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傳統與創新結合的魅力 吉州窯陶瓷藝術創新人才培養作品成果展開展

2020-05-23 井岡山報融媒體
演繹傳統與創新結合的魅力 吉州窯陶瓷藝術創新人才培養作品成果展開展

吉安新聞網訊(謝志輝、記者胡蔣霞)瓷矅天目,薪火相傳。近日,國家藝術基金「吉州窯陶瓷藝術創新人才培養」作品成果展在吉州窯博物館開展,100餘件融合傳統技藝與創新設計的吉州窯作品亮相。展覽將持續至8月16日,免費對公眾開放,觀眾可前往吉州窯博物館進行參觀。

此次成果展分為陶瓷文創產品、旅遊產品、禮品瓷、日用陶瓷等4個主題,吉州窯木葉、吉州窯彩繪、吉州窯剪紙貼畫、吉州窯窯變、吉州窯捏塑等5個板塊。作品傳承創新中國傳統美學,傳遞了越樸素越經典、越溫柔越剛強、越含蓄越深刻的藝術理念。陶藝家們利用傳統特色文化符號與吉州窯技藝相結合,通過創新設計、傳統工藝、新技術手段及跨界藝術觀念的融合,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研究。作品《壯鄉韻系列·起舞(銅鼓)》以吉州窯釉下彩繪裝飾技法結合廣西地域性元素,使得不同地域文化相融,從而達到文化及技藝的相互傳播與創新。作品《窯變釉人物剪紙貼花大盤》採用吉州窯獨特的黑釉剪紙貼花工藝,把經典的中國人像剪紙紋樣貼於已經浸過烏金釉的器物坯胎上,在底釉與面釉共同反應下,呈現出富貴且有浮雕效果的紋樣盤,既將傳統工藝完整還原,又在創作樣式等方面有所創新。

項目負責人、江西省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劉曉玉介紹,吉州窯陶瓷藝術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是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育資助項目,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了30位中青年陶藝家進行專題研學培訓,此次作品成果展將為吉州窯陶瓷產業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型設計人才,提升吉州窯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能力。

