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安志鵬 通訊員 李兆奎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項重大舉措。合水縣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軸,聚焦群眾需求,強化頂層設計,全力落細落實,文明之風悄然興起,成為助力發展的強勁動能。
一
「王昌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推動移風易俗為重點,聚力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依託『愛心理髮屋』『留守兒童之家』等平臺,傳遞志願服務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正能量,為促進全村脫貧致富奔小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日前召開的合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參會同志這樣點評。
2019年6月,合水縣固城鎮王昌寺村把閒置庫房改建成「留守兒童之家」,使得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又多了一份內涵。「『留守兒童之家』主要是為父母外出務工的孩子籌建的,孩子放學或者周末,都可以在此讀一讀課外書籍。」王昌寺村黨支部書記楊平洲告訴記者,該村文明實踐站也會依託「留守兒童之家」定期舉辦一些互動活動,讓孩子們不再孤單,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王昌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是合水縣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一個縮影。合水縣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集中力量把「一個目標、四個定位、十項工作、三個到位、提升四大能力」落到實處,為決勝全面小康、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目前,該縣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2個、實踐站52個、家風教育基地1處。
二
在準確把握要求、學習借鑑其他地區經驗的基礎上,合水縣及時研究制定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試點工作指導小組,組建了縣鄉村三級工作機構,形成了三級書記抓建設,部門聯動促試點的工作格局。組建了15支志願服務隊,聚焦供需對接,採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願團隊(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流程相貫通的工作方式開展志願服務。
段家集鄉北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5+X」工作流程,講故事、播短片、學金句、習禮儀、聽講座,並結合每期主題開展自選特色活動,讓群眾在耳濡目染中增強文明意識。
太莪鄉太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依託該村王氏家族傳承優秀家風的獨特優勢,打造太莪王氏家風館,弘揚中華孝道文化,傳承優良家風,推動移風易俗,實現了家風帶民風、民風促鄉風。
板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通過「講、樹、幫、樂、移」的方式,統籌整合資源,注重功能發揮,依託「正氣銀行」,加大激勵力度,褒獎善行義舉,樹立崇德向善的鮮明導向,弘揚時代新風。
……
各鄉鎮文明實踐所、各村文明實踐站緊密結合各自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使得合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更有內涵、更具特色、更富成效。
三
「正氣銀行」「積分超市」「時間銀行」「愛心理髮屋」……隨著合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持續推進,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案例故事,讓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斷走進基層、走進群眾、「飛入尋常百姓家」。
聚焦群眾需求,合水縣創新載體,按照「理論宣傳『講』品牌、典型選樹『領』品牌、價值引領『魂』品牌、移風易俗『育』品牌、文化惠民『樂』品牌」的工作思路,開展形式多樣、群眾點讚的文明實踐活動150多場(次)。
圍繞涵養育人,合水縣精心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八個一」示範工程,認真開展「爭做新時代文明有禮合水人」主題活動,深入實施「道德模範走進道德講堂——基層巡講」活動,積極組織各類典型選樹和學習宣傳工作,累計評創各級各類文明村鎮60個、縣級文明家庭39戶、最美家庭12戶,表彰「好婆婆」31名、「好媳婦」18名、「五星級文明戶」2300多戶。
此外,該縣依託「正氣銀行」,積極倡導群眾「日行一善」,通過制定評分標準,開展積分換物資,激發正能量,引導群眾自覺參與文明實踐活動,使廣大群眾學有榜樣、行有規範,有力推動了民風和諧、鄰裡和睦,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合水縣固城鎮王昌寺村「留守兒童之家」開展讀書活動。
合水縣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
合水縣板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相關政策宣傳。(資料圖)
合水縣婦計中心志願者開展「兩癌」普查。(資料圖)
群眾參觀合水縣肖咀鎮鐵趙村鄉賢館。
群眾在合水縣「正氣銀行」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資料圖)
合水縣誌願者為孤寡老人宣傳政策。圖片由合水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