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5日 19:06 來源:CCTV.com
主持人 柴璐:每年6月份都是大陸各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的時候。有資料顯示,日前臺灣學生赴大陸高校就讀,已經在臺灣島內形成了一個熱潮。在臺灣人最想前往學習的國家和地區的排名當中,大陸排名第二。而大陸的廈門大學,目前已經是招收臺灣學生最多的大陸院校之一。目前在在廈門大學就讀的臺灣學生已經超過160名。那麼廈門為什麼會吸引到這麼多臺灣學生前去就讀?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學習生活以及就業的狀況又如何呢?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廈門大學的副校長潘世墨先生光臨我們的演播室,就相關的話題們來和我們一起探討,您好潘校長。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你好
主持人:潘校長,我們首先通過一個短片來了看一看,在廈門大學裡就讀的一些臺灣學生,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一起來看看。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學生到大陸高校求學,其中廈門大學大陸高校中招收臺灣學生最多的學校。從1998年以來,廈門大學先後招收了1000多名臺灣學生。截止到今年為止,在廈門大學學習的臺灣學生有200多名。
那麼這些臺灣學生在廈門大學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到廈門大學求學呢?記者採訪了部分臺灣學生,一起來聽一聽他們怎麼說。
就讀於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的2007屆研究生熊潤珍,已經有71歲。她向記者介紹說,廈門大學學習讓她有了回故鄉的感覺。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 研究生 熊潤珍:生活上這裡的老師都非常照顧我,很習慣。這裡和臺灣的情況很像,氣候、語言。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兄弟姐妹再度團結,我們一點都沒有語言障礙,文化背景的障礙,本來就是一家人嘛,只是有些因素讓我們分開了很久。所以我有一點回故鄉的感覺。
廈門大學國際貿易專業2004級學生楊琪,到廈門大學上學已經有3年的時間。她說,在大陸的求學起初讓她很不適應,但是很快她就融入到大陸學生當中。
廈門大學國際貿易專業2004級學生 楊琪:剛來的時候不適應,一切都很陌生。後來大家相處久了,他們發現我跟他們一樣,都是普通學生,慢慢就融合了,其他也沒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學習方面,這裡學生給我壓力很大,他們真的好認真,你會覺得跟他們有一段差距,再加上我們系大一課程很緊,那是神經繃得很緊沒法適應,現在好多了。
就讀於中醫專業的臺灣學生楊慧慈,是2005級的學生。她覺得考到廈門大學學中醫,是她最好的選擇。
廈門大學中醫專業2005級學生 楊慧慈:廈大跟臺灣近,中醫教育從1956年到現在很久了,我想這是最好的選擇。
在廈門大學求學的臺灣學生,不但十分努力,追求上進,還有很多臺灣學生積極參與到了學校的各種社團活動,來自的臺灣的李爵宇同學利用課餘時間去做法律志願者,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廈門,了解大陸。
廈門大學國際法專業2006級研究生 李爵宇:5月2號海外教育學院組織我們2個來自臺灣的學生去廈門中山路做志願者,替來廈門的外國客人當英語導遊,介紹中山路好吃的,好玩的。這個活動算實踐活動,也讓我們更了解廈門,挺充實。
為了方便更多的臺灣學生到廈門大學上學,促進兩岸的教育交流。廈門大學近年來陸續與臺灣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臺灣海洋大學等11所臺灣高校籤署了5年培養合作協議,幫助更多的臺灣學生到大陸求學。
