的結婚照,至今仍被收藏在家裡。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讚:青海原來這麼美
    原標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讚:青海原來這麼美 「與青海有緣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來過青海,並被青海的風景和人文所感染的人;另一種是嚮往青海,等待一個去青海的理由的人。最難忘的還是青海那一片伸手就能觸摸到的藍天……」3月22日,一段段美文,加上一張張青海美景圖片出現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微信公眾號上,瞬間震翻了國內網友,引發大量轉發。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是一本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傳媒,其關注未知世界的新發現和新進展,追逐已知現象的再探索和再認識,用精準、精彩、精練的圖文語言為大眾推送祖國大好河山,發行量居中國高檔雜誌之首。
  • 伊河、洛河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這篇文章最初刊登在最新一期《中國國家地理》上。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由中國科學院主管,是國內極具權威性的人文地理類雜誌。此次推出的特刊以「黃河·黃土」為主題,主要講述黃河流域及黃土高原地區的自然風貌、歷史文化。  《洛陽晚報》記者看到,洛陽在本期雜誌中多次出現,伊河、洛河作為黃河的重要支流被著重介紹。
  • 《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該雜誌是中國著名的地理刊物,其主要內容...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尋找《地理知識》創刊號
    1950年創刊號 只有8頁 印量不過600份北京晚報訊(記者 王潤)「親愛的讀者,如果您一直珍藏著《地理知識》的創刊號,請與我們聯繫,我們邀請您終生免費享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日前,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面向全國尋找創刊號,並準備了厚禮進行答謝。今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60周年。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背景介紹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誌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每日圖片:日本東京小鎮的夜晚
    《國家地理》每日圖片【ALENG 自媒體】7月5日專稿,《國家地理》雜誌創刊於1888年10月,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目前,在全球的發行量超過700萬份,是迄今為止最為著名的科普類雜誌,有33種語言的版本,其中包括簡體中文版
  •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精選
    結構工程師Akira Takaue在出差菲律賓馬尼拉的時候,拍下了這張亞洲購物中心的圖片。這裡號稱是全亞洲最大的商場。模特們在後臺等待伊曼紐爾·溫加羅(Emanuel Ungaro)時裝秀開始,圖片來自1989年6月的國家地理雜誌報導。
  • 國家地理雜誌盛讚中國綠色消費
    國家地理學會執行副總裁泰瑞-賈思雅在會上泰瑞.賈思雅呼籲在場的數千名網商代表號召成為探險家,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空氣和水的保護,基金樂於提供資助,並盛讚中國綠色消費。泰瑞.賈思雅在會上表示,美國地理雜誌目前有4.5億會員,超過一半來自美國之外,我們將更多的關注中國,探索中國之美,事實上,中國綠色消費大大增強,比如全球最大的低碳出行自行車就在杭州。事實上,中國最大的綠色消費就是在網際網路上。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繁體中文版在臺創刊
    中新社香港六月一日電臺北消息:為增進臺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了解,《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繁體字中文版今天在此間創刊出版。  據「中央社」今日報導,該雜誌發行人高源清說,透過這本雜誌讓臺灣民眾不僅了解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而且了解祖國大陸的現在、以及幫助分析中國的未來。
  • 中國60年歷史地理雜誌走向全球 --《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創刊
    並連同《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版雜誌社社長及總編李栓科先生、《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出版人吳文貴先生及主編李永適先生共同揭幕了《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雜誌創刊號,和在場嘉賓一起見證了這個歷史時刻。 作為廣受歡迎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英文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由智睿集團出版,秉承「將中國帶向世界」的理念辦刊。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旨在通過關於中國地理,歷史和文化的深度報導揭開這個擁有4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的神秘面紗。該雜誌的目標讀者是: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外國人,在國外有興趣了解中國的外國人以及上百萬出生在海外力圖尋根的華人。
  • 淄博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淄博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齊風韶樂,海岱都會,《中國國家地理
  • 中國雜誌版權首次「出口」 《中國國家地理》發行日文版
    「出口」 《中國國家地理》發行日文版   2002年12月1日12:18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本報訊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在目前國內眾多媒體機構熱衷於引進國外版權之時,《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卻首次把這本中國本土雜誌的版權賣到了海外。
  • 對於這些地理雜誌你了解多少?
    《國家地理》讀者眼中的百科全書《國家地理》是1888年10月國家地理協會出版的圖書,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誌,其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的註冊商標。雜誌每年發行12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繁體版創刊發行受到好評
    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原名《地理知識》),千禧之春,在路甬祥院長為其雜誌題詞「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的指導下,該所邁出了積極推進雜誌國際化的步伐。
  • 三星堆再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11月13日,記者從廣漢市文體旅遊局獲悉,《中國國家地理》在2019年第10期中,再度將目光鎖定三星堆,並在「長江」專輯中刊發,也再次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古蜀文明的關注。在此之前的9月20日,《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與攝影師來到廣漢市,對三星堆進行了全面深入採訪。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出版「惠濟專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李嵐 通訊員 徐玉政 文圖12月19日,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委了解到,在新近出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中,專門針對惠濟區的厚重歷史和文化特色,出版了一期惠濟專刊,以此從歷史和旅遊的角度向世界推介惠濟區的發展。
  • 中國國家地理推旅行版付費電子雜誌《行天下》
    中國國家地理旅行版付費電子雜誌《行天下》創刊號封面  給付費閱讀一個理由  2009年7月6日,中國國家地理旅行版電子雜誌《行天下》創刊號正式推出,據介紹,這是中國國家地理出品的第一本完全原創電子雜誌,採取付費閱讀的發行策略。
  • 淄博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全書共160頁
    齊風韶樂,海岱都會,《中國國家地理·淄博增刊》近日正式出版發行。  該期雜誌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既有淄博特色自然風光的寫真,又有淄博厚重人文歷史的描繪,是藉助中國國家地理品牌平臺,走進淄博、了解淄博、樂遊淄博的時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