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六帶、旅遊+,濟南如何打造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2020-12-21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

一城山水非等閒。金秋九月,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即將在濟南盛大啟幕。首屆盛會落地濟南,是近年來濟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表現優秀的最好印證,也是這座城市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敞開懷抱的重要標誌。

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2019中國旅遊影響力夜遊城市、2019網紅目的地城市、馬蜂窩旅遊目的地全球熱度增長最快城市……近年來,濟南旅遊從單一性景點觀光旅遊走向全域化城市深度體驗遊,逐漸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一次盛會點亮一座城。山、泉、湖、河、城賦予的獨特歷史文化基因深深流淌在濟南這座古老城市的血液之中,而在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大背景下,濟南之美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兩極」「六帶」

濟南地位舉足輕重

「濟南省會經濟圈文化旅遊發展極將以濟南市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城市,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雄安新區建設,突出京滬大通道重要城市、京津冀和長三角中間節點城市區位優勢,發揮濟南新舊動能轉換極核的引領作用,放大米字形新交通體系的空間輻聚作用,加快濟南、泰安、曲阜文旅融合一體化發展,帶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運河文化帶、黃河文化帶、齊長城文化帶等重要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利用,成為區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

今年7月出臺的《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打造「好客山東」升級版,2025年基本實現文化旅遊強省建設目標,將優化完善「兩極六帶」發展布局。

作為「兩極」中的龍頭,濟南舉足輕重,也責無旁貸。

以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先行示範區為目標,文化在旅遊中的地位更加凸顯,文旅融合走向縱深。山東提出以濟南、泰安、曲阜、淄博文化走廊為核心軸帶,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及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基地。

怎樣與周邊城市聯起手來?早在今年6月,「中華文化樞軸文旅協同發展座談會」在濟南召開,濟南、泰安、濟寧三市探討「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文旅先行、協同發展的路徑。會議提出,充分發揮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各方面的作用,通過務實高效的合作,共創區域文旅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新格局,實現「1+1+1>3」的目標和願景。

《規劃》綱舉目張,為濟南設定了「國際化旅遊城市」的發展目標,指出濟南要提升「泉城濟南」品牌影響力,大力推進山泉湖河城一體化發展空間,打造國際泉文化休閒名城、國家康養休閒城市和對接京津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心城市。而「六帶」旅遊發展布局,讓濟南各區縣的定位更加明晰。

「山水聖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旅遊帶」,以濟南、泰安、曲阜、鄒城為核心,突出儒家文化、泰山文化、史前文化闡發和展示,加強歷史文化精神空間的再現重構和展示體驗,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旅遊發展高地。「大運河(山東段)文化旅遊帶」,涉及濟南平陰,將與鄆城、梁山等四縣共同建設「水滸故裡」文化旅遊目的地。「齊長城文化旅遊帶」,將依託齊長城世界遺產廊道和沿線文化旅遊資源,以平陰、章丘、萊蕪、博山、淄川等境內齊長城遺址為重要節點,實施齊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示範區工程。

促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並非一時之計,而是久久為功。融創文旅城、明水古城、繡源河華僑城、華山歷史文化公園等項目早已謀劃在前,穩步推進。

此外,持續推動文化旅遊與工業、農業、康養、教育、體育、科技等融合發展,著力開發文化體驗遊、鄉村民宿遊、休閒度假遊、生態和諧遊、城市購物遊、工業遺產遊、研學知識遊、紅色教育遊、康養體育遊、自駕車房車遊等。2019年濟南實現旅遊收入128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2%;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1億人次,同比增長超過8.5%。

後疫情時代,文旅市場加速繁榮

庚子新春不同尋常,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對文旅行業的影響打擊巨大。而多年的積累和厚實的「底子」讓濟南文旅答好了這場疫情的「答卷」。

5月31日,「百萬車友自駕遊濟南」活動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正式啟動,來自全省十六市的26支自駕遊團隊、300多輛自駕車齊聚章丘,串起長達數十公裡的自駕車龍,顯示出自駕車出遊的旺盛需求,展現了濟南旅遊市場消費復甦的強勁勢頭。

