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趙琳琳、謝綺珊)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8大專題展自5日起開門迎客,其中,位於國家會議中心一層的文化服務專題展主展區——第十五屆文博會主展區,以立體豐富的展陳和別具韻味的展區設計,成為一大亮點。步入國家會議中心一層E3展廳,就可見古色古香的北京民居四合院圍合而成第十五屆文博會主展區,透著一股親切。3.8米長的匾額是在琉璃廠由老師傅用榫卯結構特製而來,放大版的民居窗欞取自雨兒胡同真實民居的樣貌。
5G閱讀體驗更勝看電影
5G環境下,新閱讀的形式將會是怎樣的?技術迭代打開了閱讀形態變化的無限想像力,山峰在詩情畫意的雲霧中暈染開來,形成一脈猶如龍骨的奇峰;大大的肥皂泡,包裹著潮溼的空氣,從遙遠的海洋飛越而來,全部破裂了,將無數斑斕的夢播散在乾旱的大西北……利用3D建模全景動態呈現中國傳統山水畫作,讓讀者走進畫中、遊歷其中;通過270度大屏,讀者可以「浸入」劉慈欣小說中的科幻情景,甚至比看電影更加震撼。這就是展區內,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圖公司)展示的科技與文化深入融合的閱讀體驗。
3D全景動態呈現 VR沉浸式體驗
展區內,中圖公司以裸眼大屏和移動VR兩種形式,將傳統2D出版物,尤其是繪本、漫畫等作品,升級為3D全景出版內容,文化與科技虛實融合,延伸出版物邊界與閱讀體驗。構建「身臨其境、浸在眼前」的全景文化空間,打破時空邊界,讓讀者漫步雲端「逛」全景空間,「賞」全景圖書。
在操作板上選擇童書《貴妃醉酒》,270度大屏幕上就會出現東苑戲樓真人表演與繪本角色的互動,國粹與科技虛實融合,延伸出版物邊界與閱讀體驗。再點開清朝王原祁畫作《皆山園圖卷》。大屏幕上出現利用3D建模全景動態呈現原畫作,通過移動VR沉浸式體驗,人如在畫中遊,抬頭可見王原祁獨特筆觸帶來的柳枝美感,俯可觀傳統國畫流水潺潺,古木山川。而點擊紅樓公共藏書樓,就可以通過實境復刻技術「身臨其境」。利用AR智能埋點,實現薦書、讀書智慧服務。讀者將打破時空邊界,隨時隨地享受均等化、高質量文化供給。
運河古今風貌全景呈現
以動漫遊戲傳播中華文化的方式,正日漸受到年輕人喜愛。來到服貿會文化專題主展區一定要繞到這個四合院一般的展區的外牆,去看一看佔據了一整面牆的《穿越時空的大運河》小程序演示影像展。3米×20米超寬屏幕,利用手繪全景畫卷,呈現北京通州運河段古今風貌,在還原明代通州漕運繁忙景象的同時,充分展現北京城市副中心藍綠交織、光影交錯的時代風貌。
這款小程序由中國大百科出版社與騰訊聯合打造。駐足跟前細細看來,可以看到小程序主要由運河圖、運河物、運河注三部分構成。其中,運河圖共有14幅圖,它們由中央美院壁畫系教授杜飛創作,分別選取大運河歷史上最具特色的地點、時代、場景,經考證後,再現了歷史上的特定場景。圖中可見氣勢磅礴的水上宮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繁忙的水上交通以及發達的商業景象。14幅圖也蘊含了14個故事。體驗者可以通過小劇場演繹方式,邊賞大運河美景邊聽大運河的前世今生解說,頗有身臨其境之感。
運河物板塊,類似一個3D版的字典。大運河畫卷中出現的船隻、工具、動物、人物的3D模型都被單獨列成「詞條」,手指滑動還可以放大觀察這些運河風物的細節,更好地了解掌握歷史細節。運河注則是一幅長卷互動H5。隨著畫卷的展開,用戶點擊畫中人物、建築、物品等,便會不斷為長卷著色,同時這些人物、建築、物品旁邊也會出現文字註解,方便人們查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