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思考:看不懂的書法就一定是「醜書」嗎?

2020-12-12 二小書法

文/王呈祥

值得思考:看不懂的書法就一定是「醜書」嗎?

常聽人說:「某某的書法是醜書,我連一個字都看不懂!」這所謂的「某某」不但包含一般的寫字人,而且較為有名的書法家也在內,只要寫得讓人看不懂,統統是醜書!值得思考的是,看不懂的書法就一定是「醜書」嗎?需要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圖一

一、書法解釋的回答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書法。《辭海》:按照漢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即是書法。廣義來說,書法是指漢字的書寫法則、是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同時,書法又是中國獨創的漢字表現藝術。

「特點」、「含義」、「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等名詞,顯然是形成書法的前提條件。前提有了,過程是什麼呢?是「書寫」。過程有了,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是「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是否可以這麼理解:不具備這些前提,無論怎麼書寫也不會將漢字寫出美感,更不會寫出書法來?本質上是這樣的。按照這個觀點,下面的兩張作品,圖二是書法,圖三不是。

圖二
圖三

其次,什麼是醜書。醜書是近年來的一個新名詞,有關書法和漢字的書籍中沒有這個詞,更無解釋。從字面來看,「醜」即是不好看的,「醜書」即是不好看的字。曾有位網友是這麼說的:「沒有法度,空談技巧、理念、內涵、高度、個性和創新的作品,即是醜書。」這個解釋正好與書法解釋相悖。是否可以這麼理解:與書法解釋相悖的就是醜書呢?原則上是這樣的。

那麼問題來了:圖三不是書法,它是醜書嗎?要說不是,它不具備書法的前提條件,也沒有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因而它是。要說是,一般審美來說,它並不那麼醜,因而它又不是。所以,從書法解釋上來說,即便不具備書法特點,也不能將其劃歸到醜書之列,可作一般毛筆字對待(如圖四)。

圖四

二、看懂和看不懂的回答

就書法來說,當下有三種人:一種是深入學習過的,一種是還未深入但已學習的,另外一種是從未學習過的。如果把書法比作一隻瓶子,這三種人比作水,那麼第一種是將水裝滿的,第二種是只裝半瓶的,第三種是一滴水也沒裝的。

然而,書法也有體式之別,大體可分為五種:篆書、隸書、行書、草書和楷書。其中篆書又分大篆和小篆,草書又分章草、今草和狂草——這些字體多用符號代替,一般人是看不懂得(以下,圖五為大篆,圖六為草書)。

圖五
圖六

如果讓第三種人欣賞,顯然欣賞不了,無法看懂,那是否意味著看不懂就是醜書呢?如果讓只學了某一種書體的第二種人,去欣賞另外一種未曾涉及的書體,顯然也是欣賞不了的,無法看懂,那是否意味著看不懂就是醜書呢?目前,我們還屬於這兩種人。所以,看不懂的書法還不能視作醜書。

但是,現在有一個例外,出現了第一種人也看不懂的書法——邵某的「射書」、張某的「盲書」、王某的「亂書」、等等(如圖一、圖七、圖八和圖九)。讓人詫異的是,這些人又都屬於第一種人——深入學習過書法的。由此便產生了第三個方面的回答——書法家的回答。

圖七
圖八

三、書法家的回答

就瓶子與水的比喻來說,這些人都是裝滿水的瓶子,裝水的過程他們門清,既然門清,怎麼還會將水灑在地上呢?就書法而論,這些人都是書法家,對於書法可謂門門清,既然門門清,怎麼還會寫出如此不堪的字呢?試想,一個種了半輩子地的農民,難道他會不知道一畝地要施多少肥、要播多少種?顯然說不通。

至於為什麼,我們儘量往好了想。是因為瓶子裝的太滿,再繼續裝水水便溢出,故而灑了一地;是因為書法知識已學到盡頭,再繼續則無知識可學,故而用個性來創新書法;是因為地裡年年都種一種莊稼收成少,改良一下或換一種農作物來提高收成,故而一時還搞不清施多少肥、播多少種。倘果真如此,作品不能被大眾接受,也有情可原,可並不是這樣的。從現實中他們的種種行為來看,此三條唯有後一條最為接近——收成少。

圖九

寫傳統書法,即使出名也只是一般之名,一般之名作品就賣不上價,收成自然就少。然而,以創新的幌子迷惑大眾就不一樣了,讓你搞不清楚他到底有多深的水。如針管射書,人們從沒見過,沒見過必然稀奇,稀奇必然去圍觀,圍觀的人多了書寫者也就紅了。

憑心而論,之前誰知道邵某這個人,聽都沒聽說過,但在他表演完射書後,現在他的大名可謂婦孺皆知。如今再看他的書法價格,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所以,作品之醜只浮於表面,而創作醜書之人的心之醜卻深不見底。

總結:不具備書法解釋的作品,不一定是醜書,或許它只是一般的毛筆字;具備書法解釋卻讓人看不懂的作品,也未必是醜書,或許作者寫的是草書或篆書,而我們又從未涉獵;能寫出具有書法解釋的作品,卻故意寫出書法家甚至連作者自己都看不懂的作品,那必然是醜書。

