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街邊賣「缽缽凍」,1碗20,1大鍋都不夠賣,我買來卻下不了口

2021-01-17 食五月

愛吃海鮮河鮮的朋友應該不少吧,不過這種美食對很多人來說可算不上是什麼美味。大家可別笑,愛吃那些海鮮河鮮的,吃到嘴裡都是鮮味。但是我們這種不經常吃海鮮河鮮的,吃到嘴裡就成了腥味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街頭美食就是一種獨特的美味,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說鮮味無比。

就是圖片上的這種美食了,這種美食還是我一個朋友極力推薦我吃吃看的。說是鮮美無比,入口即化。我也是老饕了,肯定是經不起朋友這麼引誘,馬上就找到了這種小吃打算一飽口福。說實話,這小吃一開始我真搞不清裡面的名堂。說是叫缽缽凍,但是是用什麼食材做的我完全不知道。

賣這種缽缽凍的是一個老太太,60來歲,精神頭很足。這種缽缽凍的其實分量不大,正好能裝一小碗吧。但是價格真的不便宜,一碗就要20塊。一開始我以為老太賣這麼貴就是沒啥生意,做的是厚利少銷的買賣。結果我卻看見來買的客人絡繹不絕的,一大鍋小半會就賣空了。完全不缺客人啊,看來是我想錯了。

雖說價格高,但是來都來了也要嘗一嘗的,說不定價格高有高的道理。於是趕忙要了一份,就怕晚了買不到了。老太還挺細緻的,先把缽缽凍用小碟子裝上,然後舀上一大勺的蒜汁再給我。拿到這缽缽凍我迫不及待就開吃起來,但是湊近鼻子聞了一口就愣是下不了口了。

一度濃鬱的腥味衝進鼻子裡,就連那層厚厚的蒜汁都沒蓋住這層腥味。真的是完全無法下口,問了老太才知道原來這缽缽凍的原料就是甲魚。做法也很簡單,把甲魚熬煮燉爛,然後冷卻就成了這缽缽凍。知道之後才明白為什麼這缽缽凍價格這麼高了,畢竟原材料價格也高。這種甲魚凍對那種愛吃甲魚,愛吃河鮮的朋友可能覺得鮮美無比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但是在我這裡就是聞著腥,沒法下口。

不過買都買了,只能硬著頭皮吃了,不然多浪費。這種甲魚凍真的是入口即化,非常綿軟。其實配上了蒜汁腥味已經去了一大半,但是我還是吃了一口就放棄了,實在沒這個口福。說實話這種甲魚凍其實營養還是很不錯的,對於那些愛吃甲魚的愛吃鮮味的朋友,可別錯過了。但是不經常吃河鮮海鮮的朋友可別逞強。大家見過這種小吃嗎?你們能接受這種小吃嗎?

