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你同意婆婆一起住嗎?女人的回答很一致,婆婆:同意我也不去

2020-12-21 暖心語苑

文|暖心語苑

圖|網絡

說起婆媳關係,用幾籮筐文字也無法表述清楚,婆媳關係的複雜性由來已久,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相當嚴重,而且女子結婚後沒有分家這種說法,一家人住一起,古人認為,媳婦必須照顧公婆,不僅不能反抗,還要絕對的服從婆婆的一切命令,婚後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完全靠運氣。

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也比較嚴重,在婆婆看來,媳婦娶進門,意味著和她搶兒子,這是她不想看到又不得不面對的結果,媳婦在無形中就成了她討厭的對象,內心的不滿只能通過刁難媳婦來發洩,而且在古代,規矩很多,比如吃飯的時候媳婦不能同桌,只有等大家吃完了她才能吃,這些做法其實是很傷女人心,時間長了她們心裡就會產生怨恨,婆媳關係到今天還如此緊張,和歷史原因是分不開的。

在古代,女人一般都不需要出去工作,主要是操持家務和照顧小孩,以及負責公婆的飲食起居,這就增加了和婆婆相處的機會,相處過程中婆婆是強勢的一方,只負責發號施令,媳婦處於弱勢,負責服從命令,不願意也得忍著,那麼,受不了可以離婚嗎?幾乎不可能,想離婚除非被丈夫休了,或者婆婆要求兒子休妻,古時孝道為先,兒子也得聽父母的,不然視為不孝,不孝就要坐牢。

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媳婦都不願意和婆婆住,只不過古代沒有選擇的餘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在已經提倡男女平等了,女性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各行各業都有女人的身影,有的還是獨當一面的行業精英,儘管如此,只要提起婆媳關係,女性朋友表示很頭疼。

事例一:

在銀行工作的阿美最近和老公鬧矛盾了,原因是老公想接婆婆一起住,阿美說婆婆才六十多歲,身體很好,能吃能喝,就讓她一個人先住著,等她老了再接過來照顧,她老公聽了就不樂意了。

「現在接怎麼就不行了,就是趁現在咋媽能吃能喝,咋們下班還能吃上暖和的飯菜。」

「那我寧願天天叫外賣,反正我不同意。」

夫妻兩就接不接的問題產生了矛盾,其實,阿美有自己的考慮,因為婆婆是一個不好相處的人,而且喜歡嘮叨,大事小事她都看不慣,她不是不喜歡婆婆,是真的害怕相處,而且婆婆做菜喜歡放很多鹽,又不好說她什麼,老人家口味重。

另外,阿美認為,婆婆一起住,還會影響夫妻感情,家,本身是一個放鬆的地方,她下班回家喜歡換睡衣,既舒服又涼快,還能緩解疲勞,但是如果婆婆在家的話,她放不開,也不習慣,而且夫妻兩做那事也要思前想後,讓她覺得身心疲憊,總之,就是不願意和婆婆一起住。

事例二:

劉鈺和婆婆的關係很好,老公是家裡的獨生子,結婚後,一家人住在一起,公公婆婆都是很好相處的人,兩老平時話也不多,該吃吃,該睡睡,按理說劉鈺應該感到幸福才對。

可是有一件事劉鈺特別煩躁,因為家裡有老人,同事每次約來家裡打麻將什麼的她都婉拒了,就怕人多嘈雜影響公婆休息,時間長了同事間的關係也變淡了。

她曾經和老公商量,把租出去的那套房子收回來,讓公婆住這裡,咋們搬過去住,可是老公死活不同意,他說爸媽就我一個兒子,如果自己搬出去了,父母會難過的,堅決不同意劉鈺的提議。

無奈之下,劉鈺只能選擇接受,在她內心,哪怕和公婆相處融洽,也不願意和他們一起住。

其實,婆婆和媳婦的想法基本一致,她們也不願意和兒子媳婦一起住。

劉嬸今年65歲了,兩個兒子已經成家,在市裡買了房,她和老伴住農村的老房子,偶爾去城裡給他們送些自己種的蔬菜,兩個媳婦各有特點,大媳婦愛乾淨,去她家必須換鞋,但是心眼好,每次去都會給她買很多營養品。

