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武術導師看重形式,為功夫的套路越複雜、越花哨越好。另-些著迷於超能力(像馬維爾船長或超人一樣)。還有一些偏好扭曲的手和腿, 花了大量時間劈磚、石頭和木板等。怪招迭出,不一而足。——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
馬保國成為了網絡紅人,也讓中國傳統武術陷入了困境,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大眾對傳統武術存在誤解,比如太極,很多人都聯想到武俠劇裡的以慢打快,以為太極實戰也是如此。
可是真正的實戰太極,需要靈敏的反應,極快的出招,各種關節技,鎖功,都是非死即殘的狠招,所以,武術表演和格鬥是兩回事,就算動作電影,裡面也都是套招,為了好看,遇到真正的格鬥高手,花裡胡哨只會倒下的更快而已。
傳統武術分幾種,一種是強身健體,一種是鋤強扶弱,一種是保家衛國,一種是爭強鬥狠,一種是秘殺收割。李小龍應該是秒殺收割的系列。目前國內武術多為強身健體的,所以給人感覺中國武術太弱了。
李小龍是集各家之長,中國武術,泰拳,柔術,拳擊,空手道,跆拳道,經過不斷的實戰,總結出了一套用最直接的方法最有效的擊倒對方的街頭格鬥:截拳道。現在為什麼沒有人能達到他的高度,只學到了他的皮毛,我感覺那是因為都不會有他的經歷和精神。
李小龍感覺武術需要進化,武術很多都是套路。不注重實戰,李不再拘謹於套路,他需要實戰性,所以他更偏向街頭打鬥,沒有技巧,隨機應變。但是中國武術目的是強身健體,不是街頭打鬥,立場不同,想法也就不同,所以這就是他批判中國武術的原因。李小龍後居美國,看不慣美國人對華人的歧視,想用拳頭說話。
李小龍在實踐中融合了多種拳術手法自立一派傳播中國武術的精神。很多華人武師被李小龍所感動,並開啟了向洋人傳授中國武術的歷史。很多洋人因中國功夫而對中國人改變了看法,李小龍精神具有更大的意義。
我是從小學習武術套路,後來進入部隊開始系統練習散打以及軍隊格鬥。其實中國武術能不能打這個問題,主要在於現在的中國武術基本是套路佔據主流,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比如熱兵器時代的到來對武術的衝擊,造成很多以武為生的人基本失去了市場,而很多淪落到街頭賣藝,既然是賣藝首先講究的就是好看,外行人看熱鬧嘛,熱鬧了才能有錢賺。
所以本來是協助習武者記錄技巧和提升協調性的套路練習,漸漸成了中國武術的主流,加上建國後對社會治安的加大管理以及對武術的標準化改革,以套路為主流的所謂中國武術早就失去了實用性。
那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以我自己的經驗,傳統武術並非是最技巧性的,那是在過去形成的在當時具有優越性的格鬥技巧,而中國武術發展的停滯造成如今尷尬的局面,這個鍋不是中國武術的錯。
說真的,中國傳統武術也講究體能和力量的練習,包括實戰對抗,只不過那時沒有現代的技術和設備條件。套路的本質是將一門武術的格鬥技巧串接起來,一來訓練習武者的協調性和肌肉力量,二來就是方便記憶。很多傳武套路拆開後,那就是格鬥技術,加之與時俱進的發展優化,中國武術完全可以重新找回其本來的格鬥內涵。
我們的武術只是因歷史原因發展停滯了,國際上很多武術有如今的輝煌,其實都是從古到今發展來的,只不過我們停滯了,非但停滯了,還被主觀帶偏了方向。所以我們不應該爭論中國武術是不是能打的問題,而是每一個習武人或者中國武術愛好者應該好好考慮如何發展中國武術,那曾經落下的時間補回來,重新煥發中國武術本該有的面目。
傳統武術都是殺人技,為發揚中國文化,後來改成強身健體,有表演性的運動。而練傳統武術的大師級或宗師級,練的是攻擊人的要害,可以說是一擊制敵或是一招制命。一些動作練一輩子已經深入骨髓,要是對戰很可能順手就使用出來了,那對戰者很可能不是重傷就是死亡,所以國家不提倡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招式出現在民間。
而且古武也經常說招是死的人是活的,套路是打的基礎,活學活用才能學有所用。而且古武太高深練起來要求也會很高,有些修煉會傷到身體,還會配合特製的中藥才能修煉。還有就是動作做到位了還要配合特殊的呼吸方式,而從古至今能傳下來的完整的修煉方法可以說是真正的瑰寶,沒有一定的歷史底蘊和經濟實力根本就得不到。
介紹一些傳統功夫的「殺人技」,中國傳統功夫散打,古名散手,除了強身健體的固腰和固下盤,練腳力腰力手和腕力,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等等,以及防禦招式。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對手一拳向我打來,我用右手一下抓住他手腕,左手一肘用力打在對手的手道拐上,對手一下手道拐就斷了,基本上就散失了戰鬥能力,這就是殺人技,打人體關節要害處,現在的擂臺敢這樣打嗎?
這些如果是你看不起的花招,那麼直接有鞭腿和蹬腿,鞭腿擊打敵人下部使其喪失移動能力,蹬腿擊打小腹,使敵人喪失能力。還有更狠的穴位打擊,賽場上不能使用的殺人的。其中之一就是甩拳,握拳反向用拳頭最硬最尖的地方以最快最大力的打擊下顎骨或太陽穴,只要打中,又是練家子的力,不當場死也是送醫院的路上死。
李小龍認為傳統武術以前能殺人,現在像雜技。李小龍是一個真正熱愛武術的人,他擯棄了傳統武術的套路花架,將武術的精髓發掘出來,形成了馳名全球的中國功夫。他刻苦鑽研,一切以實戰出發,形成創立了有自己鮮明特色的截拳道,這是中國武術幾千年來新增的一個流派。國內雖然不盛行,但在國外有很多的功夫名家都修煉過,向帶領中國功夫走向世界的李小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