相關焦點

  • 小夥子街邊賣「它」,1碗20元,1鍋能賣500碗,店內都沒有空位!
    說到小吃,其實它不單單是美食,更是窺察一個地方的水土風情的一個渠道。小吃,也是很有平民化的一種飲食方式,不管是地域的文化還是本土人的生活稟性都可以從小吃這個窗口中發現出來。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小夥子街邊賣「它」,1碗20元,1鍋能賣500碗,店內都沒有空位!
  • 廣東人,你有多久沒吃到以前街邊「1蚊2件」的缽仔糕了?
    小時候的零花錢只有幾蚊雞~街邊「1蚊2件」的缽仔糕就是當時便宜兼飽肚的「口碎零食 以前在學校門口、街邊小巷裡都隨處可見賣缽仔糕的商販。一張凳子、一張長桌、一個缽仔糕櫃筒、一筒竹籤...
  • 大叔街邊賣「大鍋小吃」,20元一碗,一鍋收入上千元,路人都眼紅
    大叔街邊賣「大鍋小吃」,20元一碗,一鍋收入上千元,路人都眼紅!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
  • 還記得小學放學吃的「缽仔糕」嗎?可惜現在賣的,味道已經變了
    好想吃「缽仔糕」,但現在賣的,已經不是小學吃的那種味道了在很多90後的記憶中,小學放學後在校門口買一個缽仔糕,邊回家邊吃,可以說是人生中一大樂事了。網上有人戲稱:廣東人吃福建人,意思是調侃廣東人的飲食無所不及,什麼都能變成美味,的確,在美食文化紀錄片中,廣東也經常佔有一席之地,在美食「百花齊放」的廣東,「缽仔糕」也許不是最有特色的,但可能是很多90後都體驗過的,缽仔糕早就不止在廣東開花了,更是風靡全國,乃至走到海外。
  • 農村大媽擺攤賣「它」20元1隻,來買的人排長隊,一天200隻不夠賣
    「吃貨」代指的角色往往是很萌的很能吃,但是他們更求精,與美食家不同,他們隨性而來,慢慢品味,即使是街邊小吃,他們也會品味廚師在料理當中的那一點點心意,給予人們美好的讚美認同,使生活充滿了希冀。相信不少人每天都對將要吃到飯菜充滿著希望,但是很多時候失望的佔多數的,吃到一種美味不可能每天都吃,吃到不好吃的飯菜不代表別人做的就不好吃,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個美食,農村大媽擺攤賣「它」20元1隻,來買的人排長隊,一天200隻不夠賣現在街上的小吃攤,放眼望去,可不僅僅是年輕人在擺攤賣好吃的,現在還有很多農村的大爺大媽也跟隨潮流開始賣起了各種特色小吃。
  • 藏在市場裡的15年傳統缽仔糕店,只賣4種口味……
    我自己很喜歡吃缽仔糕 逛街看到有賣都會買上幾個吃! 店裡賣的缽仔糕、廣式糖水、糕點都是每天早上新鮮做,下午開始賣,賣完就關門。 菜單上面的東西還不是天天都有,阿叔通常是今天有什麼就做什麼,除了缽仔糕是固定的,其他吃不吃得到都要看緣分。
  • 夫妻街邊賣「天價面」,106元1碗,每碗放1勺牛肉,食客:過癮!
    說到街邊小吃,可能每個人都不陌生,很多人甚至都是街邊小吃的常客,雖然常常有人說,街邊小吃不衛生,不健康,但是每次逛街的時候,還是會看到街邊的小吃攤上,顧客特別多,並且好多在街邊賣小吃的人,其實都非常有錢,我們這裡就有一家賣豆腐串夾饃的店,開店的是一對夫妻,據說他們倆房子有好幾套,車也早就買了
  • 這樣一款童年味道的缽仔糕,讓你盡情擁抱夏天,在家也可以做
    記得小的時候學校門口總是有很多賣小吃的小攤,每當一放學的時候我們都衝向自己喜歡的小吃攤,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裡面賣的缽仔糕,說到缽仔糕這種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感覺不認識,其實它就是一種用小碗裝著的糕點,缽仔糕看起來的很晶瑩剔透的,吃起來的口感也是QQ彈彈的,有很多的口味都是可以選擇的,每次我都是買幾個回家吃
  • 太原的這家刀削麵,10元錢1碗,1天賣300碗,讓你一口回到小時候
    太原的這家刀削麵,10元錢1碗,1天賣300碗,讓你一口回到小時候在每一個地方,基本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色美食,身為一個山西太原人,對我們這裡的美食了解還是比較多的,不過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我們這裡的刀削麵,被評為是「十大麵食」之一,雖然說別的地方也有賣刀削麵的
  • 大媽街邊賣小吃,2小時掙500塊,鄰居小攤卻說打死都不會買!
    大媽街邊賣小吃, 2小時掙500塊,鄰居小攤卻說打死都不會買!作為一個吃貨對於美食的誘惑總是無法抗拒,上至宴席佳餚下至街邊小吃。只要是對味的總是想研究研究是怎麼做的,在日常選購食料的時候總是穿街走巷只為尋求食材的新鮮與品質。
  • 扔掉網紅雪糕,親手做碗缽仔糕吧
    【本期內容】 炎熱的夏天到了,各種網紅雪糕雖然好吃,可是卡路裡都不低,是減肥的大忌。不如自製一碗缽仔糕,用大米、冰糖、水果就能做,簡單好上手,又健康,又清涼解暑。今天,就讓民俗學者廖虹雷老師,帶我們試一試吧。
