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4日電 (記者 安源)四川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劉志誠於24日帶隊深入甘孜州白玉縣開展脫貧攻堅督導調研。
督導調研現場。
據了解,白玉縣曾是四川省45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4年,全縣貧困發生率為25%。而到2019年,白玉縣地區生產總值18.8億元,位於整個甘孜州前列,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長,全縣貧困發生率降至0%,群眾認可度達99.94%。
督導調研現場。
近年來,四川省司法廳切實擔負起定點幫扶白玉縣脫貧攻堅工作牽頭單位職責,立足「造血功能」增強,整合各項幫扶資金,大力扶持產業發展,引進高原雪菊進行基地種植,引種青槓木耳實現規模量產。高原雪菊基地今年實現量產8500斤以上,帶動貧困戶1059戶、5000餘人。青槓木耳基地今年量產幹木耳1000斤以上。
督導調研現場。
據介紹,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統持續通過「以購代幫」等方式,深入推進消費扶貧,解決扶貧產業發展初期銷售渠道不暢、產品滯銷的瓶頸問題,增加農副產品銷售量,夯實農牧民持續增收基礎。2019年,司法行政系統通過「以購代幫」的形式,採購白玉縣農副產品總額達562萬元,全縣6個鄉鎮36個貧困村516戶貧困戶直接受益,實現戶均增收9145元。此外,四川省司法廳幫助白玉縣深入成都、中山、鄭州等地參加各類大型農產品推介會10餘次,並通過國家扶貧832平臺、聖潔甘孜電商平臺等建立穩定銷售鏈,進一步擴大銷售規模。
督導調研現場。
劉志誠在與白玉縣幹部群眾交流座談時指出,為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希望白玉縣及各幫扶單位聚焦對標補短,進一步打好防止返貧攻堅戰;深化產業扶貧,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激發產業規模效應,深化消費扶貧;深化法治扶貧,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創新,進一步培養法律「明白人」,進一步推進「一核三治」有機融合,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理,推動縣、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一體化、規範化建設,加強鄉鎮司法所建設,推動法律援助宣傳工作深入到農村、到農戶,促進白玉縣實現依法常態化治理。
據悉,督導調研組一行實地走訪了白玉縣農業試驗試種基地和白玉縣智慧農業和溯源系統調度中心,詳細了解了試驗、種植、採摘、運輸等各個環節情況。(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繫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採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