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內地遊客多曾有「香港電子支付慢半拍」的感覺,但「十一」以後赴港的遊客恐怕得感慨「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個黃金周前夕,香港推出「轉數快」快速支付系統。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形容,這一新型支付系統功能之強大便利,將讓香港進入「行動支付新紀元」。
打通銀行和電子錢包
9月30日,「轉數快」系統在港正式開通。陳德霖在開通儀式上說,「轉數快」讓香港市民以手機號碼、電郵地址或「轉數快」識別碼作為收款人的識別代號,在各自的網上銀行及電子錢包上進行跨平臺支付或轉帳,支持港元和人民幣交易。
「轉數快」究竟有多方便?它不是一個手機軟體,也不用下載程式,而是一個系統,用戶只需登入網上銀行或任何電子錢包,輸入收款人的手機號碼、支付金額,便可以即時轉帳。
「轉數快」不是支付寶和微信的競爭對手,而是將它們整合到了一起。有了「轉數快」,本來互為「絕緣體」的香港微信錢包、支付寶香港、八達通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帳。目前,香港微信錢包和支付寶香港都已作為儲值支付工具加入了此系統,可以與香港本地銀行互相轉帳。
這個小額實時支付平臺還支持二維碼轉帳。香港金管局和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同時推出了免費的「香港共用二維碼」,令商戶可以將不同支付營運商的二維碼整合成為一個綜合二維碼,更安全、簡單、低成本地進行電子支付。
市場人士表示,「轉數快」比起其他行動支付的最大優勢,就是打通了銀行和電子錢包公司的界限,支持各銀行戶口和電子錢包之間「7天24小時」、免費、秒級到帳的轉帳服務。
加速改變港人支付習慣
據香港金管局介紹,「轉數快」開通後運轉順暢,首日即錄得超過5萬宗交易,交易金額超過2億港元,其中有160萬元人民幣。
香港在電子支付起步較晚,一大原因是香港人習慣於現金、信用卡和八達通等支付方式,部分商戶則不願多花錢安裝電子支付收費設備。但「轉數快」以其強大功能和便捷性能,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中銀香港(港股02388)副總裁龔楊恩慈表示,「轉數快」的開通,將加快香港行動支付發展步伐,市民及商戶的支付習慣和模式也會逐步改變。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趙民忠說,在與1000多家商戶接觸的過程中,所有商戶表示都對「轉數快」有興趣,目前商戶使用「轉數快」不需要手續費,加上收款速度快,體驗良好,相信會有更多人加入使用,之後如果收取手續費用,也會是合理水平。
首批21家銀行和10家儲值支付工具運營商加入了「轉數快」系統,多家銀行推出優惠,吸引客戶登記使用,除了基本登記獎賞之外,有銀行還送出雙人來回日本機票,甚至百萬元信用卡籤帳額大抽獎。
智慧城市建設寫新篇
本屆香港政府將打造智慧城市作為施政重點之一,「轉數快」正是這一思路的具體成果。在科技深刻影響經濟生活的時代,香港必須在金融領域加強創新,提升服務體驗,才能讓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穩固。「轉數快」應運而生,來得及時而必要。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轉數快」是一項國際級的金融基建,是全球第一個提供跨銀行、跨電子錢包、全天候運作的即時現金轉付平臺。會鼓勵特區政府部門積極探討如何利用「轉數快」,方便市民繳交各樣政府帳單或費用。比如,滙豐銀行已宣布與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合作,客戶可透過「轉數快」即時繳交電費。
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近年來銳意推動創新科技,「轉數快」不但利民便民,更展示了如何善用金融科技,促進香港金融科技中心的發展。接下來金融業的另一個焦點就是虛擬銀行,金管局目前已接獲約30個虛擬銀行牌照申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便可發出首批牌照,此舉將提升香港作為智慧型國際金融中心的層次。
「轉數快」的上線彰顯了香港金融科技創新的活力,讓香港朝著現代、友好、方便的智慧城市又走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