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很冷門的一首詩,最後5字卻是畫龍點睛,令人讚不絕口

2020-12-14 慶餘說詩詞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相信劉禹錫的這些名句你肯定都耳熟能詳。但在劉禹錫現存的八百餘首詩作中,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句不過只佔據很小一部分。因此劉禹錫還有很多比較冷門,卻很優秀的詩作。

譬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秋風引》,便是一首冷門而優秀的詩作。這首詩寫於劉禹錫被貶期間,是劉禹錫看到秋風起、雁南飛,有感而發的一首五言絕句。需要注意的是,劉禹錫這首詩雖然表面是寫秋風,實際上卻是在感嘆自己的人生際遇,抒發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至於這首詩的妙處,便在於劉禹錫不從正面著筆,始終只在秋風上做文章,而最後5字卻是畫龍點睛之筆,具有曲折見意,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令人拍案叫絕。正如劉禹錫所說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在這首詩中他借景抒情,所表達的也主要是一種蒼涼慷慨的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

《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首句「何處秋風至?」,既不知道這秋風是從哪兒吹來?從這句詩的意思來看,它是根據題目中的「秋風」所問。雖然從詩的起勢來看,這句詩有點突兀,但也從側面展示出了秋風的不請自來、不知哪兒來、忽然就來了的特徵。結合劉禹錫下文中的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來看,這句詩似乎也有著怨秋的意思,與李白的詩中的「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有異曲同工之妙。

次句「蕭蕭送雁群」,意思是說,蕭蕭的秋風送走了南飛的雁群。秋風的聲音是聽覺,雁群的南飛是視覺。一個「送」字,既融合了劉禹錫的感官感受,又將本來是無形的風化為了可聞可見的景象。如此一來,劉禹錫這句詩便十分生動巧妙地回答了首句中秋風從哪兒來的問題。由此可見,劉禹錫在遣詞造句和結構上的高超造詣。

接下來的「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即早晨秋風來到了庭院中的樹木上,客居他鄉的人最先聽到了秋聲。從整個畫面來看,劉禹錫從天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樹」,再集中到庭院中的孤客,是由遠到近,步步換景。同時這兩句詩,也可以看成是對首句「何處秋風至?」的回答。它說明了秋風雖然無跡可尋,但又隨處可在,這裡風吹樹木的蕭蕭聲,便說明了秋風已經來到了身邊。

最後,劉禹錫在短短的4句詩中,可以說是寫足了秋風。但是詩中的人和景中的情感,卻是直到「孤客最先聞」5字,才表露無遺。即身為孤客的劉禹錫,最先知道了秋風的到來,而秋風所帶來的還有濃濃的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所以說這句詩是畫龍點睛之筆,令人讚不絕口。

