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家裝修出現了吊頂開裂的情況,前後大概有六七條縫隙,當時以為裝修材料熱脹冷縮造成的,所以二話不說找人來修補了。大概就是拿膩子,磨砂紙,乳膠漆修整了一番,當時看起來裂縫沒有了,結果現在一看,又開裂了。
朋友總覺得有些不對,問了木工和油工,兩方都互相推脫是對方的問題。木工師傅說是油工刮底灰沒弄好,油工說木工石膏板沒走7字型,肯定有裂縫。這讓朋友犯了難,不知道該找誰去「算帳」。所以,吊頂開裂,究竟是油工還是木工的鍋?
其實,導致吊頂出現裂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吊杆、龍骨、石膏板、嵌縫材料的好壞、施工是否規範、師傅手藝過不過關、以及熱脹冷縮等原因都有可能會造成吊頂出現裂縫的現象。單純一張圖片去判斷誰的錯似乎有失不公,但是一些裝修知識還是要懂的。
現在很多人客廳吊頂會採用石膏板,輕便、價格便宜、施工簡單,但是也有人說石膏板10個吊頂9個裂。這話雖然有點誇張,但是開裂確實是傳統石膏板吊頂的通病。石膏板內部具有微孔結構,當空氣溼度大或者溫差大的時候,它會因為熱脹冷縮,幹縮溼漲這樣的物理原因造成的接縫處開裂。像這種開裂情況,如果縫隙不大,在縫隙上貼一層牛皮紙後再刷飾面塗料即可掩蓋縫隙。
除了物理原因,當然也有人為的原因。比如,在做石膏板吊頂的時候,工人經驗缺乏、手藝不佳等等都可能是造成吊頂開裂的原因。打個比方,吊頂拐角沒有採用整板來貼面,而是直接對拼起來的,必然會出現開裂的問題。
另外,像朋友聯繫的油工師傅所言,石膏板吊頂的拐角沒有採用「7」字型的石膏板造型,也是會產生裂縫的。有經驗的木工都會這麼做,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在拐角的抗拉力變強,從而大大降低石膏板吊頂角上裂縫的情況。另外,石膏板封側板的時候疊加順序做錯了也會為日後吊頂開裂留下隱患,要按照底板託側板的拼接工藝才是正確的。
除了木工的責任外,油漆沒到位同樣會有吊頂開裂的問題。一般一些拼接縫都會是最後由油工師傅處理的,假如前面木工的基層處理得當的話,油工沒用嵌縫劑,網格帶一樣會造成問題。塗料的時候拐角處要貼一層網格布,它是牆面刷乳膠漆前的一個重要的步驟,能讓開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然後刷白乳膠貼牛皮紙,刮第一遍膩子粉的時候再貼一層網格布,這樣便可有效防止裂痕。刮膩子的時候要緊閉門窗,不要讓膩子幹的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