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一天,一輛汽車開進了河北赤城縣的一個小山村。車上坐著的是一名導演,在為一部新的電影選角色。戲中需要一位女主角,她在這裡相中了一對雙胞胎小姐妹,感覺和戲中的人物很吻合。只是還拿不定主意選擇誰。
她就想試探一下兩姐妹的勇氣,就問雙胞胎姐妹誰會唱歌,姐姐很害羞,躲在了妹妹的身後。妹妹的膽子大一些,大聲的說我「我會」。就在這名導演的面前唱起了《我們的祖國是花園》。這名導演很滿意,接著問兩個小姐妹誰會跳舞?小姐妹中的姐姐依然畏首畏尾,放不開自己。妹妹卻沒有怯場的意思,大聲的說「我沒學過,但是我可以試著跳。」,然後就在這名導演的面前表演了一段她自學的印度舞。
導演對她的勇氣很滿意,就問她「你敢不敢拍電影?」。妹妹沒有絲毫的猶豫,大聲地說「敢」。
這名導演就是酈虹,她在為《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找演員,這對被挑選的雙胞胎小姐妹中的妹妹就是後來這部戲的主角魏敏芝。
酈虹是這部電影的副導演,這部劇的總導演是張藝謀,當時的張藝謀已經憑藉幾部有影響力的電影,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導演。那時的他籌劃著拍一部新電影,這部電影是根據一部小說改編的,小說的名字叫《天上有個太陽》,是新疆作家施祥生的作品。小說描述了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女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著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的故事。
張藝謀讀完這篇小說之後,對他的觸動很大,決定將這一小說改編成電影。
因為這部電影反應的是農村代課教師的戲,為了追求戲中的真實,張藝謀決定不啟用專業的演員,決定從數千群眾中去尋找演員。於是劇組就兵分幾路在河北不同地方尋找適合的演員。
酈虹在這之後的一周,把魏敏芝帶到了張藝謀面前,張藝謀沒有對這名女孩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轉折點是一個月之後,張藝謀最終敲定了兩個女孩,這兩個女孩中就有魏敏芝。但是選誰做女主角呢?張藝謀犯了難。劇組中有人提議試一下兩人的膽量,於是就把兩人帶到人多的地方,讓她們對著人群喊。另一個女孩唯唯諾諾,沒有勇氣喊出來。魏敏芝反而天不怕地不怕地大喊著。
這一喊,敲定了張藝謀心中這部劇的人選,也敲下了魏敏芝人生中的一個光輝的一刻。魏敏芝擔任了這部劇的女主角,這一年她13歲。
1999年這部劇上映,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所有人都記住了這個13歲的小小代課老師——魏敏芝。這部劇同時也感動了所有人,並拿下了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第22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等十幾項大獎。
這部劇讓張藝謀的事業更上了一個臺階,同時也讓魏敏芝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姑娘,成為了一個國際明星。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是讀書還是拍戲,魏敏芝心中犯了難。魏敏芝喜歡演戲,可是她對演戲卻又一竅不通,雖然出演了《一個都不能少》,但是只能算是本色演出。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張藝謀,張藝謀認為魏敏芝雖然出演了一部電影,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要冷靜地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適應娛樂圈。不要覺得別人誇你是大明星,就覺得自己可以演出很多的角色,在娛樂圈取得一些成績。所以以魏敏芝目前的情況來看,成為一個演員,還有很多路要走,倒不如踏踏實實把目前的學習學好,打下一些基礎。等自己真的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再踏入演藝圈可能會遊刃有餘。
魏敏芝聽從了張藝謀的建議,拒絕了很多導演的拍戲邀請,她決定繼續自己的學業,豐富自己。當時的石家莊精英學校的校長考到魏敏芝的故事,了解到她的家庭情況,就決定邀請魏敏芝來精英學校就讀,並免除她的學雜費,還對她的生活給予一定的幫助。
