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演員翟天臨的「學術不端」事件讓吃瓜群眾看得目不暇接,這件事也再次提醒人們,才華這東西,既藏不住,也裝不來。
沒有才華的人非要硬凹「學霸」人設,拼命裝出滿腹才華的樣子,最終成了全網嘲笑的對象。而歷史上曾經有個人,他明明是學霸,卻因為一次失誤,被大領導蓋章是才華不行。頂著「學渣」壓力的他,最終還是靠著作品實現逆襲,留名青史。
這個人就是南朝吳均,不僅被領導梁武帝罵「吳均不均」,還因為不懂事被梁武帝炸號的南朝文化界大V。
今天來看看吳均這坎坷的大半生。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
文案:鄧文娟 | 設計:楊偉立 | 後期:高志芳
所謂「吳均不均」
南梁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武功蓋世,文史也頗為精通,為「竟陵八友」之一。有一次,蕭衍和一群文藝大臣作五言疊韻詩,何遜用了曹操的掌故,而吳均憋到最後也沒想出五字疊韻的句子。梁武帝批評這兩個人說,「吳均不均,何遜不遜。」均,古同韻,意思說吳均不能成韻。
此事很容易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覺得吳均才華不行,事實上完全不是。
吳均的前半生
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也。據《南史》記載,吳均出生貧寒,不過自己比較爭氣,勤奮好學,才華出眾。他的詩文得到當時文壇領袖沈約點讚認證,而吳均一生幾次入仕,也大都是靠著文才,在文化相關部門任職。
點擊播放 GIF 0.0M
35歲那年,吳興太守柳惲召吳均為主簿,並且經常拉著吳均一起賦詩。幾番輾轉之後,柳惲將吳均介紹給梁武帝,梁武帝又經常拉著吳均一起賦詩,並且給了吳均奉朝請這樣一個閒職。
點擊播放 GIF 0.0M
吳均的「炸號」經歷
也許吳均不甘心就這樣閒散度日,在任奉朝請期間,他居然向武帝表示,要寫《齊書》,還要跟武帝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梁武帝聽後果斷地拒絕了他。
要知道,梁武帝蕭衍也曾經是齊的臣子,他少年英才,頗有戰功,後來取齊而代之。雖然南北朝亂世之中,偷別人政權和偷菜一樣平常,但以臣代君,順走了齊國政權,蕭衍總是沒那麼光榮。吳均提出這樣的要求,梁武帝還留他一命,已經十分客氣了。
性格耿直的吳均可能對梁武帝的拒絕有什麼誤解,領導不讓他公開寫,他就偷偷寫,終成書《齊春秋》30卷。吳均在書裡瞎說大實話,稱梁武帝是齊明帝的小弟。
點擊播放 GIF 0.0M
梁武帝很生氣,說吳均造謠,還走了個法律程序,讓中書舍人劉之遴拿書裡的數十條事情和吳均對質,吳均秒慫,支支吾吾對不上來。於是,梁武帝一把火燒了吳均的書,還罷了他的官,讓他一邊涼快去。
點擊播放 GIF 0.0M
吳均的史學成就
不過,吳均求仁得仁,沒過多久,梁武帝又把他召回來了,讓他寫《通史》,起三皇迄齊代。吳均十分珍惜這次工作機會,完成了本紀、世家的撰寫,可惜列傳未成,他就去世了。在史學方面,吳均還注範曄《後漢書》90卷,著《廟記》10卷、《十二州記》16卷、《錢唐先賢傳》5卷等。
點擊播放 GIF 0.0M
吳均體
雖然被梁武帝蓋章「吳均不均」,但吳均在詩文方面還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的。《梁書·吳均傳》說他「文體清拔有古氣」,在當時頗有影響,時稱「吳均體」。吳均的詩今存140餘首,多為友人贈答、贈別之作。音韻和諧,風格清麗,屬於典型的齊梁風格;但語言明暢,用典貼切,無堆砌之弊。
點擊播放 GIF 0.0M
吳均還善於寫作書信,現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三篇,並稱「吳均三書」,俱以寫景見長。
結 語
後續的學習中,螺螄語文將會帶大家感受到吳均文章的清麗之風。
點擊播放 GIF 0.0M
文案:鄧文娟 | 編輯:刁 玥
原創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繫: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
如果你想get到更多的語文學習乾貨
如果你想看到更廣闊的語文學習天地
如果你覺得看完肥腸過癮
別忘了點擊右下角給我「好看」(・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