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區:敝帚自珍 機械化時代下高新環衛工人的創城初心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標題:長春高新區創建國家文明城、衛生城主題系列報導之一——敝帚自珍  機械化時代下高新環衛工人的創城初心

中國有掃屋迎節慶的傳統,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迎接這盛大節日,長春市積極響應國家對於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迅速落實省委省政府對長春市創建國家文明城、衛生城工作的要求,動員全市齊頭並進,將創城工作落到實處。長春高新區高度重視創城工作,作為長春市產業經濟高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更是高新區的另一張名片,高新區第一時間領會創城精神,開啟全區「雙城聯創」工作。

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人們發現樹更綠了,花更紅了,街道越發乾淨整潔。的確,讓街道和馬路煥然一新,是高新區環衛工人迅速響應高新區創城工作的實際舉措,是他們心懷對這座城市的大愛,勇敢承擔起創城工作的責任,也是高新環衛工人獻禮祖國70華誕的最美方式。

環衛工人是平凡的,但卻在平凡的崗位做著不平凡的事,為了城市環境衛生的潔淨,無論是嚴寒酷暑,始終踐行著「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環衛精神,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改善城市環境衛生面貌,為城市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高新之掃,兼濟天下

古人說過:「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高新區的清潔,反映著祖國的生態文明進程。高新區清掃保潔作業面積約744萬平方米,人均擔負清掃面積約13829平方米/天,約為《城鎮市容環境衛生勞動定額》中規定面積的2.7倍,保潔員每天凌晨4點開始便擔負著繁重的作業任務,始終在為創造居民群眾良好的生活環境默默地奉獻著。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環衛作業方式逐步向機械化轉變。高新環衛緊跟時代發展主線,全力推行「機械與人工」協同作業模式,利用洗掃車、高壓衝洗車、灑水車等大型設備全天不間斷的對路面進行清掃除塵作業,全力保障道路乾淨整潔水平。

長春高新區環衛處處長趙國臣說,自高新區「雙城聯創」工作開展以來,高新區環衛處進行了大範圍的周密部署。對各大商圈、各節點,採取重點區域增加人手,推行夜間保潔,以24小時作業的方式,進一步加快高新區創城腳步。對高新區轄區內各小區、街道、公共區域展開地毯式清潔工作,做到全面,全方位,無死角,生活垃圾、建築垃圾,不滯留,不過夜。

高新區環衛為響應創城工作號召,對老舊住宅小區,回遷小區,棄管小區進行合力攻堅,針對樓道樓頂垃圾進行全方位的排查。並針對攻堅重點區域,採取大會戰的形式進行集中清理,曾出動環衛人員500多人,出動清潔作業車輛10餘臺,歷時一天半清理共15萬平面積,完成作業。

「現在的馬路,能夠做到席地而坐,衣服也一塵不染。」趙國臣自豪的說。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隨著高新區的迅速發展,人口密度不斷增長,日產的生活垃圾量也持續遞增,散發的氣味常讓人避讓三舍。而環衛工人卻整日整年與之接觸,他們踏著夜色出發、迎著晚霞而歸,為了及時完成大量的清潔及運輸工作,有時只能在路邊匆匆的吃上一口,然後繼續開始新一輪的環衛工作。 

為更好地服務人民、服務社會,高新環衛加快推進「廁所革命」建設工作,計劃2019年底完成建設水衝公廁15座;經過洽談,區內28家商家自有公廁已全部對外開放。

增加公廁供給,讓百姓如廁不再難。高新區還將繼續新建、改建公廁,繼續動員行政事業單位、商家加入公廁聯盟,並把公廁範圍逐漸擴大,達到所有區域公廁全覆蓋。此外,高新區環衛處還做出了一項創舉,就是在佳園路早市期間,推行移動公廁,解決早市參與者上廁所難的問題。這也充分體現了高新區以人為本,做好創城本質工作的服務精神。

高新區保潔員定期對區內果皮箱進行排查,對於破損的果皮箱及時進行維修、更換,保證區內整體形象。保潔員每日對區內的所有牆壁、線杆、地面、人行步道及樹上的非法廣告進行循環清理作業。並對張貼非法廣告等不文明行為人士進行當場勸阻。 

高新環衛人始終秉承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傳統,克服各種困難,為城市的清潔、舒適默默地奉獻著。