相關焦點

  • 《光藝術創新設計人才培養》成果展開展
    在貳廠文創公園展出的光藝術作品記者 李 一 攝 11月10日,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光藝術創新設計人才培養》成果展在鵝嶺貳廠文創公園開展,17組光藝術作品為市民及遊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光藝術創新設計人才培養》項目力求以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手段,通過藝術、設計與技術的跨界融合,創作出一批具備創新性的光藝術設計作品,培養出一批具備當代設計美感和創新能力的光藝術設計師。
  • 「軍民同樂 共慶佳節 同燃窯火」吉州窯五窯同燒活動即將開始
    按照《吉州窯陶瓷協會章程》,協會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制定吉州窯陶瓷產業的發展規劃和行規、行約,引領行內企業開展創新創業、技術交流、技術服務、技術培訓、專業技能教育、產品研發銷售、商標註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吉州窯地理標識保護等各項工作;積極推薦專業技術評定、榮譽稱號、非遺傳承、大師工作室等各類材料申報;積極組織開展國內外參展、展示交流活動,宣傳吉州窯陶瓷文化,組織開展陶瓷行業技能大賽、傳統技藝研學宣講等系列活動
  • 中國非遺吉州窯陶瓷器創新作品亮相日本
    8月6日,日本橫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劉品三(前左)在展覽現場向參觀者介紹作品細節。新華網記者 杜瀟逸攝 「吉州窯傳統藝術創新作品日本巡迴展」近日在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首展開幕。展覽展出多件創新吉州窯陶瓷器作品,將現代審美意趣融入傳統工藝。展出的個別展品還加入日本傳統美術元素,吸引眾多日本陶瓷愛好者前來欣賞觀看。 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縣,是我國的古名窯遺址之一,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國家藝術基金成都漆藝創新創作人才培養項目成果展舉行
    近日,國家藝術基金成都漆藝創新創作人才培養項目成果匯報展暨學術研討會在成都大學中國-東協藝術學院(鳳凰山校區)舉行。作為此次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的成果匯報展,「漆記」為觀眾展示了項目實施情況,以及25位學員的70餘件漆藝作品,涉及漆畫、漆器、文創產品、裝置藝術等表現形式,不僅展示了成都漆藝的技法和厚重的文化內涵,也在創新中將傳統漆藝與現代生活結合在一起,煥發出新的藝術魅力。學員創作的作品成果於11月18日-28日在中國-東協藝術學院鳳凰山校區10號樓展館進行展示。
  • 國家藝術基金「古陶瓷修復青年人才培養」成果展在漢開展
    楚天都市報9月29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魏正聰)9月28日,國家藝術基金「古陶瓷修復青年人才培養」成果匯報展在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隆重舉行。展覽展出了來自全國15個省市,包括文博系統、專業修復機構、高等院校等不同領域的30名學員在30天集中培訓期間完成百餘件修復作品,如南朝青瓷蓮花罐、南朝直口青釉瓷碗、唐代長沙窯青瓷執壺、宋代吉州窯玳瑁盞、清雍正粉彩盤、西夏花青釉色梅瓶等。觀眾可免費觀展。
  • 劉品三吉州窯陶瓷藝術博物館開館暨學術研討會盛大舉行
    2020年11月14日上午,劉品三吉州窯陶瓷藝術博物館開館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吉州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盛大舉行!此館落戶于吉州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承載的是一段新吉州窯的創新史、是吉州窯翻天覆地的變化史、更承載著吉安縣人民追求重燃千年窯火,傳承千年工藝的現代陶瓷復興夢!
  • 2018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光藝術創新設計人才培養》成果展開幕
    近日,2018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光藝術創新設計人才培養》成果展,在充滿重慶特有地域風格和歷史沉澱的鵝嶺貳廠文創公園開幕,17組光藝術作品為重慶市民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開幕當天,同期舉辦了HI LIGHT光藝術活動《光藝術與城市空間》論壇,邀請到來自藝術、建築及燈光設計領域的重量級嘉賓分享和探討了光藝術與城市空間之間的關係和未來。
  • 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在海口開展
    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在海口開展 2020-12-19 17:39:25 王子謙 攝   中新網海口12月19日電 (記者 王子謙)「陶瓷中國—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19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共展出來自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20餘位當代優秀陶瓷藝術家所創的130件陶瓷作品。這些作品以多元的陶瓷藝術形式、技藝、精神內核,呈現了當下景德鎮陶瓷藝術旺盛的生命力。圖為參觀者欣賞瓷板畫。
  • 「天目花開曜吉州」劉品三、劉曉玉父女吉州窯茶器展在景德鎮開幕
    2020年8月28日上午,「天目花開曜吉州——劉品三、劉曉玉父女吉州窯茶器展」在景德鎮民窯博物館隆重開幕!這是坐落在湖田窯遺址上的景德鎮民窯博物館的第一個展覽,可以說,此次展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為此,著名文物鑑定家史樹青先生曾將劉老先生比喻成中國的「小山富士夫」,是一位集工藝製作及陶瓷研究的全才陶藝家。劉品三先生無比熱愛中國瓷塑藝術,他從瓷塑藝術中感悟吉州窯與湖田窯瓷塑氣韻之奧妙,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其捏塑功力與吉州窯茶器藝術相得益彰,形成了今天呈現在各位面前高品位的作品面貌。