相關焦點

  • 醜書大師被書協集體除名老百姓看不懂的那算不上藝術
    醜書大師被書協集體除名老百姓看不懂的那算不上藝術文/華勇書法是中國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藝術之一,從秦朝的李斯到人稱「草聖」的東漢大書法家張芝,再到如今依然被所有書法愛好者都頂禮膜拜的「作為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書法不僅需要被我們傳承和發揚,同樣也需要後來者的捍衛和突破。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書法歸根結底是給以美的享受,但就是有這樣的一群人卻反其道而行之,誕生了所謂的「醜書」,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所謂的「射墨」大師邵巖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醜書大師被書協集體除名老百姓看不懂的那算不上藝術
    醜書大師被書協集體除名老百姓看不懂的那算不上藝術 文/華勇 書法是中國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藝術之一,從秦朝的李斯到人稱「草聖」的東漢大書法家張芝,再到如今依然被所有書法愛好者都頂禮膜拜的「書聖」王羲之。無言的詩,無圖的畫,其中之美,令人驚嘆!
  • 用「醜書」「漂亮」這些詞來評價書法只會使人們的鑑賞局限於表層...
    藝術要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但藝術美和「漂亮」不是同義詞,「美」和「醜」在現代漢語中是反義詞,但所謂的「醜書」不一定不符合藝術美的原則。圖一高一美術知識告訴我們:只能分辨「漂亮」與「不漂亮」是審美的自然狀態,這種能力可以說人人具備。
  • 鄭板橋的書法也是醜書嗎?
    很多人沒有見過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但是一定見過鄭板橋的「難得糊塗」這幅字,這幅書法很有名氣,許多平民百姓用買來的印刷品張貼在自己的客廳或臥室,以示勉勵自己為人處事不要太斤斤計較。鄭板橋代表作:難得糊塗鄭板橋書法真是醜書嗎?
  • 醜書大師邵巖,成名前後書法作品對比,網友:差距真大
    這是邵巖成名後的書法作品,我們看到這射墨書法作品真的是太亂了,簡直看不懂這樣的書法作品為何會火,而且越欣賞反而還有點頭暈,這樣的書法作品很多網友都不敢相信為什麼會火,或許正是因為邵巖獨特的創作方式讓邵巖成為了一名書法界的醜書大師,雖然邵巖的書法作品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但是邵巖的名氣確實是火了一把,如今的邵巖在書法界的名氣也是非常的大,而且還有一位美女大學生叫蔣涵萱竟然也拜邵巖為師。
  • 前中書協副主席,因大讚曾翔書法,被打入「醜書」行列!
    當今書壇,關於「醜書」的爭議此起彼伏,從未停歇。曾經擔任過書協副主席和草書委員會主任的胡抗美先生,其草書竟然也屢屢被打入了醜書的行列。胡抗美先生在中國書壇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個案,他蟄伏書齋,臨摹經典,有了創作衝動之後,參加中國書協舉辦的展覽,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了一位爆發力極強的書法家。胡抗美與許多書法愛好者一樣,在「書法熱」中憑著天賦與才情,逐漸顯現出自己書法的力量。
  • 沈鵬的書法是「醜書」嗎?如果不懂書法,請勿信口開河
    當代書壇,如果分代的話,林散之、沙孟海等應當說是第一代;而現在八九十歲左右的書家可謂第二代那麼,就引出了以下三個問題:01沈鵬的書法真的是「醜書」嗎?沈鵬先生的書法創作,以草書為最多。沈鵬的草書風格追求奇崛蒼茫,結體拗曲,這和當下人們追求流麗、暢達的草書風格是有很大差別的。沈鵬先生的草書,得自懷素草書《千字文》,但改流利迅疾、一拓直下為筆勢緊澀幽峭,形成了自家面貌。
  • 在醜書橫流的今天,這才是真正要提倡的書法,儒雅動人,賞心悅目
    觀當下之書法,醜書橫流,還以醜為榮,大言不慚,比如射書作者邵巖教授說:老百姓根本不懂藝術,看不懂的才是藝術!邵巖教授在創作在群醜亂舞的書壇,你用拖把來寫字,我用針管射墨來創作,還有某位書法家用不可言喻的器官來惡搞,以醜為美,打而不絕。
  • 《書法問集》164、書法在日本普及國內卻醜書橫行,書法怎麼辦?
    書法在日本廣泛普及,而國內卻醜書橫行,書法還是中國的嗎?我是一人。中國叫書法,日本叫書道,說到底還是我們自己沒有做好。我們現在存在醜書,從我們自身抓起,這個沒有什麼不好說的。沒必要借日本,來影射我們自己做的不好。
  • 山東的一位縣長,喜歡寫書法,一幅「醜書」曾賣600多萬
