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就是上海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風物菌 地道風物

▲ 上海陸家嘴,從曾經的泥濘荒蕪到高樓入雲。攝影/於米提江

-風物君語-

中國「最牛90後」是怎麼煉成的?

上海,中國的先鋒;浦東,上海的先鋒。

無論從地理還是經濟上看,上海都處在中國面向國際的前沿,而浦東新區則位於上海對外開放的前沿——如果把中國飛速現代化的進程比作「彎弓射大雕」,那麼前者如箭矢,後者如箭簇,鋒芒所指,一往無前。

▲ 上海浦東,霞光照亮了一側天空。攝影/一村

上海年輕,浦東更年輕。上海從開埠算起歷史不過170多年,如今GDP長期領跑全國;而浦東新區成立不過30年,卻如同一支最大的「牛股」:30年來30個「漲停」,從1990年到2019年GDP漲幅超過210倍,一路高歌猛進。

▲ 2019上海各區GDP排名。製圖/伍攀

除了經濟增長的速度,浦東的發展更是多方面的,有人將之歸納為4個「度」——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是她的高度;15米平均水深的洋山港,是她的深度;120.72平方公裡的自貿區,是她的廣度;生產14納米晶片的張江高科,是她的精度……

▲ 上海中心大廈。攝影/盧文

全面發展、面面俱到,才是這位「最牛90後」的氣度。

上海浦東:跨過黃浦江

浦東,是一塊新生的土地。

事實上直到600多年前,由於長江泥沙的淤積,今天浦東的大部分地區才形成陸地,並且一直在持續而緩慢地生長。到明永樂年間,隨著黃浦江侵佔了吳淞江河道,成為縱貫整個上海的泱泱大河,「浦東」有了第一重地理意義:

黃浦以東

▲ 浦東位於上海東部沿海,是近千年來長江淤積形成的土地。製圖/王躍

上海「東西對望」的地理格局,也因為這條大河的奔流而基本奠定:

黃浦以西,隱退為支流的蘇州河,連通了古典江南和近代上海的繁華。「上海」作為地名,早在75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就已出現,明朝時,她屬於「賦稅甲天下」的江南五府——蘇、松、常、嘉、湖中的松江府,是其下轄的一個「小縣城」。

▲ 蘇州河,如果說黃浦江是上海人的「母親河」,那麼蘇州河則是「外婆河」。 圖/視覺中國

黃浦以東,卻與蘇州河再無瓜葛,坐擁的是面朝東海的綿長海岸線。「浦東」首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得到確認是在1958年,當時的上海,早就在日本作家的筆下有了「魔都」的威名。而僅3年之後,浦東又撤銷建制,直至1992年,浦東新區才正式設立。

▲ 東海海港,浦東是「東海之子」。攝影/宋天喜

在浦東新區成立之前,上海的經濟已經逐漸無法「獨領風騷」了——遠處的廣東正在突飛猛進,廣州擁有廣交會,國際貿易做得紅紅火火;深圳10年特區,「深圳速度」已經初露崢嶸。近處則有蘇、錫、常等工業強市,遍布著大大小小的鄉鎮企業,「蘇南模式」如日中天。

這時候,上海人將視野投向四周,經過多方討論研究,在「西擴」、「北上」、「南下」、「東進」四條路中,選擇了向東進發。

▲ 1989年的浦東陸家嘴及黃浦江。 攝影/Gerhard Joren

然而當時的浦東卻是「不毛之地」——今天位於陸家嘴核心地段、寸土寸金的銀城中路,從前是「爛泥渡路」,每逢雨季便泥濘不堪;當時的上海人,總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

更為現實的問題則是,向東擴展需要跨越浩蕩的黃浦江,由於江上有著萬噸巨輪往來通行,普通高度的橋梁會阻塞繁忙河道,而江上的擺渡和江底的隧道只能過人不可通車。因此,唯一的途徑是:造出更高更先進的大橋。

▲ 黃浦江上的大橋們。製圖/王躍

1991年12月1日,第一條為東進鋪平道路的南浦大橋正式通車——

▲ 南浦大橋夜色。圖/視覺中國

這是第一條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雙索麵、迭合梁斜拉橋,淨高48米,足以讓5萬噸巨輪通行。為了節省經費,南浦大橋浦西端不得不設計成佔地面積最少、最省錢的「盤旋引橋」,每當雨天路滑,就成為了上海司機們口中的「魔咒道」。

