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定專訪印順(左)。
我來問
陳文定,南都報系黨委委員、南方都市報副總編輯、南都深圳平臺CEO。兼任深圳市青聯常委、深圳市青年新聞傳播工作者聯合會副主席。
座上賓
釋印順,佛學博士,深圳弘法寺方丈。現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市佛教協會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員。1974年生於湖北。遇當代佛門泰鬥本煥長老,經長老呼喚不輟,對長老生起極大信心,於2000年2月19日棄俗出塵。
弘法寺永遠是本煥老和尚的弘法寺,這個道場不會變,我們會按師父設定的弘揚佛法道路一直一直走下去。
關於「祈福大典」:為深圳,為社會祈福,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陳文定:適逢本煥老和尚誕辰110周年,一場祈福大典將在深圳舉行。能否介紹下這個祈福大典的情況,它只是弘法寺以及佛教界的一個大活動嗎?
印順大和尚(以下簡稱「印順」):我們早就啟動了籌備,是10月20日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場舉行,今年叫「2016年祈福大典暨『海潮天音』國際音樂梵唄盛典」,主要為這個城市、為這個社會,為大家祈福,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世界和平。
陳文定:以前幾屆活動是在東部華僑城的天璣水劇院吧?
印順:是的。祈福大典是從2009年就開始舉辦的,一直在東部華僑城的天璣水劇院。那一年,我師父百歲有三壽誕前夕,他的徒子徒孫們從世界各地趕來,建議舉辦祈福大典。世界各地十三個國家和地區的這麼多高僧來了,平時請也請不來,既然是個善緣匯集的日子,就順勢而為了,後來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陳文定:今年參加活動的高僧大德是多了還是少了?
印順:多了,一晃8年了,老和尚參加三屆,他是那麼歡喜。今年的祈福大典,除了內地和港澳臺的高僧,泰國、斯裡蘭卡、柬埔寨、韓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僧王或高僧都將出席這場盛會,他們登壇主法,誦經加持。現場還有頂尖梵唄音樂團、音樂家受邀演出。
關於本煥老和尚:「情願在老人家的懷抱裡,永遠不要長大!」
陳文定:老和尚已經走了4年多了,你平常是如何思念他的?這種思念,和普羅大眾理解的那種孝道有沒有相似之處?
印順:老和尚走了嗎?他並沒有走,一刻也未曾離開,他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我曾經說過,而且認為,弘法寺永遠是本煥老和尚的弘法寺,這個道場不會變,我們會按師父設定的弘揚佛法道路一直一直走下去。
陳文定:本煥老和尚對你影響最大,或者說你對他記憶最深刻的是什麼?
印順:老和尚總是說大家相識一場就是緣,是修了很多很多年才來的。我和老和尚的這個緣連著幾天幾夜地講都講不完。他把「不為自己求安樂,只願眾生得離苦」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他一直在影響著我。
陳文定:老和尚剛剛圓寂時,你曾說「老和尚圓寂了,每個人都必須學著長大」,你覺得自己現在長大了嗎?
印順:老和尚在的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什麼事情都有他在幫我們把控,為我們指路。這些年,他也一直在用精神給我們信心。在老和尚的世界裡,我們永遠是他的孩子,他的慈光永遠照耀著我們。我們情願在老人家的懷抱裡,永遠不要長大……
陳文定:很想他是嗎?
印順:現在每天早晨起來,我都會到老和尚的方丈室打開燈,看一下,拜一拜,跟他匯報一下工作,這是連續十幾年的習慣了。我每天飯前飯後都對老和尚拜三拜,到現在一天都沒有落下過。
陳文定:這些年,很多人都在關注著,想看看「後本煥時代」的弘法寺究竟怎麼走。
印順:弘法寺從來不存在「後本煥時代」,老和尚給
我們都安排好了,我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沿著他指的這條路走下去的。
關於弘法寺發展:二期擴建正在進行,建好後開放
陳文定:此前說弘法寺建塔供奉老和尚舍利,現在佛塔建好了嗎?
印順:老和尚生前早有交待,他圓寂後荼毗地(火化地)將建成一座60米高的長壽藥師寶塔,下面地宮安放舍利子。現在佛塔已經基本建成,我們將適時舉行老和尚舍利安放儀式。
陳文定:現在弘法寺還在進一步擴建?基於怎樣一個考慮?
印順:明年,弘法寺開放25周年,它是老和尚從無到有一點一點建設起來的,是廣大佛子共同維護的道場,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好的修行場所。我們在進行二期擴建,就在我們現在寺院的旁邊,現在千菩薩殿、萬佛殿、光明殿等都建設得差不多了,建好後將對大家開放。
陳文定:我們都知道本煥老和尚是弘法寺的開山祖師,至今弘法寺已經籌建30多年,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弘法寺未來發展將如何規劃、布局?
印順:弘法寺在管理中一直堅持佛教傳統,同時輔以現代管理理念,嚴加寺院管理,弘法再造新顏。幾年前就立下「以道風建設為中心,以慈善事業和佛教文化為兩翼,構築珠江三角洲乃至兩岸四地面向世界的弘法利生平臺」之發展方向。
未來弘法寺的發展規劃大體可分為南海戰略和南亞戰略。南海戰略就是南海佛學院為中心,以弘法寺、海南三亞南山寺為支點,以中華佛教文化輻射東南亞地區。而南亞戰略就是以尼泊爾為支點,以中華佛教文化輻射歐美地區。
關於佛教未來:要賦予佛教全新的面貌和生命
陳文定:你對當今的佛教發展信心如何?
印 順 :當 然 是 很 有信心。
陳文定:現在社會上流傳著一些佛教的負面信息,你怎麼看?比如有個很有趣的說法,說每到初一十五,就會有一些達官貴人到弘法寺或某些寺廟來燒香,頭炷香是多少錢,第二炷香又是多少,這是把佛法換算成金錢來度量嗎?
印順:佛門是清淨之所,卻有漁利之人。佛教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內部結構較為混亂是當下佛教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用錢來衡量佛法,也難以領會真的佛法。
陳文定: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怎麼去改變?
印順:當代佛教所處階段與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截然不同。高速的通信、全球思維、經濟的快速發展等原因,使得慢節拍、重包袱的佛教文化已經無法與人們的生活所適應。此外佛教界內部缺少人才,沒有理論創新。道風欠缺,思想渙散。
陳文定:我知道你開創了中國很有特色的本煥佛學院,這個建設到底能發揮一些什麼作用?
印順:本煥佛學院發展至今,培養了不少佛教人才。要解決當前佛教存在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要持之以恆。還要有章法,比如佛經通俗化,僧眾知識化,佛事人性化,管理現代化。前「三化」是佛經普世宣傳的需求。而管理現代化就是佛教事業及寺院管理必須吸收借鑑一些現代管理規範,比如引入理事會、董事會以及專業管理小組等模式。
陳文定:你一直提倡的現代寺院管理模式行得通嗎?
印順:當然。佛教應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它提供解決現實生命困擾的智慧和具體方法,如果離開世俗它就沒有意義了。沒必要懼怕佛教管理現代化,深圳是一個提倡創新的城市,我認為佛教管理現代化就是一種創新,它賦予佛教全新的面貌和生命。至於如何避免商業化、功利化,只要加強自律,是可以解決的。
主筆:
南都記者 王成波
攝影:
南都記者 劉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