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今日正式揭牌

2020-12-10 中國中醫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為主幹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唯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也是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直屬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學校現任黨委書記谷曉紅,校長徐安龍。

北京中醫藥大學始建於1956年,前身為北京中醫學院,是國務院批准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71年,與中國中醫研究院合併;1977年,兩院分開,恢復獨立辦學;1993年,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1996年,入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與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中醫藥大學;2011年,入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學校現有3個校區,分別為和平街校區、望京校區和良鄉校區。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秉承「勤求博採、厚德濟生」校訓,倡導「人心向學、傳承創新」理念,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揚「追求卓越、止於至善」精神,彰顯特色、強化優勢,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醫藥教育改革的示範基地、中醫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患的醫療基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基地、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國際交流基地,為人類健康事業發展和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已經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集教學、科研、醫療於一體的著名中醫藥高等學府。

學校現有教職工4481人,專任教師1179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佔62.6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佔80.58%,有博士生導師397名。學校有「國醫大師」5人,「首都國醫名師」9人,現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5人,形成了一支以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國內有影響的中青年教授為主的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596人,其中本、專科生6635人,碩士研究生3281人,博士研究生680人,研究生佔37.39%,境外學生佔10.02%。另有繼續教育學生3042人,遠程教育學生15655人,目前全校各類在校生達29293人。

學校現設有中醫學院、中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針灸推拿學院、管理學院、護理學院、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學院、國際學院、臺港澳中醫學部、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第五臨床醫學院、第七臨床醫學院、研究生院、遠程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教學部等教學機構。學校致力於構建面向未來的以高層次教育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藥製藥、藥學、針灸推拿學、康復治療學、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藥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護理學、英語、法學(醫藥衛生)12個本科專業。

學校是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學科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均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囊括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學科授予點,並有45個碩士學位學科授予點。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涵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48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8個;重點學科建設在全國中醫藥院校中保持領先地位。

學校現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基地48個,其中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1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6個,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6個,北京中醫藥文化研究基地1個。

學校現有東直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東方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第三臨床醫學院)、棗莊醫院(第四臨床醫學院)、深圳醫院(第五臨床醫學院)、孫思邈醫院(第七臨床醫學院)6所直屬附屬醫院。學校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35個。建設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5個,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和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42個,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名醫傳承工作站37個。另有臨床教學基地36所,承擔著全校學生的臨床教學、見習、實習工作。

自建校之初,學校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率先接收外國留學生,已為世界91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2萬餘名中醫藥專門人才,並先後與30個國家和地區的117所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建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聖彼得堡中醫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澳大利亞中醫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美國中醫中心,與日本法人兵庫醫科大學合作建立了中醫藥孔子學院。

學校主辦有國家級學術期刊《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現代中醫臨床》、《中醫教育》和《中醫科學雜誌》(英文),是中醫藥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

