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第24集,柳如玉帶著範閒入宮見宜貴嬪,慶帝的幾位嬪妃和太后也要看一看範閒,於是範閒帶著觀眾們一起了解了一下慶帝的女人們。
第一站是宜貴嬪處。柳如玉與宜貴嬪是已經四年沒見面姐妹,兩人見面自然親熱一番,再加上範閒嘴甜,於宜貴嬪不以貴人相稱,直接按親戚的稱呼叫做柳姨,把宜貴嬪樂得稱讚範閒誠摯。
宜貴嬪扮演者:鄧童天,歌手,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
第二站是二皇子的生母淑妃處。淑妃痴迷讀書,很欣賞寫了《紅樓》的範閒,卻直接嫌棄範閒商賈之道終究失於粗鄙,想要送範閒些孤本作禮物,卻又說明自己會捨不得,讓觀眾感覺這淑妃的腦子是不是秀逗了,實在不會聊天。
淑妃扮演者:林靜,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1998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
第三站是大皇子的生母寧才人處。寧才人是東夷人,不被太后所喜奪了妃位,被降為才人。喜歡習武健身的寧才人嫌棄範閒瘦弱,要他多多強身健體,還給了他一大盆米飯讓他吃完,看起來是個粗線條的女人。
寧才人扮演者:喬於庭,中國內地女演員。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範閒帶著觀眾領略了一下慶帝三個女人的風採,相對比後兩個奇葩女人,宜貴嬪這個比較正常的反倒不顯眼了,觀眾們看過淑妃和寧才人的待客之道,可能要託一託下巴了。不是呆呆的,就是粗獷的。怎麼可能,在任何一部關於皇宮的影視劇中,能長久活在這宮中的女人都不可能是一般人。
先回看一下淑妃。範閒說與二殿下一見如故,一直呆呆地,想到哪裡說哪裡的淑妃說了一些高深莫測的話。淑妃先是說自家兒子心氣高,能誇範閒,難得,後又說範閒大約是被老二騙了,還說自己兒子心思深,告訴範閒相處久了自然明白。此處特別想評價一句「知子莫若母啊!」。
如果真是一位天生沉醉於書海,不知人際變通的女人,怎麼會說出這樣一段準確,但又不說破的提點。猜測淑妃是個真聰明的人,也許是天生軟弱,又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以書呆子的模樣生活,日子才好過吧。
再回看一下寧才人。看著不喜尊卑之分的寧才人,挑剔範閒弱也好,與若若拉家常也好,都是十分自然,真有些與世無爭的灑脫範兒,不過她與若若聊天的內容就值得思考了。寧才人問若若婚配了嗎?並直接介紹自己的兒子直爽,等回京要不要見見。
範若若是什麼人啊?有京都第一才女之美譽,父親範建是當朝戶部尚書,與當今的慶帝是年少時起的情分,算是慶帝的近臣了,哥哥範閒有機會接掌內庫大權,從這些背景關係來說,只要若若想要當皇子妃,沒準兒還可以在各個皇子之中挑揀挑揀呢。
從這裡想,寧才人就算自知是東夷人,生的兒子有一半他國血統,沒了爭位的指望,但也做不到絕對的與世無爭,還是想要給兒子找一個能得些助力的。若真是不爭,找個沒什麼背景的不是更安全,要真是若若做了大皇子妃,外有兵權,朝內有人脈,甚至還有機會與內庫財權掛鈎,即使是有一半他國血統也難免懷璧其罪,大皇子要麼成為有心爭位的皇子們的眼中釘,要麼自己成為那匹黑馬。
《慶餘年》中沒什麼宮鬥戲,故事內容更多的是與派系爭權有關,每個角色的出現都會被聯想到爭權奪利、人心叵測上,所以免不了會把兩個皇帝女人的言行分析的八卦了些,總的來說扮演這兩位奇葩嬪妃的演員更出眾一些,可能是角色太有特點了,只有這麼一個段落的出鏡,就給觀眾留下足夠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