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坦言:孩子10歲時,這類書不僅要鼓勵看,更要逼著孩子學

2020-12-14 緣來媽咪

如今許多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業,也希望孩子能在平時多讀些好書,而這所謂的好書,是父母自以為對孩子有益的書。而且有些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書,父母會嚴加禁止。

實際上,父母的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興趣,因為我們都知道,做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就能很快從中吸取教訓。假如父母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即使再強迫,效果也是不盡如人意。因此,在平時,父母不僅要讓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還要根據孩子的興趣來閱讀。

有一期《朗讀者》節目中,董卿請來了白巖松,相信大家對他也都很了解。白巖松也是央視的主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非常有自己的一套,值得家長們學習。在節目中,白巖松談到自己的兒子白清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白巖松對兒子的教育

他的兒子出生於1998年,22歲的白清揚,在父親的教導下,成為了一名非常優秀的人。白清揚小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好,當他上大學時,選擇了蒙古學這個專業,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但白巖松卻給了兒子足夠的支持,許多人都問他:你兒子選了蒙古學這個冷門專業,難道你不擔心他以後找工作會有困難嗎?

在《朗讀者》節目中,白巖松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應,他說:我沒有左右他的思想,重要的是他自己喜歡這個專業。另外,蒙古學這個專業涉及的人很少,對這門學問了解得不深,如果自己的兒子能好好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以後還能推動我們歷史文化的發展。

因此,白巖松從來沒有刻意培養兒子的興趣,而是尊重兒子的興趣,讓他自己去選擇,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裡有所成就,也可以讓孩子過得快樂。

二、許多父母不讓孩子讀閒書,白巖松認為書中沒有閒書和不閒書的區別

自幼喜愛讀書的白巖松,一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書就沒有辦法停下來,而且家裡人對他也沒有半點幹涉,所以成就了他,而且他也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良習慣。兒子在自己的影響下,也成了一位愛讀書的人,在白清揚的小學時,就迷上了金庸小說,白巖松不認為兒子讀金庸小說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於是兒子對清朝、明朝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平時也會主動去找這方面的書來讀,從此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

曾經在白巖松家見過一位記者朋友,發現白清揚對許多歷史文化都很熟悉,十分吃驚,急忙向白巖松請教讓孩子讀閒書的好處

白巖松說:「一開始就讓孩子讀正書,會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慢慢地就會對閱讀這件事產生排斥,那又怎麼能起到閱讀的作用呢?」

讓孩子讀閒書,就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書籍,這樣孩子就能更願意去讀,並且會主動去了解,這樣就更容易養成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白巖松的這種教育思想,不得不說是許多父母需要去學習的。白巖松曾直言:10歲的孩子,不僅應該鼓勵他們讀歷史,還應該強迫他們學習。因此,後來他的兒子報考蒙古學這一專業時,他自己也很滿意。如今許多父母想要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要鼓勵孩子多讀一些書,特別是歷史類的書,是需要讓孩子看的,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見識,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格局。

三、讓孩子從小就看歷史類的書,能開闊視野,建立大格局

當今社會,個人的眼界和格局非常重要,而這一點是模仿不了的。假如一個人同時擁有這兩種特質,在他將來的職業生涯中,它將對他自己很有幫助。從萬達老總王健林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他也是一個喜歡歷史的人,而且這些文化也影響著他在萬達的創立和經營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總是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課業知識上,讓他們整天閱讀有助於作業和考試的書籍,重要的是打開孩子的視野。在此向家長們推薦一本《四大名著小學生課外書籍》,非常適合小孩閱讀,裡面的知識小孩都能看到,而且也會很感興趣。當孩子們閱讀這套書時,他們就像在看動畫片一樣,這樣他們就更願意集中注意力。