濟南近幾年一直對自駕遊厚愛有加,對於自駕車旅遊認識不斷加深,自駕遊大會和自駕旅遊節一年比一年上規模,一次比一次壯聲勢。在疫情尚未完全消除的當下,自駕遊相比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遊,所具有的交通環境相對封閉、比較適合家庭出遊的特點,受到遊客青睞。這讓濟南迎來了機遇。

疫情期間,濟南市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和旅遊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從保障疫情防控有力、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助推市場恢復活力、增強產業發展動力等4個方面,提出16條措施。

措施很快落地見效。全面復工復產以後,濟南的大項目、大動作頻頻落子。8月15日上午,「德雲社來濟南了」的消息在網絡上刷屏,山東德雲文化廣場項目開工儀式在濟南市歷城區舉行。項目引進成熟的傳統人文IP德雲社,以美學提升泉城精神文化生活品質,打造一座包含德雲綜合演藝中心、德雲紅事會宴會廳、電影院、商業等在內的洪家樓商業綜合體。建成後,將成為濟南新的文化名片,重現濟南「曲山藝海」風採。

三天後,濟南市槐蔭區在發布會上宣布,開心麻花將「沉浸」於印象濟南·泉世界,今年年底在園區內的羅芙威宮宴會酒店開幕,為泉城市民帶來以互動式喜劇方式演繹的主題沉浸式現場演藝。

文化演藝的逐步繁榮昭示著濟南夜經濟湧現出強勁動力。早在幾年前,濟南市就出臺多項政策,深入挖掘「夜遊」潛力。從街頭藝人、時尚咖啡館、酒吧,到九如山露營季、音樂節、九頂塔南山演藝大碼頭,再到百花洲夜市、曲山藝海,濟南既注重營造夜遊氣氛,培育夜遊熱點,更重視激活其中的文化活力。今年6月份,濟南提出打造「夜泉城」2.0版,更多夜間IP和和主題街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文化旅遊街區在濟南的夜晚綻放光芒。最近,泉城路新青年貨櫃市集、山師東路闌珊市集等開市,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而寬厚裡、百花洲、曲水亭街等街區早有各種民俗文創市集,每個夜市攤位上都擺滿了精美的文創產品、手工藝品、創意首飾、手作禮物等,吸引了眾多遊客的關注。不斷創新文旅夜經濟形式,濟南將創意燈光秀、歷史文化街區、文化演藝、創意夜市、特色夜遊路線等項目貫穿於文旅夜生活之中,新業態頻出。文化夜生活的豐富給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引領了文化消費需求,大大提升了城市影響力。

濟南連續多年開展「泉城之夜」系列消費活動,推出了百場夜間旅遊美食節、百處夜間文化旅遊打卡點等「四十個一百」夜間經濟文旅項目。通過消費惠民、節慶帶動等形式,進一步拉旺夜間消費,推動濟南由日間觀光旅遊向全天候體驗旅遊轉變,城市吸引力大幅提升。

上個月,美團平臺大數據對濟南「夜經濟」數據進行了監測,數據顯示,在疫情尚未完全暴發的2020年1月,受春節假期等因素的帶動,濟南夜間旅遊景區訂單量遠超去年同期水平,疫情暴發後,景區夜間訂單量呈現出較快的恢復速度,進入7月後,訂單量已超去年同期水平,顯示出「夜經濟」的活力與熱度。

發力旅遊+,聚攏蝶變之力

當城市的開發進入一個階段,建築的修葺與疊加已不再是城市擴容的最終目的,文化與精神才是讓一座城市更加雄偉精彩的真正內驅力。而一個旅遊目的地想要更有吸引力,必須包羅萬象。

打破旅遊與其他行業發展壁壘,構建完成產業鏈、產業矩陣,以實現更為高效的產業發展聯動。濟南大力推進旅遊+,將旅遊與其他產業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旅遊提供更為豐富多元的內容和元素。

旅遊+鄉村,特色民宿發展蔚然成風。

對遊客來說,步履匆匆的過境遊只能看到濟南的表面,停駐腳步的深度體驗才能觸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核。記者從濟南市文旅局了解到,去年以來,全市新增46家泉城人家民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山區、章丘區、萊蕪區、長清區等生態自然環境比較好的農村。