垃圾分類工程,是一個城市的現代化指標

高新區環衛充分重視垃圾分類處理宣傳工作,對各企事業單位進行下基層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並在運輸過程當中進行垃圾直接分類,保證有害垃圾、鄉屯垃圾、化工垃圾與城市生活垃圾不混放,分類處理不含糊。

關於生活垃圾分類,長春市五城區、四開發區區域內的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和居民小區,負責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責任單位通過深入宣傳,引導職工正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由服務企業上門收集,密閉運輸。可回收物運往再生資源系統實現再利用;其他垃圾運往就近垃圾轉運站後實施無害化處置;有害垃圾交由危險廢物處置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易腐垃圾由餐廚垃圾處置企業統一上門收集、密閉運輸並無害化處置。 

據了解,到2020年,長春市形成若干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和片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系統,基本形成相應的規範和標準體系,建立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模式。到2035年,全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生活垃圾分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從事環衛工作十多年的高新區環衛12組班長張靜說,「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要參加培訓,每一位環衛工人都十分清楚垃圾分類的處理方式和方法。」此外,高新區環衛進一步加大環衛人員素質提升的培訓力度,培養環衛人員的專業能力、禮貌用語和舉止得體。使環衛工作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城市文明的進程。

張靜每天工作時長超過12小時,她告訴記者,很多市民在扔垃圾的時候,有桶不扔,隨意亂扔的情況比較普遍,不積極配合。在路面進行環衛作業時,很多車輛不讓行,不讓路,造成了環衛工人人身安全的極大隱患。很多時候,環衛工人指出市民亂扔垃圾的行為時,都會面臨矛盾和衝突,為保證和平解決,很多時候環衛工人都會委屈自己,優先服務城市。

敝帚自珍,環保人不變的情懷

灑水車、清掃車聲勢浩大地從寬闊的馬路上駛過,帶來一片潔淨;數位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就是保護市容環境的千裡眼、順風耳,運用高科技手段實現維護、管理的全覆蓋。現代化工具的運用,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可他們依然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著,敝帚自珍,一如他們選擇這一行業的初心。 

張靜說,開始的時候,家人和孩子並不同意,不支持我做這樣的工作,我就告訴他們,工作總得有人做,讓這個城市變得乾淨整潔,不僅是作為環衛工人、更是作為城市中的每一個人的責任。現在家人和孩子都很支持,為他人著想的品格也影響到了孩子,在工作一天下班之後,他們會體會我的辛勞,做好飯菜,燒好洗澡水……這是來自家庭的安慰。

剛剛從事環衛工作一年的12組員工索麗紅一邊回憶一邊說,在進行環衛工作作業中經常遇到老人買菜不慎掉落錢包的現象,她總是熱心地幫助撿拾。在撿到行人遺失物品時,及時上交或是主動尋找失主,這是每一個環衛工人的習慣,也是做人的根本。

索麗紅說,「在環衛作業中,經常遇到頂雨工作的情況。很多市民自發停車,給我一把雨傘,還有很多孩子幫助撿垃圾、買水。這讓自己內心帶來無比的溫暖,讓人感到世間情義無價。想著在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城市,再苦再累也要讓城市乾淨,讓每個人開心。」

張靜說,「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城市乾淨整潔就是我們的榮耀。」「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寧靜祥和的高新區,是環衛人共同打造的美好家園,他們是這個城市的美容師。

伴著「雙城聯創」工作的衝鋒號角吹響,相信在不久之後,一個乾淨整潔、情義滿滿的文明城、衛生城將似花朵一般盛開在長春的大地,讓每一個人呼吸著最清新的空氣,擁有最舒適的人生。