▲ 南浦引橋,橋身的螺旋讓上海司機們在雨雪天氣對其「聞風喪膽」。 攝影/焦瀟翔

但在當時,這座大橋走出了開發浦東的第一步,它宛如一條昂首盤旋的巨龍,橫跨在波濤滾滾的黃浦江上,實現了上海人「一步跨過黃浦江」的百年夢想。繼南浦大橋之後,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相繼建成,通向浦東的大門已然打開。

▲ 盧浦大橋與楊浦大橋。 攝影/焦瀟翔

中國浦東:突破天際線

浦東新區是「袖珍」的——

儘管它在上海的16個區中面積最大,足有1210平方千米,然而相對於中國廣袤的土地與綿長的海岸線而言,浦東如同一個點,它不代表廣闊,卻象徵著拔尖。

袖珍中的袖珍則是陸家嘴。從地理形態上講,它是大河邊的灘地——黃浦江河道在此從北折向東,上遊來水流速放緩,下遊潮汐上溯,大量泥沙沉積形成這一片弧形灘地,猶如突出的吻部,是為「陸家嘴」。

▲ 陸家嘴,姓「陸」則是由於明代大儒陸深的私宅及陸氏祖塋在此。攝影/李平安

陸家嘴的面積只有6.89平方千米,不過中國面積的百萬分之一,卻富集了4.4萬多家企業,全口徑稅收超過2000億元,佔全國總量的1.5%。目前陸家嘴285座CBD裡,稅收超過億元的就有102座,超10億元的有30座,更有4座超50億元。

▲ 浦東夜色。圖/視覺中國

自1990年上海浦東新區計劃啟動以後,原本在一片灘涂的陸家嘴,率先聳立起一座高大468米的龐然大物,一躍成為當時的中國第一高塔、世界第三高塔——「東方明珠」(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 東方明珠。攝影/於米提江

在隨後的20年間,高達420.5米的上海金茂大廈、492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以及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一眾摩天高樓相繼而立,不斷突破著城市的天際線。

▲ 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圖/視覺中國

浦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陸家嘴則是浦東崛起的縮影。這些高樓不但代表著現實中的巔峰,同樣也代表著中國金融的巔峰——

從1990年全國第一個金融貿易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成立之後,全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家鑽石交易中心等相繼在浦東落地,伴隨著大批金融機構紛至沓來。

浦東有多少個「全國第一」?

1990年4月,全國第一個金融貿易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1990年4月,全國第一個出口加工區——金橋出口加工區

1990年9月8日,全國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

1990年11月26日,全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

1992年9月28日,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大型零售企業——第一八佰伴

1995年9月28日,全國第一家外資銀行——日本富士銀行上海分行

1999年4月1日,全國第一家中美合資電信企業——「上海貝爾」

2000年10月27日,全國第一家鑽石交易所——上海鑽石交易

2005年6月,全國第一個「區港一體」的保稅港區——洋山保稅港區

2007年12月18日,全國第一個金融審判機構——上海金融仲裁院

2013年9月,全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區

2014年12月28日,全國第一家智慧財產權法院——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

2015年12月18日,全國第一家專業再保險經紀公司——江泰再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18日,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國際醫院——上海萊佛士國際醫院

2016年2月16日,全國第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2017年6月16日,浦東設立了全國第一家海外人才局。

2018年3月26日,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的全國第一個國際化期貨品種成功上市。

2019年1月7日,全國第一家外商獨資整車製造項目——特斯拉海外超級工廠(一期),在上海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

2020年5月16日,全國第一個特殊綜合保稅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

2020年9月30日,國內首家中外合資理財公司——匯華理財有限公司

……

而在更接近海岸線的地方,全國第一個出口加工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全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也在1990年相繼設立。

此時,上海已經走過古典江南的「蘇州河時代」,跨過十裡洋場的「黃浦江時代」,如今,正是屬於浦東新區的「東海時代」。

▲ 外高橋保稅區。圖/視覺中國

世界浦東:衝向太平洋

事實上,浦東新區從創立之初,就習慣於「在地球儀旁思考」,胸懷廣袤太平洋,瞄準的是「與世界從容對話」。

最早的陸家嘴中心地區規劃,就召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會,採集了英國羅傑斯、法國貝羅、義大利福克薩斯、日本伊東豐雄以及我們中國自己設計的5個版本方案——最後將5個方案融為一爐,建成了今天傲立江畔、環視全球的陸家嘴。

