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欣賞——《最後的晚餐》(達文西)

2020-12-14 蘭陵繹史

《最後的晚餐》是世界公認達文西的最著名的繪畫,與他的同一手筆《蒙娜麗莎》一樣經典,永遠流傳於世間。現在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最後的晚餐》以聖經故事為原型,描繪了耶穌和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的宗教故事。

根據《新約·馬可福音》記載:耶穌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猶太教祭司長陰謀在夜間逮捕他,但苦於無人帶路。這時耶穌的門徒猶大出賣了耶穌,猶太教祭司長就給了猶大30塊錢。到了逾越節那天,耶穌跟12個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他對12個門徒說:「我實話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12個門徒聞言後,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最後的晚餐》表現的就是這一時刻的緊張場面。

《最後的晚餐》是為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餐廳所畫的壁畫,取材於《聖經》中最重要的故事,也曾被達文西之前許多宗教畫家描繪過。但都不及達文西這幅畫重要。但在之前,所有的畫家對畫面藝術形象處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眾門徒圍繞耶穌,而把猶大與眾門徒隔開,處在孤立的一面。這些畫畫面浮脫,無法表現畫中複雜的人物心裡感情。而達文西則一改前人繪製「最後晚餐」圍桌而座的布局,而讓所有人物坐成成一排面向外,而耶穌座在最中間,使每個人物均具有充分的表現力,將每個人內心的波瀾傳神地表現出來。這所以是在眾多的宗教題材畫《最後的晚餐》中,這幅最出名、最重要的原因,也因此成為世界名畫中的經典之作。

畫中人物從左到右是:巴多羅買(Bartholomew)、小雅各(亞勒腓之子 / James, son of Alphaeus)、安德烈(Andrew)、叛徒猶大(Judas Iscariot)、西門彼得(伯多祿 / Simon Peter)、約翰(若望、John)、耶穌( Jesus)、多馬(多默 / Thomas)、大雅各(西庇太之子 / James, son of Zebedee)、腓力(Philip)、馬太(瑪竇 /Matthew)、達太(聖猶大 /Jude Thaddeus)、奮銳黨的西門(熱誠者西滿 / Simon the Zealot)。

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有的驚叫,有的憤慨,有的表白自己,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託在背景牆的窗子裡,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夾雜在人群中的叛徒猶大卻表現出不同的神態與動勢,他捂著錢袋,半傾著身軀,掩飾不住他內心的詭詐。耶穌的神態自若,更對比出猶大的卑劣品質。

達文西這幅畫,已揚棄了過去所有這一題材的表現缺點,從人物的活動、性格、情感和心理反應等特徵上,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過耶穌與猶大的衝突反映出人類的正義與邪惡之間的對立。

畫家十分重視組織畫面的整體結構和透視,經過深思熟慮地推敲,他把一切透視線都集中在耶穌的頭部,其他的人物亦分為幾個組合,互相區別,又相互呼應。由於畫家注重人物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形式,所以他才捕捉到了表達人物性格特徵的典型形象語言。

達文西創作《最後的晚餐》的過程,16世紀的小說家馬泰奧·班代洛有過親身的觀察,並留下詳細的記錄。馬泰奧·班代洛當時在米蘭的聖瑪利亞感恩教堂道明會修道院做見習修道士,他因此有機會親眼目睹李奧納多·達·文西在修道院的北牆上創作《左後的晚餐》。

根據班代洛的描述,達·文西一大早就爬上腳手架馬不停蹄地就開始工作。有時他會在那裡從早幹到晚,手裡一直都拿著畫筆。他畫個不停,常會忘記吃飯或喝水。有時候,他會連續幾天不碰畫筆,一天中有好幾個小時佇立在他的作品面前,雙臂交叉放在胸前,獨自一人用挑剔的眼光審視著畫中的人物。也看到過他在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候,好像突然有急事要做一樣,放下手頭正在製作的黏土模具,離開韋奇奧宮直奔聖瑪利亞感恩教堂。他也不找個陰涼處休息片刻,就趕忙爬上腳手架,拿起畫筆在牆上塗上一兩筆,然後隨即轉身離開。