去年9月,濟南市首批「泉城人家」民宿在章丘區掛牌。章丘區吳家河畔人家民宿、石子口村養山居民宿等5家民宿被正式授予首批濟南市「泉城人家」民宿,揭開了濟南民宿業發展的新篇章。

濟南市在2019年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民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濟南市民宿管理辦法》及四個配套標準(條件)基礎上,疫情期間又出臺《濟南市民宿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構建起了「1+2+4」的民宿業發展一整套制度體系,達到了民宿業入市有標準、管理有規範、審批有機制、政策有保障的發展要求,釋放出鼓勵民宿業發展的強烈信號。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濟南民宿發展蔚然成風,正向規模化、集群化靠攏。經初步統計,自「五一」以來,全市民宿業累計接待遊客近30萬人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普遍在30%以上,民宿業成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推動文旅業復甦的強力引擎。

旅遊+非遺,文化傳承更活化。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永久落戶濟南,每兩年一次舉辦,通過現場製作、互動交流等形式充分展現非遺的當代活力,據悉,今年10月份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在泉城為市民群眾帶來一場神秘的非遺體驗。非遺保護、傳承和活化工作,濟南一直在積極探索,2019年,濟南市成功舉辦了全國非遺曲藝周,全國94個曲藝類非遺項目、492名傳承人共演出128場,現場觀眾達3.7萬人次。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是文化和旅遊部首個掛牌的城市傳統工藝工作站,成為「非遺+扶貧」工作的先行者。重點推進非遺旅遊線路資源融合和推廣,濟南市擬定了「扁鵲故裡」中醫藥研學之旅、「曲山藝海」民間藝術鑑賞之旅等5條旅遊線路,開展了非遺與旅遊實踐案例、非遺旅遊產品徵集以及非遺研學遊調研等工作。

非遺進景區在知名景區也取得了實效,如趵突泉公園的白雪樓戲曲演出、民俗街,還有市級非遺項目趵突泉花燈會,大明湖景區的南風閣和明湖居的曲藝表演,以及市級非遺項目大明湖的傳說、祭荷神放荷燈、碧筒飲,省級非遺項目千佛山廟會等,成為各景區的文化名片。

旅遊+工業,濟南加強工業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旅遊+文創,越來越多的泉城元素轉換為遊客帶的走的文化創業產品;旅遊+時尚,濟南舉辦「泉城風尚」國際時裝周,千年古城開始時尚「覺醒」……一系列文旅相關的新興產業潛力十足。

不久前,「騰訊2020年FIFA Online4職業聯賽S7賽季總決賽暨中國濟南·藍海領航第一屆電競節」在山東濟南開幕;中國新媒體發展年會永久落戶濟南;動漫產業國際化邁出新步伐,目前濟南動漫行業年產值已達8億元。

