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註定是被載入史冊的一年。在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疫情阻擊戰後,9月11日上午,第18屆心房顫動國際論壇(CAFS 2020 Online)在主會場大連,以及全國各地的5個區域直播間、16個城市站隆重同步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大連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大連心臟學會共同主辦,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聯合承辦。大會各名譽主席、大會主席、執行主席,以及各學術委員會主席、組委會主席團50餘名專家學者,與全國各地同道相聚線上,開啟學術之旅。
致敬醫者
大愛無疆託起生命責任
趙作偉書記致辭。
大連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大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趙作偉在致辭中表示,經過20餘年的發展,心房顫動國際論壇已成為在心房顫動(簡稱"房顫")領域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學術平臺。不久前,在全國人民的支持幫助、在醫務工作者的全力奮戰下,大連剛剛打贏一場疫情防控戰。感謝白衣戰士們的貢獻和付出。本次論壇與時俱進,開設了諸如新冠病毒COVID-19合併心血管疾病機制探討等新話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新體驗、新收穫,共同促進房顫防治事業的發展。
楊寶峰院士致辭。
大會名譽主席、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方主席、哈爾濱醫科大學楊寶峰院士在致辭中同樣提到,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戰中,醫務人員捨生忘死、令人動容。而本次大會在特殊時期,通過線上-線上互動的新形式開展,縮短了距離、凝練了時空,可使臨床專家、基層醫生、藥學等相關學科同道更多的參與,共同深入地探討一些科學瓶頸問題,推動房顫診療、以及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全面提升。
徐英輝教授致辭。
大連醫科大學校長、也是今年赴武漢雷神山醫院的遼寧省醫療隊領隊徐英輝教授表示,"疫情可以阻斷距離,但是阻斷不了我們對學術的渴望、對新技術的探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醫務人員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真正的白衣天使"。全國同道們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參與,對房顫研究的熱情、對患者的關愛,敬佑生命、大愛無疆的醫者情懷,築就了房顫防治工作的不斷前進。
凝聚時空
多學科聯合打造創新平臺
黃從新教授致辭。
大會主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從新教授發自肺腑地講述了自己作為武漢的一名親歷者,剛剛經歷的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搏鬥。他向馳援武漢的42700名醫務人員深情致謝,也表示,多年來,心房顫動國際論壇承載了眾多前沿信息、奉獻了眾多豐碩成果、培養了眾多房顫領域人才,已具備一定的國際影響力,是廣大專家同道交流成果、展示風採的新興平臺。本次線上交流形式的改變,不會影響學術火花的綻放,而能進一步推動我們反思、攜手、合作,為國民健康謀求更大的平安。
馬長生教授致辭。
大會執行主席、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提出展望。他表示,我國心臟電生理臨床和研究不斷進步,2019年中國房顫射頻消融規模已超過歐洲,預計2028年中國房顫射頻消融規模將與美國一致,甚至可能更早。中國心律失常事業乃至醫學事業的前進,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心血管人的傳承、堅守和創新。希望中青年骨幹進一步發揮力量,帶動我國房顫進入國際領先水平。
黃德嘉、張澍、吳書林教授致辭。
學術委員會主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德嘉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吳書林教授同樣在線上為大會送來祝福。他們表示,房顫屬重大慢病之一,全球房顫患者已達3500萬,預計2050年將達到6500萬,我國房顫患者已超過800萬。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希望各界同道全體動員,多學科協作,從房顫篩查、健康教育、抗凝治療普及、介入診療技術推廣、規範化治療等多個層面"多管齊下",為提高房顫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做出貢獻。
學術無界
不忘初心推動房顫救治
夏雲龍、楊延宗教授主持並介紹CAFS2020。
大會執行主席夏雲龍教授、楊延宗教授對全體參會者的支持表示感謝,並對今年的房顫論壇進行介紹。溝通無界、學術無界是今年房顫會最大的特色,充分利用網絡無界的特點,全國覆蓋、百家爭鳴,打造一部學術無界的房顫"大百科全書"。
本次大會開設1個主會場;5個區域直播間(武漢、北京、廣州、上海、成都),覆蓋華北、華南、華東、華西、東北等5大區域;16個城市站(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南京、長沙、鄭州、廈門、昆明、濟南、天津、石家莊、哈爾濱、重慶、太原、蘭州),以分享當地在房顫研究領域的特色,讓CAFS2020 online 在大連,在全國。
學術內容以"主題討論、專題討論、話題討論、手術直播"四個層次劃分,從大的主題討論,到小的話題研討均設置直播間。通過多形式、多維度、多層次的學術內容,覆蓋房顫的預防、治療、管理等各個環節,縱向有深入,橫向有覆蓋,大會準備了8天超長會期、100小時直播時長,開設52場學術論壇、256個專題講座,參與專家超過600名,手術醫院轉播醫院75家。議題涉及基礎與臨床、藥物與消融、抗凝與介入、房顫與起搏、新技術與新器械、護理與多學科交叉、房顫篩查與健康教育……多個備受業界關注的熱門領域,力求達到多學科參與、全面覆蓋,讓學術研討深入充分、讓學者暢所欲言。
會場實況
學術無界、創新不止!房顫學術烽火已經點燃,大會和全體"房顫人"將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醫者精神,不忘初心,凝群心、聚眾力,服務更多患者,推動我國房顫救治能力邁上新臺階。
本次大會免註冊費
即可線上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