《最後的晚餐》大概是從左側開始畫起的。首先在修道院餐廳的牆上均勻地塗上一層灰泥,牆壁中間的灰泥要比旁邊的灰泥粗糙一些,因為這樣灰泥才能與覆於其上的漆層黏合得更加牢固。人們發現《最後的晚餐》草圖的痕跡,草圖是直接畫在灰泥之上的,「極為簡潔的紅線條,用流暢的畫筆描繪上去,按照他的布局勾畫出眾人的輪廓或外形。」繪上草圖之後再打上熟石膏粉或底子,頂層再塗上一層薄薄的鉛白色的底漆。

達·文西在創製《最後的晚餐》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正是因為他對繪畫的專注才使他終於完成這一傑作。

達·文西在繪製《最後的晚餐》的同時,還在裝飾某些房間(可能是貝婭特麗絲公爵夫人在斯福爾扎宮殿的房間)。工作期間,達文西與主公方面發生了不少衝突。公爵的秘書記錄了下來:「裝飾房間的那個畫家今天鬧出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他因此憤然離開。」之所以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可能跟達文西糟糕的經濟狀況有關:「我非常煩惱,你本應該發現我很缺錢,而且……我不得不謀生,這使我只能中斷這項工作,參與到不太重要的事務中去,而不能繼續執行閣下您委託我的工作。」這項重要工作指的是《最後的晚餐》。

但對於《最後的晚餐》,由於達文西深入沉思,構思精巧,畫了四年還沒完成。寺中的修士不免厭煩,便去向米蘭大公嘮叨。大公把修士們的怨言轉告達文西,他辯護說,一個藝術家應有充分的時間工作,他並非是普通的工人,靈感有時是很使性的。他又謂圖中的人像很費心思,尤其是那不忠實的使徒「猶大」的像,寺中的那個僧侶的面相,其實頗可做「猶大」的模特兒……這幾句話把大公說得笑開了,而寺中的僧侶恐怕當真被萊奧納多把他畫成叛徒猶大之像,也就默然了。

《最後的晚餐》不僅在繪畫史上非常重要,在藝術史上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最後的晚餐》不僅標誌著達·文西藝術成就的最高峰,也標誌著文藝復興藝術創造的成熟與偉大。

1817年,歌德發表在《藝術與古代》第1卷3期上的文章《論李奧納多·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詳細剖析了這篇畫作。歌德認為理解這幅畫的核心在於追問引起全部情節、使所有觀眾激動和喜愛的動機的中心事件。歌德再次用自然科學的觀察方法豐富了他的美學思想。對於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來說,具有決定意義的話是基督的句名言:「你們當中有一個人出賣了我!」接著,歌德用類似相面術的方法生動地描述了各個使徒之間不同的形象,用想像的人物對話來描摹他們不同的心理和性格。例如:猶大:「這是什麼意思?要出什麼事?」腓力:「主啊,我不是叛徒!你是知道的,你了解我這顆純潔的心,這可不是我!」達太:「這事我不是已經說過嗎?這不是我一直都在猜測的事嗎!」

沃爾夫林在《古典藝術》中,用專門的章節對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作了精彩的分析。沃爾夫林認為,達·文西在兩個方面打破了傳統。他取消了猶大獨處的位置,改變了約翰臥睡的姿態。