二媳婦愛嘮叨,只要兩口子在一起,就不停地數落二兒子,但是沒什麼壞心眼,會賺錢,也顧家,對老人也孝順,就是說話不經過大腦,容易得罪人。

去年,滿三歲的孫子要上幼兒園,沒有人接送,兒子想把劉嬸接過來一起住,順便照顧孩子,結果劉嬸不願意,兒子兒媳苦苦哀求她才答應,雖然答應了,但是她提出一個要求:不和他們一起住,另外給她租間房子。

有人說她不會享福,寧願住條件簡陋的出租屋,也不願意和兒子住大房子,她說:「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不好相處,雖然表面上大家都客客氣氣的,內心怎麼想的彼此都清楚,我以前也是別人的媳婦,也不想和婆婆住一起」。

劉嬸還說:婆媳長期在一起相處,容易起是非,女人天生喜歡八卦;另外,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老年人的生活習慣不在一個頻道上,容易產生分歧,年齡上的代溝相處起來也累,即使媳婦願意要我一起住,我也不會去。

就拿我婆婆來說,她寧願一個人住,也不願意來我家,哪怕為了孩子她也不來,她說:上班就把孩子送到她那兒,下班想孩子了就接回去,不想接就讓孩子和她住,怎麼勸都不和我們一起住,這麼多年一直這樣。

還有我奶奶90歲了,五個兒子,一家都不願意去,就喜歡在老家待著,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能自己照顧好自己,就不會去兒子媳婦家,等到生活不能自理,誰接去她都沒意見。

其實,老年人的想法和年輕人是一樣的,都想過輕鬆日子,婆媳相處需要空間,需要相互體諒,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婆媳關係需要適當的距離,彼此才會客客氣氣,相敬如賓。作為女人,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婆婆想和你一起住,在她們心裡,哪怕環境再差,生活再困難,都只想在自己的窩裡呆著。