相關焦點

  • 「總理故裡」淮安區全力打造長三角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淮安區委副書記、淮安區人民政府區長施恩佩表示,淮安區將以此次全域旅遊推介暨戰略合作為契機,圍繞打造長三角地區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目標,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創建,進一步擦亮文化底色,打造旅遊特色,挖掘文化內涵,豐富旅遊內容,放大周恩來故裡5A級景區的品牌效應,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提高淮安區文化旅遊的感受度、美譽度和知名度。
  • 都江堰未來規劃:打造國際化旅遊目的地城市
    據了解,都江堰城市重建方案將於8月底正式出爐,上海援建的專項資金和中央及四川省、成都市下撥的專項資金將突破1000億元,全部用於都江堰災後重建,未來的都江堰將打造成「成都平原次中心城市」和更國際化的「旅遊目的地城市」。規劃:以同濟大學為主導「災後重建,規劃是前提,是龍頭。」
  • 全國兩會荊州觀察:奮力打造旅遊目的地城市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5-27 08:43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胡威虎)2019年我市突破性發展文化旅遊業,高位推進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利用,打造楚文化、三國文化、水文化交相輝映、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板塊。
  • 漢中:推進漢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厚植全域旅遊發展內涵
    近年來,漢中立足「打造國際知名漢文化旅遊目的地」城市定位,利用漢中豐富的「兩漢三國文化」資源,高標準推進漢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一是堅持規劃引領。高標準編制《漢中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確立「一核兩路六組團」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和「一心二軸五區」文化產業布局,加快推進以漢文化為主題、興漢勝境為龍頭、「西漢三遺址」為骨幹,張騫墓、蔡倫墓和武侯祠、定軍山、諸葛古鎮為兩翼的漢文化精品旅遊線路,全面彰顯漢文化歷史底蘊。二是強化政策支持。
  • 力爭2025年建成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全會把文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目標要求,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為我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劉旗說,「十四五」時期,我市文化旅遊部門將圍繞建設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目標,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
  • 「這裡是中國」暨中國旅遊目的地城市旅遊形象推廣活動
    關於「這裡是中國」暨中國旅遊目的地城市旅遊形象推廣活動的函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速發展旅遊業的意見》、《貫徹國務院關於加速發展旅遊業意見工作分工方案》文件精神,配合中央外宣辦、國新辦、與國家旅遊局,落實《關於開展國家形象宣傳推廣的合作框架協議》和《2011年合作行動計劃》,由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主辦,亞歐華禹(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開展的《這裡是中國暨中國旅遊目的地城市旅遊形象推廣推薦活動
  • 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打造中國旅遊新名片
    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堪稱國內文旅業的一匹「黑馬」,引領中部旅遊新風尚,更憑藉諸多實幹創新,正成為國內旅遊度假的新地標。「南有長隆北有銀基」:大手筆、高標準築夢起航做為河南省重點文旅項目,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由銀基集團傾力打造,位於國家「米」字型高鐵樞紐城市鄭州,總投資560億元。
  • 千島湖風景區打造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近日,千島湖風景區被列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首批未來景區改革試點名單,探索旅遊景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掀開新的篇章。淳安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有效整合、發動社會各方力量,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推進產品迭代升級和管理智能提升,把千島湖旅遊逐步推向品質化、全域化、國際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新階段。
  • 打造南山演藝大碼頭,拉動濟南旅遊演藝復興
    8月3日晚,在九頂塔風景區,南山演藝大碼頭觀摩研討會舉行,議題只有一個:如何打造南山演藝大碼頭?九頂塔開園十七年來,把綠水青山與文化歷史、演藝活動結合起來,聚集了傣、佤、苗、壯等22個原生態民族、民俗文化村,讓十幾項非遺項目永久落戶展演,打造了大型馬戰實景演義《好漢秦瓊》、紅色實景演出《地道戰》、好萊塢實景劇《山洪暴發》等,同時還形成了山歌節、潑水節、趕秋節、冰雪節等系列主題節慶活動,積累了豐富的演藝經驗,創新探索出了綜合性的旅遊產品研發推廣之路。
  • 濟南推出「夜旅遊」攻略 打造泉城夜生活狂歡季
    8月12日濟南首屆夜休閒文化旅遊節  齊魯網濟南8月18日訊(記者 張帥)上周開幕的濟南市首屆夜休閒文化旅遊節點燃了公眾的熱情,濟南的夜休閒旅遊開展的如火如荼。今天,濟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推出了「濟南夜旅遊指南」,既有夏夜回歸自然的野外露營,也有繽紛多彩的文藝演出,還有動感時尚的親子狂歡和燈光水舞秀!  野外露營篇  濟南植物園即日起至8月底每周末舉辦露營節,植物科普、帳篷露營、篝火晚會、草坪燒烤、午夜影院等讓久居城市的你放鬆身心,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
  • 都江堰打造全國首個康體養生旅遊目的地