魏敏芝在精英學校的學習也很刻苦,但是她的心裡一直裝著一個演員夢,她想要當演員。但是她覺得自己當演員還是有些欠缺,認為可能當導演更適合自己。於是就在高考的一段時間,跑到北京參加北京電影學院的考試,可惜在首試的第二輪就被刷了下來。魏敏芝失敗了,她沒能考上自己心儀的電影學院。去之前父親就曾和她有過交流,認為她不是當演員的料,但是耐不過魏敏芝的央求,只好同意了。
這次失敗,也讓魏敏芝想起了張藝謀曾經談過的話,她覺得自己還是有些欠缺。在以後的日子裡努力地學習,備戰高考。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西安外國語大學的西影傳媒學院以書面的形式邀請魏敏芝報考她們的學校。這是張藝謀家鄉的一所學校。在魏敏芝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失敗後,網上就流傳了很多對魏敏芝惡意攻擊的話,這些話確實也傷到了魏敏芝的心。對於西影傳媒學院的邀請,魏敏芝的心裡也是十分的忐忑,沒有信心。還是魏敏芝的父親給了她鼓勵,魏敏芝才決定報考西影傳媒學院。這一次她沒有令大家失望,她考上了,還比錄取線多出100多分,她成功地被西影電影學院編導專業錄取。
魏敏芝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老師們也很欣慰有這樣的學生。後來有一名影視公司的老闆來西影找導演拍攝《母親的心願》這部電視劇時,老師們就極力推薦魏敏芝,魏敏芝也不負眾望,成功地完成了這部劇的拍攝。她還在學校學習期間,根據自己的高考經歷,拍攝了自導自演的電影《夜的童話》。
後來魏敏芝還去了國外留學。這位接引她去國外留學的貴人是陳爾崗,陳爾崗是美國楊百翰大學的美籍華人教授。在2004年在河北參加中小學教育的國際交流會時,想到了電影中的魏敏芝,而他恰巧就在河北,就想著去見一下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姑娘。但是當時的魏敏芝不在河北,她正在西安上學,於陳爾崗就又趕到了西安。
陳爾崗到了西安之後,見到了魏敏芝。經過和她的一番交談,陳爾崗覺得魏敏芝有很多和自己相似的地方,都有著同樣的執著和同樣的夢想。陳爾崗對魏敏芝很滿意,當時陳爾崗所在的學校有助學項目,就是邀請世界上貧困家庭的優秀學生到他們的學校去留學。不過魏敏芝的英語不太好,陳爾崗允諾魏敏芝,假如她的英語成績可以達到標準,他就會向楊百翰大學推薦魏敏芝。、
魏敏芝也真的是很珍惜這次機會,在大學期間除了完成課內學習任務和拍攝工作外,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學英語上。這兩年的時間裡,她的英語能力進步的很快,再一次和陳爾崗見面時,她已經能和陳爾崗用英語流利的交流,這很讓陳爾崗驚訝。陳爾崗向楊百翰學校推薦了魏敏芝,魏敏芝也通過了入學考試,並且免除了學費。
在美國學習的這段時間,她遇到了自己的白馬王子,並和他結婚,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還有了自己的孩子。雖然身在美國,但是魏敏芝還是心繫祖國,在2010年她帶著自己的丈夫回到了中國。並在這一年擔任了《奇蹟的女兒》這部紀錄片的製片助理和演員。
當魏敏芝再一次和張藝謀見面時,是在《山楂樹之戀》的分享會上。張藝謀在臺上,魏敏芝在臺下。這樣的發布會應該和當初《一個都不能少》的發布會一樣,只不過這一次坐在張藝謀身邊的是周冬雨,不是魏敏芝。
張藝謀不知道魏敏芝在現場,直到魏敏芝站起來提問題,才知道魏敏芝也來到了現場。張藝謀很感慨當年的小姑娘已經長大,時間一晃這麼多年,當年的魏敏芝才14歲。魏敏芝見到張藝謀也很激動,如果不是張藝謀,可能她現在還待在那個小山村,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
魏敏芝遇到了很多的貴人,如果不是副導演酈虹發現了她,她也見不到張藝謀;如果不是張藝謀沒有讓她出演《一個都不能少》,她也不會因為演戲而被人熟知;沒有和張藝謀的指點,她可能會在人生路上迷失自己;還有精英校長的幫助,楊百翰推薦她去留學等等。
雖然魏敏芝一路上有貴人扶持,但是也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爭取,當時的魏敏芝和姐姐魏聰芝有著同樣的機會,假如姐姐勇敢一點,可能我們就看不到今天的魏敏芝。還有另一個女孩,也是因為和魏敏芝的姐姐一樣怯懦而失去了這樣的機會。還有後來魏敏芝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和文化課,考電影學院,再到學英語去留學。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機會有時候就擺在你面前,如果你不珍惜,就會拱手讓給別人,或者悄悄地溜走。人這一生,有貴人扶持,是可遇不可求的,同時也要自己用心努力,才不會辜負這樣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