綜觀劉禹錫的這首詩,全詩借景抒情,主要表達了他的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作為畫龍點睛之筆的「孤客最先聞」5字,歷來受到了好評,這些評語都稱讚這一結句曲折見意,含蓄不盡,為讀者留有可尋味的深度。總的來說,劉禹錫這首《秋風引》比較冷門,卻不失為一首令人稱讚的佳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安石的這首詩很冷門,最後5個字卻畫龍點睛,令人叫絕!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其詩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代表作,有《泊船瓜洲》、《元日》、《登飛來峰》等。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的一首詩作《歲晚》。
  • 劉禹錫這首詩比較冷門,但高超的表現手法,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劉禹錫可以說是中唐時期,最為大家比較熟悉的詩人之一,他一生寫過很多非常唯美,也很有個性的詩作,而且他還由於寫詩觸怒了朝廷,以至於常常是被貶,當然他第一次被貶,那是由於他捲入了當時的政治鬥爭,但是後面的幾次被貶,卻是由於自己寫了詩,並且在那些詩作中,公然地諷刺當時的社會,以及當時的權貴
  • 劉禹錫最有趣的一首詩,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最後7字回味無窮
    一篇《陋室銘》,洋洋灑灑81個字,讓世人記住了這個豪氣沖天的唐代詩人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年少時背它,只覺得朗朗上口,有一種說不清的韻味。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劉禹錫最有趣的一首情詩,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最後7個字回味無窮,每次讀完都讓小編少女心滿滿。《竹枝詞二首.其一》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 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7個字獨出心裁,令人拍案叫絕!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著名詩人。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著「詩豪」的美譽。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多自然流暢、簡練俊爽,並且一改大曆、貞元詩人襟幅狹小的風格,而具有一種空曠開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如劉禹錫的經典詩作《望洞庭》。
  • 劉禹錫最冷門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發人深省!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與柳宗元並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其詩題材廣泛,簡潔明快,風格豪放、雄健。代表作有《竹枝詞》《烏衣巷》《秋詞》等。而除了這些熟悉的詩作外,劉禹錫還有很多冷門的優秀詩作。譬如他的組詩作品《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
  • 劉禹錫很有底氣的一首詩,28個字霸氣十足,最後7字令人拍案叫絕
    但有一個人比這二位更苦,一生都在被貶的路上,他就是劉禹錫。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這劉禹錫不正是寫出了那大名鼎鼎的《陋室銘》之人嗎?想那《陋室銘》何等的張狂,那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不就是:「這雖然是間簡陋的居室,卻因為有我這樣德高之人居住,不再簡陋。」這短短8字,何等自負,何等氣魄。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4字是神來之筆,令人讚不絕口!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金陵酒肆留別》,便是李白很經典的一首離別詩。公元725年,也就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25歲的李白決定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這首詩便是李白漫遊到金陵(今江蘇南京),準備去揚州時所作。當時李白的朋友為他擺酒餞行,李白遂作此詩留別。
  • 楊萬裡一首冷門小詩,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足以媲美劉禹錫《秋詞》
    可實際上,在宋代也有一位詩人的一首代表作,足以媲美《秋詞》。這首詩就是楊萬裡的一首冷門小詩《秋涼晚步》,新穎別致,寥寥數語,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全詩如下:秋涼晚步 楊萬裡(南宋)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 楊萬裡一首冷門小詩,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能媲美劉禹錫《秋詞》
    可實際上,在宋代也有一位詩人的一首代表作,足以媲美《秋詞》。這首詩就是楊萬裡的一首冷門小詩《秋涼晚步》,新穎別致,寥寥數語,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對於劉禹錫的《秋詞》,筆者也是非常的喜愛。整首詩昂揚向上,意境開闊,字裡行間都洋溢著一種驕傲與自信,充分彰顯了詩人劉禹錫的高貴品質和人格魅力。尤其是,這首詩還創作於詩人遭遇貶謫期間,詩中的不屈不撓、樂觀向上,就更加具有了激勵人心的力量。
  • 劉禹錫的一首名作,文情並茂,最後7字更是曲盡其妙