相關焦點

  • 高新區(江海區)環衛一體化項目全面啟動 全區環衛工作進入全新實施...
    高新區(江海區)將投入逾8000萬元提升環衛機械化程度。圖為活動現場停放的現代化環衛機械設備。區用表示,這是全區域、全要素、全鏈條的環衛一體化,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域城鄉環衛一體化。此次環衛一體化項目的全面啟動,標誌著高新區(江海區)環衛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實施階段。江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江海區接下來要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全面引導群眾參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服務單位要履約到位,為創文加分。
  • 高新區環衛攜手城管 推進環境治理無縫對接
    為進一步落實「精細化」管理,改善城市容貌細節,提高城市品位形象,高新區環衛中心攜手城管執法大隊,發揮環衛優勢,共同推進共享單車治理、門前三包等工作,實現工作無縫對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以「新模式、新標杆」提升環衛服務「高質量」。
  • 杭州錦江集團環衛公司連下兩城 中標本溪高新區和西安高新區環衛...
    北極星固廢網訊:杭州錦江集團環衛公司連下兩城,中標本溪高新區和西安高新區環衛服務項目國內垃圾發電巨頭杭州錦江集團旗下環衛公司繼6月21日中標「貴州省黔西縣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PPP項目」後,近日又在大環衛領域(環衛服務及垃圾收運)連下兩城,分別中標本溪高新區和西安高新區環衛服務項目。
  • 為誰辛苦為誰甜:金鄉環衛工人創城的夏天
    環衛工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擦拭新垃圾桶天氣炎熱,環衛工人用噴霧的方式為市民帶來清涼烈日下的馬路」弄潮兒「市檢察院領導、機關全體人員、退離休老幹部黨員代表,城郊檢察院、高新...[詳細]
  • 環衛有支現代機械化「部隊」,不看不知道他們這麼火!
    如今,隨處可見的現代化環衛機械設備,解放了環衛工人的雙手。 從人力三輪環衛車到現在洗掃一體車、高壓衝洗車……環衛作業也由以前的「單打獨鬥」轉變成如今的機械化協同作業,精細化程度逐漸提升。
  • 環衛工人顏柏青:以勞模和工匠精神做好每件事
    顏柏青說,以自己代表的環衛工人為例,這個職業好比是城市保潔的「繡花工」,今後要把環衛工作做得再精細些,令城市環境更乾淨,大家生活更舒心。一份工作幹了24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十九大報告的開篇就提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 華夏銀行長春分行開展「清晨獻溫暖」活動 將關愛送到環衛工人身邊
    近期,長春市遭遇凍雨暴雪天氣,惡劣天氣給市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為了給市民出行保駕護航,環衛工人不畏嚴寒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剷除路面冰雪。為感謝環衛工人對城市的辛勤付出,華夏銀行長春分行積極開展為環衛工人「清晨獻溫暖」活動,讓這些奮戰在一線的「城市美容師」感受到寒冬裡的濃濃暖情。
  • 春節長假泰安環衛工人清理八千噸垃圾
    )的7天時間裡,泰城環衛工人共清運、處理生活垃圾8000餘噸,全力為春節長假打造了潔淨的旅遊環境,展示了泰安的良好形象。採取重點盯防措施,保證重點部位不出問題春節長假期間,市環衛處積極響應市政府節假日對外免費開放市政中心停車場的決策,制定工作保障方案,落實保障人員,做好市政中心停車場及周邊臨時應急公廁保障和環衛保障任務。停車場開放期間,市環衛處在望嶽東路、望嶽西路各設置1臺車載公廁,共計22個廁位。
  • 個股觀察|年報業績超預期,休息半年後長春高新股價怎麼走?
    長春高新(000661.SZ)「雙喜」公告令股價次日一字漲停。3月6日晚,長春高新發布2018年年報稱,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6億元,同比增長52.05%。同時,長春高新還公布收購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30%股權。這兩項公告利好均超出投資者預期。
  • 晉江三創園對面的奉茶點 環衛工人的「加油站」
    每天上午9點到11點、下午4點到6點,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環衛工人到晉江三創園對面的農家飯莊做短暫的停留。幾經打聽,原來,農家飯莊門口設立了一個專門針對環衛工人的愛心奉茶點。和其他奉茶站不同,這裡不僅有茶水,還配備有點心、紙杯、溼巾、面巾紙、一次性手套等。
  • 春節長假泰安環衛工人清理8000餘噸垃圾