主持人:潘校長我們知道,每年在大陸的高校招生之後,廈門大學都會專門給港澳臺的學生組織一個單獨的考試來進行招生,那麼今年招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得怎麼樣了呢?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每年我們是大概有兩次的招生。第一次是在3月份到4月份,那是由國家組織的叫做港臺澳僑生的聯考,那麼這個已經過了,是在7月份就要考試了。那麼第二次是在5月中旬到7月中旬,這是由我們單獨地向臺灣的學生組織的一個報名,這個報名可以在廈門大學的招生網上面進行報名,也可以用函件形式寄到學校來報名。大概這麼有兩次。
主持人:往年的報名的狀況怎麼樣呢?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往年報廈門大學的學生還是比較多的,大概每次報名有一百多人,報我們廈門大學。那麼通過考試以後錄取,大概每年我們錄取20多人,本科生。博士生還要多一點。今年博士生考試在前,今年我們剛剛錄取完的博士生,我們錄了21名博士生。
主持人:那麼這些報考廈門大學的臺灣學生,他們比較願意選擇到廈門大學來學習什麼專業?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從過去比較傳統的專業是中醫,那麼現在廈門大學的一些熱門專業,一些優勢的專業,也是臺灣學生的首選。比如說我們的會計,我們的金融,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新聞、廣告,這個都是他們首選的。我舉一個例子,像法律,臺灣的法律跟我們大陸的法律是完全不同的法律。一個企業,一個臺資企業在大陸的話,如果只有臺灣的法律,不懂得大陸的法律的話,就會碰到太多的問題了。所以需要有這樣懂得大陸法律的這樣的專門法律人員,他既懂得臺灣法律,又懂得大陸的法律,那麼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才好進行工作。所以這方面很突出。
主持人:比如說現在有一個臺灣的一個高中生,他想報考廈門大學的會計,或者金融學方面,那麼他現在如何地具體來進行報名的事宜,他又怎麼樣來去參加考試呢?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他是這樣,他首先必須把他高中的成績,還有把他高中的畢業的證書的複印件必須要寄給我們。而且要填報他的志願,比如說我是想報會計系,還有第二志願報什麼,填給我們。比如他網上報名完以後,我們然後再跟他確認。確認完以後我們就他所需要的這個材料會寄給他們。他根據這些提綱、材料做準備。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地點去參加考試。
他的考試是由我們國家制指定的,比如說你可以在香港考試,在澳門考試,在廈門考試,當然也可以在上海、北京考試,或者在指定的考試地點。那麼考試完以後,我們成績統一批改完以後,他達到了國家的最低錄取線之上,那麼我們再根據學生考試情況來錄取.
主持人:一般考試要進行幾門課程?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一般要進行五門課程。一個是語文課、數學課、英語課,這是必考的。理科要再考物理跟化學,文科要再考歷史和地理。如果是中醫的話,只要考三門就好了,就是語文、數學、英語這些。
主持人:潘校長,我們知道現在大陸方面為到大陸來就讀的臺灣學生,提供了很多優惠的政策,比如說一些專項的獎學金,還有同等收費的措施等等。那麼廈門大學目前對於臺灣學生的收費狀況怎麼樣?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收費是這樣,國家已經出臺政策了,臺灣的學生跟大陸學生的收費標準是一樣的。那麼我們廈門大學的收費標準,一般都是在5000多塊錢,5600塊錢左右這個概念。
除了藝術跟醫學稍微高一點外,都在5600塊錢,這是一個收費。第二個他們的夥食,生活夥食一般來講,臺灣學生他們會比我們大陸學生稍微高一點,大概每個月是500塊錢左右,這是一個。另外他們的住宿費也是跟大陸生一樣,一年是1200塊。所以這三項加起來,再加上有一些教材什麼這些錢加上,大概一年他們的總的費用不會超過1萬4,不會超過1萬4人民幣,這是一塊。
第二塊國家有專門為臺灣學生設立了獎學金,這個獎學金,一等獎和二等獎,如果拿到一等獎的話,基本上是學費全免,拿到二等獎可以減半的學費,這是一個。
另外我們廈門大學可能在全國最早設立了臺灣籍學生的專項獎學金,我們爭取到了一個臺資企業,為他們設了這個獎學金。這個獎學金每年資助了三十個學生,三十個學生,最高的八千塊到五千塊。如果拿到這個獎學金的話,他們可能連生活費都可以減免。
主持人:解決了。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都可以解決了。