  • 年代小說,六零年吃不飽穿不暖,她靠著賣空間糧食,賺個盆滿缽滿
    年代小說,六零年吃不飽穿不暖,她靠著賣空間糧食,賺個盆滿缽滿各位帥哥美女們,小翠花又出現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好看的小說,希望愛看小說的朋友們可以歡關注小編的百家號:翠花看小說,願大家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看小說。
  • 邯鄲沒有招牌的豆腐湯,4元1碗1天賣幾百斤,髒亂差客人還吃得歡
    到了冬天,一碗熱湯最能暖人心扉,而邯鄲人在這方面貫徹得很徹底,他們一年四季都愛喝湯湯水水,什麼豆沫、胡辣湯、紫菜湯、豆腐湯都百喝不厭,而且還要在小的地攤上支一口大鍋坐在小馬紮上大口喝著才過癮,其中豆腐湯是邯鄲的特色早餐,很多豆腐湯店都有二三十年以上的歷史,從來不挪攤,是幾代人的美好回憶。
  • 因《舌尖》爆紅,1份20元,老闆1人操控4口鍋不夠賣,排隊也值了
    推薦語:其實這種小吃看起來也不怎麼樣,不知道吃起來味道如何,你們吃過嗎?下文轉載自作者:天天D農家小院因《舌尖》爆紅,1份20元,老闆1人操控4口鍋不夠賣,排隊也值了!美食與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現在食物吃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沒有一個大廚敢說它會做所有的菜,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學習進步中,美食也是,在經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一直在發生改變著,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味,不同人做的相同美食也有不同口味,雖然味道不同,但是喜歡的人也不會少,對吃而言,喜歡就是美食,不喜歡也不能說它不是,因為別人可能喜歡。
  • 街邊賣的「假肉丸」,5毛一個,每天上千個都不夠賣,大家傻嗎?
    平時大家出去逛街的時候,看到這邊的小吃,肯定會多看你幾眼,如果碰到好吃的,忍不住都會買來嘗嘗,尤其是到外地旅遊的時候,街邊的小吃才能代表當地的特色,大飯店裡面的飯菜,基本上都被商業化了,根本就嘗不出來當地的特色美食,出去旅遊的時候,今天碰到了一個老闆,老闆賣的是一種假肉丸,價格可不便宜
  • 大媽街邊賣「梭子」饅頭,1塊錢1個,路人:變著「花樣」賺錢
    大媽街邊賣「梭子」饅頭,1塊錢1個,路人:變著「花樣」賺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方便了,以前都是自己在家裡面蒸饅頭吃,可是現在有很多人都是買饅頭吃,而且街邊賣饅頭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跟我們平時吃的饅頭相比,好像複雜了一些,口味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 大爺賣的「懶人菜」,5元1斤,每天賣500斤,吃貨看後都走不動了
    大爺賣的「懶人菜」,5元1斤,每天賣500斤,吃貨看後都走不動了!美食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那些價格貴的美食,很多人都吃不起,但是其實美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只要是好吃的東西,都能被稱作是美食,有些美食甚至都在街邊的路邊攤上,有一個大爺在街邊賣一種懶人菜,價格便宜又好吃,只賣5元一斤,據說每天都能賣500斤,很多吃貨看了以後都走不動了,這個東西現在會做的人已經不多了。
  • 兒時最愛吃的缽仔糕,終於學會了,在家也能做,想吃多少就做多少
    大家好,我是小飛,每天教你做菜。說到廣東的傳統小吃,缽仔糕當然是不能缺少的啦。對於大部分80後、90後的廣東人來說,童年的美食記憶一定會有缽仔糕。缽仔糕甜甜的口感,以及多種多樣的口味,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缽仔糕實在是太好吃了,跟糖果一樣對於小朋友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 福建奶奶做手工小吃,1天最多2鍋賣1000多元,用手藝徵服7個徒弟
    已經8月份,廈門今年還沒有颱風,甚至雨水都很少,氣溫一直居高不下,燒仙草成為不少閩南人解暑納涼的必備小吃。
  • 82歲老太賣了25年臭豆腐 一天賣2000多塊(圖)
    有的客人一吃20多年  開車十幾公裡趕來買  下午3點半左右,小店前已有不少食客候著,還未走近,味道就飄來了。「好香!」有人說。  小店門口擺著一張桌子,四把圓凳,桌上放著甜辣醬。  高老太戴著帽子,圍著飯兜,白髮從耳朵兩邊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