    為營造整潔、優美的生活、旅遊環境,泰安市環衛處以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為切入點,組織1900名幹部職工全部上崗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在城區範圍內開展了環境衛生治理工作。2月4日至2月10日的7天時間裡,泰安環衛工人共清運、處理生活垃圾8000餘噸,單日清運處理垃圾超過1600噸。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增加巡查次數。
  • 長春高新區丨全面優化,戰略升級,區域紅利日漸凸顯
    作為長春南城重要的價值高地與產業引擎,高新區在長春城市規劃與發展過程中處於至關重要的位置,也正因如此,長春市將高新區作為南部城市發展與布局重點。2019年8月,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公布了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區規劃修編(2018—2030年)批前公示,對長春高新區到2030年的發展目標、發展定位以及發展規模等作出詳細規劃。
  • 雨後秋葉飄落 石家莊裕華區環衛工人頂風冒雨作業
    11月17日傍晚,石家莊市迎來了一場大範圍強降雨,雨水夾帶寒風,樹葉紛紛落地,道路積水、大量落葉、收水口堵塞給環衛工作帶來成倍工作量。為了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確保雨天環境衛生質量不下降,石家莊裕華區環衛大隊千餘名環衛工人按照事先部署的預案,頂風冒雨、有條不紊、晝夜奮戰在一線,及時恢復道路乾淨整潔面貌,用實際行動踐行潔淨城區的初心,風雨無阻、不分晝夜。17日夜晚,隨著雨量加大,道路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
  • 長春高新(000661.SZ)首次突破600元關口 再創歷史新高
    格隆匯4月27日丨長春高新(000661.SZ)今日繼續上漲,盤中最高漲4.64%創歷史新高價601.66元,為首次突破600元關口。現漲4.52%報600.98元,暫成交6.9億元,最新總市值1215億元。截至目前,該股年內累漲幅度達34%。
  • 西安高新區27歲生日向突出貢獻者致敬
    中國網訊(彭昌堤)6月14日,在西安高新區成立27周年之際,西安高新區以一場「創贏中國首善高新」的致敬盛典回顧了創業的光輝歷程,開啟首善元年序幕。盛典邀請為西安高新區作出突出貢獻的72位「科創先鋒軍」、「優秀建設者」、「最美勞動者」、「引領時尚者」、「幸福創造者」、「標兵店小二」、「功勳孺子牛」蒞臨盛典,表達致敬之情,攜手再創輝煌。
  • "迎十四運創文明城"高新美協金秋寫生活動紀實及寫生作品網絡展
    ,再現高新區的人文精神風貌和不斷努力探索、砥礪前行的高新風範,2020年9月24日,在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和高新區文聯的指導下,西安高新區美術家協會會員在顧問國家一級美術師(專業二級崗位)、陝西國畫院長安畫派研究室主任沈榮華的帶領下進行了以"迎十四運創文明城"為主題的金秋寫生活動。
  • 無邊落木蕭蕭下 環衛工人清掃忙
    尤其遇到降雨、大風天氣,加之來往車輛對落葉的反覆碾壓,不可抗力不僅破壞了這份寧靜的美感,也加大了環衛工人的清掃難度。近日,市環衛處組織環衛工人對城區道路上的落葉進行集中清掃。不得不說,辛勤的環衛工作者們,用勤勞的雙手和敬業的態度,繪就出秋日裡另一幅感人的畫面。 精細清掃提淨度。
  • 謳歌高新三十年,杭州高新區(濱江)舉辦「薪火相傳 砥礪奮進」同心...
    原標題:謳歌高新三十年,杭州高新區(濱江)舉辦「薪火相傳 砥礪奮進」同心詩會 或回顧歷史,或展現高新風貌,或描繪未來藍圖,在光與聲中,杭州高新區30年的絢麗畫卷在舞臺上徐徐展開。 在優美舞姿的襯託下,朗誦者從國家「火炬計劃」開篇,敘述著高新夢如何星火燎原,是對杭州高新區30年意氣奮發的崇高禮讚。 上篇「擁抱之江」展現了一位位高新人、一個個高新夢在這片熱土上的各色投影。
  • 「高興學·學高新」走進楓橋街道 「學習強國」在蘇州高新區舉行...
    蘇報訊(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周建越)昨天,「學習強國」蘇州學習平臺線下系列活動之「高興學·學高新」,在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舉行。這是「學習強國」在高新區的首場線下活動。今年是蘇州高新區開發建設30周年。30年發展成果輝煌,高新區從塵土滿天的鄉野農村,發展成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集金融、商貿、文化、旅遊、休閒等於一體的蘇州「一體兩翼」中的重要一翼。
  • 麓谷工匠 | 新時代的農民工、高新園丁什麼樣?他們身上有答案
    新時代農民工用青年的奮鬥闖出廣闊天地工人群體作為社會的主要建設者是中國力量的重要源泉。隨著生產方式的變更、改革開放帶來時代的進步也造就了新時代農民工。從教37年來,他永葆初心,把奉獻當追求,將昔日的農村薄弱學校辦成國家級重點、省級卓越學校,累計為長沙高新區輸送技術工人5萬餘名,為麓谷經濟發展培養數以千計的優秀技能人才。他是長沙高新技術工程學校校長羅偉光。「學校、教師、學生」永遠是羅偉光心中放不下的責任。無節假日、無休息日,已經是他工作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