  • 打破現代與傳統的隔膜!中國結繩藝術作品展開幕
    三湘都市報10月27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現代創作理念與傳統結繩藝術的充分結合,打破了現代與傳統的隔膜,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符合現代審美,極具實用價值。」10月26日上午,中國藝術基金結繩藝術作品展在湖南工商大學創想長廊開幕,展期為一個月。
  • 國家藝術基金苗族銀飾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結項成果展在貴州開幕
    10月27日上午,由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苗族銀飾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結項成果展暨苗族銀飾人才培養模式座談會」在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正式開幕。  苗族銀飾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和《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具體落實,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傳統工藝的傳承和振興,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扶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品三吉州窯陶瓷藝術博物館開館
    曾創造出「木葉天目、剪紙貼花」等別具匠心的陶瓷產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吉州窯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品三,1971年被調到江西省博物館工作,恰逢吉州窯發掘工作啟動。通過觀摩吉州窯窯址出土的瓷片,激發了他研究吉州窯瓷器的熱情。
  • 《廣西少數民族紋樣藝術創新設計青年人才培養項目》結業展舉辦
    5月31日(周五)下午15:30分,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 《廣西少數民族紋樣藝術(蠟染、織錦、銀飾)創新設計青年人才培養項目》結業展在廣西藝術學院相思湖校區建築藝術學院二樓展廳隆重舉行,本次展覽由廣西藝術學院承辦,設計學院、建築藝術學院執行。
  • 用陶瓷如何講述黃河故事?河南省當代陶瓷藝術研究展「刷新」傳統認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陶瓷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遺產,歷經數千年發展,陶瓷藝術在日用品之外還有多少可能性?眼下,正在河南省美術館開展的「黃河落天走東海」河南省當代陶瓷藝術研究展,打破了許多觀眾對陶瓷藝術的傳統印象。參展作品跳出了杯瓶盤碗等日用品的實用性,而是通過獨特的藝術語言讓陶瓷講故事、傳達審美觀念,讓觀眾感受到不一樣的陶瓷藝術魅力。
  • 中國結繩藝術作品展等你來觀展!|湖南工商大學|藝術作品|李立芳|...
    本報長沙訊 近日,由李立芳教授擔綱的中國藝術基金結繩藝術作品展在湖南工商大學創想長廊開幕。創想長廊是位於湖南工商大學嶺南校區,依山而建、精緻典雅,長約200米,落地玻璃在隔絕風雨的同時,又保證良好採光。走進大門,迎面而來的電子顯示屏上播出的是中國繩結的紡織說明。此次中國結繩藝術作品展展期為一個月,歡迎大家前來觀展。
  • 廈門漆線雕手工技藝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結項成果展在集美大學舉行
    廈門漆線雕手工技藝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結項成果展現場。陳博攝 人民網廈門12月6日電(陳博)12月6日下午,廈門漆線雕手工技藝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結項成果展在集美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舉行。
  • 吉州窯幾大名品全解
    包括影青瓷、定 窯的印花白瓷、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乃至包括龍泉窯的青瓷與仿哥窯瓷器等。因 為燒製品種眾多,提升了窯口整體的工藝水平,為後期自主研發燒制的黑釉系列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吉州窯可以說是集各名窯之大成者。吉州窯自身所具有的這些優良的自然條件,用之不竭的胎土和燃料資源為吉州窯瓷器的燒造和窯廠的發 展延續提供保證。便利的水運交通以及產品外銷渠道,使吉州窯的規模不斷擴大, 盛燒百年。
  • 雲南財經職業學院舉行第一屆「傳統 創新 發展」視覺藝術作品展
    衍紙畫把山海經神獸和現代衍紙藝術奇妙的結合在一起,展示了傳統文化的底蘊與魅力;VI視覺識別系統塑造出獨特的企業形象。12月7日上午,雲南財經職業學院第一屆「傳統 創新 發展」視覺藝術作品展在該校圖書館開展。其中,校企合作重點項目班的工藝衍紙作品集、VI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及文創作品等100餘件作品引人注目。
  • 非遺傳承人羅仲華作品《吉州窯木葉天目盞》被藏友以百萬高價收藏
    金秋十月,杜拜國際文化藝術展覽上,非遺傳承人羅仲華的當代吉州窯陶瓷作品《吉州窯木葉天目盞》被藏友以百萬元高價私人珍藏,震動中外陶瓷界。吉州窯工藝失傳一千多年,其傳奇黑釉瓷木葉盞存世量極少,全球不超過10件!國內收藏的木葉盞寥若星辰,珍品多流落在外——現收藏在日本東京國家博物館內的吉州窯木葉天目盞,已被日本列為國寶級文物;大英博物館收藏著另一隻木葉天目盞,被稱為「世之神器」。2001年,吉州窯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