    隨著旅遊產業不斷往縱深發展,傳統觀光遊正逐步向康體養生遊轉型,發達國家的旅遊產業發展軌跡也印證了這一規律。   面對轉型升級的戰略使命,如何搶抓機遇,提前布局,都江堰市在全國率先提出再用10—15年時間打造「世界康體養生旅遊目的地」。新思路、新方法,藍圖已然展開。
  • 2018文化濟寧旅遊推介(招商)會走進濟南
    推介會現場,濟寧通過大屏幕PPT,圖文並茂推介了該市「東方聖地、魯風運河、水滸故裡」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推出了「文化聖地體驗遊、國學經典研學遊、運河微山湖休閒遊、聖地鄉村生態遊」四大系列主題旅遊線路和「拜聖習儒、走進水滸、禮佛禪修、運河訪古、湖上泛舟、聖地農耕」六大體驗性遊覽活動。現場嘉賓,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自己鍾愛的產品。
  • 廣東旅遊目的地建設成效凸顯 旅遊客源地地位突出
    假日期間,全省未發生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和重大旅遊服務質量投訴。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省國慶假日旅遊總體情況 一是遊客接待人數及旅遊收入持續增長,旅遊目的地建設成效凸顯。在出省遊方面,深圳、廣州、東莞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遊客更樂於出遊,三地出遊遊客佔省內遊客的58.3%;出遊省份也集中在周邊,廣西(15.58%)、湖南(12.19%)、福建(7.79%)、江西(6.32%)分列前四。 四是出境遊人數保持旺盛態勢,旅遊客源地地位突出。
  • 永定下洋打造世界知名旅遊「小城市」
    這是該鎮通過項目建設引領「小城市」發展的其中一個項目。2014年,我市啟動新型城鎮化「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將下洋等8個區位優勢明顯的鄉鎮列為試點。「小城市」培育試點鎮將獲得財稅、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拓展試點鎮管理權,強化項目支持。
  • 策論漳州市區域性目的地城市打造:打好口碑,用實實在在內容吸引...
    近日,在漳州市區域性目的地城市融合發展論壇上,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包括陸雷在內的多位文化、旅遊、體育、文創、設計、網際網路等領域的「大咖」與漳州市文旅、體育、商務、發改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共話漳州市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為漳州市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支招把脈。
  • 市委宣講團走進市文化和旅遊局 加快建設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城市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有利條件和重要特徵」「準確把握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和重要著力點」「牢牢把握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大意義、正確方向和重大任務」「學習貫徹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十四五』武漢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
  • 圍場縣推介木蘭圍場品牌 打造生態旅遊知名城市
    該縣依託優良的「皇家、生態、民俗」旅遊資源,成為了環京津地區重要的生態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生態示範區。截至目前,全縣接待入境旅遊人數達17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6億元。  據悉,該縣堅持科學規劃、明確產業發展方向,打生態牌、走高端路,立足皇家、生態、民俗特點,站在全縣的角度和國際高度,完成了《自治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修編,編制全縣7個重點鄉鎮的旅遊產業概念性規劃,聘請瑞典史威克公司編制《木蘭圍場可持續發展概念性區域空間規劃》,著力構建紅松窪、小灤河流域、城郊、敖包山、東廟宮「五大旅遊板塊」,打造木蘭圍場精品旅遊景區。
  • 靖安縣長嚴旭輝:打造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靖安縣長嚴旭輝:打造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6年11月23日14:56 靖安縣長嚴旭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靖安旅遊業發展到今天,正在逐步從傳統的景點旅遊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圍繞發展全域型複合型旅遊,打造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靖安縣將主動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 堅定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的發展道路 靖安縣屬長江中遊城市群、南昌大都市區、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三大規劃區內。
  • 韓國千年古都慶州努力打造國際旅遊城市
    值此之際,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將大力開發並宣傳豐富的旅遊項目,以此來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努力打造國際旅遊城市。&nbsp&nbsp&nbsp&nbsp慶州市計劃開發醫療、文化藝術、美食以及休閒度假等4個領域的旅遊項目來吸引中國遊客,其中包括健康體檢、特產試吃、韓式汗蒸體驗、韓服試穿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旅遊城市如何打造「城市會客廳」
    國內「遊客中心」的概念則在改革開放之初從國外相關著作中引入,在《風景名勝區規劃規範》中將遊客中心定義為「旅遊景區設立的為遊客提供信息、諮詢、遊程安排、講解、教育、休息等旅遊設施和服務功能的專門場所」。遊客中心是風景旅遊區的概貌展示中心、信息提供中心和遊客服務中心,是人們真正認識風景旅遊區的第一個窗口,其獨特的形態給遊客最鮮明、最牢固的印象,影響對整個風景旅遊區的定位,對提升旅遊目的地整體形象起著重要的作用。周邊風景盡收眼底日本對觀光旅遊業十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