▲ 今天的陸家嘴中心地區,是吸納全球意見規劃而成的。攝影/傅鼎

更能象徵著浦東面向世界的,則是經過洋山深水港。

大、小洋山島,是位於杭州灣口外的崎嶇列島,行政上隸屬於浙江。這裡航道平均水深可達15米,臨近上海南匯蘆潮港,向東不遠處即是國際航線。當年經多方協商配合下,「行政歸浙江,管理歸上海」,這個今天貨櫃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一的超級大港得以正式動工。

▲ 洋山深水港。攝影/李平安

在「孤懸海外」的洋山島造港口,難度如同「移山填海」——

工程人員用「吹沙填海」的方式將島嶼間的海域填平,造出總面積8平方公裡的平整陸地,砂石拋填總量超過一億立方米;同時,連接洋山島港區的世界第二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總長32.5公裡,澆築所用的混凝土達150萬立方米,足夠裝滿500列火車。

▲ 東海大橋。攝影/李平安

而近兩年竣工的洋山深水港四期,將洋山港打造出全球最大、港口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全自動化碼頭,從橋吊操控、堆場作業到裝卸運輸全都由電力驅動,AGV(無人搬運車)取代人力成為了碼頭的主角。

另一方面,上海的自貿區也在擴建——

從2013年設立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面積28.78平方公裡,涵蓋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到2014年,自貿區面積擴大到120.72平方公裡,將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也納入其中。

▲ 張江高科技園區。圖/視覺中國

浦東人的浦東

浦東,是上海的另一張面孔。

大多數人對「老上海」的印象——滬語、弄堂、外灘、洋房、「腔調」、「派頭」乃至豬排、咖啡、生煎饅頭……都和它相去甚遠;無論是韓邦慶的《海上花列傳》、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王安憶的《長恨歌》、金宇澄的《繁花》……對她都所提寥寥。

你甚至無法說清浦東人的形象——在2018年,浦東555萬常住人口中,有近236萬的外來人口,其中更有大量來自全球各地的外籍人才,上海包容的特性在浦東展現的淋漓盡致。

▲ 在浦東,各行各業的外籍人士完全融入了當地生活。圖/視覺中國

一方面,陸家嘴的CBD燈火通明,時尚而霸氣的金融女出沒在浦東各大商圈,每挑出4個姑娘,就能組一隊「時代姐妹花」;最受丈母娘歡迎的「張江男」,則展現了「什麼是真正的技術」,不斷研發出國產創新藥、為你點亮了「中國芯」。

▲ 燈火通明的陸家嘴。攝影/焦瀟翔

另一方面,凌晨四點光景,周浦的上海爺叔們趕早奔羊肉店而去。手裡提溜著一瓶子燒酒,喊老闆切盤白切羊肉,搭點羊肝、羊肚,一口肉,一口酒,看著天光逐漸透亮,往事仿佛也像羊肉裡晶瑩剔透的油脂一樣,凝聚,又融解消散。

▲ 周浦夜市,浦東也有「慢節奏」的一面。圖/視覺中國

浦東是上海、中國乃至世界的浦東,然而終歸是浦東人的浦東。

老一輩的浦東人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在浦東開發開放的歷程中竭力奉獻,才有了今天在阡陌農田上建起高樓大廈,闖出一片天地的浦東史詩;年輕人則不斷湧入這片新生的熱土,奉獻青春續接前人事業,造就更多波瀾壯闊的故事。

▲ 2012年10月,正在建造的上海中心大廈。圖/視覺中國

《讓子彈飛》的結尾說:「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如果從黃浦江上空俯瞰,代表十裡洋場的上海外灘和燈火通明的陸家嘴隔江相望,仿佛從一個黃金時代走向了另一個黃金時代。

▲ 從浦西向浦東望去,蘇州河匯入黃浦江。圖/視覺中國

可以說,浦東延續了上海的奇蹟,造就了一個「新上海」。

- END -

文 | 九月

圖編丨吳學文

地圖編緝丨伍攀、王躍

封圖攝影丨盧文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

籤約帳號【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參考資料:

《上海歷史地理述略》褚紹唐

《上海地區成陸過程概述》張修桂

《浦東史詩》何建明

《洋山故事:鮮活生動的東方大港》浦東要聞

《長河入海:浦東30年的四張面孔》 陳暢/李健華

原標題:《浦東,就是上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浦東,就是上海!
    ▲ 上海陸家嘴,從曾經的泥濘荒蕪到高樓入雲。上海,中國的先鋒;浦東,上海的先鋒。▲ 上海浦東,霞光照亮了一側天空。上海年輕,浦東更年輕。04 浦東人的浦東浦東,是上海的另一張面孔。▲ 周浦夜市,浦東也有「慢節奏」的一面。浦東是上海、中國乃至世界的浦東,然而終歸是浦東人的浦東。
  • 浦東風來——上海浦東新區開發紀事
    當時,海外回來探親訪友的僑胞,幾乎可以熟門熟路地找到幾十年前的舊居——上海大部分地方幾乎沒變過。要說變了,那就是鐵鏽和腐木比以前更多了——上海曾被時任美國總統的福特稱為「生鏽的城市」。來華採風的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安東尼奧尼把上海稱為「二戰前西方建築藝術的活化石」。
  • 上海浦東,新場古鎮
    1990年4月18日,中國政府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現在的上海浦東新區,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原黃浦、南市、楊浦三個區的浦東部分,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原南匯區,面積約1210平方公裡。浦東南匯地區,是長江三角洲衝積平原的一部分,是上海成陸比較晚的地區之一,清朝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從上海縣劃出長人鄉、下沙鹽場,設立南匯縣,1958年11月,原南匯縣從江蘇省劃歸上海市,2001年撤縣設區,2009年8月9日正式劃歸浦東新區。資料照片:上海部分海塘歷史演變示意圖。
  • 近些年上海浦東建設最快的地區就是三林,從前灘正在向南推進
    近些年浦東建設最快的地區就是三林,從前灘正在向南推進。浦東前灘地區要建設成上海市中心,因此,三林地區也成為市中心後花園。整個浦東三林地區,其實已經變成了前灘的後花園,這個原本在浦東新區略顯邊緣的地區,已經無限地接近上海市中心。正在建設中的浦東前灘地區如圖所示。
  • 上海浦東新區政府點讚郵票發行的「浦東速度」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致信市郵政分公司,對上海郵政在《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項目中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謝。   感謝信指出,上海郵政為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提供的1000套《新時代的浦東》郵票珍藏折獲得了與會代表的廣泛稱讚,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上向習近平總書記介紹了《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這一展項。
  • ...浦東新區,鴿,上海市,名優,慈善,愛心,浦東,上海,-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孫櫻齊12月19日報導:12月19日,由共青團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員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浦東新區分會、上海市浦東新區體育總會主辦的第二十二屆藍天下的至愛——「為夢想插上翅膀」名優信鴿愛心慈善義拍會在浦東源深體育中心舉行。
  • 國家名片見證上海浦東的「三十而立」
    昨天,由中國郵政發行的《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正式開售。上海各大支局網點門口一早就已經聚集了不少趕來購買郵票的市民。隨著網點開門,郵票正式開售。郵票、首日封、珍藏冊等各類相關郵品都受到了追捧。「看一百年的中國到上海,看三十年的發展來浦東」。
  • 上海浦東:高雅藝術走進百姓生活
    十年播種「蝴蝶蘭」滿座高朋  浦東街頭不斷刷新人們視野的恐怕就是棟棟高樓了,它們中有的霸氣,有的纖瘦,有的抽象,唯獨丁香路上的東藝最顯優雅,宛若一朵綻放於綠林中的蝴蝶蘭,與浦江對岸的上海大劇院遙相呼應。
  • 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紀念版《浦東史詩》
    始自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浦東新區開發開放是黨中央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從阡陌縱橫的農田到全世界矚目的改革開放試驗田,浦東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跡。浦東30年的奮鬥歷程,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11月12日,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在上海舉行。
  • 秩序井然 上海浦東醫院全面恢復醫療
    中新網上海12月8日電(記者 徐明睿)12月8日起,上海浦東醫院全面恢復門診、急診、發熱門診、住院、體檢等業務。當日上午8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門診預檢通道已經排起了長隊,量體溫、出示隨身碼……一切顯得井然有序。
  • 網易《中國和力》|原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首任主任趙啟正:趕上浦東...