相關焦點

  • 婆婆要遠嫁,全家人都同意了,弟媳卻反對
    而是背癢了你幫我撓一下,腿疼了我幫你揉一下,你不嫌我腿慢,我不嫌你牙不好。他們要的是,只有這個年齡才懂得惺惺相惜的陪伴。雖然肖楠對黃昏戀持理解的態度,但公公去世才一年,婆婆那麼快就找到要嫁的人,多少讓人有些意外。「你知道媽要嫁誰嗎?崔老頭。「趙旭看肖楠不說話,又氣呼呼地說到。
  • 婚後婆婆不讓我回娘家,孩子滿月時我收到婆婆的簡訊,我哭了
    婚後婆婆不讓我回娘家,孩子滿月時我收到婆婆的簡訊,我哭了我跟丈夫是大學同學,我家跟他家經濟條件相差的實在是太大了,我自己的心裡也很自卑,生拍自己配不上他,老公的父母是做生意的,而且規模很大,我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階級,本來一開始的時候婆婆就不同意我們在一起
  • 大姑姐生二胎回娘家坐月子,兒媳不同意她住新房,婆婆叫兒子離婚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之娛人】,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親戚之間有些事是靠自覺的。自覺不去打擾別人,不去為難別人,這樣兩人的關係才能和諧。如果不夠了解,提一些過分的要求,最後連親戚都沒得做。有的女生結婚了,但心還在娘家,回家也沒有親人的感覺。她仍然假裝是主人。如果你是獨生子女,應該是。
  • 婆媳相處: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婆婆別不搭理我
    導語:前兩天收到了一個不經常聯繫的朋友的微信,我們聊了很長時間,她問我,「如果跟婆婆說話,而婆婆表示不想搭理我,我還要上趕著去跟她說話嗎?」我估計啊,一般看到這就有很多人腦補了很多的畫面,比如虧待婆婆,虐待她,所以她才不跟你說話,但實際上我這個朋友表示她沒有做過對不起婆婆的事,她也不知道怎麼惹到婆婆了,因為我也結婚了又跟婆婆一起住,所以才跟我發微信,想讓我分析一下,我在徵求過她的同意後,決定把她的故事分享出來,讓大家看看是為什麼,有什麼樣的解決辦法?下面是第一人稱講述。
  • 「婆婆,我帶你去旅遊還是花自己的錢,不行嗎」,之後婆婆要退婚
    最近,就有個姑娘在婚前就是帶婆婆去旅遊,回來後卻被婆婆退了婚,聽完原因哭笑不得,難道花自己的錢有錯嗎? 01、 姑娘結婚前帶婆婆去旅遊,為婆婆花費9000塊錢,卻被她退了婚 劉曼是個乖巧的女人,為人單純又對人真誠。
  • 婚後婆婆跟著住進新房,昨天婆婆說了一席話,我將她攆出家門!
    我和老公是同一個公司上班的員工,在同事的介紹下相識,戀愛兩年後在今年結婚。婚後,考慮到婆婆一人在老家不方便,於是老公和我商量將婆婆從鄉下接到市裡來和我們一起生活,我也同意了。房子是兩室一廳的,我和老公一個房間,婆婆一個房間,就這樣一直生活了大半年, 雖然空間有點狹小,但是因為考慮婆婆,我也沒在老公面前說什麼埋怨的話。上個周末,一家人吃著晚飯看著電視,婆婆突然告訴老公,說小姑子那邊看孩子不方便,她老公常年在外,以後要搬過來住,正好婆婆在家也好幫著看孩子。
  • 我的房子非要加你的名字才住的舒心,婆婆,你回老家住吧!
    我的房子非要加你的名字才住的舒心,婆婆,你回老家住吧!田利是一個很溫柔的人,我被他溫柔的聲音給俘虜了,還有他俊朗的外表,我對他一見傾心,追了他沒多久,他就成為了我的男朋友,我們一起度過了大學四年的美好時光。
  • 長輩一個人住,作為晚輩你同意他搬過來一起住嗎?回答現實了
    原因只有男方準備新房了,婚後女方才能避免跟男方的家長一起住。結婚以後,年輕小夫妻離開兩邊的父母單獨住,已經成了年輕人一種必要的需求。而且,結婚後和長輩分開住是被人所接受的。因為如果結婚以後還和長輩住在一起,別人會覺得年輕人是在啃老。不過遇到長輩一個人住的情況,作為晚輩是是長輩分開住是孝順呢?還是和長輩住一起是孝順呢?這個問題就說不清楚了。
  • 【情感+】婚後一周婆婆就睡我的婚床
    和老公婚後一個星期我們就一起回到南京上班,在南京過了半個月我又回到老家。回到家當天晚上吃晚飯,大概七八點鐘,我坐在床上看電視,婆婆推門進來,問了我冷不冷之類寒暄的話,然後就脫了衣服,掀開我的被子躺了下來。我當時那個吃驚啊,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 「兒媳,我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女人一席話讓婆婆自慚形穢
    嶽父母如此明事理,也讓杜俊很不好意思,當場也給二老「打保票」:「爸媽,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書惠,不讓她受委屈。」結婚這事,婆婆本就是不同意的,是杜俊自作主張執意要娶書惠,因為這事,婆婆也抱怨杜俊「你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她心裡更是怨恨這個兒媳婦。
  • 「婆婆,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吧!」「算了!我不想給你們添麻煩」
