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米音樂知識|史海鉤沉
—— 探尋最早的吉他四重奏
四重奏是以弦樂四重奏為主的一種樂曲形式。四重奏:在四重奏的領域中,弦樂四重奏是最重要而且數量也最多的一種形式。
弦樂四重奏的樂器組合通常是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及一把大提琴,另外也有作曲家是採用大、中、小提琴各一把,再加上一把低音提琴的組合,但數量並不多。
那麼從何時開始,吉他也有了四重奏的形式呢?
...
關於這個問題,最普遍的認識是,羅梅羅家族的四重奏是最早的專業吉他四重奏組合。
1961年,那是他們全家剛從西班牙移民到美國。而在這個時間點之前,一般人確實很難找到關於其他專業吉他四重奏的任何資料...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其實早在羅梅羅四重奏具備國際影響力之前,很多業餘愛好者以及學校學生早就開始玩起了四重奏,尤其是在美國。
所以,世界上第一個吉他專業四重奏應當在更早的時候就出現了....
要說到最早的專業吉他四重奏,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德國吉他音樂家海因裡希-阿爾伯特(Heinrich Albert)。
在法蘭克福發行的刊物中刊登了兩首根據古典主義時期吉他作品改編的四重奏作品,一首是卡魯裡的OP21,另一首是索爾的OP15,而這兩首四重奏的改編者正是海因裡希-阿爾伯特。
其在一戰前就建立了吉他四重奏的基本模式,並且創作改編了許多吉他四重奏作品。
由此看來,世界上第一個專業吉他四重奏並非羅梅羅四重奏,而是海因裡希-阿爾伯特和他的慕尼黑吉他四重奏。
時至今日,吉他四重奏的演奏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吉他演奏家和吉他團體所接受,各種吉他四重奏組合和吉他四聲部樂團也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
這其中不乏許多專業的吉他演奏家組成的四重奏組合,諸如赫赫有名的美國洛杉磯四重奏,歐洲吉他四重奏,英國水彩畫四重奏等。
我國吉他的起步時間和發展較晚,但近年來也誕生了諸如北京志龍吉他樂團四重奏,北京愛樂室內吉他樂團,上海OOSG四重奏以及上海魅力尼龍弦四重奏等比較有影響力的吉他四重奏組合...
那麼吉他四重奏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本月27日
穀米音樂演奏廳有幸邀請到了OSSG四重奏組合!
四把古典吉他
四位演奏大師
本期穀米聆賞沙龍
將由OSSG為我們獻上精彩演出
四名熱愛古典吉他藝術並其視為人生事業的吉他手
因緣際會走到一起
他們是林幻奇、楊曄、倪本初和王閣
分別來自神州大地的東西南北、
四名吉他手雖有著各自不同的演奏風格及學術背景
卻能憑藉豐富的室內樂經驗,達到合作無間
將自身的風格融入其中並賦予樂曲鮮活的生命力。
202011月27日晚
吉他四重奏聆賞沙龍
欣賞四位大師的精彩合作
人物誌
OSSG
PLAYER
穀米聆賞沙龍
GUMI
SALON
OSSG擅長營造自己獨有的音響色彩,令觀眾耳目一新,是國內目前不多見的吉他室內樂組合。
本期沙龍更有現場精彩互動環節,大師們現場解答關於古典吉他的知識。
演奏者介紹
1 -林幻奇:青年古典吉他演奏者,達達裡奧中國地區籤約藝術家。2012年成為上音第一位古典吉他專業碩士。自2016年4月起,受邀在中國知名古典音樂廣播FM94.7縱橫經典欄目中開設國內首檔古典吉他音樂專欄節目,普及古典吉他音樂。
2 -倪本初:1975年出生於臺灣臺北市,師從臺灣吉他名家荘維仁先生。目前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美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師從韓鍾恩教授,並擔任上海市吉他藝術協會常務理事及上海吉他樂團常務指揮。
3 -王閣:河南駐馬店人。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古典吉他專業,先後師從臺灣演奏家謝乾隆、菲律賓演奏家Joseph Perez Milandilla 教授,熱衷於重奏與室內樂演奏,畢業後在河南駐馬店創辦王閣吉他藝術中心,其演奏風格具有獨特的美學思想。
4 -楊曄:湖南衡陽人。以優秀成績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古典吉他專業,獲得本科學士學位。師從Joseph Perez Milandilla 教授,曾參加過巴魯埃科、帕維爾、戴維羅素等多位大師的大師課。目前定居在湖南長沙,從事教學工作並活躍於表演舞臺。
音樂會曲目
1. 騎士的方丹戈舞 Bailondo un Fandango Charro
2. 狂歡的村莊 Fiesta en el Pueblo
3. 拂曉 Amanecer
4. 婚禮 La Bada
5. 引子與方丹戈舞 Introductiona el Fandango
6. 小賦格曲 BWV578 Little Fvgue BWV578
7. 人們說 Dirait-on
8. 綻放 Blossom
9. 永遠同在 Always with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