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不戀這個世界,決心求往生的,供佛的飯我都可以吃,佛歡喜,佛來接引我。
我現在發心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報了名,就注了冊,極樂世界就有我一分了,我現在拼命念佛,萬緣放下,哪有不去的道理!
我們動個念頭求往生,七寶池裡頭就有一朵蓮花,蓮花上有我們的名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沒有妄語。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佛來接引就是拿著這朵蓮花。
這個蓮花的光、色、大小,就看我們的願,我們的功夫淺深。所以不要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沒好處,這造罪業,我們想都想阿彌陀佛,都想極樂世界。為什麼?我們的蓮花愈來愈大,光色愈來愈好。
如果我們學了其他的法門,把淨土放棄了,我們這個蓮花在蓮池裡頭就枯死了。極樂世界有生滅法就是蓮花,除蓮花之外沒有生滅法。蓮花的好壞,統統是我們念佛人的念力、願力,跟念佛的功夫。所以好好培養這個蓮花,蓮花起大作用。
我跟同學們說過,蓮花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我們一般人講保佑。蓮花的最大的作用,就是你往生的時候,在蓮花裡頭轉識成智,起這麼大的作用。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你的身是法性身,是報身,不是我們凡夫的身體,是心現的不是識變,沒有八識五十一心所。
所以這個身不需要飲食,你說多方便,不需要睡眠。我們人生兩大苦事,一個是睡眠,一個飲食。極樂世界人沒有飲食,他用什麼生存?這個你要是真正學佛你明白,一點不稀奇,色界天就沒有飲食了。
在我們這個世間,沒有脫離六道輪迴,欲界有飲食,色界沒有了,無色界更沒有。所以,我們這個世間高一等的天人,他也沒有睡眠,他也沒有飲食,何況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身是法性身,居住的法性土,法性不生不滅,沒有變化,有變化就有生滅。極樂世界不生不滅,一切人事物都是不生不滅,無量壽,真的是無量壽。
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你對於世尊,對於阿彌陀佛感恩。這個感恩的心,感恩的情,說不出的,也是不可思議,真誠的感恩。
佛慈悲愛護我們,幫助我們離苦得樂,離究竟苦,得究竟樂,我們的感恩也是無有窮盡。這個是心心相印,感應道交,佛怎麼會不來照顧你?我們起心動念想佛,佛就現前,已經養成習慣了。不要想其他東西,想其他東西都是六道輪迴。
只有一個念頭,想阿彌陀佛。菩薩、聲聞、羅漢都不要想,到極樂世界,這些菩薩統統見到,統統歡迎,開歡迎會歡迎我們去。
絕對不會說,我一度照顧你,我是觀音菩薩,你都不念我了,那是凡夫心,那不是菩薩心。菩薩都希望我們念阿彌陀佛,包括所有的菩薩,我們沒有念,念阿彌陀佛沒有一個菩薩不歡喜,比念他還歡喜。
什麼道理我不說,你應該曉得。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念其他的菩薩、佛的時候,不能生極樂世界,就這麼回事情。生極樂世界才是這些菩薩、佛們的願望,他們的本懷。
我初到香港講經,有個天台宗的朋友,學天台的,他不念阿彌陀佛,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說我們跟本師親,阿彌陀佛距離我們太遠了。
我就跟他說,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歡喜;念釋迦牟尼佛,不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看到會流眼淚。為什麼?你把他的意思全解錯了,你把他當作凡人,還有親情。
這齣家人這麼執著,他的佛堂供釋迦牟尼佛、迦葉、阿難,跟我們供的不一樣。他不能往生,他能證果嗎?至少小乘初果,看樣子不像。那不能證得初果,麻煩大了,來生六道輪迴,能得人身大幸運,很多人失了人身,不能再得人身了,得人身難。這在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多麼難。
佛種是什麼?阿彌陀佛是佛種當中的佛種,真正的種子,沒有二話可說。從阿彌陀佛生出一切佛法,從阿彌陀佛成就無量諸佛,比前面講菩提心,比前面講六度萬行,殊勝太多了,而且容易修。
六度萬行跟發菩提心都不容易,可是這一句佛號包括了菩提心,包括了六度萬行,全包了。戒律裡頭三聚淨戒,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全在這一句佛號當中。你說你多方便!真的掌握了大總持法門,總一切法,持一切義。
這樣殊勝的法門沒地方找,是你前生修積的福報,讓你這一生遇到了。要不是過去生中多生多世修積的福報,你遇不到,遇到了也當面錯過。
何況現在這個世間,有許許多多的法門在勸你別念佛,你聽了,你接受了,你把這次機會放棄了,空過了。現在你不知道後悔,你死了以後就曉得後悔了,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
我們把這句文念下去,聞佛名號,如得種子,信願持名,即是具足因緣。《彌陀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因緣是其中一個,信願持名,你的因緣具足了,善根是不迷,福德是真幹。
什麼人有福?念佛的人最有福,他到極樂世界成佛去了,世間還有什麼福報能跟這個比?世間做上皇上,做上天王,也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所以不能比。
信願持名這四個字還得了!這四個字是蕅益大師提出來的,簡單到極處。真信切願,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就具足因緣。必得受記作佛,故云持名為佛種。「據《會疏》義,以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足證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正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