    我理解這個讀者的心思,別急,我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情況都覆蓋到。其實,男人如果入贅到女方家,或者說是結婚後在女方老家那邊生活,所經歷的很多事其實是和女人遠嫁差不多的。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我們在談到女人遠嫁時說的話,也同樣適合你。
  • 婆婆做壽兒子花2萬,兒媳過生日婆婆稱:「窮」慣了的女人不講究
    婆婆作為過來人,可以很清楚地理解這一點,美滿的婚姻需要夫妻時時處處的為對方多考慮,假如想要兒子的婚姻變得持久穩固,便不能總是用單向思維考慮問題。有位結婚6年的朋友對我說,婆婆沒和她在一起住過,但是她的婚姻生活裡婆婆的痕跡無處不在。
  • 婚後農村婆婆首次到我家,廚房外聽到老公說的話,我打了他一巴掌
    我不知道跟父母說了多少好話,父母才勉強同意我們倆結婚,結婚的時候我父母給我陪嫁了一套房子,不過我父母也是有條件的,就是讓老公答應以後的日子裡,他不能讓他的父母到家裡來常住,其實我覺得父母這個要求有些過分了,這不是讓老公以後都不能孝順自己的父母了嗎,讓我想不到的是,老公居然同意了,就這樣我們結婚了,婚後一年我就生下了兒子,婆婆在我生兒子的時候都沒有來家裡,只是讓老公回老家
  • 33歲男友的母親怕36歲的我生不出孩子,婚後一年,令婆婆啞然
    開始,我有些顧慮,覺得自己比男友大三歲,這樣的姐弟戀,不知現實不現實?男友開朗地說:「女大三,抱金磚,沒關係,我喜歡你!」男友還說,一位朋友與比他大7歲的離異女人結婚呢!我才大他3歲,算什麼!男友消除我的顧慮之後,我們正式談戀愛了。
  • 婆婆不同意花錢僱人,產婦回答獲贊
    曉玲生完寶寶以後,公婆主動要求帶孩子,就搬了進來,曉玲卻執意要僱人照顧寶寶,家人都不同意。婆婆認為一家子四個大人,還照顧不了一個小孩子嗎?為什麼還要花那個冤枉錢,曉玲的老公也是這個態度。「全家四個大人,真正照顧寶寶只有我一月子裡的人,寶寶一哭就要喝奶,我來餵母乳,您呢只會在旁邊刷手機,至於那倆人,就相當於廢人,什麼時候照顧過寶寶?起夜都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既然你們起不到作用,我就要讓月嫂來幫忙。」像曉玲家的這種現象算是很常見了,產後照顧寶寶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可是往往全部落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 婆婆嫌棄兒媳沒工作,要求婚後AA,兒媳一句話讓婆婆無話可說
    本來王先玲是不想結婚的,因為她認為自己現在才22,可以再拼搏幾年多為家裡面賺點錢,然而家裡面怕她再過幾年就嫁不出去了,就催促著她去相親,王先玲沒有辦法就同意了。兩個人見過面之後,關雪豪很喜歡對方,因為王先玲長得很好看,加上旁邊媒人一直在撮合,關雪豪對對方說:「如果你嫁給我,婚後的一切家務都由我來做,你自己為家裡面付出了那麼多,想必也很累,以後我會為你撐起一片天。」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詩妍裝作沒聽見婆婆講的話,將這口氣忍了下來,照樣按照之前那樣簡單又忙碌的生活軌跡去過日子。然而婆婆卻不樂意了,還故意沒事找茬對兒子梓豪打小報告說,兒媳嫌棄他們,不高興他們住下來。畢竟原先詩妍對婆婆非常得好,不僅會帶著她逛街,還會給她買這買那,可是自從他們過來住下後,就從來沒見她花過一分錢。梓豪聽到自己媽媽的抱怨後,不禁皺著眉頭,對妻子詩妍的行為感到百般不滿。
  • 女孩初去男朋友家,見面喊媽,準婆婆直搖頭:嫁我兒子,你不配
    分析到這裡,當你明白父母為什麼反對自己的戀情的時候,問題的癥結也就迎刃而解。女孩初去男朋友家,見面喊媽,準婆婆直搖頭:嫁我兒子,你不配!世上有苦之一: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愛情裡的兩個人,既然認定彼此,那麼就要有誓死在一起的勇氣和定力。
  • 「婆婆幫忙帶孩子,小姑子讓我每個月給她2000,全家一致認同」
    有些婆婆是比較樂意帶孫子的,如果不讓她帶,還不高興。但有些婆婆就不願意帶孩子,也不是說不喜歡帶,可能就是在帶孩子的時候,想讓兒媳付出相應的報酬。其實,我比較贊同婆婆帶孩子時,兒子兒媳每個月都給錢,不是孩子的生活費,而是單獨給婆婆的,意思就是不讓婆婆白幫忙。
  • 「婆婆,家裡拆遷你非讓我回去爭財產,清明掃墓你不讓我回家?」
    這還不夠,她住下來之後每天作威作福,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她都對我指手畫腳,嫌棄這個嫌棄那個,更讓我難以忍受的是說我家教有問題,連我娘家人一併數落。開始敬她是長輩,不跟她計較那麼多,只是自己生悶氣。後來我才知道婆婆針對我的原因,我娘家拆遷,婆婆讓我回去爭財產,我沒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