貢布裡希則在《文藝復興》一書中對達·文西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貢布裡希相信,達·文西從「繪畫科學」的研究出發,將「聖餐」場面作為一幕展開的啞劇進行了「實況」的模擬,以便描繪出「某種震驚的消息在一群人身上所產生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每天看懂一幅名畫丨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1499丨達文西(意),油畫壁畫,460x880cm藝醬正說: 《最後的晚餐》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美術寶庫中最完美的典範傑作。《最後的晚餐》是達文西畢生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在眾多同類題材的繪畫作品裡,此畫被公認為空前之作,尤其以構思巧妙,布局卓越,細部寫實和嚴格的體面關係而引人入勝。構圖時,他將畫面展現於飯廳一端的整塊牆面,廳堂的透視構圖與飯廳建築結構相聯結,使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畫面中的人物,其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
  • 人人都知道的世界名畫——達文西《最後的晚餐》到底在哪裡
    旅讀時間 第4期 坐標:義大利-米蘭 本期嘉賓:達文西和他《最後的晚餐》閱讀時間:6分鐘 達文西 >這幅被億萬人口口傳頌的名畫到底在哪?然而,1496年,來到米蘭的天才畫家達文西開始在這間教堂僅有的餐廳創作壁畫,歷時4年,完成了我們今天知道的《最後的晚餐》。圖來源於網絡當時的達文西從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人才濟濟的佛羅倫斯來到米蘭。
  • 最後的晚餐是人類最後的晚餐——達文西的末日預言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美術家之一,他的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巖間聖母》以及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的三大傑作。其中,《最後的晚餐》這幅畫460釐米,長580釐米, 如今收藏在米蘭的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達文西從開始動筆,到最終完成,花了整整3年時間。
  • 最後的晚餐其實是人類最後的晚餐——達文西的末日預言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美術家之一,他的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巖間聖母》以及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的三大傑作。其中,《最後的晚餐》這幅畫460釐米,長580釐米, 如今收藏在米蘭的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達文西從開始動筆,到最終完成,花了整整3年時間。
  • 驚奇發現:名畫《最後的晚餐》或暗藏宇宙密碼,達文西是外星人?
    上大學的時候,只知道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一位了不起的畫壇巨匠,在文藝復興中擁有者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他研究的日益深入,發現他絕非一位簡單的人物。簡單點說,有人認為達文西是一位現代人穿越到了文藝復興的時代,成為了那個時代的領袖。也有人說,他是外星人混跡於人間的一位代表,他的天賦異稟其實均來自於更加高級的文明。那麼,達文西到底是怎樣一位傳奇人物呢?我們不妨一起探究一下。
  • 世界名畫中隱藏的秘密:蒙娜麗莎沒牙齒,最後的晚餐是「預言」?
    能稱為「名畫」的畫作實在是太多了,如今隨便一個畫家的作品都可能被宣傳標註為「名畫」,但能被定義為「世界名畫」或者「傳世名畫」的卻是極少的,可以說近現代的一些名家繪畫都不夠「世界名畫」資格的,但《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這兩幅繪畫被稱為「世界名畫」則幾乎是毫無爭議的。
  • 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背後的故事,到底發生了什麼?
    很多都知道《最後的晚餐》這幅世界名畫,他是由義大利藝術家達·文西創作。,每個人物表情各異有驚恐、憤怒、懷疑、手勢、眼神等各種的神態,讓人忍不住細思這次最後的晚餐到底畫中背後人物經歷了什麼或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 為何達文西的名畫享譽世界?放大20倍,《最後的晚餐》有很多細節
    為何達文西的名畫享譽世界?放大20倍,《最後的晚餐》有很多細節大家對於達文西的畫作可能都十分熟悉了,隨便上大街訪問幾個人肯定就會有人回答的出來他最有名的兩幅畫作,這是因為大家對於這兩幅畫作多麼喜歡嗎?其實並非因為這兩幅畫作在中國多麼的受歡迎,只是這兩幅畫都十分神秘,一出現就會引起大家的好奇和關注,而且達文西的一生是如此的傳奇和燦爛,他的作品更是受到了全球人的追捧。這兩幅傳世之作的其中之一便是最後的晚餐,這幅畫的神秘色彩很嚴重,甚至說可以說是懸疑色彩了,畫中形形色色的十三個人,各有各的神情以及姿態,不過觀眾是可以通過他們的動作和表情推測此人當時的心裡活動。
  • 《最後的晚餐》——達文西名畫背後的故事
    《最後的晚餐》是萊昂納多·達·文西(以下簡稱達文西)的偉大創作之一,其命運猶如畫家的一生一樣悽慘