    趙啟正:我覺得我在國內外要明確表態,要用他們能懂的這種話去說明浦東開發的前景,這不只是中國的機會,甚至也是你們的機會。我在紐約演說的時候,我把浦東的遠景說了一下,上海是中國兩個經濟發達區,長江流域和沿海的交叉點上,你們進入了上海,就是進入了中國。轉過身去面對著太平洋,伸出左手對的是東北亞,伸出右手是對著東南亞,你們就進入了亞洲,這種機會你們要放棄嗎?
  • 傳承發揚浦東派琵琶藝術系列活動在上海浦東舉辦
    琵琶藝術流派紛呈,浦東派何以獨佔鰲頭,綿延至今,成為當代中國最主要的琵琶藝術流派?2008年,「琵琶藝術——浦東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浦東派琵琶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上海浦東惠南鎮作為起源地,誕生了不少浦東派琵琶名家,其中為現代浦東派琵琶教學事業貢獻最多的,當屬琵琶宗師沈浩初。
  • 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園正式開工
    東方網通訊員朱冬梅4月18日消息:今天,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園項目正式開工。這是上海浦東軟體園繼張江兩大核心園、三林世博園、崑山園之後開建的第五大園區。  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園位於浦東新區三林鎮南部的懿德地塊,緊靠兩快速路(外環線、南北高架),傍鄰三地鐵(6號線、8號線、11號線),距前灘5公裡,距世博園區9公裡。
  • 上海信託助力「而立浦東」再出發
    中證網訊(記者 高改芳)由浦發銀行和上海信託聯合呈現的4K紀錄片《而立浦東》近日在央視一套首播結束,11月16日起登陸央視二套。《而立浦東》取意「三十而立」,共六集,採訪了200多位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者、親歷者、見證者。
  • 四個浦東人與上海城隍廟(上)
    上海城隍廟,滬上眾多道教廟觀中最為知名。在老上海人口中,以城隍廟為中心的豫園商圈都被稱為城隍廟,每逢年節,去城隍廟「白相白相」(滬語,玩的意思)是上海尋常百姓的固定習俗,至今,仍是攜親偕友遊玩、購物的好去處,素有「不來城隍廟等於沒來上海」一說。
  •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王振:浦東下一個經濟增長點在臨港和張江|而立浦東
    去年,上海出臺《關於支持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 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一文件也被稱為「浦東20條」。根據意見,浦東被賦予市級經濟管理權限,通過7年左右努力,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指出,浦東新區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可能性就在於它擁有臨港新片區和張江科學城兩大強勁活躍新空間。
  • 上海浦東新區政府點讚郵票發行的「浦東速度」 - 中國郵政報
    本報訊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致信市郵政分公司,對上海郵政在《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項目中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謝。     感謝信指出,上海郵政為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提供的1000套《新時代的浦東》郵票珍藏折獲得了與會代表的廣泛稱讚,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上向習近平總書記介紹了《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這一展項。
  • 浦東最全 上海名校 公辦全市第一 上海浦東新區199所小學全盤點!
    上外附屬民辦浦東外國語小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民辦浦東外國語小學(簡稱浦外附小)於1999年9月創辦,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原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校長朱建國擔任校長。浦外附小堅持以外語為特色,語數學科均衡發展。
  • 上海浦東:「書香城市」助力軟實力
    2020年,浦東迎來開發開放30周年。在統籌人口、空間、產業、公共服務的整體布局過程中,浦東新區注重以文化為重點的軟實力建設,用書香涵養城市的活力、溫度和品位。隨著上海「文化東進」的進程加快,浦東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東館等文化地標性建築陸續建成開放;在街鎮層面建成52家分館、410家區級服務點、310家農家書屋,1252個家門口服務點,初步形成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人文浦東」的願景步步推進,市民閱讀素養顯著提高,城市文化精神日益凸顯。
  • [浦東]立信會計金融附屬學校:浦東新區教育局副局長張偉走訪上海...
    [浦東]立信會計金融附屬學校:浦東新區教育局副局長張偉走訪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了解附屬學校合作辦學情況時間:2020/1/15 13:37:24 來源: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附屬學校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