這樣一套內容及其豐富的書才89,但卻培養孩子有了讀書的習慣,有了閱讀歷史的愛好,開闊孩子的眼界與格局,家長還省心,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白巖松:這類書不僅要看,更要逼著孩子學
    這些看上去對孩子當下學習沒有絲毫用處的知識點,其實往往會讓孩子成長更多。因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鼓勵孩子多看閒書的原因。舉例來說,考試試卷上一篇閱讀理解題,可以就出自金庸小說裡面的片段,如果孩子不了解,那麼這道題他就可能會答錯,所以小孩子多看些閒書是很好的。這樣,他們就可以積累大量的語文資料,對語文學習有很大幫助。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要從小逼著孩子學這類書!
  • 白巖松坦言:孩子10歲前,「這類書」不僅要看,還要逼著孩子去學
    他也不會左右兒子看什麼書,兒子喜歡看什麼,就看什麼。白巖松談兒子看書白巖松在節目中提到,兒子從小就比較喜歡看閒書。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基本上看完了金庸全集。而且孩子對明史和清史也都非常感興趣。所以兒子從小也是一個小書迷。白巖松認為書並沒有閒書和正經書之分。
  • 白巖松直言:孩子8歲時,這類書不僅不能「藏」,更要鼓勵孩子看
    白巖松直言:孩子8歲時,這類書不僅不能「藏」,更要鼓勵孩子看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白巖松的兒子是一個書迷,快小學畢業時,孩子迷上了金庸,並一口氣讀完了全集。之後,孩子便對清朝、明朝的歷史來了興趣,便去找這方面的書看。
  • 為啥有錢人家從小讓孩子看這類書?不但要看,更要逼著學
    家裡有孩子了都知道,一般普通的學校到了初中才會有歷史課,為什麼這些學校這麼小就可以上歷史課。歷史知識對於孩子非常重要,不僅要看還要逼著學習。歷史書不僅要看,還要逼著學習現實生活中很多明星的孩子都非常重視歷史,有些明星的女兒對於歷史的解讀十分深刻。就算是曾經的高考狀元,曹靖宇也說過,自己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打開了自己的視野,提高了知識的學習能力。
  • 明星、富人從小讓孩子看歷史書,為什麼?白巖松:還要逼著學!
    並且歷史在我國的高考中也佔據著很大的分數比例,所以在孩子的學習中,歷史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通過觀察身邊的一些明星和富人,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他們特別注重培養孩子對藝術文化的積累。那麼為什麼有錢人要讓孩子從小看歷史書呢?白巖松卻說到:「不光要看,還要逼著學!」
  • 為什麼有錢人,讓孩子從小看歷史書?白巖松:不光看,還要逼著讀
    李湘在節目中曾透露過,自己非常重視孩子的文化課,並且從小就會讓孩子學習歷史,閱讀歷史類書籍。同樣讓孩子從小就學歷史的孩子,還有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他不僅會讓孩子從小就看歷史書,還會「逼著孩子讀歷史」,如今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就在英國讀一個很冷門的專業「蒙古史」。
  • 有錢人為何從小讓孩子看這類書,白巖松:不止看還要逼著他學
    聽歷史,讀歷史,培養的是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表示:在創業初期,曾翻讀《曾國藩書信》,這讓他整理出一套獨有的管理體系就連中央名嘴白巖松也說,不只是讓孩子看歷史,還要讓他學,歷史無聊,那就逼著學
  • 白巖松分享育兒經驗:想讓孩子增長智慧,這類書要逼著孩子看
    白清揚現在已經22歲了,從小就是學霸的他,高中畢業於北京重點中學景山中學,如今在英國名校讀「蒙古史」專業。大家都認為這個專業太冷門了,很不理解,但白巖松卻很贊同兒子學習。並且作為一個愛讀書的狂熱分子,成為父親後,也開始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但從不幹涉孩子讀書的種類。但唯一的要求,孩子十歲以後歷史書是一定要讀的。受白巖松的影響,白清揚在小學畢業時就讀完了金庸全集。
  • 為啥明星富豪打小就讓孩子看歷史書?白巖松:不光看,還得逼著學
    為啥有錢人打小就讓孩子看歷史書?白巖松:不光看,還得逼著學明星富豪們高價買學區房、讓孩子進貴族學校,這些事情相信大家聽到都很淡定了,比起我們買不起的學區房,進不起的貴族學校,我們更好奇的是在這些動輒學費幾十萬起步,還有名額限制的學校到底教了這些孩子什麼?
  • 為什麼有的人,從小讓孩子看這種書?白巖松:不光看,還要讓他學
    為什麼有的人,從小讓孩子看這種書?白巖松:不光看,還要讓他學!有人說過:「不懂歷史,在未來,就會面對一個很大的問題——愚昧。」歷史,不在於有用,而在於偉大。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創業之初,曾把《曾國藩書信》反覆看,收穫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企業、員工管理辦法。連央視名嘴白巖松也說,他不光讓孩子看歷史書,還要逼著學。