    下面介紹劉禹錫的一首名作,文情並茂,最後7字更是曲盡其妙。楊柳枝詞唐代:劉禹錫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男子似乎沒有對方的任何消息,所以才感慨地說出最後一句,恨無消息到今朝。這個「恨」字,下得沉重,也含義豐富,可能是他恨自己當初輕別,也可能是恨美人的無情或薄命;或許還是恨音信隔絕,關山迢遞,而根本原因就在於直到今朝還毫無消息。晏殊曾有名句,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也表達了相同的意境。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離別詩,最後14字是神來之筆,令人讚不絕口!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金陵酒肆留別》,便是李白很經典的一首離別詩。公元725年,也就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25歲的李白決定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這首詩便是李白漫遊到金陵(今江蘇南京),準備去揚州時所作。當時李白的朋友為他擺酒餞行,李白遂作此詩留別。
  • 岑參很冷門的一首詩,最後7個字風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
    岑參的詩想像豐富,風格奇峭,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特色。所以後來的陸遊稱讚他說「以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岑參的一首風趣橫生的生活抒情小詩《戲問花門酒家翁》。與岑參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詩相比,《戲問花門酒家翁》就要顯得冷門了很多。但這首詩卻是岑參平實中見奇峭,這一風格的典型案例。
  • 五代冷門詞人留下一首著名離別詞,最後10字令人讚不絕口
    江淹《別賦》裡說,古來最令人銷魂的,莫過於離別,這離別,有時在春天綠苔剛剛生出的時候,有時是秋風剛剛吹起的時候,都令人愁緒頗多。離別在春日,那是:「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牛希濟擅長寫相思別離,詞風清新自然,在當時很有聲名,只是現在有些冷門。他留下的詞作不多,僅十餘首,其中有一首非常有名,堪稱離別詞中的名篇,尤其最後兩句最是為人稱道,傳為千古名句。或許你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一定讀過他的這首代表詞作;即使沒讀過全詞,最後兩句也應該有所耳聞。詞紅人不紅,他也算是一個。
  • 劉禹錫最唯美的一首愛情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最後更是至理名言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同時與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作中自有一種豪氣,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正是劉禹錫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其實在現實的生活中,劉禹錫則是處處遭受到各種打擊,他先是被貶到了偏遠的湖南,隨後又是嶺南,最後又是四川,雖然他一輩子顛沛流離,可是他依舊保持了文人的風骨
  • 劉禹錫的一首山水小詩,前三句看似平淡,最後一句卻令人拍案叫絕
    而今天要說的這首《望洞庭》,同樣也是一首寄情山水小詩,它出自於唐代素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之手。眾所周知,劉禹錫在政壇上主張革新,因為參加王叔文的革新運動失敗後被長期貶謫到蠻荒之地,他曾自言「二十三年棄置身」就是說的這次遭遇。
  • 韓愈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兩句是神來之筆,令人讚不絕口!
    其詩以長篇古詩為主,但也有一些風格清新、富於神韻的絕句,如《春雪》。《春雪》是韓愈在長安任史館修撰,知制誥時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通過對春雪細膩入微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在漫長的寒冬中期盼春色早日來臨的焦急心情。全詩語言清麗,構思新穎,聯想奇妙,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 劉禹錫的一首七絕,開篇看似平淡無味,最後兩句卻令人拍案稱奇
    所以一首流傳久遠的絕句,其實更需要深入細緻的觀察,以及紮實的詩詞功底。盛唐詩壇人才濟濟,但是善於寫絕句的並不多。王昌齡是公認的七絕聖手,高適與岑參雖然也是邊塞詩人,卻更擅長古體詩。另一位絕句高手自然就是王維,而李白則對長篇古詩與絕句都在行;杜甫則是多面手,幾乎各種題材都拿手,不過詩聖的最強項應該還是律詩。
  • 劉禹錫非常經典的一首詩,可謂字字經典,讀來令人讚嘆不已!
    ,把一些很細小的事情,描寫的傳神,讀了令人讚嘆不已。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最為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烏衣巷》,這首詩第一次讀到時,還是在兒時,那時只是認為這首詩很不錯,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放到今天再讀,那真是令人感慨萬千。前幾天翻開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他在扉頁裡赫然寫上了這首詩,一讀之下,真是潸然淚下,不能自己。
  • 劉禹錫的一首《竹枝詞》,寫盡了世間的愛情,令人感慨萬千!
    小編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最為著名的《竹枝詞.其一》,可以說是唐詩裡,非常優美,非常抒情,而且令人感動不已的一首。《竹枝詞二首·其一》唐代: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劉禹錫被貶夔州,寫下一首詩,最後7字一語雙關驚豔千年!
    劉禹錫被貶夔州刺史期間,一共作了《竹枝詞》十一首。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在這首詩中,我們能夠看到劉禹錫以絕妙的藝術手法,即一語雙關,刻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春日裡,因聽到意中人的歌聲而產生的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