面對高等教育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新常態,學校正加快發展步伐,主動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堅定不移地走教育創新和內涵發展之路,為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揭牌
    繼今年5月白雲區人民政府與廣中醫一附院籤約,委託廣中醫一附院管理區中醫醫院共建緊密型醫聯體後,7月22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中醫醫院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簡稱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保留「廣州市白雲區中醫醫院」、「廣州市白雲區人和華僑醫院」為第二名稱
  •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決定在安達設立博士基層工作基地
    東北網綏化8月5日訊(段雪峰張天峰)日前,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與安達達成醫療技術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安達設立博士基層工作基地,廣泛開展醫療領域技術合作,並提供人才培訓、交流和技術扶持。7月20日,安達市中醫醫院舉行合作醫院揭牌儀式,正式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合作醫院。
  • 鄭州人民醫院正式成為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
    10月9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人民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文化路校區揭牌儀式在河南中醫藥大學文化路校區醫學教育中心廣場舉行,鄭州人民醫院正式成為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標誌著河南中醫藥大學和鄭州人民醫院「強強聯合」的發展模式正式確立,這種合作將成為河南省中醫藥事業發展新的裡程碑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豐臺區腫瘤診療中心」落戶南苑醫院
    工人日報客戶端8月13日電 8月13日下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豐臺區腫瘤診療中心」正式揭牌,標誌著南苑醫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緊密型專科醫聯體建設工作正式啟動。豐臺區腫瘤診療中心在南苑醫院建立後,將與東方醫院腫瘤科實現全方位合作,通過培訓、進修、師帶徒等多種模式培養人才,專家出診、專家查房、帶教、指導手術等優勢資源將成為日常模式。
  •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揭牌成立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揭牌儀式現場。甘可平攝人民網南寧8月18日電 8月18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揭牌成立,這標著該院結束了沒有腫瘤放射治療的歷史,正式邁入腫瘤「精準醫療」新時代。
  • 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郟縣醫院揭牌儀式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3日上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郟縣醫院」揭牌儀式在郟縣中醫院舉辦。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朱明軍,醫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張婉紅攜李慧英、朱翠玲、張振鐸等組成的專家團一行11人參加揭牌儀式並在郟縣中醫院開展義診、講學工作。
  • 龍崗首個中醫藥實驗室正式揭牌
    4月15日,龍崗區首個中醫藥實驗室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正式揭牌。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黨委書記胡世平教授、院長韓振蘊教授、副院長陳國姿教授和黨委副書記王進東教授等出席了儀式。
  • 中西醫協同發展,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在鄭州人民醫院揭牌...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王俊霞 通訊員 陳慧 王佳男  10月9日上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河南中醫藥大學人民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文化路校區在鄭州人民醫院正式揭牌成立,奏響了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最強音。
  • 福建中醫藥大學南普陀中醫院國醫堂掛牌成立
    李燦東表示,南普陀國醫堂正式掛牌成立,既是廈門市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貫徹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實質舉措。南普陀中醫院以「善心善行」推動慈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醫學首先是人學,「勿忘世上苦人多」,希望雙方以成立南普陀國醫堂為契機,進一步探索實踐佛醫結合的新型中醫藥服務模式,共同發揚光大,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
  •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
    11月12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召開大會宣布領導班子。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蔣朗朗,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黃勇參加,副市長李榮主持大會。
  • 東莞市中醫院升級「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籤約揭牌儀式現場 醫院供圖牽手中醫名校,東莞市中醫事業和東莞市中醫院將駛入發展「快車道」。7月25日上午,東莞市人民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正式籤約,攜手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這對於推動東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全力推進健康東莞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副市長黎軍,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建華,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省良,國醫大師禤國維、周岱翰等出席儀式並為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揭牌。
  • 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今日揭牌
    繼今年 5 月白雲區人民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 " 廣中醫一附院 ")籤約,委託廣中醫一附院管理區中醫醫院共建緊密型醫聯體後,7 月 22 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中醫醫院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簡稱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
  • 廣西中醫藥大學健康扶貧基地揭牌
    人民網隆安9月11日電 9月11日上午,廣西中醫藥大學健康扶貧基地揭牌暨一附院輪值村醫活動啟動儀式在隆安縣南圩鎮聯伍村舉行。廣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何並文,隆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晨苗,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黨委書記桂雄斌等出席儀式並為基地揭牌。
  • 中醫「熱敏灸」落戶廈門 安全高效受市民追捧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劉蓉 通訊員李琪彬 供圖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廈門市中醫院))近日,記者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廈門市中醫院)看到,不少患者正在接受一種新型的灸療方法――「熱敏灸」。熱敏灸技術是該院今年上半年新引進的先進技術,該技術對於臨床100多種常見病、疑難雜症有獨特的療效,它不用針、不接觸人體,無傷害、無副作用的特點受到不少市民的追捧。
  • 福建中醫藥大學南普陀國醫堂掛牌成立 為大眾提供中醫藥特色服務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福建中醫藥大學南普陀國醫堂揭牌儀式(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廈門
  • 鄂爾多斯市中醫醫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籤署高水平中西醫...
    11月21日,鄂爾多斯市中醫醫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正式籤訂合作共建高水平中西醫腫瘤治療中心合作協議。近年來,鄂爾多斯市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此次籤署合作共建協議,不僅是鄂爾多斯市中醫醫院的一件大事,也是鄂爾多斯衛生系統的一件大事。
  • 南普陀中醫院正式揭牌 醫學與佛法相互助力值得關注
    ,還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2019年醫學與人文南普陀中醫論壇」,同時,備受關注的南普陀中醫院正式揭牌。本次論壇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並得到福建中醫藥大學,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廈門市中醫院、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的支持。全國及部分省市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及繼承人、相關醫療機構負責人、相關專家學者、醫務工作者,以及醫學界、佛教界、慈善界人士共同參與此次盛會。
  • 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大會召開,岐黃學院揭牌
    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大會召開,岐黃學院揭牌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7日  來源:北京中醫藥大學     12月4日上午,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大會在良鄉校區召開
  • 筠連縣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醫療集團醫院掛牌
    揭牌儀式合影 攝影 李均中國網8月24日訊 8月18日,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醫療集團醫院在筠連縣中醫院新住院大樓舉行揭牌儀式。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楊正春,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謝春光,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常德貴,宜賓市政協副主席何山,宜賓市衛生健康委書記任春瓊,筠連縣委書記、縣長劉朝平出席,筠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雷敏主持儀式。
  • 河南中醫藥大學與鄭州人民醫院深度融合實現教育與醫療創新發展
    導讀:10月9日上午,河南中醫藥大學文化路校區、河南中醫藥大學人民醫院、第五臨床醫學院揭牌儀式在河南中醫藥大學文化路校區醫學教育中心廣場隆重舉行。鄭州人民醫院正式成為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承擔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培養工作,協助承擔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