  • 為什麼有錢人,喜歡逼孩子看這類書?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經常看《百家講壇》的家長應該都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都特別喜歡歷史,尤其是世界史,誰都能上來講一講。其實現在社會,很多的精英家庭,家裡條件很好的,幾乎都會從小逼著孩子看歷史,了解歷史,這到底是有錢人的自負,還是真的能夠給孩子帶來幫助?
  • 白巖松:孩子,你要考第一就斷絕父子關係!
    在北京中考成績公布,很快,白巖松就知道自己兒子的成績,「是個高分」。白巖松鬆了一口氣,不僅因為兒子「考得好」,更在於「沒考得太好」。中考前,他和孩子開過一個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 為什麼有錢人讓孩子從小讀歷史書?白巖松:不僅要看
    英國哲學家培根更直接:「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可以是通往人生巔峰的梯子,也可以是智慧之門的鑰匙。在汪涵《偶像來了》裡,他想帶著兒子去博物館和各國的文物,學習世界歷史。萬達group老總王健林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學習歷史,喜歡歷史,古老智慧影響了他對萬達群的建立和管理。
  • 為什麼明星,從小讓孩子讀這種書?孫儷:不光要讀,還要逼著學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至少在這件事上,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看書。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為什麼明星,從小讓孩子讀這種書?孫儷:不光要讀,還要逼著學。有研究指出:0~6歲是兒童閱讀的黃金時期,6~12歲是白銀時期,再往後就是青銅時期。從小愛讀書的孩子,知識面更廣,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更強,也更專注。表達能力好,在同齡人中會更有自信,也更喜歡讀書。
  • 哈佛大學調查發現: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都喜歡看這類書籍
    關於讓孩子讀歷史,讓我第一想到的是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他會讓孩子從小就看歷史類書籍,甚至逼著孩子學習歷史知識,為什麼白巖松會這樣做?在白巖松看來,孩子了解歷史是怎樣的,未來才能更好地去面對未來。而他的兒子也因為從小讀歷史書籍,對歷史感興趣在大學期間選擇了「蒙古史」專業。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智商和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都喜歡看這類書
    我一直認為一定要孩子見見世面,雖然沒辦法盡力給孩子一切,但一定要豐富孩子的閱歷,讓孩子擁有寵辱不驚的能力。放假時,我空出時間帶孩子出去見世界。孩子看到一個「名建築」就會問:「媽媽,這是怎麼來的?」,總是能讓我啞口無言。
  • 為什麼李湘從小讓孩子看歷史書?白巖松:不光看,還要「逼」著學
    讀史以明智,越早讓孩子接觸歷史,對他們成長的影響就越深遠。很多成功人士也喜歡讀歷史,像王健林、任正非、都特別喜歡看一些歷史類的書籍。據說白巖松不只自己讀,還會逼著兒子讀,最後讓兒子真正愛上了歷史,學習的專業也主動報考歷。就連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在節目中,也表示:自己最想帶孩子去看個各個國家的博物館跟人文古蹟,學習世界歷史。
  • 孩子經常看「這3類書」,不僅學不到東西,還會耽誤「學習成績」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多看點書,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孩子多讀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讀書不僅能增長孩子的見識,也能讓孩子修身養性。但是書籍根據其內容也有類別和好壞之分,並不是所有書籍對孩子都是有益的,父母給孩子買書時也要多注意區分。
  • 慣子如殺子,白巖松坦言:孩子有三種苦不會白吃,多吃才能成大器
    孩子在這種高端「服侍」下,一邊享受著動畫片帶來的「精神愉悅」,一邊品嘗著飯菜帶來的「愛意食糧」。視頻發布時的背景配樂很是溫馨,可在網友眼中這卻造成了一種「音」「視」衝突感,讓人看了很不舒服。慣子如殺子,白巖松坦言:孩子有三種苦不會白吃,多吃才能成大器「經歷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沒流過血的手指,彈不出世間絕唱」……看完上述案例,再看這句話,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有那麼多網友對於爺爺奶奶的溺愛行為難以容忍了。
  • 3~6歲的孩子,這4類繪本要多看看,將來可能會更優秀
    當孩子3歲左右知道什麼是書的時候,應該帶孩子去系統地閱讀一些書。因為我不知道孩子該讀什麼書,其實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思維還處於發展階段,識字率也不高,所以書籍一定要以圖畫書為主,當然,圖畫書也有很多種,重點放在這4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