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日起,烏克蘭所有的俄語學校將啟動烏克蘭語教學,到五年級後80%以上的課程需使用烏語。
據俄新社1日消息,當天起,烏克蘭的俄語學校將開始使用烏克蘭語進行授課。消息稱,對於烏克蘭說俄語的少數民族群體而言,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學習烏語,可與俄語教學同時進行。從五年級開始,學校至少80%的科目需以烏語進行授課。
消息稱,烏克蘭教育和科學部數據顯示,截至上個學年末,該國有125所公立俄語學校和43所私立俄語學校在運作。
此外,對於母語為歐盟官方語言的少數族裔,烏克蘭政府的要求為從五年級開始,每年至少有20%的科目使用烏語,九年級時這一比例應至少達到40%。在高中,這些機構中至少60%的科目必須以烏語進行。
這項改變的依據是,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2017年通過新版《教育法》,該法案限制少數民族語言的使用,計劃至2020年將這些語言從該國的教育體系中刪除。當時這一法案曾引發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等國批評,稱該法有可能損害烏克蘭少數民族使用母語的權利。
烏克蘭最高拉達2019年又通過《關於確保烏克蘭語發揮國語作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對加強烏克蘭語國語地位作出規定。根據該法,烏克蘭語是烏唯一官方語言,所有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構以及部分公共生活領域必須使用烏語,而個人交際和宗教活動中使用的語言將不受該法限制。
「獨尊」烏克蘭語的法律生效後,聯合國負責政治與建設和平事務的副秘書長迪卡洛曾提出關切,並敦促烏克蘭政府在保留國家語言以促進社會融合的同時,保護烏克蘭少數民族權利。
今年1月16日,烏最高拉達通過了一項新法律,其中詳細規定了烏克蘭語教育過渡的規則,大幅度減少中學教學包括俄語在內少數民族語言的課時。隨後,俄羅斯外交部發布消息,呼籲聯合國、歐安組織和歐洲委員會維權機構就烏克蘭通過歧視俄語的普通中等教育法對烏政府的行為進行評估。
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因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一度徹底決裂,加上烏克蘭政府推行「親西遠俄」政策的大背景,烏克蘭在「去俄羅斯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俄語在烏克蘭的處境則不容樂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