堃[kūn]、垚[yáo]、頡[jié][xié][jiá]、喆[zhé]、淯[yù]、釔[yǐ]、翀[chōng]、啟[qǐ]……如果沒有加注拼音,你認識這些字嗎,知道該怎麼讀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搖頭,而這些字都是新生入學名單上的名字。
新學期開始了,又一批新生走進了校園,不少老師發現,在新生的名單上有的字比較生僻,有的字則是多音字,該怎麼讀也不清楚。新生報到,第一天就是「拼」名字。
老師開學前先翻字典
昨日上午,吳寧二校校長樓美剛翻開一年級學生報名冊,她發現200多個姓名中有幾個是生僻字,還有一些是四字姓名。
「現在社會講究多元化,孩子的姓名也越來越有個性,名字中少見字、生僻字挺多的,還有一些四個字組合的姓名也很有特色。」樓美剛說,為避免在開學點名、頒獎點名時出現錯誤,很多有經驗的老師都會事先看一下學生名單,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會查字典。
吳寧一校五年級班主任吳春曉從教兩年多,每次接到新生,她都會特別注意孩子們的姓名,生怕叫錯。有一次,她接到一個新生名叫「堃」,這個字很少見。用字典查出讀音後,吳春曉把拼音寫在了名字上,便於認讀。
「還有幾個學生的名字是多音字,比如樂、行等,雖然平時都認識這些字,但出現在姓名裡,到底是哪種讀音,心裡還是沒底。」吳春曉說,為此她只能直接問學生,這個多音字在名字中的讀音。
家長為取名頗費心思
「我是80年代出生的,這一代人的名字很簡單,和同齡人重名也比較多。比如毅、奕等名字,很多人都會用。」家長王女士說,為了給自己孩子選一個新穎、不重名的名字,一家人花了很多時間,查閱了好多本書,最終把孩子的名字選定為釔,叫起來琅琅上口,也不難寫。
家長趙女士說,名字寄託了家長對孩子的祝福和期望,她結合孩子的出生年月、五行、星座等,還用了取名字的軟體,多番考慮後才給孩子起名。「算出來孩子五行缺水,所以我們就給她取名為汶。」
除了生僻字、多音字外,不少家長將父母的姓綜合起來,給孩子起了四個字的姓名,比如**利亞、**燁磊等,比較有個性。家長盧先生說:「我孩子的姓名也是四個字的,因為我和孩子的媽媽都是獨生子女,長輩就希望我們兩個人的姓都能在孩子的姓名裡出現。」
名字太生僻帶來困擾
「名字只是一個符號,並不是越生僻就越好。一些琅琅上口的好名字並不包含生僻字,卻既有文化底蘊,又有詩意。」吳春曉說,建議家長取名時,選用常見字、富有寓意的字。
「生僻字出現後,不僅孩子覺得不方便,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困擾。」樓美剛說,有的孩子名字中有生僻字,雖然同班同學知道他叫什麼,班主任、任課老師也知道他叫什麼。但隔壁班的同學可能就叫不出他的名字,有時候遇到代班老師,也會因為叫不出該學生的名字而放棄叫他發言,或者因為叫錯該生的名字而鬧出笑話。
除此以外,生僻名字還會對孩子以後的生活造成影響,孩子上學、辦銀行卡、看病等都需要電腦聯網來顯示個人資料,如果名字太生僻,字庫裡找不到,那會帶來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