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上七點,距離演出開始還有半小時,貝多芬迷胡先生早早就來到了保利劇院。2020年是「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策劃奉獻重磅紀念音樂會向「樂聖」致敬——12日至14日,10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接力」在保利劇院上演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自今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這是胡先生首次回到保利劇院,「疫情尚未結束,更需要從貝多芬的作品中汲取力量,明後天晚上我都會來。」
貝多芬為世人留下的十首編號小提琴奏鳴曲毫無疑問是小提琴曲目文獻中的經典,以第五號「春天」和第九號「克魯採」為代表的作品更是深入人心,前輩名家的精彩詮釋不可勝數。北京國際音樂節此番上演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由柳鳴、張潤崯、黨華莉、陳一歌、林瑞灃、謝昊明、王溫迪、蘇千尋、餘振陽、竺玟佳10位華人青年小提琴才俊呈現。這十位小提琴家全部是「90後」與「00後」,有的是音樂學院的青年教師、有的是獲獎無數的在讀學生、有的是學生樂團的年輕首席,年紀最小的只有15歲,最年長的也才剛剛步入而立之年。
12日晚的音樂會,首先登臺的是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謝昊明,他攜手青年鋼琴演奏家陳俊琿為觀眾帶來貝多芬《A大調第六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謝昊明的演繹,散發著優雅和精緻和典雅的韻味,小提琴和鋼琴在「深情的柔板」章節平分秋色,優美的旋律最初在小提琴中響起,隨後由鋼琴反覆演奏。第二位出場的陳一歌,與鋼琴演奏家辛欣為觀眾帶來了《A小調第四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相比謝昊明的沉穩,在中央音樂學院念本科一年級的陳一歌顯得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演奏的這部作品開場6/8拍「急板」就先聲奪人,極富朝氣和激情。
當晚音樂會的下半場,竺玟佳和王溫迪兩位青年小提琴家也分別圓滿完成了貝多芬《G大調第八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和《C小調第七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每一部作品奏畢,觀眾都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一位多年來持續關注和支持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樂迷表示:「我完全沒有想到這些年輕人的藝術造詣如此之高,把貝多芬筆下那些並不討巧的、技巧和思想同樣艱深的作品演得這樣感人,真是後生可畏」。
事實上,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貝多芬最重要的作品類別——交響曲、鋼琴奏鳴曲、鋼琴協奏曲都曾以全集的形式集中上演過,而且是由帕沃·雅爾維、魯道夫·布赫賓德這樣國際頂級的音樂名家奉獻的權威演繹。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京國際音樂節,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是唯一全套上演的「樂聖」作品。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表示:「不管新冠疫情是否到來,為新人提供平臺一直是北京音樂節不變的職責,這些『後浪』小提琴家未來定將成為中國古典音樂的中堅力量。」