  • 世界經典名畫《最後的晚餐》,猶大的臉到底有什麼秘密?
    世界經典名畫你知道幾個?耳熟能詳就是達文西的作品了吧。而其中《最後的晚餐》算是出場率比較高的一幅作品了。這年頭不懂幾幅名畫,感覺自己就不高大上似的。前一段時間小編給大家解析了蒙娜麗莎的秘密,今天呢我們就說一說晚餐中的秘密。
  • 藝術冷知識 1: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
    第一期:最後的晚餐-達文西其實有很多畫家都畫過這個題材,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達文西的版本,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真跡在哪裡?這幅畫沒有收藏在任何美術館中,而是在義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裡的飯廳牆面上。當時米蘭的統治者盧多維科·斯福爾扎(Ludovico Sforza)剛成為米蘭公爵,,就選中了聖瑪利亞感恩教堂這個地方,打算重新修建,作為他家族的陵墓,他非常欣賞達文西的才華,委託其在教堂牆壁上創作一幅壁畫,所以便有了最後的晚餐。為什麼出名?
  • 《最後的晚餐》為啥能成世界名畫?專家放大30倍後,謎底揭開了
    《最後的晚餐》為啥能成世界名畫?專家放大30倍後,謎底揭開了畫畫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很多人曾經應該都後悔過為什麼自己當初沒有學習畫畫,因為這樣就可以把很多重要的人和喜歡的人畫下來,這和拍照片是完全不同的,其中蘊含了更多的你的感情。
  • 《最後的晚餐》為何能成為世界名畫?放大後才找出答案
    說起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那麼達文西絕對可以競爭一下,他被後世稱為「從未來穿越回來的畫家」,他的繪畫手法實在是太高超了,他的畫不僅優美,而且還有許多細節在其中,就那《蒙娜麗莎》來說,畫中女孩兒那神秘的笑,一千個人看會有一千個答案,仔細看他的畫,我們就會明白達文西為什麼如此有名了,他的畫有一種直擊人類靈魂深處的魔力,他的畫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 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跳到導航跳到搜索最後的晚餐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年份1494年–1498年類型蛋彩/石膏、樹脂與洋乳香收藏地米蘭恩寵聖母
  •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為何如此出名?放大五十倍後就明白了
    《最後的晚餐》都有所了解。 達文西在《最後晚餐》就是表現當12名門徒聽到耶穌說其中有人要出賣他的場景,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的場景。作為達文西三大傑作之一,《最後晚餐》不是油畫,而是一種用膠粉蛋彩畫的壁畫 。
  • 世界名畫遨遊之旅丨米蘭聖瑪麗亞感恩教堂:《最後的晚餐》-上
    來源:麥子的故事時間 | ID:tikvah20作者:Lainey老師麥子藝術課——《世界名畫遨遊之旅在介紹這幅《最後的晚餐》之前,我們先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幅畫的作者達·文西。.芬奇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這幅畫前,這幅畫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 達文西與《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       達文西於1498年開始創作壁畫《最後的晚餐
  • 穿越者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畫的是?耶穌聖杯的下落?
    據說達文西是一位穿越者,因為他擁有超越當時人類五百年的智商。他的成就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只是他的冰山一角,他不僅是一個全才,還是當代第一帥哥,就連亞力山大大帝的雕像都是照著他的樣子刻的。他在,繪畫、雕刻、音樂、醫學、建築、天文……方面都達到了頂點。
  • 達文西名畫賞析,包含《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等
    蒙娜麗莎我給小學階段的學生上畫畫課,問他們所知道的畫家有哪些時,回答的第一個畫家肯定是達文西再問他們達文西畫過哪些畫,回答的肯定是《蒙娜麗莎》。每年到羅浮宮鑑賞《蒙娜麗莎》作品的人數,大約有600萬左右。它是羅浮宮永恆的鎮館之寶。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該作品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畫裡有什麼秘密無法公布於世?
    看起來風光無限的達文西《最後的晚餐》,其實在創作的背後有一個心酸的故事。42歲的達文西,為了填飽肚子,意外創作了一個傳世名畫達文西正是中年時期,42歲的達文西卻生活的很是潦倒。這與他的性格有關,他年輕的時候畫肖像畫不錯,也曾接過很多的訂單,但是三分鐘熱度的達文西,畫著畫著就沒了下文,而不講信用的達文西在業界傳開了,來找他畫肖像的人就少了,他的生活越來越窘迫,再加上內向的性格,日子很不好過。為了填飽肚子,他只能接受一個修道院的霸王條約,接受了一個大幅面積的壁畫,這就是傳世名畫《最後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