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化妝」雞蛋!雞蛋營養和顏色有關嗎?
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化妝」雞蛋:多個品牌的籠養雞蛋,宣稱雞蛋來自放養土雞,在暗訪視頻中,銷售人員把假土雞蛋打進碗裡,蛋黃顏色發紅、惹人喜愛。這雞蛋的紅色,出自雞場工作人員展示的一種紅色粉末,工作人員說:只要把它添進雞飼料裡,就能加深蛋黃顏色。
養殖場出場的「土雞」蛋,蛋黃想紅就紅。圖片:315晚會截圖
這種粉末是什麼?雞蛋被它「化妝」後,對人體有危害嗎?蛋黃顏色深是判斷土雞蛋、柴雞蛋的方法嗎?紅皮雞蛋、白皮雞蛋,誰更有營養?
視頻中那一罐神秘的紅色粉末,名字叫做斑蝥[máo]黃。斑蝥黃又叫角黃素(Canthaxanthin),是一種在自然界廣泛分布的類胡蘿蔔素。在中國,《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13)》允許斑蝥黃用於家禽飼料,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也允許使用,甚至可以添加進三文魚飼料中、讓魚肉顏色更加鮮豔。
記者在養殖場暗訪時見到的斑蝥黃。圖片:315晚會截圖
如果添加的「斑蝥黃」是合格的飼料用色素,使用也沒有過量,那麼通過雞蛋、三文魚攝入,應該不會對健康構成影響,只有在非常大量攝入時,才會出現視網膜色素沉積。
雞蛋在母雞體內形成的時候,脂溶性色素隨著脂肪等物質沉積在卵母細胞周圍,蛋黃的顏色由此而來。橙紅色的類胡蘿蔔素是染色的主要力量。動物自身並不能生產類胡蘿蔔素,只能通過食物鏈獲得。也就是說,蛋黃的顏色本就來自雞的食物。
對於純放養的雞,它能攝取多少類胡蘿蔔素,完全取決於放養環境。比如同一隻雞,夏季能採食到青草、昆蟲等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蛋黃顏色就會較深;冬天大雪覆蓋,如果其吃食中葉黃素不多,蛋黃顏色就會偏淡。同樣的,籠養、規模化飼養的商品蛋雞攝取的色素,取決於飼料。
在雞飼料中添加斑蝥黃對雞蛋顏色的影響。圖片:315晚會截圖
現代商品蛋生產體系中,會藉助羅氏比色卡將蛋黃顏色分為15級,適合作為商品出售的應該達到8級以上。因此,只憑藉蛋黃顏色很難判斷是不是土雞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類似「柴雞蛋」「土雞蛋」這些概念並沒有國家標準,實際上是無法檢測判別的。
蛋黃顏色較深的雞蛋也符合人們的喜好,因此飼養者通常會視情況額外在飼料中添加葉黃素,使雞蛋黃「品相」更好一些。
葉黃素也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合格的飼料級葉黃素應是從萬壽菊中提取出來的。如果是化工合成則不合規範,因為就目前的技術手段還很難完全消除其它產物和溶劑殘餘,不適合用作飼料。
前些年曝出的「蘇丹紅」等工業級色素,正是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非法添加物。非法的飼料添加劑需要嚴厲打擊。
2006年,多種鮮雞蛋、鹹鴨蛋被查出含有「蘇丹紅」。圖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安全中心-食物警報
當然,除了提純的飼用著色劑,許多天然飼料原料也可以用來補充葉黃素。飼料中最主要的成分——玉米粉就富含葉黃素。而且,葉黃素不僅存在於黃色原料裡,草粉(如苜蓿粉)、藻粉等都是改善蛋黃顏色、提供蛋白質的良好原料。
我國農技人員在巴西曾發現過整舍雞的眼睛發紅,打聽得知是為了改善蛋的品相餵食了辣椒粉,這也是合格的天然著色劑,兼有營養功效。當然眼睛發紅是因為餵得太多了。
既然蛋黃顏色深淺是取決於食物中的色素,我們就能明白:很難從蛋黃顏色判斷雞蛋的營養價值是不是更高,它們只是體現出色素含量的差異。
以最常見的葉黃素為例。它廣泛存在於蔬菜水果中,而且本身的營養價值微乎其微,雖然同屬於類胡蘿蔔素家族,但它不能像它的兄弟胡蘿蔔素那樣轉化為維生素A。實際上,這正是用它作為飼用著色劑的原因之一,因為不會引起維生素失調。
新鮮的雞蛋打開時可以看到明顯的白色「系帶」,那是蛋中維持蛋黃位置相對穩定的支持結構,雞蛋儲存時間過長時系帶可能完全消失。圖片:miya / wiki commons
退一步說,即使產蛋雞的確是放養的土雞,它的蛋與雞場集中飼養雞的蛋相比,營養成分也不會有值得注意的差別,更不會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很難說孰優孰劣。
有分析結果表明,土雞蛋的脂肪含量較雞場蛋高約1%左右,膽固醇含量也較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無顯著差異,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含量略低——後者可能是由於雞場復配飼料所提供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更為充足。
從安全性來說,土雞蛋更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臺灣成功大學一份研究發現,土雞蛋中汙染物二噁[ě]英的含量要比普通雞蛋高出5.7倍,這與此前歐洲的研究一致。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放養雞在野外走的時候啄食了野地裡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存在二噁英的汙染。
也就是說,散養的土雞因為自由跑動,食物較雜,更容易感染病毒,或者吃到各種被農藥汙染的食物,反而更不安全。
長輩往往喜歡買「紅皮雞蛋」,認為比白殼雞蛋營養好。但現在又有說法稱土雞蛋都是白殼蛋,是這麼回事嗎?
蛋殼的顏色,來自雞蛋在母雞生殖道內的最後一個加工過程——子宮上皮分泌的色素均勻塗抹在白底的蛋殼上,如卵卟啉提供褐色,膽綠素提供綠色。具體分泌什麼色素首先取決於母雞的基因型,它受常染色體上兩個基因位點控制;其次與母雞的飲食、健康等後天因素有關,個體差異也不小。
雞蛋的殼色以白色和褐色兩係為主,兼以粉、綠兩系,這4種顏色基本可以涵蓋所有殼色。由於蛋黃、蛋白形成於蛋殼之前,因此,蛋殼顏色無法直接影響雞蛋的營養成分。不過,它們都受到母雞基因型和個體素質的影響,因此,對於不同色系的蛋,其蛋重、組分可能會有所差異;對同一色系的蛋來說,也可能有一些雞蛋會出現蛋殼顏色較淺,蛋白也較少的現象。
總而言之,無論是雞蛋黃還是雞蛋殼的顏色,都與雞蛋的營養關係不大。對於雞蛋黃和蛋殼的顏色偏好更多是市場對食品外觀的追求。雞蛋是一個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普通人在均衡的飲食中每天攝入一個是沒問題的。
作者:暗號、阮光鋒、窗敲雨
編輯:Luna、hannah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sns@guokr.com
朋友圈中最先點「在看」的人,會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