主持人:他們中的多少人能夠拿到獎學金,有機會拿到獎學金?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超過了一半。
主持人:50%以上。
主持人:那麼臺灣學生在廈門大學裡面住宿的情況怎麼樣呢?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他就跟我們大陸學生一樣的條件。因為我們學校的學生的住宿條件都還是比較好的。所有的本科生都是四個人一個房間,裡面都安裝了空調,安裝了熱水器,都能夠上網,都有自己的衛生間,這個都做得很好。所以他們也沒有再其他的要求了。我覺得他們跟我們的大陸學生是一樣的,生活上面沒有必要太多的給他們什麼照顧。那麼有少數學生,他們希望住在校外不住宿舍,我們也允許他們住在外面,但是要保證安全就是。
主持人:潘校長,目前在廈門大學就讀的這160多名臺灣學生,他們的生活的狀況怎麼樣,他們適不適應廈門大學的這個生活環境呢?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我想是比較適應的,因為廈門跟臺灣是靠得很近的。臺灣一所大學的校長曾經有一句話,我們記得很清楚說,廈門大學是大陸離臺灣最近的一所國家重點大學。那麼我在學校裡面,當然一目了然,可以認出哪一些歐美的學生,哪一些是非洲的學生,我也很快可以認出哪一些是東南亞的學生。但是我很難辨認出臺灣的學生跟大陸的學生,為什麼?他們的語言是跟我們一樣的,他們在講普通話的腔調跟我們閩南地區是一樣的。你要不跟他繼續談下去的話,很難看出他是臺灣學生,還是我們福建的學生。所以他們在我們學校的生活沒有什麼太多不習慣的地方,還是很習慣,語言也好,生活也好,很快就融入到學校的同學的大家庭裡面去。
主持人:在吃東西的口味上也是一樣?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基本上是一樣的,一樣的。我們的很多風味小吃正是臺灣他們也很喜歡吃的東西。那麼這個學生中間,我想跟主持人介紹,我們有兩個例子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是我剛剛不久前,在上一周我參加了我們藝術學院一個美術的研究生的,她的畢業的作品展,我不但去參觀了她的畢業展,而且我還為她專門送了很大的花籃給他,祝她的畫展成功。這個花籃上我是稱她為熊老師。作為一個大學校長為什麼稱一個研究生作為老師呢?因為這個學生很特殊,她是在臺灣的一個小學老師退休了以後繼續,她就是覺得過去很多的東西還沒有學好,繼續再讀書,然報考了我們的廈大研的藝術系的學生。
主持人:本來已經是一個老師了?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老師,退休以後再來讀書。
主持人:那他年紀應該很大了。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今年畢業的時候他是72歲。
主持人:72歲。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72歲,已經是奶奶的那個。但是跟我們的老師,跟我們的同學非常地融洽,最近她也一直在促進臺灣跟大陸的藝術作品的畫展的交流,在做這個工作。很快她的同學的作品要拿到臺灣去展覽,所以這個我印象很深刻的。那麼另外一個我們我們還有一個本科生,他一邊在讀我們的MBA,一邊他是金門人,他一邊在考慮以後怎麼就業,兩邊兩岸,金門跟廈門有什麼商業互通的東西沒有。好了,他這個做的還是不錯。所以他一畢業以後就被金門酒廠聘為酒廠駐廈門的辦事處的主任。
這是兩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其他很多學生也告訴我說,他們很想以後能夠留在大陸當老師,能夠在這邊的企業裡邊當管理人員。
主持人:潘校長,你剛才說7月下旬就要進行招收港澳臺學生的考試了。我想您在這裡能不能用閩南話跟我們的臺灣考生祝福一下呢?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我歡迎越來越多的臺灣學生來廈門大學學習。
主持人:謝謝您潘校長,謝謝作客《海峽兩岸》的演播室。
廈門大學副校長 潘世墨:謝謝主持人。
主持人: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的《海峽兩岸》,歡迎您繼續關注我們頻道的其他節目。
(責編 周密 編導 陳曦 畢輝 歐陽群 攝像 李軍 孔河)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