    他們並不知道,欣賞書法藝術是需要一定的門檻,這種門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這種「審美」能力的高低。歷史上有很多名家的字也被批評為「醜書」,比如顏真卿的字就被米芾批評為「醜書」,明朝許多書法理論家,將米芾的字也批為「醜書」,至於清末民初的
  • 沒有「醜書」,當代書法將迎來最大危機
    「醜書」取代。 二、「醜書」的來源 我告訴大家「醜書」其實是從日本來的,可能有些人免不了犯暈。如果三十年前你在世界上特別是歐洲打聽一下書法,聽到的回答一準讓你背過氣去:沒聽說過書法,只知道日本的書道。
  • 顏真卿最牛的一幅楷書,磅礴大氣,卻被外行人說成是「醜書」!
    區別就在於對於書法的認知,其認知高度與審美角度不在同一個維度上,所以會導致一些認知分歧,大眾看不懂的一些「醜書」被譏斥為「鬼畫符」,而有一些「醜書」也並非不是優秀的書法作品。欣賞書法作品是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的,不用基本的書法技法,很難有欣賞作品的能力,欣賞書法並不是一眼看上去好看就是好作品,更高層次的書法審美歷來都只是小眾藝術。我們今天談顏真卿最牛的一幅楷書,磅礴大氣,卻被外行人說成是「醜書」!這是顏真卿酒後寫的楷書,渾厚大氣,看不懂的人,書法基本沒入門!
  • 醜書,是普通人看不懂的藝術,還是醜陋的畸形書法?
    所以,如今有很多書法家力捧「醜書」,認為「醜書」是一種高於一般審美的、等級更高的書法藝術形式,之所以被人冠以「醜書」之名,是因為普通人的審美能力太低看不懂其藝術內涵。但是,醜書之所以叫醜書,是因為它書寫出來的文字違背了人們的普遍審美標準,被絕大多數的人認為是一種醜陋的畸形書法。
  • 當代書法,亂象叢生醜書橫行,啟功:書法亂象不受控,就解散書協
    當代書法,可以說是亂象叢生醜書橫行,前書法協會會長啟功先生面對這樣的局面,也曾說:書法亂象如果控制不住,那就解散書協。原本用「美醜」來評價書法,並不專業。因為受個人文化素養限制,一幅字,看懂的人會覺得美,看不懂的人,也許會覺得醜。
  • 被稱之為「醜書」,王鏞回應:米芾看顏真卿的字也是醜書!
    中央美院院長範迪安評價王鏞說其「在視覺美感與筆墨氣質上達到了高度結合」;石開說「能把書、畫、印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個是歷代是寥寥無幾的」;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正成說王鏞的書法之所以被人誤解為醜書是因為「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書」......
  • 從醜書亂象看書法審醜與審美,傳承書法傳統,豈容醜書欺世盜名?
    什麼是書法?顧名思義:就是寫字的法度,在寫好字的基礎上,賦予漢字藝術的成分!延伸的講,書法不能理解為簡單的漢字書寫的方法。傳統的書法是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的,主要是由書寫者以及他的審美觀共同創造的,一定是用筆、結字、體勢、章法、布白、行氣等以及其他綜合因素所決定的一種造型藝術。所以說,書法不是單純的寫字。
  • 懷素晚年寫的一幅字,超越《自敘帖》,看不懂的都說是「醜書」!
    中國書法史究竟有多少年,我們目前還無法確認,若是從最新出土的第一種成熟的書體甲骨文來斷定,中國書法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真正的時間比此只多不少。而草書更是其中最獨特的一種書體,也被人稱作是中國書法的最高峰。很多沒有學過書法的朋友認為所有的草書都是在鬼畫符,不好好寫字,不規規矩矩寫字,寫出的字讓人看不懂,算什麼書法。
  • 醜書大師收博士女弟子,大搞「實驗書法」,書法創新還是亂搞?
    「醜書」,大搞「實驗書法」,也仍然有人樂意吹捧。王鏞書法作品觀眾大聲喊著「好」,大師賣力寫著「字」,這一幕相信不少人都見過,這是人們對「醜書」的初印象,本該是一笑了之的書法表演王鏞書法作品畢竟在世界藝術體系之中,中國書法是一門獨一無二的藝術文化象徵,因此很多觀眾認為「醜書」根本不是書法,
  • 看不慣醜書橫行,88歲書法家退出中國書協,值得稱讚?
    文 | 王呈祥「李老是真正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創作在傳統的基礎上又加入個人性情。古今書法大師不論是否是啥協會成員,其作品本身就說明問題。即使是中國書協會員,哪怕是副主席、主席,其功力淺薄,作品劣質也是枉然。」
  • 王鏞書法究竟如何?一幅書法賣138萬被質疑,田蘊章:醜書鼻祖
    在當今書法界,有著兩個很奇特的派別,分別是「俊書」跟「醜書」,用專業的書法術語來說,便是傳統書法與現代書法,這兩則雖然都被稱之為書法,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同時外界評價也褒貶不一,「俊書」遵循傳統書法章法,在書法圈之外,備受大眾認可,而「醜書」則以創新為主,一直備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